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武汉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表为我国两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比重(%)项目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城乡结构0-14岁15-59岁60岁女性男性城镇乡村第六次(2010年)1660701413264873512749685032第七次(2020年)1795633518704876512463893611A.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时,人口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B. 从年龄组成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C. 全国人口普查常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基本情况D. 城市人口密度由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直接决定【1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1

2、)数量特征(核心问题):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详解】A、年龄组成是对人口进行预测,所以当其为稳定型时,近期种群数量不一定稳定,A错误;B、分析表格数据,第七次普查,老年人口比例增多,所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B正确;C、统计局进行全国人口普查常采用入户调查,不是样方法,C错误;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D错误。故选B。2. 为探究密闭条件下,一定体积的

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血细胞计数板在使用结束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后可直接使用B.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以避免计数室产生气泡C. 一段时间后,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培养液中的乙醇浓度过高D. 培养初期,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是种内竞争激烈,出生率略大于死亡率【2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

4、析。2、利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的数量进行计数。【详解】A、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后还需要晾干,防止残留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错误;B、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不能直接往计数板上滴加培养液,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加在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B错误;C、因为是在密闭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浓度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使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C正确;D、培养初期酵母菌数量增长缓慢是因为酵母菌需要经过一段调整适应期,而不是种内竞争激烈,培养初期,出生率略大于死亡率,D错误。故选C。3. 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

5、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t1t2,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B. 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则在t3时刻进行防治效果最佳C. t4后,乙种群基数增大,增长会越来越快D. t2t3,甲种群和乙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相同【3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3、图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符合S型曲线增长规

6、律,增长速率最大的t2时刻对应S型曲线中的K/2点,t4时刻对应S型曲线中的K点。乙种群数量在t0-t4时间段逐渐增加,且增长速率逐渐增大。【详解】A、图示为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无法比较二者的增长速率大小,A错误;B、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防治应在K/2点之前,即t2时刻之前,B错误;C、由于自然界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数量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因此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C错误;D、t2t3,甲种群和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

7、群数量仍在增多,其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D正确。故选D。4. 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波动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北极旅鼠数量发生周期性波动可能与食料周期性短缺有关B.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C. 影响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其作用强度往往与种群密度有关,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 非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4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的非周期波动与周期波动1、种群数量的波动: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是一个动态系统;2、引起波动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3、波动类型:(1)非周期波

8、动: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因气候原因等发生非周期波动;(2)周期波动:少数物种的种群数量波动表现出周期性,即波动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详解】A、由图可知,北极旅鼠的种群数量每34年达到峰值,种群数量波动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可能与食料周期性短缺有关,A正确;B、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B正确;C、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C正确;D、非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无反馈作用,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D错误。故选D。5. 2020年2月,东非地区发生25年来

9、最严重蝗灾,民众深陷缺粮窘境,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据甲图分析引入鸭后,蝗虫种群K值为N1B. 乙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C. 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3t只D.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直接导致种群密度明显降低【5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假设图甲的三个纵坐标为K1、

10、K2、K3(K3最大),则图甲的变化点依次为(N1、K2)(N2、K1)(N3、K2)(N2、K3)(N1、K2),可知鸭和蝗虫为捕食关系,且蝗虫是被捕食者。【详解】A、据甲图分析引入鸭后,蝗虫种群K值为N2,A错误;B、乙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B错误;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3t只,C正确;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通过改变性别比例间接降低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C。6. 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各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而发生变化B. 不同物种的

11、生态位一旦有重叠则种间竞争就会加剧C. 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都属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筹D. 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6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详解】A、同一物种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处于动态变化中,所以各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而发生变化,A正确;B、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一旦有重叠,种间竞争不一定会加剧,只有资源短缺时才会竞

12、争加剧,B错误;C、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畴包括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C正确;D、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7. 我国的一些古诗词及谚语中常常包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种群之间存在的寄生关系C. “毋覆巢,毋杀孩虫”,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7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种类:(

13、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详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14、体现了螟蛉与蜾赢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C、毋覆巢,毋杀孩虫是指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避免全部捕杀,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年龄组成,C错误;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指植物落下的花被分解者分解成矿质元素供植物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D正确。故选A。8. 为保护鸟类多样性,某地依据下列示意图将荒草地改建为湿地公园,以作为鸟类的栖息地。拟从“草本植物”“低矮灌木”“高大乔木”中选择适宜树种种植在水岸高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湿地公园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B. 将荒草地改建为湿地公园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演替的速度

15、和方向C. 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宜选择种植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D. 图中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8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A、当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群落中的物种组成还是会发生变化,A错误;B、将荒草地改建为湿地公园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正确;C、在选择湿地的植物的种类时应考虑不同鸟类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的差异

16、,故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宜选择种植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C正确;D、图中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A。9. 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有()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温带早春季节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演替形成森林芦苇是湿地的优势物种,与其和浮萍等植物在竞争阳光时处于优势有关A. 二项B. 三项C. 四项D. 五项【9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群落的

17、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2、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作为一个群落所具有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具有镶嵌现象。【详解】玉米只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分层现象,错误;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丰富度越大,种群间的关系越复杂,群落结构越复杂,正确;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错误;温带早春季节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

18、物的果实有翅,便于传播,正确;弃耕的农田能否演替成森林还要取决于所在环境的气候条件,错误;芦苇是挺水植物,与浮萍等植物在竞争阳光时处于优势地位,因此芦苇是湿地的优势物种,正确。故选B。10. 单向性集团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B. 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C. 若移走寄生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D. 瓢虫与寄生蜂

19、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10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瓢虫、寄生蜂和蚜虫的种间关系是:蚜虫寄生蜂;蚜虫寄生蜂瓢虫;蚜虫瓢虫,因此其中的食物链有:植物蚜虫瓢虫,植物蚜虫寄生蜂瓢虫。【详解】A、蚜虫个体小,且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单向性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A正确;B、植物是第一营养级,故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三、四营养级,B错误;C、如果将寄生蜂移走,瓢虫的营养级降低,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征可知,其获得的能量会增加,C正确;D、瓢虫和寄生蜂都以蚜虫为食,同时寄生蜂被瓢虫捕食,所以二者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D正确。故选B。11. 如图为某生态系

20、统的组成成分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b过程一定与叶绿体这种细胞器有关B. 图中bcde能构成多条食物链C. 碳在系统中循环的形式是CO2,图中还缺少ba、caD. f为分解者,只包含细菌和真菌【11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为无机环境;b为绿色植物,代表生产者;cde为消费者;f为分解者。【详解】A、ab表示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该过程主要依靠植物细胞中叶绿体进行的光合作用,也与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有关,所以该过程不一定与叶绿体有关,A错误;B、图中a、b、c、d都含有多个物种,所以bcde能构成多条食物

21、链 ,B正确;C、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是CO2,而在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错误;D、f为分解者,包括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动物,D错误。故选B。12.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2/X1的比值如果低于10%,则该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遭到破坏B. 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若初次捕获60只并进行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若每只个体平均含4kJ能量,生产者最少应有6000kJ能量才能维持该种群的稳定C. 每年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其余流向分解者D. 碳元素在生物

22、群落内部以CO2和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12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固定太阳能,能量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所有生物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详解】A、X2是生产者输入到初级消费者的,X1是输入到生产者的,X2/X1可以表示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超过20%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但低于10%不会破坏生态平衡,A错误;B、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若初次捕获60只并进行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为4只,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

23、数=(6020)4=300只,若每只个体平均含4kJ能量,则初级消费者含有的能量为3004=1200kJ,求生产者最少应该按20%的传递效率计算,因此生产者最少应含有的能量为120020%=6000kJ,B正确;C、每年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还有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错误;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通过捕食和微生物的分解等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错误。故选B。13. “一鲸落而万物生”,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鲸落形成初期,鲨鱼、盲鳗等生物吞食软组织;中期蠕虫、甲壳类生物定居下来,啃食尸体

24、;后期厌氧细菌进入鲸鱼骨头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是鲸落中新发现的两种蠕虫,起初科学家只观察到了雌虫,后来发现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的雄虫均生活在雌虫体内,是一种寄生现象B. 鲸落具有的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鲸落中的所有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D. 厌氧细菌和硫细菌都直接或间接依赖骨头中的有机物生存,均属于分解者【13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种间关系包括捕食、寄生、竞争、互利共生,同种物种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生态系统是指一定

25、区域内的群落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详解】A、寄生为种间关系,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是种内关系,A错误;B、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C、鲸落中的所有动物和微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D、硫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D错误。故选B。14. 某生态系统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如下,已知A为绿色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字母D表示大气中的CO2,除图示来源外,也可以由水圈中溶解的CO2扩散补充B. 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于顶极状态,则生产者A固定的CO2量几乎等于所有生物排放的CO2量C. 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

2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D的含义可改为非生物环境,并增加“光A”,去除原图中“DA”即可D. 若该生态系统表示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14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化石燃料,E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的CO2库。【详解】A、题图显示:A、B、C、E均有箭头指向D,说明D表示大气中的CO2,除图示来源外,也可以由水圈中溶解的CO2扩散补充,A正确;B、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处于顶级状态时,生产者A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固定的CO2的量)几乎等于包括生产者在内所有个体的有机物的消耗量(排出的CO2

27、量),此时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B正确;C、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非生物环境,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因能量流动起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特点之一是单向流动,所以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去除原图中“DA”、“动植物遗体ED”,C错误;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D正确。故选C。15.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水域生态系统后,绘制的能量金字塔(图1),其中P表示生产者,C表示消费者,D表示分解者数字表示能量值;图2为C1营养级四种生物现存的生物量,

28、每种生物仅占一个营养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种I生物量(gm-2.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在图1中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 图1涉及的营养级共4个,其中第1营养级到第2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0.7%C. 从表可知,该生态系统的优势种最可能为,因为它的生物量最多D. 表中的四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为竞争,也可能为捕食【15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能量金字塔,P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同化能,C为各营养级的同化能,D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表中四种生物都处于C1营养级。【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1中只表示出组

29、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B、图中P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同化能量是20810,C1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6368,所以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30.6%,B错误;C、从表格中看出,的生物量最多,可能数量最多,因此是优势种,C正确;D、表中四种生物都是同一营养级,所以他们之间没有捕食关系,只有竞争关系,D错误。故选C。16. 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圈养动物可减少呼吸消耗,但不影响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

30、间种套作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增大了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 在果园中适时增施家畜粪便,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可以给果树提供物质和能量D.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16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1、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只是在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种群与环境之间传递。【详解】A、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圈养动物可减少呼吸消耗,有机物积累就多,有利于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B、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间种套作,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增大了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B正确;C、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

31、单向的,因此粪便中的能量不能流向果树,C错误;D、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为体内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D错误。故选B。17. 研究人员对苏门答腊岛森林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时发现,近年来该岛的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数量锐减,很多种类的生物濒临灭绝,研究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绘制图形如下,以下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 栖息地碎片化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B. 禁止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能有效保护野生生物C.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 外来物种的到来降低了所有野生动植物的K值【17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

32、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详解】A、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小,A错误;B、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来说,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为有效的描施,但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不等于完全不能利用,B错误;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正确;D、外来

33、物种的到来不一定对所有野生动植物都不利,它们也可能成为某些动物的食物,提高它们的K值,D错误。故选C。18.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B. 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 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D. 该系统离不开人的管理,设计未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18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该生态系统中,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玉米和农作物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禽、畜属于

34、消费者;食用菌和蛆属于分解者,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详解】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的传递效率不能提高,A错误;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不仅玉米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其副产品也产生了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B正确;C、用蛆、蛹粪便作有肌肥还田,运用了生态工程中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而能量是不能循环的,C错误;D、该生态系统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离不开人的管理,这种“加环”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

35、选B。19. 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臭氧能吸收紫外线、X射线和射线,从而保护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B. 煤炭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 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可使大鱼体内氮、磷富集增多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19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

36、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详解】A、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以及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X射线和射线等,从而保护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A正确;B、煤炭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B错误;C、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殖,但不会使大鱼体内氮、磷富集增多,C错误;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物种的形成,D错误,故选A。20.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

37、,若分解者数量太少,则最先出现营养危机的是初级消费者B. “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C.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对照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热的特点【20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1、分解者能将生产者的残枝败叶、消费者的尸体粪便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2、土壤中小动物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详解】A、“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若分解者数量太少,则产

38、生的无机盐较少,则最先出现营养危机的是生产者,A错误;B、“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B正确;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h的目的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C错误;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特点,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21. 如图表示某山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调查同一海拔草本和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需采用_法,不同海拔地区木本植物丰富度

39、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对此造成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2)海拔高度超过3 200 m之后,草本植物丰富度上升的原因是_。(3)为调查不同海拔高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变化,可采用的统计方法是_,这些小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是_。【2123题答案】【答案】(1) . 样方 . 水平 . 温度 (2)木本植物的丰富度下降,对草本植物的遮挡作用下降,草本植物获得的光照增多 (3) .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 作为消费者加快物质循环,作为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解析】【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

40、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2、 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小问1详解】调查同一海拔草本和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均采用样方法。不同海拔地区因温度不同,木本植物丰富度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海拔高度超过3200m之后,木本植物的丰富度下降,而草本植物丰富度上升,这是因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下降,对草本植物的遮挡作用下降,草本植物获得的光照增多,则草本植物丰富度上升。【小问3详解】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统计的方法有记名计

41、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土壤中的小动物可作为消费者或分解者,消费者的作用是加快物质循环,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知群落的空间结构,识记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识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及功能,并能结合曲线图和题意进行准确作答。22. 2021年,因备受粮食减产困扰,斯里兰卡宣布有机农业改革失败,重启化肥农药模式。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然凡事过犹不及。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

42、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取样深度(e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 (相对值)010常规农业15106有机农业19123无公害农业1711010 20常规农业13100有机农业18111无公害农业16107(1)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的依据是其结构包括_和_,三种农业模式中,生物组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往往越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基础是_调节。(2)物质循环中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_,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增加植被覆盖率(面积)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3)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

43、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2224题答案】【答案】(1)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食物链和食物网 . 抵抗力 . 自我调节能力(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的依据

44、是其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三种农业模式中,生物组分越复杂,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往往越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小问2详解】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光合作用,还有化能合成作用。【小问3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腐生细菌数量增加,导致食细菌线虫数量增加,在食物网中引起捕食性线虫数量的增加,这使得植食性线虫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数量减少,且减少量多于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数量,因此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点睛】本题结合表格和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相

45、关知识,要求考生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正确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23. 塞罕坝草原曾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后因砍伐严重逐渐退化,直到“飞鸟无柄树,黄沙遮天日”。后来,塞罕坝人无畏困难,铸成“绿色屏风”,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传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随着时间的推移,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草原群落会逐渐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这个过程在生态学上称为_,区别不同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_。(2)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实验中需要的数据除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兔子数量外,还需要的数据有_。(3)草原上草的“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

46、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昆虫吃草后,昆虫同化能量的去向有_。(4)在草原恢复初期的115年,物种多样性快速上升,1520年,物种多样性略低于第15年,原因可能是_。群落演替达到顶极阶段的过程中,能量输入总量的变化趋势为_。【2326题答案】【答案】(1) . 群落演替 . 物种组成 (2)第二次捕获的兔子的数量和第二次捕获的兔子中带标记的数量 (3) .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被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营养级 (4) . 具有生存优势的物种出现,使某些物种在竞争中被取代 . 逐渐增大至稳定【解析】【分析】1、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

47、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小问1详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草原群落会逐渐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这在生态学上称为群落演替;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小问2详解】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是: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因此,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实验中需要的数据除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兔子数量外,还需要的数据有第二次捕获的兔子总数及其中被标记的兔子数量。【小问3详解】草原上草的“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昆虫吃草后,同化能量有三条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