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课外古诗词积累诵读(50首)_第1页
三四年级课外古诗词积累诵读(50首)_第2页
三四年级课外古诗词积累诵读(50首)_第3页
三四年级课外古诗词积累诵读(50首)_第4页
三四年级课外古诗词积累诵读(50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 50首 (三 四年级课外)2. 春夜喜雨唐代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译文】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注释】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乃:就。发生:萌发生长。潜( qi á n) :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润物:使植

2、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间的小路。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花重(zh?ng) :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3 枫桥夜泊唐代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 夜雨寄北唐代 :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天的池塘。何时归去,共剪

3、西窗烛花,向你追诉巴山今夜的雨中的情景。【注释】1. 寄北:写诗 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 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2.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3.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4. 巴山: 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5. 秋池:秋天的池塘。6. 何当:什么时候。7.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8. 剪西窗烛:剪烛, 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

4、间的思念之情。9. 却话:回头说,追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28【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 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

5、,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 诗 而改为“枫桥”。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 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

6、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 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 风俗。4.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 :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

7、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注释】渔歌子: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 五十字, 仄韵。 渔歌子又名 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 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 ,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西塞山:浙江湖州。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8、鳜 ( guì)鱼: 淡水鱼, 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箬(ru?)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蓑(su)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不须:不一定要。5.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 :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译文】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注释】逢:遇上。宿:投宿;借宿。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 诗 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日暮:傍晚的时候。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

9、:青色。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犬吠:狗叫。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6.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唐代 : 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译文】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 多鲜艳。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天

10、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惊起一群大雁。原来敌军首领趁着夜色,悄悄逃跑。正想要率领轻骑一路追杀,纷纷大雪,已经洒满了将士的弓刀。在野外天幕下摆设劳军盛宴,边疆兄弟民族都来祝贺我军凯旋。喝醉酒后还穿着金甲起舞,欢腾的擂鼓声震动了周围的山川。逐猎前将军把箭弓调整到最佳,并召唤猎鹰前来助阵。将军威风凛凛英姿焕发的一亮相,周边均感受到将军玉树临风颇具出世之能的威风。逐猎者把胡飞乱窜的野鸡们赶得惊跳逃窜,猎手们把那些狼狈窜跳的猎物在这片古老的丘陵地带上一扫而光。我就像挺拔而立的七叶莲,虽然独立孤行,但胸怀坦荡,品格高洁。有一天能够功成名就,提名麒麟阁的话,也不

11、借此沽名钓誉。【注释】1 、 张仆射: 一说为张延赏,一说为张建封。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2、鹫翎:箭尾羽毛。金仆姑:神箭名。3、燕尾:旗的两角叉开,若燕尾状。蝥(má o,一说音 wù)弧:旗名。4、独立:犹言屹立。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5、惊风:突然被风吹动。6、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7、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8、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9、月黑:没有月光。10、单于(chá n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11、将:率领。轻骑:轻

12、装快速的骑兵。逐:追赶。12、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13、野幕:野外帐篷。敞:开。琼筵:美宴。14、羌戎:此泛指少数民族。15、雷鼓: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16、出世:一作“百中”。17、奔狐:一作“奔猨”。18、唯应独不名:一作“谁知独有名”。7. 望月怀远唐代 :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注释】怀远:怀念远方

13、的亲人。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 月赋 :“隔千里兮共明月”。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 诗 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

14、,“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代 :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注释】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 766 830 年)唐代诗 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

15、。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3) 最是:正是。处:时。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9. 凉州词唐代 :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注释】1. 凉州词: 唐乐府名,属 近代曲辞, 是 凉

16、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 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2.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3. 欲:将要。4. 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5.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6.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7. 君:你。8. 征战:打仗。10. 凉州词唐代 :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 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

17、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注释】1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4、 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等于 231cm或 264cm, 约等于 2.3m 或 2.6m) 。5、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6、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 :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7、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8、 玉门关:

18、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9、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10.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11. 别董大二首唐代 :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 飖 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注释】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

19、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曛 : 昏暗。 白日曛, 即太阳黯淡无光。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翮(h?) :鸟的羽翼。飘飖(yá o) :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京洛:长安和洛阳。12. 池上唐代 :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注释】1.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2. 白莲:白色的莲花。3.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4.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

20、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13. 登幽州台歌唐代 :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 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 纷。【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 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前: 过去。 古人: 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chuà 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14.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 : 朱熹

2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 通:哪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注释】方塘: 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 父亲 朱松 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 (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

22、移动。为:因为。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如此,这样。清:清澈。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 其二宋代 : 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 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 能自在地移动。15. 子夜吴歌子夜吴歌·春歌唐代 : 李白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

23、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译文】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 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 间了。子夜吴歌·夏歌唐代 : 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 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子夜吴歌·秋歌唐代 :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长安城内一

24、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子夜吴歌·冬歌唐代 : 李白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译文】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了解: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 晋曲也。 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 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16. 鸟

25、唐代 : 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译文】谁说这群小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万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样的生命,没有孰轻孰重的道理。我劝你们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弄不好一石数命啊! 【注释】 道:说。 莫:不要。 子:小鸟。 望:盼望。17.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注释】书:书写,题。湖阴

26、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 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 1078 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成畦(qí) :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护田: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 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将:携带。绿:指水色。排闼 (t à ) :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这是作者题写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作者的朋友。18. 惠崇春江晚景一作者: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27、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 林外 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注释】惠崇: 北宋名僧能善画, 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 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蒌蒿( l?u h o) :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28、。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鱼逆江而上。19. 惠崇春江晚景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译文】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注释】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依依: 不舍之貌。楚辞 “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 诗“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 诗:“一去紫台连朔漠。”更待:再等;再过。20. 题临安邸宋代 :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译文

29、】韵译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散译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注释】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 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 ( d) :旅店。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熏(x n) :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21.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 :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译文】只有狂雷炸

30、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注释】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王昌龄 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n),沉默,不说话。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降:降生,降临。附 21-2 :己亥杂诗·其五清代 :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31、,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注释】选自 龚自珍 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吟鞭: 诗 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花:比喻国家。即:到。2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 :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

32、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注释】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4、遮:遮盖,遮挡。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6、忽:突然。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 诗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23. 风作者: 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33、,入竹万竿斜。【译文】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注释】解:能够。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过:经过。斜:倾斜。24. 赠花卿唐代 : 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注释】( 1 )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34、6) 几回闻: 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25. 江南逢李龟年唐代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注释】1.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2.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 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3. 寻常:经常。4.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

35、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5.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6.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 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7. 君:指李龟年。2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 :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 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36、。【注释】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涕:眼泪。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漫卷 (ju 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 与妻儿一同。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27. 逢入京使唐代 :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

37、平安。【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注释】入京使:进京的使者。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28. 月夜唐代 :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注释】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

38、五更。更深,夜 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29.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 :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注释】韩绰:事不详,杜牧 另有哭韩绰诗 。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草未凋(

39、di o) :一作“草木凋”。凋:凋谢。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 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 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妓。教:使,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 年(贞观二 十 年 ), 唐 太 宗 亲 临 灵 州 接 受 突 厥 一 部 的 投 降 , “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

40、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31. 题都城南庄唐代 :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注释】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不知:一作“秖(zh)今”。去:一作“在”。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30.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代 :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译文】

41、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 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 乡。【注释】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32. 春雪唐代 :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 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注释】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寻常】平常。【王谢】王导、谢安,晋相

42、,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 巨室。 至唐时, 则皆衰落不知其处。33. 竹枝词一唐代 :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译文】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注释】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 诗 人 刘禹锡 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34. 乌衣巷唐代 :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43、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 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35. 大林寺桃花唐代 :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

44、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注释】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36. 剑客唐代 : 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译文】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

45、闪闪,十分锋利。 把示君:拿给您看。37. 马诗(二十三首)唐代 : 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 ,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 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

46、溘风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 玦 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

47、皆肉马,不解上青天。简析这是一组咏马诗 ,通过对马和与马有关的许多历史故事的咏叹,表现了英杰异士的抱负和愿望, 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合观组诗,浑 然天成,紧紧围绕着主旋律弹奏;分而观之,每首又各有侧重而自成一体。38. 忆扬州唐代 : 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译文】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 容易被人察觉。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可爱的扬州啊,你竟然 占去了两分。【注释】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萧娘:南朝以来,诗 词中的男子所恋的女子常被称为萧娘,女子所恋的男子常被称为萧郎。脸

48、薄:容易害羞,这里形容女子娇美。胜:能承受。桃叶: 晋代王献之有妾名桃叶,笃爱之,故作 桃叶歌 (南朝陈僧智匠古今乐录载)。后常用作咏歌妓的典故。这里代指所少女的代称或指思念的佳人。觉:察觉。天下三分:论语 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无赖: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有“韦曲花无赖, 家家恼杀人”句, 本意是可爱,反说它无赖,无赖正是爱惜的反话。陆游 诗:“江水不胜绿,梅花无赖香。”也有可爱、可喜意39. 晚春二首·其一唐代 :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

49、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注释】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才思:才华和能力。解(jie ) :知道。晚春二首·其二唐代: 韩愈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译文】花草树木们似乎都知道春天就要离去,因此它们费尽心思争芳斗艳。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洒花絮像雪花般漫天飞舞。40. 竹枝词二唐代 : 刘禹锡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译文】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

50、纥那披绿罗。【注释】1. 楚水巴山:楚水: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 又东迳高车岭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 。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泽。巴山:大巴山。巴山夜雨涨秋池。泛指巴蜀一带。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2. 巴人:古巴州人。古曲名。“阳春无和者, 巴人 皆下节。 ”晋张协 杂 诗 之五试为 巴人唱,和者乃数千。此诗中指古巴州人。3. 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乡情也。4. 纥 ( h?) 那: 踏曲的和声。刘禹锡 另有 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

51、无限情。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 绿罗: 绿色的绮罗。比喻绿水微波。荔枝名。川人有称荔枝为绿罗者。诗中所指解释历未能统一。三种解释者皆有,也都讲得通。41. 滁州西涧唐代 :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 全唐 诗 注“有本作处”。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42. 春夜洛城闻笛唐代 :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