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污水管网工程地质勘察_第1页
工业园污水管网工程地质勘察_第2页
工业园污水管网工程地质勘察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1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2勘察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1.3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1.4勘察手段、方法及工作量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2地形地貌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4工程区不良地质现象错误!未定义书签5地基岩土构成及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6地下水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7试验测试成果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8岩土工程条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8.1地基岩土工程条件分析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8.1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9结论与建议错误!

2、未定义书签1前言1.1工程概况受业主委托,W司承担了#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该污水管网工程自#%里程0+000起点,至#%终点,全长1750m;污水管为混凝土环形管,外径1.5m,内径1.3m,管壁厚0.1m,拟采用明挖暗埋型式。我公司承担其中里程0+2200+545段管线详勘任务,该段管线总体沿岳武路走线,其中0+2200+280段斜跨岳武路,与公路有交义。1.2勘察任务1)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进行,对管道沿线的地质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作全面的论证评价,对管道走线及其基础方案等提出建议,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

3、、计算基础工程量、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提供地质资料、数据。2)查明管道沿线的地层、地质构造、岩石的成因及其地质年代。3)提供管线地质剖面图、岩性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指标。4)提供管道沿线平面图、剖面图、岩性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分析报告(应包含Es、加C、IL等值)。5)查明管道沿线是否有下列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塌陷、滚石、断层、流砂、暗流、泥石流、冲蚀、潜蚀、昔格达土、澎胀土等并提供结论性意见,并对其治理提出建议。6)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一步明确该区的地震设防烈度,判定有无软弱层、有无地震液化等,并提出对地基处理的建议。7)进一步查明地下水埋置深度及其变

4、化幅度,常年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及稳定水位,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及其防治措施。8)提供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报告。1.3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4)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9-9牝5)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处;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50123-1999);1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4勘察手段、方法及工作量本次勘察由设计依据管道走线情况,共布置3条勘探线,其中1条纵向主勘探线,2条横剖面,勘探线间距200m。1)勘探钻孔布置间距:一般为2060m,钻孔总数11个。2)勘探孔深度: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为回旋取芯钻孔,孔深9.310.8m,所有钻孔均揭穿上部土层,至下伏泥岩34m3)所有钻孔均测量地下水位。土工试验,包括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土壤易溶盐试验,共取样6件。1)工程地质:充分收集、研究和利用已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等资料。2)工程测量:采用莱卡全站仪进行钻孔测放,提出坐标、高程测量

6、数据资料。3)钻探:采用1台XY-1型动力回旋钻进行钻探。7)室内试验:取土样封闭、保持土样含水量,进行土样常规、土壤易溶盐等试验。本工程勘察于2009年2月27日开始,至3月6日完成野外工作。随之进行室内试验与制图及资料报告编制,于3月14日最终提父本报告。完成工作量如下:1)测放钻孔11个2)钻探110.50m/11孑L3)标准贯入试验22次/11孔4)室内土工试验6组5)地下水测量11孔6)地质平、剖面图3张7)钻孔柱状图11张2地形地貌特征工程区位于浅丘丘前冲洪积倾斜平原的前缘,东侧临洗马河河谷堆积阶地区。工程区地形平整开阔,地面标高369372.5m,最大高差3.5m。3区域地质构造

7、及地震动参数工程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位于四川台坳之次级构造单元南充断凹上,工程区及邻区为单斜构造,无断裂及褶曲分布,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查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为稳定区。4工程区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区所处地形平坦,管道沿线无高陡边坡,冲沟等发育,不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区所处区域地震烈度为VI度,亦不存在地震液化等问题;但据钻孔揭示,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场地粉细砂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基坑开挖至粉细砂层深度后,存在流砂问题,应加强防流砂措施。5地基岩土构成及特性工区内地层单一,主要为第四系

8、(Q4)和白垩系(K)地层。经钻孔揭露,管道沿线地层岩相稳定,单层厚度变化不大,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依次有5层,分述如下: 人工回填土层,土黄色,结构松散,富含建筑垃圾。该层分布在地表,厚度变化较大,01.7m不等。粉质粘土层,黄褐色,湿,可塑状,该层顶板埋深01.7m不等,厚度1.72.6m。 粉细砂层,黄褐色,饱水,中密状,该层顶板埋深2.13.4m,层厚1.33.8m。淤泥质土层,黑色,味臭,软塑流塑状,含小木块等腐殖质,该层顶板埋深4.26.0m,层厚0.72.4m。 泥岩,紫红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倾角小丁5度,该层顶板埋深6.17.2m,厚度大丁5m为稳定基岩层。据钻孔揭示,该层

9、强风化带厚度23m弱风化带厚度大丁3m上述各岩土层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6地下水条件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为主,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地势由高到低向东侧洗马河排泄。勘探点稳定地下水水位一般为1.42.7m,埋藏较浅。根据前期区内水质检测成果,水质指标中仅侵蚀性C02指标具弱腐蚀性外,地下水中其它指标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也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7试验测试成果分析7.1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分析在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内的粉质粘土、粉细砂土作标准贯入试验,其试验成果见表7-1。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表7-1钻孔号有效锤击数紧密程度粉质粘土粉细砂土粉质粘土粉细砂土1

10、132稍密软2142稍密软3142稍密软4172稍密软5183稍密软6162稍密软7164稍密软8173稍密软9192稍密软10193稍密软11183稍密软根据上表分析可知,粉质粘土稍密,届中硬土,粉细砂土松软,届软土。7.2本阶段对于粉质粘土及粉细砂土进行了室内土工物理力学试验,统计成果见表7-2。根据土壤易溶盐试验成果,粉质粘土和粉砂中易溶盐的总含量为0.139%和0.133%,低于0.3%,工程区内地基土不存在盐渍土的不良地质作用。室内土工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计算表表7-2土名粉质粘土粉细砂土频数范围值平均值频数范围值平均值含水量0(%326.628.527.83322.424.723.

11、26密度0(g/cm3)31.911.941.9331.951.991.97孔隙比eo30.8150.8390.82530.6550.7180.689液性指数Ii(%30.280.310.303/液限L(为337.339.038.433/塑限p(为622.524.423.536/压缩模量Es(MPa)37.468.177.7637.49.48.51压缩系数avo01-0.2(MPa-1)30.210.230.2330.180.220.20内摩擦角(°)316°17°16.5°32327°25.2°内聚力C(KPa)3485549.33

12、361511.33承载力特征值?ak(Kpa)240110试验表明:场地粉质粘土为可塑硬可塑状中等压缩性粘性土,工程力学特性较好。8岩土工程条件分析8.1地基岩土工程条件分析及评价根据勘探、测试成果,场地内的回填土层、粉细砂层和淤泥质土层,由于其承载能力较低,不宜作为天然地基。而粉质粘土层和泥岩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较高,届良好天然地基土。但若采用粉质粘土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其下伏粉细砂层和淤泥质土层应作为软弱下卧层,进行地基计算,满足要求后放可置于其上。虽然粉质粘土层为稳定持力层,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较高,但因其埋深较大,存在挖方量大和深基坑排水和临时边坡的保护等问题。综上分析,本工程的基础持力层有

13、限推荐粉质粘土层,但必须根据上部荷载对粉质粘土层进行软弱下卧层的地基计算,满足要求后方可置于其上;如不能满足,建议基础持力层置于下伏稳定的泥岩之上。根据本次勘察的各种测试手段取得的资料分析对比,结合各层工程地质性质和当地建筑经验,综合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成果,将工区内各类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汇总,建议值见表8。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表8右上名称密度R(KN/m3)承载力标准值fk(KPa)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里Eo(MPa)抗男强度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回填土19.0120粉质粘土20.024075019粉细砂土19.711081625淤泥质土15.86586强风化泥岩25.528080525中风化泥岩26.242030021238.1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若基础置于泥岩层上,基坑开挖存在地下水位高和流砂问题,建议做好抽排水和防流砂等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基坑临时边坡的保护,临时边坡按1:1.25放坡。 若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泥岩遇水极易软化,应加强基坑的临时保护,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封闭。 管道里程0+2200+280段斜跨岳武公路,建议管道顶板埋置深度不小于1.0m。9结论与建议1)工程区位于浅丘丘前冲洪积倾斜平原的前缘,东侧临洗马河河谷堆积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