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复习_第1页
遥感导论复习_第2页
遥感导论复习_第3页
遥感导论复习_第4页
遥感导论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遥感导论复习重点遥感的基本概念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电磁波遥感(光、热、无线电波);力场遥感(重力、磁力);声波遥感;地震波遥感等狭义: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即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物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遥感系统遥感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的组成:被测目标物的信息特征(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受,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遥感的特点大面积同步观测(宏观性:宏观观测,能大范围获取数据资料,大面积

2、同步观测时效Ti: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时效性强(多时相性,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动态监测,快速更新监控范围数据,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多波段性):技术手段多样,可获取海量信息,数据具有综合性、可比性经济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用途广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池波还很有限,仅有其中的几个波段范围遥感的分类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um之间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um之间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um之间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10mL间多波段遥感:指

3、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按遥感获取的数据形式分:成像方式遥感、非成像方式遥感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大气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等电磁波谱: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的大小,按递增或递减顺序依次排列所构成的图谱。该波谱以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即按波长从小(短)到大(长)排列),可以划分为丫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电磁辐射度量单位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辐射通量是波长的函数。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辐照度(I):被

4、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出射度(M):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照度(I)与辐射出射度(M)都是辐射通量密度的概念,不过I为物体接收的辐射,M为物体发出的辐射。它们都与波长入有关。辐射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亮度(L):面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具有方向性。朗伯源辐射亮度L与观察角无关的辐射源,称为朗伯源。严格地说,只有绝对黑体才是朗伯源黑体:所谓黑体是绝对黑体的简称,指在任何温度下,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即吸收系数恒等于1(100%)的物体。绝对黑体的吸收率恒等于1,与物体的温度和入

5、射电磁波波长无关。显然,绝对黑体的反射率恒等于0,透射率也等于0。有最大的吸收与发射率,丝毫不存在反射。黑体辐射的特性:辐射出射度(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温度愈高,辐射出射度(辐射通量密度)也愈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相交。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移向短波方向。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公式描述出黑体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及黑体辐射电磁波波长关系。利用普朗克公式,可以计算出既定温度和既定波长下黑体辐射出射度。斯忒藩一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M=(r乘TM:黑体总辐射出射度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温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辐射通

6、量密度很大的变化。是红外装置测定温度的理论基础。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波长入max乘T=bb为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实际地物的发射波普特性:基尔霍夫定律:在给定温度下,物体对任意波长的发射本领与它的吸收本领成正比,比值与物体的性质无关,只是波长和温度的函数。按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把地物分为:1黑体:发射率为1。2白体:发射率为03灰体:发射率小于1而且为常数,发射率不随波长变化。4选择性辐射体:发射率小于1,且随波长而变化。黑体辐射发射光谱特征黑体辐射出射度随着辐射波长变化而连续变化,而且每条辐射出射度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黑体自身温度越高,

7、黑体辐射出射度越大,而且不同温度黑体辐射出射度曲线互不相交;随着黑体自身温度升高,黑体辐射出射度最大值向着辐射波长较短方向移动;只要黑体自身温度稍微变化,其总辐射出射度就会发生较大变化;辐射出射度峰值对应波长与黑体温度乘积为一常数为何得到后两点结论,可从普朗克公式计算求证反射波普曲线:地物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的反射波谱发射波普曲线: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的发射波谱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雪在蓝光0.49um附近有个峰值,随着波长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但可见光的蓝绿红波段反射率均较高沙漠在橙光0.6um附近有个峰值小麦在绿光0.54um附近有个峰值,两侧红光和蓝光有明显的吸

8、收,在近红外波段有强反射湿地在各个波段反射都较弱太阳常数:通常把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与太阳的距离等于日地平均距离处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接受的太阳总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或称太阳平均辐射强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去向)30喊云层反射回宇宙空间,17喊大气吸收,22喊大气散射,31嗨U达地表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影响:削弱了原传播方向的辐射强度,增加了其他各方向的辐射,即改变了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干扰传感器的接收;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影像模糊,影响判读.大气散射的类型:1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9、2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3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晴朗的天空为蓝色的原因是什么,夕阳呈现橘红色的原因是什么,云雾呈白色,晴朗的天空为蓝色是因为:蓝光波长短,散射强度大。因此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使整个天空蔚蓝,使太阳辐射传播方向的蓝光被大大削弱。夕阳呈现橘红色是因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向地面,通过的大气层比阳光直射时要厚得多。蓝光波长最短,几乎被散射殆尽,波长次短的绿光散射强度也居其次,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散射最弱,因此透过大气最多。加上剩余的极少量绿光,最后合成呈现橘红色、所以夕阳都偏橘红色。

10、云雾成白色是因为:在可见光波段,云雾中水滴的粒子直径就比波长大很多,因而对可见光中各个波长的光散射强度相同,所以人们看到云雾呈白色,并且无论从云下还是乘飞机从云层上面看,都是白色。大气窗口:我们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即卫星与地球转动的角速度相同,其传感器总是朝向地球固定的位置,如果从地面上各地方看过去,卫星在赤道上的一点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又称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轨道面始终与太阳至地心连线保持恒定的角度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常选择太阳同步轨道的原因:选择太阳同步轨道,能保证卫星每天在特定的时刻

11、经过指定地区,这便于我们获得最好的太阳光条件,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地面目标图像而且卫星以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同一地点,保证遥感观测条件基本一致,利于图像的对比。传感器:是收集,探测,记录电磁波辐射能量的装置,是遥感技术的核心。由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组成传感器的分类:摄影方式传感器,扫描方式传感器,微波传感器摄影成像垂直摄影,倾斜摄影单片摄影,单航线摄影,多航线摄影航向重叠沿一条航线,对地面狭长地区或沿线状地物(如铁路、公路、河流)进行的连续摄影。为了使相邻像片的地物能互相衔接以及满足立体观察的需要,相邻像片间需要有一定的重叠,称为航向重叠。重叠一般应达到60%至少不小于53%旁向重叠

12、沿数条航线对较大区域进行连续摄影,称为多航线摄影。多航线摄影要求各航线互相平行。在同一条航线上相邻像片间的航向重叠为60%-53%相邻航线间的像片也要有一定的重叠,这种重叠称为旁向重叠,一般应为30%-15%地面距离分辨率(GRD:影像所记录的最小目标物的大小每毫米线对(LPM:1毫米宽度内能够清楚地识别出黑、白相间的平行线对数。是一种用标准化分辨目标测算影像分辨率的方法。每毫米线对和地面分辨距离可以相互转换GREM地面分辨距离,单位为或H是相对地面的飞行高度,单位是例f是焦距,单位是mmR是系统分辨率,用每毫米线对表示。航空相片的几何特性:(1)航空像片属于中心投影(2)航片的比例尺(3)像

13、点位移地形的起伏和投影面的倾斜会引起航片上像点位置的变化,叫像点位移。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又称投影误差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又称倾斜误差扫描成像扫描成像: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仪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根据成像方式不同,分为3种光机扫描仪推扫式扫描仪CCD成像光谱仪光机扫描仪:工作原理:扫描镜在机械驱动下,随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而摆动,依次对地面进行扫描,地面物体的辐射波束经扫描镜反射,并经透镜聚焦和分光分别将不同波长的波段分开,再聚焦到感受不同波长的探测元件上。常见的几种光机扫描仪有红外扫描仪、MSSTMETM+

14、推扫式扫描仪:SPO睬用工作原理: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成像的一种成像方式雷达成像微波遥感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微波遥感主要是雷达,雷达按是否成像分为成像雷达和非成像雷达,成像雷达有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和合成孔径侧视雷达雷达:无线电测距和定位,它是由发射机通过天线主动发射微波(1-1000mm,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以进行探测的一种传感器。将探测到的雷达回波记录在一幅图像上就成了雷达图像侧视雷达一般由脉冲发射机、接收机、发射接收开关、天线和显示记录器组成。侧视雷达成像原理:侧视雷达在随飞行器前进过程中,-边从发射器经天线向距离方向侧向发射一个很窄的波束,

15、这个波束在航向上很窄,在距离方向上很宽,覆盖了地面上一个很窄的条带。波束从离飞行器较近的距离(近距点)一直照射到离飞行器较远的距离(远距点)。每个波束,由以一定时间间隔(脉冲宽度)的具有特定波长的微波脉冲组成。脉冲遇到地上目标后,与之相互作用,-部分能量(回波)由地物反射返回雷达天线,由接收器接收。这些回波被记录装置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下来,就形成了一个窄条带上各种地物的图像。在这个时间段内,飞行器已经往前又飞行了一段,接着发射下一条波束,然后记录回波,地表维信息,就以这种连续带状形式,被逐行扫描记录下来。侧视雷达分为真实孔径侧视雷达(RA-SLR与合成孔径侧视雷达(SA-SLR与可见光和红外遥

16、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1)微波遥感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可见光和近红外是利用太阳辐射,只能白天成像;而热红外影像可以在夜间可成像,但受天气雨云的影响,若天气不好,则成像效果较差,微波因为波长较长,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可不受天气影响,同时多为主动遥感,夜间亦可成像。(2)微波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而可见光和红外几乎不具备穿透能力。(3)具有精确测距能力、测量土壤含水量能力。微波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可计算地形高度、微地形变化,且微波对土壤含水量的敏感性强。(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由于其不受天气的影响,同时对地形起伏比较敏感,在海洋监测中有很重要的应用。(5)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6)分辨率低,但特性明显。评价遥感图像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哪些(遥感数字图像有什么特征)主要有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对于航空摄影成像遥感而言,地面分辨率取决于系统分辨率和焦距和航高,不同的遥感目的要求不同的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传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