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秋收工作方案_第1页
农场秋收工作方案_第2页
农场秋收工作方案_第3页
农场秋收工作方案_第4页
农场秋收工作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场秋收工作方案农场农业生产工作通过标准化管理、应用新技术,战胜了春涝、夏涝等自然灾害,作物长势喜人,粮豆总产有望突破历史。为确保秋收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三秋工作质量,提升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总目标,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动员、提高认识、集中力量、超前准备、科学谋划、适时早动、抗灾抢收、人机结合、割晒为主、收耕并重、明确任务、强化领导、责任到人、一线指挥、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努力拚搏、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确保安全。以突出农时、粮食降水为重点,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适时抗灾抢收为保证,以阶段推进总结奖励为动力,全面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的奋斗目标,多角度、全方位、高标准抓好秋收及明年生产准备的

2、各项工作,誓夺取秋收工作全面胜利、实现农业生产丰产丰收、高产高效。二、秋收形势(一)气象条件预计秋季降水正常,气温稍高。预计秋季降水量为90.0110.0毫米,与历年同期持平,比去年同期少112.3毫米。平均气温9.8C,比历年同期高0.5C,比去年同期低0.5C。初霜预计在9月27日前后,比历年晚2天,比去年早11天。(二)有利形势一是全场上下对秋收工作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充分,针对今年收获面积大、收获期集中、粮食总量大、贮存加工设施不足、粮食销售较难等秋收特点,提早谋划收获方式和明年生产准备工作,做到方案早出台,任务早明确,责任早落实。二是农机装备力量明显提高,采取了“弓I、买、修、改”方法

3、增加抗灾机型数量等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农机标准化作业和突击抗灾能力增强;三是全场晒场面积进一步扩大,烘干、仓储设施、苫盖物资准备到位;四是场、区、站干部积累了丰富的抗灾抢收经验,能够因地制宜指挥秋收生产,做到有的放矢。(三)不利形势一是去年秋涝、今年春涝、夏涝及秋涝“四涝”叠加,秋收条件艰难,任务艰巨,8月份降水量较大,受洪涝灾害影响,地号中的积水很难排除,土壤处于严重饱和状态,部分地号仍有积水,给秋收及明年生产准备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二是秋收面积大,粮食总量大,收获水分大,贮存难度高,粮食安全受到影响。三是部分种植户抗灾抢收意识不高,如不采取分段收获、加大霜前收获面积,水稻霜后、玉米冻后收获风

4、险加大,不利于粮食安全归仓。三、秋收生产工作(一)水稻收获水稻收获要以水稻生育进程为标志,以提高稻谷品质为重点,正确处理收获与农时、收获与提质增效、收获与粮食降水、收获与种子选留、收获与秋整地、收获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收获与明年生产准备、粮食降水与销售等八个关系,保证在界定的农时范围内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秋收工作。水稻采取分段收获的方式,机械割晒拾禾与机械直收相结合。在枯霜前人机结合,充分发挥机械割晒拾禾和半喂入式收获机的作用;水稻进入蜡熟期黄化完熟率95%以上时开始机械割晒;机械割晒要在枯霜期前完成,割后视稻谷水分及时拾禾,要实时掌握天气变化,防止割后多次降雨,增加稻谷惊纹粒,降低稻谷品质。枯霜

5、后充分发挥机械直收的作用,半喂入式收获要一直作业到秋收结束;水稻割晒拾禾商品粮水分要确保16%以下进入晒场,直收商品粮水分要确保以不坏粮为标准进入晒场,同时要加大粮食清选、烘干的力度,防止发生“坏粮”现象1、收获时期水稻进入蜡熟期开始机械割晒,9月15日-20日计划完成割晒总面积的15%;9月20日-25日计划完成割晒总面积的45%;9月25日-30日以半喂入收获及割晒拾禾为主,计划完成收获总面积的60%;10月1日-13日,半喂入收获及机械直收,10月13日前全面积收获结束,科技示范带两侧要求10月10日前完成收获任务。2、秋收准备。一是对低洼地号要进行强排水,确保水稻收获质量;二是为提高收

6、获机械的作业效率,提前人工平鹿,提高割晒作业标准和效率;三是提前利用半喂入收获机割好枕地,为割晒机作业创造条件。3、收获标准。(1)割晒方向与插秧方向垂直,放鱼鳞大铺,厚度不超过15cm,割茬高14-16cm。晾晒3-5天,稻谷含水量小于14.5%时拾禾。(2)收获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3)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成熟度差别大的水稻要单收、单储、单销。(二)水稻种子收获水稻种子田要保证种子的纯度,达到管局水稻生产用种标准的方可作为种子田。组成由管局专家组、农场种子管理科、种子质量监督员、农户代表参加的种子田检小组,对全场种子田进行一次全面田检,凡检验合格的可作为种子田,否则一律转商处理。根据种子田

7、生育进程适时确定种子田收获开始时间,水稻种子田枯霜前100%使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获,否则不允许做种子,每300亩种子田必须配备1台半喂入式收割机,种子田收获必须在枯霜前收获完成。种子收获后及时清选、烘干、加工、检验、包衣、入库保管,种子加工入库在10月30日前完成。(三)玉米收获玉米人工收割要在9月25日前割倒下棒,积极扩大机械直收面积,机械收获在10月20日前结束,不留冬收面积,机械直收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10月23日前将地号清理干净,适时深松耙茬起垄。(四)晒场准备各区站做好晒场的清理、维护和扩大工作。做到土晒场刮平压实,排水沟畅通无积水,台面无垃圾、无杂物、无杂草;晒场设备运转正常,防

8、雨设施齐全,要备好检测仪器和设备,实时监测粮堆温度、水分变化,确保贮粮安全。各单位对辖区内的田间路刮平压实并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利用田间路进行晒粮、储粮;做好田间临时晒场的准备,临时晒场要有足够面积,要备足垫底和苫盖物资。(五)粮食收储做好收储机械设备维护检修,烘干塔达到完好状态,苫盖物资准备齐全,全面做好接收新粮和粮食收储的各项准备工作。四、农机工作(一)机械准备收获机395台,其中120马力以上收割机“3518733167“佳联6”共计250台;割晒机174台,其中自走割晒机27台、轮式拖拉机配套割晒机65台、收割机配割晒架82台;拾禾台189套;半喂入18台,外引半喂入120台;70马力以

9、上拖拉机590台,配套25”水田犁570台;半链轨59台套、后驱动106台套;拍打式筑境机12台。(二)具体措施坚持“两个立足、两个确保、一个实现”开展秋收农机工作。即立足于抢早、立足于抗灾;确保收获时限、确保机械作业质量;实现秋收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1、立足于抢前抓早、提早准备、适时早动,以早动争主动。2、立足于抗灾抢收。抗灾抢收机械重点是半链轨、后驱动和叶尼塞、小履带、半喂入等机型,恢复现有抗灾机型和配套设施的技术状态,推广半链轨与后驱动等抗灾机具,积极引进半喂入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3、确保收获时限。秋收农时时限采取“倒计时”整体推进秋收进程,日进度10%o4、确保机械作业质量。严格机械各

10、个环节的作业标准和作业质量,收获与秋翻地、秋筑城适时同步进行。水田整地采取翻地与旋耕相结合的作业方式,秋季筑城和池域修复面积100%。秋翻地机械选用7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25”水田犁,扣堡严密、翻到头到边、不留死角。每个管理区与周边地方至少引进20台翻地机车跨区作业。充分发挥筑境机的作用,积极扩大机械筑域面积。机车作业采取量化管理,车与户、与地号相对应,计划工作量和作业时间,绘制地号图,编制作业详细卡,做到割晒与拾禾不脱节,收获与整地相结合。5、实现秋收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一是人员安全。参加秋收作业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做到安全教育及签字,农机驾驶人员须持有农机驾驶证。严格做到四个签字(安全教育、

11、安全责任状、坚决杜绝“黑车非驾”责任书、秋季作业十不准保证书)。二是机械安全。参加秋收作业的各种农业机械牌证齐全,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农机具粘贴安装有效示宽反光标识。三是开展“秋季生产百日安全活动”,农机、安全、交警、交通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加大检查和违章整改力度,确保秋季安全生产。(三)科学调配、合理运用作业机车1、以管理区为单位成立专业水稻机割、机拾及整地服务队,由副主任总负责,站长直接负责,机车实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落实工作量、统一作业费价格、统一结算作业费。2、服务队机型以半喂入收割机;自走割晒机、拖拉机配倒置式割晒机;大型收割机配套拾禾器;7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25”水

12、田犁、筑境机等机型为主。3、服务队主要服务于高速公路、主干公路两侧的水稻机割、机拾及整地、筑城等作业。4、农场引进的半喂入收割机由各管理区副主任负责调配,与农户核对好作业面积,有签字,作业费由农场统一垫付结算,管理区负责收缴上缴农场财务科。(四)农机田间作业要求及农机入场入库1、农机作业标准严格按照建管局农机田间作业标准的规定执行。2、机车作业费价格参照农场质量效益农业实施方案中的机械作业价格表规定执行,作业收费价格可随柴油价格的变动进行适当调整,禁止哄抬、降低作业费价格。3、农场收获任务未完成时,不经农场批准,任何收割机、割晒机不准出场作业,否则每台罚管理区5000元。4、做好管理区的油料储

13、备工作,每亩耕地油料储备不少于2公斤。5、做好农机具冬季封存工作,入场入库机械达到“十字”标准。五、“三秋”及明年生产准备工作“三秋”及明年生产准备工作要统筹考虑、抢前抓早、落实计划、分步实施,务必在封冻前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三秋”及明年生产各项准备工作。(一)“三秋”工作水田“三秋”工作主要是集中标准化育秧基地建设、展示田改造田间工程建设、地号整理、泡泽治理、标准化晒水池建设、本田取床土、秋整地、秋筑境、秋做床、秋备床土和有机肥准备等。旱田“三秋”工作主要是秋整地、秋起垄。坚持农时标准、作业标准和验收标准,按照明年结构调整要求搞好“三秋”作业,按照“三秋”作业标准搞好技术培训,达到结构合理、措

14、施到位、设计落实。1、黑色越冬。黑色越冬面积100%,高速两侧10月20日前完成,主干公路两侧10月25日前完成,其它地号10月30日前完成。旱田。旱田整地要以大型联合整地机为主,以浅翻深松为辅,松耙结合,深松深度35cm以上,浅翻深松犁必须100%配带合墉器,玉米灭茬整地80%,秋起垄机械应配套整形器进行作业。水田整地采取翻地与旋耕相结合的作业方式,翻地必须全面应用单锌耕幅在25厘米以上的水田犁,翻地深度22厘米左右,翻到头、翻到边,不留死角;水田秋翻地要尽量做到池域不受破坏,收获、翻地破坏的池域要及时修复,为明年提早泡田整地争得主动;适合旋耕的地号可采取旋耕作业,旋耕深度18厘米以上。2、

15、秋起垄。做好秋起垄工作,玉米秋起垄面积60%以上,起垄前在距地头20-30米处要先深松后按照亩施肥量进行机械撒施肥料。要创造条件扩大机械联合整地面积,扩大GPS定位起垄面积,扩大垄体整形器起垄面积,要求大垄垄距135cm,垄高25cm,小垄垄距65cm,垄高18cm,起垄笔直,百米误差不超过5cm,10月28日全面结束。3、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面积100%;水田地号实施高茬收割粉碎还田和割晒脱谷粉碎后还田100%。4、高产创建。认真做好高产创建执行情况年度验收总结,抓好2014年高产创建示范准备工作。(二)明年生产准备1、加快集中育秧基地建设,要全面完成集中规范化秧田建设,苗床的平整、大棚、

16、开闭式安装等工作于10月25日前完成。全面完成1500栋旧大棚改造任务。2014年科技示范带坚决杜绝平地散棚育秧现象。2、2014年以管理区为单位实现100%集中浸种、催芬、统供芬种。配齐芬种生产设备,备足水稻浸种大棚遮阳网,做到一套催芬箱另外配备四套浸种箱,保证在10天内浸种催芬五批,做到按农时界限分批统供芬种、分期播种、分期插秧;做好集中浸种、催芬设备维护工作,及时放净管道中的存水,防止管道冻裂,3、做好格田扩大和池域取直工作。科技示范带和高速公路两侧所有地号都要达到条田规范,池域横平竖直、消肥减瘦、高低一致;秋筑城和池域修复面积100%,要充分发挥筑境机的作用,积极扩大机械筑境面积;水田

17、秋翻地后,旋耕平地面积要达到80%以上,做好放水泡田前100%旱平地工作的落实;根据地势合理进行格田扩大,格田扩大面积要达50%以上,格田面积5-10亩,逐步扩大到10-15亩,科技示范带、高速两侧和展示田格田扩大达100%,以上工作10月28日前完成。4、全面完成测土配方施肥的取样和化验工作,取样化验面积50%以上,全场取土样1000个以上,取样由科技园区负责组织实施,按照分配指标完成取样任务,各管理区必须积极配合园区的取样工作,确保取样、化验的准确性。5、做好2014年水稻钵形毯式育秧盘机插面积80%的各项准备工作,集中育秧基地全部应用钵形毯式秧盘育秧,高性能插秧机100%应用钵形毯式秧盘

18、所育秧苗。6、抓好秧田四秋工作。秧田秋整地、秋做床10月25日前100%完成,达到摆盘状态;秋备苗床土(以本田取土为主,今年取土后年使用)、有机肥100%o200%本田取床土,每公顷5方,运出本田后集中堆放;有机肥准备每公顷0.5方。7、示范和扩大秋季晒水池及给水渠使用农达除草剂灭草技术,科技示范带做到100%。8、加大机插测深施肥技术的推进落实,2014年每个管理区落实侧深施肥机不少于一台,侧深施肥面积不少于300亩。9、做好科技示范带种植户的调整工作。把科技意识强,种田水平高,能起到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的种植户调整到科技示范带。10、高速公路和水泥路两侧泡泽、废弃的两沟一台、边角地治理10月30日前100%完成。11、高速公路两侧地号平整治理100%,10月30日前完成。12、2014年每个作业站建一处科技展示样板田。水稻点改造、晒水池、格田扩大和池域取直等改造工作10月30日前完成。(三)留种工作1、10月30日前水稻种子烘干、精选加工入库结束。水稻种子机械选种达到盐水选出率2%以下标准进行统一机械包衣,秋包衣60%,春包衣40%。2、坚持留种标准、确保留种质量,对种子田进行田检,确保水稻种子原种纯度99.9%,良种纯度99.5%以上。3、留种数量充足,留种比例合理。水稻留种按68万亩种植面积,总量为3060吨。空育131占65%;12片叶水稻品种种植面积控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