应用型本科教育 “ 3+1 ”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 “ 3+1 ”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 “ 3+1 ”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 “ 3+1 ”人才培养模式_第4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 “ 3+1 ”人才培养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申 请 书 工程名称:应用型本科教育 “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申 请 人: 张明清 申请学校: 广东白云学院 (盖章) 通讯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学苑路1号 邮政编码: 510450 联系 :13570425379 传 真:电子邮箱: zxd7820sina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制一、简表项目简况工程名称应用型本科教育3+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工程类别A、总体研究 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 D、自选工程申报工程类别A、一般

2、工程B、资助工程起止年月2021年12月2021年12月项目申请人姓名张明清性别女出生年月1955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副院长最终学位/授予国家研究生/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广东白云学院邮政编码510450讯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学苑路1号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4-2005年统计学原理及其应用本、专科学生128昆明大学2006-2007证券投资本科学生72昆明大学2006-2007高等数学本、专科学生72昆明大学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工程名称获奖情况2003中心城市昆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途径与对策研究发表于2003.5

3、?学术探索?(核心刊物)2002以创新精神推动教育改革开展发表于2002.1?昆明大学学报?2002云南省高职高专“三校生教学情况调查报告发表于2002.2?昆明大学学报?2003试论五年制高职教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发表于2003.8?职业技术教育?核心刊物论文一等奖2004云南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呼唤高素质人力资源发表于2004.10?中国当代经济论坛?(核心刊物)项目组总人数职称学位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95461主要成员不含申请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名郑国强男1948.7研究员广东白云学院理论研究许怀升男1947.12副研究员广东白云学院理论研究张晓东男1

4、961.2副教授广东白云学院框架设计研究柳坤文男1962副研究员广东白云学院模式研究汪菊英女1971.4工程师广东白云学院课程体系研究徐盛学男1969.8讲师广东白云学院专题研究雷萍女1964.2讲师广东白云学院组织调查搜集资料田先亮男1979.3讲师广东白云学院组织调查搜集资料二、立项依据:工程的意义、现状分析1.工程意义近年来,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的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 所谓应用型有三层含义。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前两层含义是十清楚显,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其内涵、理论根底和实现形式,都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正在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本工程

5、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展对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从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三方合作共同参与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效劳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要求。我们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认真总结我院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验上,充分利用我院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设计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拟在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和模具等专业方向 3个教学班全面实施“小范围、大幅度,“3

6、+1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通过产学合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建立校企双赢的长效机制,构建特色鲜明的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现形式。2.现状分析1国外教学改革现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被国内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学校所广泛采用的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906年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推出的“合作教育方案算起,己有100年的历史。较为国人所熟悉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开展有着较大借鉴作用的有英国的三文治式、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其根本特征主要表现为:英国三文治式:课程与实际工作中某一职业,行业

7、或专业等所需的技能相关,在校学习期间插入工作经验的学习,通常包括一个12个月实习的厚三文治或两个6个月实习的薄三文治式。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是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的,并以企业培训为主,工作经验的获得在企业进行,根底知识和专业理论在职业学校获得。澳大利亚TAFE:产业或行业是教育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者,国家培训局是批准者,院校是实施者;教育理念为学习工作学习再工作再学习的终身教育。主要教学形式是在教室、实训车间或工作场所进行工程教学或个体辅导以表达个性化教学,工作经验融入整体教学中,课堂设置成真实的工作环境或在工作场所授课。2国内教学改革现状主要模式有:我国高校工学结合实践在50年代就有尝试,

8、但现代意义的工学结合思想的提出,始于80年代后期的工学合作教育引进。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正式引进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教育工程起,经过15年的探索,我国己经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一整套办学、育人、就业模式。这些成功经验经过总结、提升、推广,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经验。国内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主要有:工学结合形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借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采取的一年三学期制的“薄三明治式这种形式是将一年分为三个学期,每一学年中,有两个理论教育学期,另一个学期是到企事业单位定岗实践的工作学期。学校以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操作,将就业市场引入校内,每年为工学结合的学生提供劳务供需见面时机。

9、南京工程学院借鉴德国“3+1和“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本钱科全日制教学方案,在掌握了扎实、宽厚的工程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根底上,利用最后一学年的假期和课余时间以准企业员工的身份在实际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利用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学校负责学生的理论指导而企业那么指派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实践,向学生提出真实性的工程要求和工作任务,完成企业所交待的任务工程,让学生到企业帮助而不是添乱,真正为企业做真事,出实效。江汉石油学院“工学交替311”合作教育模式,以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开展了合作教育试验,即:“学+工+学结构,重点依托厂校合作委员会,企业利用学校的资源培训职工,学校利

10、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资源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途经。学生在大学四年级采用预分配的形式,按照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共同进行后期学习与工作的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工读交替,预就业的“611模式运作方式,将理论教学、工程与科研实践、生产实践贯穿四年教学全过程。前面六个学期以在校理论教学为主,第七学期为工作实践期进岗实践,在企业、科研单位以生产、科技工作实践为主,第八学期再回校进行一定理论教学、毕业设计及毕业辩论与考核等。综上所述,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均有其各自的特色、优势和缺点,我们地处珠三角地区,选择“3+1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近当地经济社会开展特点,可以为应

11、用型本科教育闯出一条新路。三、工程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案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我国制造业迅速开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还远远不是制造强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支撑。现代制造技术的开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数控、模具等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上奇缺,而且质量上也存在明显缺陷,其中学生的工程能力薄弱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学院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开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

12、合作教育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在此认识的根底上,我院于2006年在提出了“3+1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和模具等专业方向 3个教学班全面实施“小范围、大幅度改革试点。1改革内容: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利用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将理论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模式上,将传统的3.5+0.5的教学模式,改为3+1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三年在校进行通识课、专业平台课教学;第7学期到企业进行现场实践教学;第8学期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使合作

13、教育工作学期相对集中且时间较长;二是将合作教育工作学期能够与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时间上相衔接。通过贯彻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的原那么,实施工学结合、定岗实践的方法,到达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适应现代化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课题组拟开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同类院校比拟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工作。具体内容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相关理论研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表达培养高素质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平台模块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充实更新教学内容,通过通识平台课、

14、专业平台课学习,学生获得必须的根底理论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 研究实践教学,研究“3+1模式中“1的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强化学生工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方向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专业特长和实用技能,表达“专业专长的人才培养特点;建设与“3+1模式相适应的新型师资队伍;研究“3+1模式的组织、管理形式。2改革目标针对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目标为: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提出“3+1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并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利资源,实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工程能力强的应用型

15、人才成为我院本科教育的重要办学特色,形成学院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新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企业学生实习基地;编写工程化教学的教材,实验实训、工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书。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结构分析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开展工程化教学;开展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开展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师队伍结构和师资知识、能力结构的研究。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方案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1实施方案“3+1模式的内涵 根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

16、学校、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为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载体,要求学生利用3年时间完成根底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利用1年时间进行毕业生产实习。“3+1”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实质上讲的是理论教学与学生做人的本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其本质特征是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两个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3+1”模式的总体框架“3+1模式由三个系统组成,即运行系统、保证系统和评价系统。运行系统包括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确实立、选择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合作教育组织、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联合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实施教育教学等环节。保证系统由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条件保证和机制

17、保证组成。评价系统包括过程评价方案、实施和最终评价。“3+1”模式的教学设计“3+1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3阶段教学设计和“1阶段教学设计两个局部。“3阶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本科教育水平为标准,兼顾行业实际,充分听取企业意见。“1阶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本领。注意方案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指导学生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实施方案专业及方向:2006级、200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数控技术方向、模具设计与制

18、造方向。2021年7月2021年6月2006级进行“1”阶段教学;2021年7月2021年6月2007级进行“1”阶段教学;总结实践教学经验;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撰写综合研究报告。2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方式,对我国“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的现状调查,广泛收集关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以及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信息,以确保本工程的研究的可信度。个案分析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实践进行分析,找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的特点、规律及存在的问题。比照分析通过国内外产学研教育的比照分析,全面深

19、入研究产学合作的根本作法,明确我国产学研教育的特征,吸取国外产学合作教育成功的经验,以对我院进行人才模式的实践研究,起到一个借鉴和推进作用。3研究方案2021年11月 2021年6月开展工程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工作;2021年6月 8月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研究和工程比照分析;2021年6月 8月修订完3个教学班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试验;2021年9月 12月编写有关工程化教学的教材,实验实训、工程化课程设计指导书;2021年12月2007年6 月确定毕业设计课题,编写用于教学试验的3个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2021年1月2021年6月2006级机电类本科专业3个教学班开展教学试验;2021年

20、9月2021年6月总结三个教学班的试验、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报告、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师队伍结构研究报告;2021年1月2021年6月撰写专题论文每年12篇;2021年下半年申请结题验收。3.工程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1成果形式构建应用型“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3+1”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撰写综合研究报告。编写与应用型“3+1” 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工程化教材。建立稳定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和校外教学三导师队伍公开发表一批学术论文。2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6、07级进行“3

21、+1” 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在工程取得阶段成果、经验后,适时在全院相关专业中推广,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4.本工程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 本工程的特色特色之一: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应用型本科进行理论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不同于传统的本科教育培养科学技术型人才的模式,也不同于应用型专科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而突出“应用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立足点,所以对应用型本科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对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打下一个良好理论根底。特色之二:根据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相关行业和技术领域基层业务与管

22、理岗位,培养学生具备在企事业单位基层和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本课题就是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根据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特点,提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和物资资源,实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学校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根底教育和局部专业教育,用1年左右时间在企业中完成局部专业教育,同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及局部专业课教学内容在企业中讲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适应性,并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一定的根底。特色之三: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构

23、建新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新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建立在行业与技术领域职业分析和所需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的根底之上,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那么,强调专业根本理论教学的系统性、根底性、应用性和专业技术理论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构建与“3+1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特色之四: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 “3+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一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工程环境的锻炼,直接培养了学生工程能力,使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大大地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提

24、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特色之五: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同样要求要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构建由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的三导师队伍,联合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共同建设一支具有坚实专业知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能胜任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2本培育工程创新之处本工程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采用“3+1模式是学校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认真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3+1模式的实践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提出确立和建设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资源、两个育人环境

25、协调合作、共同育人的新模式;改革普通本科学科教育课程体系,重新构建适应培养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四、教学改革根底1.与本工程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1随着我国制造业迅速开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珠三角地区正在开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要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现代制造技术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开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广东省 “十一五开展规划中指出:“在广东要全面优化

26、经济结构,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坚决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加快开展汽车业和装备制造业。广东区域经济快速开展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提供了开展机遇。 2校企联盟构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平台。校企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2005年我院试点高职高专局部专业310名学生第五学期整学期的下厂实习,2006年2021年全面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得以实现。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定岗实习,自觉以企业人的身分要求自己,把自己融入企业,受到了企业精神教育和就业教育,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指导学生实习,开展局部专业课

27、教学,要求学生完成企业所交付的真实性工程和工作任务,并支付学生平均每月600元左右的工资。实现了院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结果。很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与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协议书,极大提高了就业率。我校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保持在95以上。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根底和环境,学校对工程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1学院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坚持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以效劳求支持、以奉献求开展的作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并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开展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奠定了根底和提供了条件。我院与一百多家

28、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近千家企业建立了较固定毕业生供需关系,与北京精雕科技、台湾全量工业股份等企业合作建设的校内基地34个,可开出280个实训工程,引进企业投入的设备及各种软件总价值到达2350万元。2该专业的数控实训基地 2005年12月份成为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2007年定为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建设专业,为本课题打下良好的根底。32006年立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就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和院级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3+1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研究?,已对应用型本科的理论和“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前期研究为,为本课题打下一个良好根底。4圆满完成了院级立项工程?高职机电类“模块+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和?基于跟踪调查的我院机电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研究?的研究任务,并发表了?构筑“模块+特长高职人才培养新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