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1页
《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2页
《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3页
《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1 课诺贝尔教学设计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中心小学范静设计理念: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 ,就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品味和咀嚼文字、体验情感。本节课旨在抓住课文的关键句段,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读中明理,以语言训练为基础,将“工具”落实到位,让“人文”润物无声。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流程:课前交

2、流: 播放“ 2008 年诺贝尔颁奖典礼”新闻片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放视频)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是2008 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今天,是 2009 年 12 月 10 日,诺贝尔逝世113 周年纪念日,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就将在今天下午4 时 30 分举行,非常高兴,能在今天和大家一起走近和了解这位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2、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了解梗概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性盛会铁锤砸石头劈山筑路炸死残废毫不气馁实验室爆炸满身鲜血逝世遗嘱2、把词语连起来,用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先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 (1)检查学

3、生对生字熟词的字音掌握情况,如 “血”应是第四声, “嘱”这些熟词亦是易读错的; (2)渗透一种通过提取关键词从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是语文课口头表达的一个训练点,让其用流畅而又简洁的语言来叙述主要内容。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1、初读了课文,说说诺贝尔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发明炸药、设立了诺贝尔奖)2、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39、10)四、精读领悟,品味深化1、学习一、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出示填空,学生口头填空。()年()月()日,诺贝尔诞生在(),()月()日()点逝世,所以每年(时间)(),在()(地点),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 ()的授奖仪式。2、学习第三至

4、九自然段(1)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明确:许多指的是355 个发明,“最突出”被称为炸药之父)(2)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看看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诺贝尔爆炸油固体炸药、雷管爆炸力更大的炸药用上“为了 _,他发明了 _。”的句式说说。(3)过渡: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研制炸药的这段历程也是它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科学家的诺贝尔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呢?请默读课文的第三至九自然段,把感受深刻的地方圈画下来,试着在文章空白的地方写上跳入你脑海中的词语。A、1864 年 9 月 3 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

5、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理解“毫不气馁”。(提示:联系上下文,瞻前顾后地读,设身处地地想)出示填空:试验室成为灰烬,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伤,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痛楚,眼前不禁浮现出那数不尽的往事:试验室有_,在这里有我们一家的_,而如今 _。面对沉重的打击,诺贝尔仍然毫不气馁。过渡:试验室被炸毁以后,邻居们都指责他是科学疯子,向政府抗议,要求他停止这样危险的实验,他被迫搬走,但是这些,都没有组织诺贝尔进行科学研究的步伐,出示:B、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 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

6、药黄色炸药。四个年头,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诺贝尔就在租用的船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进行着科学实验。四年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已无法记起,但他没有放弃,这就是毫不气馁。我们读着想着,毫不气馁就被我们读出了丰富的内涵,因为不放弃,他终于有所收获了,到1867 年的秋天 。C、他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在不放弃的坚持中,他又发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同学们,然给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么一次实验,自己放声去读一读,直到你的闹钟出现一幅幅画面为止。理解:你的耳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什么画面?最让你震撼的画面是哪一幅呢?这幅画面中最吸引老师的就是诺贝尔的眼神。句中是怎么描述的呢?(专注

7、、紧张)引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离什么近了?(成功)万一失败,他离什么近了?(死亡)再读。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紧张、害怕、大气不敢喘)指名反复读“近了”一句。千钧一发的时刻,诺贝尔在干什么?读读这句话。 (“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在这紧盯的眼神中,我们看不到()。这眼神是如此的坚定不移,指名读,齐读。),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这些描写诺贝尔动作语言深情神情以及场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到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你能读出来吗?让我们一起有声有色地读这两段,一起感受这惊心动魄的场面。D、他,就是诺贝尔,他是怎样的诺贝尔?诺贝尔说过,我的理想是(出示: )当我们回顾前文,他的理想之路是用什么铺成的?(设计意图:语文的魅力就在于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走进那个语言环境,感受人物的内心。学生从这段中的品读中贴近诺贝尔的世界,走进诺贝尔的内心,感受到诺贝尔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也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三、留下悬念同学们,诺贝尔获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与敬佩,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许多的发明,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还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下节课请你们的老师带领你们继续走进诺贝尔。第二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