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现状及进展_第1页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现状及进展_第2页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现状及进展_第3页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现状及进展_第4页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现状及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现状和进展【摘要】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进展,药物治疗上传统药物及新型药物的联合使用,中医辨证与辨病施治相结合以及针灸、心理等非药物疗法的运用,虽使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研究前景乐观,但通过纵观近年来文献,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指明了方向。【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治疗;综述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国内资料显示男性患者多余女性,男女比例胃溃疡为3.4-4.7:1,十二指肠溃疡为4.4-6.8:1;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多见,为1.5-5.6:1。溃疡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少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在我国该病发病率存在着

2、差异,南方患病率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发病亦有季节性,秋季和冬春之际是高发季节。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病因与感受外邪、饮食失常、情志不遂、素体脾胃虚弱有关。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PU致病机制中幽门螺杆菌(HP)作用的发现以及溃疡愈合质量(QOCU)概念的提出,使得临床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治疗方法逐渐增多,疗效日渐升高以及复发率逐渐降低等方面,现将消化性溃疡治疗现状及进展分述如下:一.定义消化性溃疡(PU)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好发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小肠、胃肠吻合口,以及异位的胃粘膜,如位于肠道的Meckel憩室。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

3、DU)是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2 .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作为黏膜的损伤因素如胃酸及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或非苗体类抗炎药(NSAID、乙醇或胆盐等,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而胃黏膜-黏液血流屏障削弱、前列腺素和碳酸氢盐、细胞再生减少和表皮生长因子降低等黏膜保护性因素削弱,在胃溃疡的发生中占主导地位。在溃疡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还有遗传、精神、饮食习惯、环境等因素参与。3 .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标是促进愈合、解除症状并防止溃疡复发。一个良好的溃疡治疗方案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和保护胃黏膜。现将近几年来治疗消化性溃

4、疡药物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1) .西药治疗1 .抗酸剂根据Scbuartz白T无酸无溃疡”的观点,胃酸是主要的黏膜损伤因素。通过结合或中和H+,降低进入十二指肠胃酸的量,提高胃液的pH值,减少该离子向胃黏膜的反扩散,可达到减少胃蛋白酶活性而发挥作用,虽尚不能达到使溃疡愈合或根除,但可缓解症状和提高溃疡愈合效果。该类药物临床应用最早,常用的药物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抗酸作用快,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大。而目前出现的铝镁加、镁加铝等新型复方制剂,不良反应较小。2 .H2受体拮抗剂(ERA)该类药包括雷尼替丁、西米替丁(甲富咪服)、尼扎替丁、泰胃美、法莫替丁、罗沙替丁等。其中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及法

5、莫替丁应用最为广泛。该类药能选择性与内源性或外源性组胺(H2)受体相结合,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西米替丁为最早在国内使用的H2受体拮抗剂,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经济。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如嗜睡、头昏、胃肠道反应等。该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大量长期服用可发生幻觉、失眠、烦躁不安、精神混乱等症状。雷尼替丁作为新型H2受体阻断剂受到重视。其抗酸作用比西米替丁强512倍,且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法莫替丁为第三代H2受体拮抗剂,其药效时间更长,副作用也轻,但能否代替雷尼替丁尚无明确定论。3 .质子泵抑制剂(PPI)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消化性溃疡抑酸治疗的首选药物已成为共识。常用的药物如奥美拉噪、兰索

6、拉噪、泮托拉嚏、雷贝拉嘎等,能不可逆性抑制胃壁细胞泌酸小管的H+-K+-ATP酶活性,在抑制胃酸分泌,愈合胃溃疡方面明显优于力受体拮抗剂。第一代PPI(奥美拉嘎)的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呈非线性关系,在不同患者中具有明显差异,食物、抗酸药和给药时间的存在均对奥美拉嘎的药效影响亦较明显。而第二代(兰索拉嘎、尼扎拉嘎),第三代(雷贝拉嘎)PPI在这方面的影响较小,此外如在促进愈合和症状缓解方面亦较第一代PPI有优势。艾普拉嘎(ilaprazole,IY-81149)作为新近上市的PPI,具有抑酸作用强、时间长、不经CYP3A5和CYP2c19代谢等特点7。目前,国内已经完成的艾普拉嘎II、III期临床

7、试验,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方面与奥美拉嘎相似,但副作用小、危险性低8-9。4 .胃粘膜保护剂消化性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黏膜保护功能下降,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防止复发。目前常用药物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磷酸铝等铝制剂;胶体次枸椽酸韧和胶态果胶韧;麦滋林、施维舒、硫糖铝;米索前列醇(喜克溃)、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等。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强胃黏膜-黏液屏障,增加碳酸氢盐的分泌,增加黏膜血流和细胞更新,促进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合成。5 .HP根除药物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根除Hp在消化性溃疡治疗

8、及防止复发中的作用已受到肯定。在抗Hp感染的药物中,单一药物根除Hp的疗效差,而二联疗法的疗效亦不高,已不推荐使用。当前三联疗法成为国内外根除Hp推荐的临床一线治疗方法,其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韧剂为基础加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可将Hp根除率提高至80%90%10-11。但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不规范应用,甚至滥用,导致Hp耐药率不断提高,根除率不断下降。我国的一项大规模、多中心研究显示,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噪的平均耐药率已分别达到2.7%、27.6%和75.6%,当前三联疗法的疗效已降低至80%或以下12。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共识意见会议”提出PPI三联加韧剂的四

9、联疗法可用于一线治疗。对连续治疗多次失败者,建议间隔36个月,让Hp恢复其活性,然后再进行Hp根除治疗,以便提高Hp根除率13。(2) .中药治疗1 .辨证施治胡献国14将PU分为七型进行论治: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阴虚胃痛、瘀血停滞、脾胃虚寒,予餐香正气散、保和丸、逍遥丸、丹桅逍遥散、沙参麦冬汤、桃红四物汤、理中汤等随证加减治疗。王细风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脾胃虚寒型、胃气壅滞型、肝气犯胃型、肝胃郁热型、湿热中阻型、胃阴虚型、瘀血阻滞型七型,分别予以黄苣建中汤、香苏散、柴胡疏肝散、丹桅逍遥散、清中汤、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总有效率97%K2 .辨病施治

10、陈通文等“6,根据胃镜诊断分为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3期,活动期治以疏肝和胃,清泄湿毒为主要治法;愈合期以本虚为主,治以益气健脾温中,佐以抑木制酸,敛疼生肌;疤痕期以气滞血瘀多见,治宜活血化瘀,养血生肌等。陈晓奇7治疗本病240例,活动期分型为瘀血阻滞、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肝胃湿热四型,予失笑散合丹参饮、柴胡疏肝散、黄苣建中汤、泻心汤加减;愈合期用理中汤加减;瘢痕期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总有效率为95.42%。(3) .其他治疗1 .针灸治疗刘开荣以平行针透穴药线植入法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自制药酒,将医用羊肠线投入药酒中,密封浸泡1月后备用,选下脱透上脱、胃俞透脾俞、太冲等穴位,埋线治疗,治愈率

11、为98%,有效率为100%口8,。任国平治疗消化性溃疡36例,选用特定穴天枢(双卜关元、下脱、足三里、神阙,用针刺及艾炷隔盐灸,实证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虚证采用补法。结果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4%2 .心理治疗黄向平等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79例消化溃疡患者的情绪状况,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本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20o曹楠等将1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12、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给予心理干预,内容包括支持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指导、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团体心理治疗,观察6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治疗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85,11.09;P0.01),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V2=5,27,P0,05)21o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四,总结总之,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已有很大变革,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根治Hp。针对不同的病情,除考虑应用抑酸剂外,还应包括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根除

13、Hp。此外,中医中药对提高Hp的治愈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已经从抗酸药到最新的PPI,从单一用药到联合用药,使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也减少了复发率。同时祛除损伤因素和病因,避免复发诱因:如刺激性食物、精神紧张、受冻、过劳、吸烟、饮酒等应尽量避免,减少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治愈、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参考文献:1陈激珠,林果为等,实用内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9812 GomolLonF,Calvclx,Optimising.acidinhibitiontratmcntJ.Drugs,2005,65(11):2533.3 Yuan

14、Y,PadoIT,HuntRH.PapticulcerdiseasetodayJ.NatClinPractGastroenterolHepatol,2006,3:80-89.4 GomolLonF,Calvclx,Optimising.acidinhibitiontratmcntJ.Drugs,2005,65(11):25-33.5许红玲,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使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3(5):9.6陈进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及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552-553.7LiYL,ZhangW,GuoD,etal.Pharmacokineticsofthenewpro

15、tonpumpinhibitorilaprazoleinChinesehealthysubjectsinrelationtoCYP3A5andCYP2C19genotypesJ.ClinChimActa,2008,391:60-67.8艾普拉吵临床协作组.艾普拉哇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8):542-546.9艾普拉吵临床协作组.艾普拉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CYP2C19代谢型对疗效影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75-479.10MalfertheinerP,MegraudF,OMora

16、inC,etal.Currentconceptsinthemanagement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theMaastrichtmCon2sensusReportJ.Gut,2007,56(6):772-781.1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学组/幽门螺杆科研协作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2007年10庐山)”J.胃肠病学,2008,13(1):42-46.12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若干问题共识解读J.中国消化内镜,2008,2(6):39-42.13成瑞玲.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3):550.14胡献国.怎样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J.中医杂志,2007,48(2):184.15王细凤.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1)35-36.16陈通文,郭莲成.消化性溃疡辨治规律浅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4,2(4):49-50.17陈晓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