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初探_第1页
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初探_第2页
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初探_第3页
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初探_第4页
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首批小学生陆续地进入中学学习。很显然,中学的教育教学环境与小学是明显的不同。因此, 当学生进入中学之前,都会对前景产生一种迷茫的情绪。如有学生说: “我不想长大,不想当中学生。 ”当然,中学教师也有自己的看法; “现在的小学生,自从取消升学考后,学生的计算能力变弱了,心算、 口算能力以及准确率都比以前低;上课时不会记笔记、课外拓展能力差,写作都是同一模式”究其根源,我们发现,新生跨入中学大门,心理年龄仍处于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中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中学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

2、、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又由于中小学教师缺乏互动,长期以来各自从教,关注和研讨的都是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整体设计理念及各个学段的内容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出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断层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优良与否,直接决定了其各项能力及潜力能否充分地得以发挥,从而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从小 学生到初中生,生理上的变化、新的环境压力和课业负担加 重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针对青少年从小学 到初中过渡时可能出现的心理落差

3、,我们的小学实验校与挂 钩中学群策群力:多所实验校都请已毕业的初中生回校谈谈 刚上中学的感受,让小学生们一方面产生紧迫感,明确学习航标,别一方面缓解紧张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真切 的体会。课题实验校还组织学生到各对应中学参加活动。如双语学校聘请中学师生为五、六年级学生开做好升入初中 准备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对中学的学习生活有 一定的了解:布置学生写心得体会,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东铺头中心小学组织毕业班师生一起到漳州一中分校参 观中学校园,随堂上了中学七年级语文、数学、形体课,感受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方式;芗城实小还特地请学校心 理健康老师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让小学生们

4、克服 心理障碍,振作精神,达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所有的这些举措,都为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中学学习和生活进行了心理上 的铺垫,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了上中学的准备。二、从学习习惯和方法上过渡,确立学生的学习自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盲下这样的定义:昨天的文盲是不识字的人,今天的文盲是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明天的文盲就是不会学习的人。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时间越来越短,不会学习的人终将被社会淘汰,可见学习能力是成长的关键。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它们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学运用、自我修养。才能将“外在之物”转化为“乃我之物” ,内化为自己的东西。1. 良好

5、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前提。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学习习惯与方法养成的重要性,我们课题组成员组织学习与讨论,从课前、 课中、 课后等方面以朗朗上口的形式,创作并汇编了一些关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歌谣。如: “学习能力要提高,课后复习少不了。复习过程抓重点,查缺补漏记得牢。大脑重播课堂景,课后回忆不能少。知识方法需梳理,整理笔记是关键。 ”这些歌谣将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渗透其中,使学生在传唱之余,还能进行对照检查,真正达到培养、督促之目的。芗城实小不仅以采访、调查、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对预习习惯的培养引起重视,他们还针对中学的考试温书假。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并自觉自主地养成这

6、一良好习惯。2.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小学生一进入中学,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中学的课程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课业负担的加重,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如果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课题实验校的老师们重视抓好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教给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中学会听课课后善于复习勤于自检自练等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经常性评价,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学习上能够扬长避短,在同伴间学会取长补短。3. 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教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记忆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先理解后记忆的习惯;在思维方式上,侧重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

7、培养。三、从教学方法上过渡,以“引”代“扶”1. 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包办和替代,总是担心学生这个不会,那个没讲透,这边需要“扶”,那边也要“辅”,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学生很苦。在这种 “保姆” 式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学生总有一种长不大的感觉。一进入中学,离开了教师的 “扶”与“辅” 。学生顿时就有了一种“失重”的感觉,一下子茫然而无所适从。因此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各课题校的实验教师在课题理念的引领下,多次举行课题研讨课,在研究中不断反思与调整,并主动借鉴中学的指导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始至终

8、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钻研和主动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参与者。 他们认识到,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上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空间,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终级目标。2. 注意经验交流才能长足进步。学生的进步不在于一朝一夕,不同的学生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注意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交流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将来的教学。各实验校教师都详细地记录了实验活动的过程,收集了实验过程的资料、 及时小结实验心得,并常常进行交流和研讨。如黄瑞琴、蔡丽香、张秀彬、李静、郑迎春等实验校教师就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调适的研究、 指导课前预习提高课题效率、 多管齐

9、下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点燃预习的火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高级思维的培训分别做了讲座,这为促进实验校教师经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实验与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中国教育报、 闽南日报和中小学教材教学,分别以 “小” “初”衔接需要多一点关注、 承前启后加强互动和关注中小衔接实现平稳过渡为题,对我们“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衔 接小学生学习指导”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报道。(1)在研究中探索和完善课题研究与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如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计划与方向,充实研究内容;将评估与学习有机结合,适时的评估能有效促进我们的自我反思,从而及时地调整研

10、究目标;善于总结与提升是课题研究摆脱低水平、低层次、原地踏步的研究现状的有效途径。(2)提升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最明显的变化在于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从原来只关注结果转变为更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注重个体纵向的比较,强调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在学习方法、习惯、心理历程等方面的比较。(3)重视教育教学、教研交流活动的有效性,加强区域合作,校际联合,课题互补,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研究目的。(4)有效推动中小衔接走上一个长效发展的轨道。该课题的研究,在我区引发了教育者对长期困扰我们的中小衔接问题的极大关注,根据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的思路与原则,大家对课程和教材、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了再认识,以期实现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材、教学的衔接,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水平,明确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