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石油采收率试题库_第1页
提高石油采收率试题库_第2页
提高石油采收率试题库_第3页
提高石油采收率试题库_第4页
提高石油采收率试题库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一、名词解释1、一次采油:完全依靠油气藏自身天然能量开采石油的方法.2、二次采油:用人工方式向油藏注水补充油层能量来增加石油采出量的方法.3、三次采油:为进提升油藏开发后期的石油采出量,向油藏注入化学剂或气体溶剂,继续开采剩余在油藏中的石油.4、提升石油采收率或强化采油EOR:自一次采油结束后对油藏所进行的所有提升石油采收率的举措.二、问做题1、提升石油采收率的方法按注入工作剂种类分为哪几类?答:分为:水驱、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和微生物采油五大类.2、提升石油采收率方法按提升石油采收率机理分为哪几类?答:分为:流度限制类、提升洗油效率类、降低原油粘度类和改变原油组分类.3、简述提升石油采

2、收率技术的开展方向.答:开展方向有: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降低本钱,加快新型聚合物的研制工作,扩大聚合物驱的应用范围;加快三元复合驱工业化生产步伐,优化三元复合驱体系配方,尽快研制出高效、廉价的表面活性剂;完善蒸汽驱配套技术,加快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技术攻关,努力扩大稠油蒸汽驱规模;加快注气提升采收率配套技术的研究,争取以较快的速度使其开展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因地制宜开展微生物采油、物理法采油等多种提升采收率方法的研究与推广.第一章油气层地质根底一、名词解释:1、石油地质学:是应用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是一门应石油工业开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学科.是一门观察地球的各种现象,并研

3、究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成因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地壳运动:引起地壳结构和构造发生大规模改变的运动.3、平行不整合:它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要素根本一致,但二者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说明当时曾有沉积间断,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面即为不整合面,它代表没有沉积的侵蚀时期.4、角度不整合:即狭义的不整合,它是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仅缺失局部地层,而且上下地层产状也不相同.5、褶皱:层状岩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系列连续的波状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在地壳中广泛发育的一种构造变动,也是岩石塑性变形的变化形式.6、背斜:为岩层向上弯曲,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7、向斜:为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地层新

4、,两侧地层老.8、断盘:是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也即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二、填空题1、地壳外表上下起伏,由海洋和陆地所构成.2、地壳表层长期与大气和水接触,遭受各种外力作用,形成一层沉积层,平均厚度为18千米,最厚可达70千米,局部地区缺失,是现代石油地质研究与勘探的主要目标.3、地球自形成以来时刻都在运动着,其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身运动.4、构造运动的方式与地壳运动一样,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5、构造运动形成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包括不整合构造、褶皱构造、节理构造卜裂缝构造、底辟构造、断层构造、逆冲推覆构造等.6、不整合面以下的岩系叫下伏岩系

5、,不整合面以上的岩系叫上覆岩系.不整合面在地面上的出露线叫不整合线,它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界线.7、不整合可分为两大根本类型,即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8、褶曲是褶皱的根本组成单位,是褶皱中的一个简单弯曲.褶曲的根本类型分为背斜和向斜.9、节理由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种.前者指由于成岩过程中失水收缩或岩浆冷却收缩所形成的节理;后者指成岩后形成的节理.次生节理又根据成因分为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10、根据断盘相对错动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和枢纽断层.第二章油层岩石的物理性质一、名词解释:1、碎屑岩:碎屑岩是由碎屑物质经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2、粘土岩:黏土岩主要是由黏土矿物组成的岩石

6、.3、化学岩:化学岩又称“化学沉积岩.是母岩风化产物中的溶解物质真溶液或胶体溶液搬运到湖泊或海洋盆地,以化学方式沉积下来,经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4、粒度:岩石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用其直径来表示单位:mm或m.5、粒度组成:是指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数,通常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6、比面: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外表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外表积.7、空隙:岩石颗粒间未被胶结物质充满或未被其他固体物质占据的空间统称为空隙.8、岩石的孔隙结构:是全部孔隙特征的总称,包括岩石孔隙的大小、形状、孔间连通情况、孔隙类型、孔壁粗糙程度等全部孔隙特征和它的构成方式.9、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

7、体积Vp与岩石总体积Vb的比值,10、岩石的压缩系数:是指地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力时,单位视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值.11、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地层压力每产生单位压降时,单位岩石视体积中孔隙及液体的总体积变化量.12、流体的饱和度:当岩石孔隙被多种流体所饱和,某种流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13、敏感性: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降低的性质.14、储层伤害:如果注入流体与储层流体不匹配,那么会导致储层渗流水平的下降,损害储层的生产水平.15、岩石的热容:单位体积的岩石温度升高1C所需的热量.16、岩石的比热容量:单位质量的岩石温度升高1C所需要的热量,简称比热.17、导热系数:指单位时间内

8、、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热量.18、岩石的热扩散系数“:反映了非稳态传热过程中岩石的导热水平与沿途岩石储热水平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1、地壳是由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岩石组成的.2、粒度组成可以用作图法表示.矿场上常用的是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和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3、两种根本构造单元:硅氧四面体与铝氧八面体.4、自生粘土矿物在砂岩孔隙中的产状可分为三种根本类型,即分散质点式、薄膜式和架桥式,它们对储层渗透性有不同的影响.5、胶结方式可分为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及接触式胶结.6、蒙脱石是强膨胀性的矿物.伊利石属于弱膨胀性粘土矿物.绿泥石属于非膨胀性矿物.7、孔隙结构参数有孔喉比、

9、孔隙配位数、孔隙迂曲度和孔隙外表粗糙度.8、粘土矿物与水接触后,分两个阶段发生变化:外表水化和渗透水化.9、孔隙性岩石由骨架及孔隙空间组成.按导电机理的不同,可把岩石大致分为两大类:离子导电的岩石和电子导电的岩石.10、岩石孔隙度越大或地层水电阻率越低,岩石的导电水平就越强,电阻率就越低.11、岩石密度是决定地层声速大小的重要因素,岩石密度越大,那么声波速度越大.三、计算题1、某油藏含油面积A=14.4km2,油层有效厚度10m,孔隙度20%,束缚水饱和度30%,原油地下体积系数1.2,原油相对密度p为86.试计算该油藏的原油储量.解:根据题意,由储量计算公式,该油藏原油的储量地面为2、某岩心

10、长L=3cm,截面积A=2cm2,空气的绝对渗透率为K=0.375g2,饱和有70%的盐水和30%的原油,并且总是保持这一比例通过岩心,盐水和油的粘度分别为刖=1mPas,%=3mPas,在压差为?P=2X105Pa的作用下,测得盐水流量为Qw=0.3cm3/s,油的流量为Qo=0.03cm3/s,求油水的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解:由达西定律,可以得到水的有效渗透率的表达式为:同理对油的有效渗透率为:油相的相对渗透率为:水相的相对渗透率为:答:略.第三章油层流体的高压物性一、名词解释1、组成:体系中所含组分以及各组分在总体系中所占的比例.2、饱和压力:温度一定时、压力降低过程中开始从液相中别

11、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3、露点压力:温度一定时、压力升高过程中从汽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4、欠饱和油藏:油藏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油藏未被天然气所饱和.5、溶解系数,表示单位压力、单位体积液体中溶解的气量.6、溶解度:某一温度、压力下单位体积液体所溶解的气量.7、天然气等温压缩率或称为弹性系数:指在等温条件下,天然气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8、粘度:流体流动时分子的内部摩擦而引起的阻力大小的量度.9、饱和绝对湿度:指在某一温度下天然气中含有最大的水蒸气量.10、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Rs: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地面原油在地层条件压力、温度下所溶有的天然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11、原油体积系数

12、:原油在地下的体积即地层油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12、地下油气两相体积系数:指当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地层中原油和析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原油体积之比.13、所谓原油压缩系数:指地下原油体积随压力变化的变化率.二、填空题1、油气的别离方式通常有三种根本类型闪蒸别离、差异别离和微分别离.2、通常一次脱气比多级脱气所别离出的气量多,而油量少,亦即测出的气油比高;而且一次脱气分出的气相对密度较高,说明气体中含轻质油较多.3、溶解度反映了液体中溶解气量的多少,而溶解系数那么反映了液体溶解气体的水平.如果溶解系数为常数,那么溶解度与压力成线性关系.4、溶解气量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压

13、时这种降低更大些.5、天然气的密度越大,它在石油中的溶解度越大;石油的密度越小,它越容易溶解更多的天然气.6、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度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压力、温度、天然气和原油的组成等.7、影响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和别离因素很多,但主要的还是油气组成的性质,溶解别离时的压力、温度、脱气方式等.8、在低压下,烧类气体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9、气体在高压下的粘度将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即具有类似于液体粘度的特性.10、以饱和压力为界,当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增加,溶解的天然气量增加,因而原油密度减小;当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

14、已全部溶解,随压力增加原油受压缩,因而原油密度增大.11、地下原油与地面原油相比有三个不同点:溶解天然气、因高温而膨胀、因高压而受压缩.12、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越大,其体积系数Bo也越大.13、1当p<pb时,随地层压力的降低,溶解气量减小,原油体积Vf收缩,故B0随压力降低而减小.2当p>pb时,体积系数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地下原油受压缩,体积V|缩小,故Bo也减小.3当p=pb时,溶解气油比Rs最大,体积系数Bo最大.14、原油粘度对于温度的变化是很敏感的,温度提升,原油粘度降低.15、地下原油的压缩系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原油的溶解气油比、原油所处的温度及压力.16、地层油

15、中轻质烷烧含量增加,石蜡初始结晶温度将会降低.17、在高温高压地层条件下,地层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但仅溶解少量天然气.18、天然气的溶解度还与水的矿化度有关,随含盐量的增加而溶解度减小.19、地层水随着温度的增高而粘度大大降低,但压力对其影响甚微.三、计算题:有某体系M1,其组成分别为20%S、20%W和60%O;有某体系M2,其组成分别为40%S、50%W和10%O;假定取体系M160份和体系M240份混合成一个新的体系M,求新体系M的组成S、W、O?解:Smi=20%,Wmi=20%,Omi=60%;Sm2=40%,Wm2=50%,Om2=10%;Vmi=60,Vm2=40;根据混合物的组

16、成符合杠杆规那么,对于新体系M有:,即,贝U组分S=28%同理有:,那么组分W=32%,.组分为:128%答:新体系M的组成为分别含活性剂S:28%、盐水W:32%和油O:40%.第四章多相流体的渗流机理及剩余油形成机理一、名词解释:1、自由外表能:外表层分子力场的不平衡使得这些外表层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这就是两相界面层的自由外表能.2、吸附:由于物质外表的未饱和力场自发地吸附周围介质,以降低其外表自由能的自发现象.3、润湿:当不相混的两相流体固相接触时,其中一相流体沿着固体外表铺开,使体系的表面自由能降低的现象.4、附着功:是指在非湿相流体中,将单位面积的湿相从固体界面拉开所作的功.5、润

17、湿反转:固体外表在活性物质吸附的作用下润湿性发生转化的现象.6、润湿滞后:指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运动时,三相周界沿固体外表移动缓慢而使润湿接触角改变的一种现象.7、驱替:非润湿相驱出湿相的过程.8、吸吮:湿相驱出非湿相的过程.二、填空题:1、两相间分子的极性差越大,外表能越大.2、油气界面张力随气相在液相中溶解度的增大而降低.3、对有溶解气的油一水体系,当压力小于饱和压力pb时,压力升高,界面张力增大.4、无论油一水系统中有无溶解气,体系的界面张力都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5、石油在岩石中的吸附程度主要取决于石油中所含极性物质的多少.6、从吸附角度而言,有效孔隙应是半径大于吸附水膜厚度的孔隙.7、吸

18、入过程湿相饱和度要小于驱替时湿相饱和度.8、两相流体在孔隙中的稳定渗流方式有共流道和分流道两种.9、随着岩石由亲水向亲油转化,油的相对渗透率趋于降低,水的相对渗透率趋于升高.10、吸吮过程的非润湿相相对渗透率总是高于排驱过程的非润湿相相对渗透率.三、问做题:1、润湿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答:条件:两相流体同时存在于固体界面.实质:自由外表能的减小.2、为什么润湿滞后对渗流总是不利的?答:由于对于亲水岩石,在油驱水过程中,毛细管压力Pc是阻力,润湿滞后加大了这一阻力.而在水驱油过程中,毛细管压力Pc是动力,润湿滞后减小了这一动力.可见润湿滞后对于渗流总是不利的.3、请写出对亲油和亲水地层附着功和润

19、湿接触角的关系式.答:对于亲水地层:对于亲油地层:第五章渗流力学根底一、名词解释1、渗流: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2、地下渗流:流体在地层中的流动.3、稳定渗流: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其密度和流速等物理量只与空间位置有关,不随时间变化的渗流.4、不稳定渗流:其密度和流速等物理量不仅与空间位置有关,而且随时间变化的渗流.5、线性渗流:当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流体的渗流速度与施加的压力差成线性关系的渗流,又称达西渗流.6、非线性渗流:当渗流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渗流速度与施加的压力差不再成线性关系的渗流,又称非达西渗流.7、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始终服从牛顿流动定律的流体.8、稳定

20、流动:当流体质点通过空间点时,所有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流动.二、填空题1、由于孔隙面积小于介质面积,所以真实速度总是大于渗流速度.2、因此习惯上取2300作为标准临界雷诺数,将雷诺数小于标准临界雷诺数的流动称为层流,将雷诺数大于标准临界雷诺数的流动称为紊流.3、对于不具有屈服应力的假塑性流体,其流态仅有层流和紊流而无塞流.4、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时,仅表现为流体质点的相互摩擦和变形,流线呈平行直线而无掺混.5、当流体处于紊流状态时,流体主要表现为流体质点的相互碰撞和掺混,流线呈不连续的紊乱扩散状态.6、由层流到紊流之间的过渡状态称为临界状态,此时流体流线仅表现为颤抖.第六章注水开发对油层及

21、油层流体的影响一、名词解释1、冲刷一聚积效应:是指油层中的粘土矿物颗粒被水从原始位置冲刷运移至其他孔隙中聚积.2、粘土矿物的水化效应:水驱过程中,油层中的粘土矿物在遇水膨胀的同时被分散的现象.3、流度:流体在孔隙介质中流动时,其有效渗透率与粘度的比值.4、沉积韵律:在岩体或岩层内部,其组成成分、粒级结构及颜色等在垂向上有规律的重复变化的现象.5、层间矛盾:各油层吸水水平、水线推进速度方面的差异;6、平面矛盾:同一油层各油井之间见水时间和含水率上升速度的差异;7、层内矛盾:注入水在油层内垂向上的不均匀分布和不均匀推进的现象.8、粘性指进:在油田开发中通常把因流度比大于1,驱替相快速窜进的现象.9

22、、舌进:将整个油层平面上发生的粘性指进.10、井网效率:井网限制面积与油层总面积的比值.11、梯度注水:把这种注入水矿化度从地层水矿化度逐渐降至水源水矿化度的注水方法.二、简做题1、注水后油层渗透率有什么变化?答: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粘土矿物遇水膨胀而变得松散.对于粘土矿物含量高、原始渗透率低的油层,粘土的膨胀将导致渗透率大幅度降低.而对于粘土含量较低、原始渗透率较高的油层,其水洗部位的渗透率将增大.2、注水是如何加剧孔间矛盾的?答:在长期水驱过程中,原始大尺度孔隙的实际流通面积越来越大,甚至形成比原始孔隙大几十倍、上百倍的水流通道;而原始小孔隙的实际流通面积那么由于粘土的聚集变得越来越小,

23、甚至于完全堵塞.因此,造成岩心中孔间矛盾加剧,微观非均质性增强.3、长期注水致使油层润湿性改变的主要机理有哪些?答:长期注水致使油层润湿性改变的主要机理有以下几点:1油膜被水膜所取代: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优先吸附在造岩矿物外表的粘土被水冲刷携带走,有利于油层亲水性的增强,岩石颗粒外表的油膜逐渐被水膜所取代.2水对造岩矿物外表油中极性分子的溶解作用:岩石润湿性除了受造岩矿物组分的影响外,还受原油组分的影响.3脂肪酸和环烷酸含量增加.在长期水驱过程中,采出水中的脂肪酸和环烷酸含量明显增加.根据室内研究结果,原油中环烷酸含量越低,储油层亲水性越强.4、对于蜡和胶质含量较高的原油,温度对孔隙有哪些影

24、响?答:对于蜡和胶质含量较高的原油,温度对孔隙的间接影响是不容无视的.当低温注入水进入地层之后,在注水井附近形成一低温区,致使低温区内原油粘度增大,影响开采效果.如果注水井附近的温度低于析蜡温度,将产生蜡在油层中的析出沉淀,由此导致某些孔道缩小甚至被堵塞.由于降温区为水淹区和油水接触区,其中的剩余油很难被采出,注入水的波及系数难以扩大.5、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组分有哪些变化?答:a、胶质和沥青质增加;b、分子量增大;c、含氧化合物和环烷酸含量增加;6、注水井油层损害的解除方法有哪些?答:1使用外表活性剂浸泡.2化学法除垢.3物理法除垢.第七章石油采收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一、名词解释1、无水采收

25、率:是指油水前缘突破时总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2、经济极限采收率:是指注水到达经济极限含水率95%98%时总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3、采出程度:油田在某一阶段的采收率,它是指油田在某一阶段的累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4、扫油面积系数:指单层水淹面积与该层限制面积之比5、涉及体积系数:是指被驱替流体驱扫过的油藏体积与原始油藏体积之比6、洗油效率:驱替流体涉及范围内驱走的原油体积与驱替流体涉及范围内总含油体积之比.7、油水前缘:分隔原始油带与油水两相区的界面称为油水前缘.8、活塞式前缘推进:是指排驱介质一次性地排驱它接触到的油,在前缘前方不存在可流动的油.前缘前方饱和度为0叫完全排驱;不为0叫不完

26、全排驱.9、非活塞式前缘推进:油水前缘像一个带孔眼的筛网,当它推进时,只能排驱局部油.二、问做题影响石油采收率有哪些主要因素?答:从两方面来表达:首先,从影响注水涉及体积系数的因素入手:油层岩石物理性质油层非均质性、渗透率差异、油层沉积韵律等;油层流体因素流体粘度、水油流度比等;布井方式,如井网的几何形状等;其次,影响洗油效率的因素有:毛细管阻力的影响,如贾敏效应;油层岩石原始润湿性的影响;毛细管数的影响.第八章聚合物驱一、名词解释1、流变性:是指在外力场作用下发生流动和变形的特性.2、粘滞性:流体运动时具有反抗剪切变形的特性.3、应力:形变后,企图把形变恢复的性质.4、应变:形变与原尺寸之比

27、.5、有效粘度:剪切粘度与弹性粘度之和.6、线性聚合物:分子成直线结构的聚合物.7、体型聚合物:具有三维空间分子结构的聚合物.8、共聚物:由不同单体生成的聚合物.9、支链型聚合物:在分子主链上连接有侧链的聚合物.10、水解度: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已经发生水解反响的单元数占总单元数的百分比.11、运动粘度:动力粘度与液体密度的比值.12、黏弹效应:聚合物溶液通过孔隙介质中极不均匀的发散一一收缩孔隙侯道时,使流经候道的聚合物线性分子发生不规那么拉伸一一压缩变形,从而在聚合物分子中诱发了震荡增加了流动摩擦阻力的现象.13、筛网系数:溶液通过筛网的时间与溶剂通过的时间之比.14、阻力系数:注入水的流度与

28、聚合物的流度之比.15、剩余阻力系数:聚合物通过岩心前注入水渗透率和通过岩心后注入水渗透率之比.16、相对粘度:聚合物溶液粘度与该溶液中纯溶剂的粘度的比值.17、增比粘度:相对粘度的增加值.18、比浓粘度:增比粘度与溶液浓度之比.19、聚合物:由相同或不同的单体以各种结构组成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20、均聚物:由相同单体生成的聚合物.二、填空1、局部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有酰胺基和竣基两种官能团.2、局部水解聚丙烯酰胺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取决于聚合物制品的形态、相对分子质量颗粒尺寸、分散方法以及水的温度等诸多条件.3、局部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强烈的依赖于溶液中电解质的含量;这一现象称为局部水

29、解聚丙烯酰胺的盐敏效应.4、极性分子结构的高分子物质溶解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结构的高分子物质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强极性分子结构的高分子物质溶解于强极性溶剂中,这就是极性相似原那么.5、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是指在外力场的作用下,溶液粘度和流速或压差之间的关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主要分为两种,即剪切力和拉伸力.6、液体分子间因相对运动产生的内摩擦阻力称为液体的粘度.可见液体的粘度与液体的性质和流动时的相互作用力紧密相关.7、根据质点颗粒分散程度的不同,可将非牛顿流体分为悬浊液、胶体溶液和分子溶液.三、简做题1、简述局部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不同剪切条件下的流变特性?答:如下列图所示,可分为5个阶段分

30、析:零剪切区:当剪切速率很低时,在切应力的作用下,高分子构象未发生变化,聚合物内分子链保持相对稳定,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粘度保持不变;假塑段:当剪切速率较大时,在切应力的作用下高分子构像发生变化,长链高分子偏离平衡态构象,而沿着流动方向取向,使得聚合物缠和分子链彼此别离,从而降低相互运动阻力,这时候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极限牛顿段:当剪切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大分子取向到达极限状态,取向程度不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聚合物溶液遵守牛顿运动定律;粘弹段:当剪切速率再增加时,主链的相邻键偏离了正常的键角,从而产生了弹性恢复力,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当剪切速率增

31、大到足以使高分子聚合物构象发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时,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迅速降低.极限牛帧陵/功谑车2、某油层的空气渗透率为130X10-3师2,水相的渗透率为Kw=46X10-3g2,?=15%,厚度h=7m.日注入水量为Q=40m3(4.63X10-4m3/s),井眼半径为rw=8.89X10-2m;用旋转粘度计在地层温度测得入井聚合物溶液稠度系数K=44.89mPasn,流性指数n=0.3817.求聚合物溶液在地层中距井底8米处的有效粘度和柱聚合物的压力?解:计算距井底r=8m处的渗流速度:计算等效剪切速率:与此对应的有效粘度为:计算注入压差:说明:此题有误,由于参数不

32、全,无法进行计算注聚合物溶液的有效粘度和压差.只可以计算注入水的有效粘度和压差,但计算公式均同上.3、用聚合物专用泵将浓度为1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分别以50m3/d和100m3/d的排量经过直径为5.08x10-2m的注水管线输送至井口并注入井底.假设紊流时:f=a/Reb,其中a和b的值与管流流性指数n'对应关系和在现场温度下用旋转粘度计测得入井聚合物溶液的稠度系数K和流流性指数n的数据分别如下表;聚合物溶液的密度为1000Pa-s2/m2,计算上计算管输等效剪切速率:经计算得到两种情况下的速度:当排量为50m3/d时:当排量为100m3/d时:计算表观粘度:计算雷诺数:计算

33、聚合物溶液的范宁摩擦系数:层流时有:紊流时有:计算单位长度的管输摩擦阻力压降:当排量为50m3/d时:当排量为50m3/d时:5、简答高分子聚合物的溶解过程.答:高分子聚合物的溶解速度很慢,高分子与溶剂分子接触的外外表的分子链先被溶剂化,而内部的未被溶剂化,由于高分子链段的热运动会向聚集体内部扩散,使内部链段逐步被溶剂化,并使高分子物质体积膨胀称为溶胀,随着溶剂分子不断向内部扩散,使更多的高分子链段变得松动并逐步被溶剂化,直至完全溶解.溶胀是高分子聚合物溶解的特有过程,也是溶解的第一步.第九章堵水调剖技术1 .调剖:在注水井上进行的封堵高渗透层,减少高渗层的吸水量,提上下渗层的吸水量,从而扩大

34、注水的涉及体积,提升注水开发采收率.2 .堵水:在采油井上进行的封堵高渗透孔道,减少采油井的出水量的一种提升采油量的方法.3 .突破压力梯度:突破压力与岩心长度的比值.4 .成胶时间:调剖堵水剂溶液由液体变为胶体所需的时间.不太准确5 .调剖剂的反响时间:在模拟地层温度下,调剖剂经过物理化学变化,表征其封堵性能的参数到达最大所经历的时间.6 .简述利用PI决策技术对注水井调剖的意义?答:利用PI决策技术可以判断高含水油田整体调剖的必要性;确定需要调剖的具体井号;选择适当的调剖剂类型;计算调剖剂用量;评价调剖施工效果以及确定需重复施工的时机.7 .简述利用WI值对油井堵水的意义?答:WI值越大,

35、油井水淹速度越快,该井越需要堵水;WI值越大,需要堵水剂的强度越大,因此,WI值可以为选择堵水剂提供依据;WI值越大,所需堵水剂量越大,因此,WI值可以为设计堵水剂段塞提供依据.8 .油井出水的原因及对原油生产的危害?答: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渗透率、沉积韵律的差异,在注水开发时这些差异直接导致注入水在各油层、各方向的不均匀推进,从而导致采油井产水.出水的危害:消耗地层能量,降低抽油泵的工作效率,影响油井产量;加剧输油管线和采油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缩短检泵周期;加剧油井出砂,危害采油设备;加大地面原油脱水工作量,增加污水处理本钱;降低原油采收率.9 .调剖堵水提升采收率的机理?答:封堵高渗透层;提升

36、注水压力;启动高含油饱和度的中低渗透层;提升涉及系数.10 .注水井调剖的开展趋势?答:降低调剖本钱; 合理组合调剖剂; 把握好调剖时机; 调剖技术与驱油技术相结合; 由近井调剖技术向远井调剖过渡.第十章外表活性剂驱1 .外表活性剂:是指用量很少就能显著改变物质外表润湿性质的化学剂.2 .乳化:是发生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一一液之间的分散现象.3 .油包水乳状液:以水为分散相,油为连续相的乳状液.原来难溶于水的油4 .增溶作用:是指水溶液中外表活性剂的浓度到达临界胶束浓度之后,溶解度显著增大.在溶剂中界胶束浓外表活性5 .临界胶束浓度:外表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度.6 .乳化剂:能

37、提升乳状液稳定性的物质.7 .简述活性水驱提升采收率的机理?答:活性水驱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驱油剂与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提升驱油剂的洗油效率,活性水中的外表活性剂的浓度较低,加上它在地层岩石外表的吸附损失,必须注入大量驱油剂溶液,这就是活性水驱的“低浓度、大段塞的特点.8 .外表活性剂的增溶与乳化有何不同?答:增溶与乳化有所不同,增溶过程是被增溶物以整团的形式溶入胶束区域内,它仅仅是被增溶物在胶束中的溶解,不增加体系的界面面积,所以是一个热力学稳定体系;而乳化作用是增加相界面面积的分散过程,从而体系的外表自由能大大增加,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9 .外表活性剂分子是由亲油基和亲水基两局部组成,这样构成了

38、外表活性剂分子的两亲性.10 .对于外表活性剂稀溶液,聚合物的存在使非离子型外表活性剂的CMC增大,使离子型外表活性剂的CMC减小.11 .乳状液的类型不仅与体积有关,也与乳化剂的性能有关,就分子结构而言,如果乳化剂分子结构中亲水基的亲水水平大于亲油基的亲油水平的话,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使油、水形成稳定的O/W型乳状液,反之,那么往往易使其形成稳定的额W/O型乳状液.12 .微乳液有两种根本类型和一种过渡类型,即水外相微乳、油外相微乳和过渡类型为中相微乳.13 .用不同的HLB的醇可以与石油磺酸盐复配成不同类型的微乳液,短链醇有助于生成O/W型微乳液,长链醇有助于生成W/O型微乳液.14 .附着

39、功的推导:详见课本P15-P16第十一章碱驱、复合驱和泡沫驱1、碱驱:直接将碱水注入油层,依靠碱与石油中的酸性性成分如脂肪酸、环烷酸、胶质酸等在油层中生成石油酸盐外表活性剂驱油体系的驱油方法.2、简述碱驱的驱油机理.答:低界面张力机理;乳化一携带机理;乳化一补集机理;由油湿反转为水湿机理;由水湿反转为油湿机理;自发乳化与聚并机理;增溶刚性膜机理.3、碱驱的影响因素:油藏温度、矿化度、岩石性质、原油酸值和溶液的pH值.4、碱驱存在的问题:碱耗;结垢;产出别离液的处理;流度限制等.5、三元复合驱ASP:由碱A、外表活性剂S和聚合物P组成的驱油体系.6、起泡剂:容易使气泡产生且具有一定稳定作用的外表活性物质.7、泡沫的量度方法有:泡沫质量、泡沫密度、平均气泡大小和分布、泡沫的粘度.8、原油酸值:完全中和1克原油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9、泡沫质量:泡沫中所含气体的量,用泡沫中气体体积与泡沫总体积来表示.10、矿化度对碱驱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