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_第1页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一、设计依据1. 依据性文件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2. 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2、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二、工程概况1. 建筑总量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皿。2.建筑单体概况序号单体名称建筑面积(itf)层数(层)建筑咼度(m)主要使用功能供陵、空调方式123注:“供暖、空调方式”可按“集中式空调或供暖”、“多联式空调”、“分散式空调”等填写。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V)序号T能技术名称具体形式1楼宇自动控制系统2排风能量回收系统新风与排风双向换气机其他形式(填写):3蓄能空调系统4利用余热或废热源提供:口蒸汽,口供暖,口生活热水5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形式(填写):6分布式供能系统三、绿色建筑等级1. 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2. 绿

3、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评分表)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评价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自评结果丁满足丁满足丁满足丁满足丁满足评分项权重W.0.160.280.180.190.19适用总分实际得分得分Q.加权得分W.Q.加分项得分Q8总得分工Q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评价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评定结果丁满足丁满足丁满足丁满足丁满足评分项权重W.0.210.240.200.170.18适用总分实际得分得分Q.加权得分W.Q.加分项得分Q8总得分工Q四、供暖通风

4、与空气调节绿色建筑设计1.与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分类技术内容评价分自评分备注供暖通风与空调冷热源机组能效优于现行国家标准6热水循环泵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能耗功率6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10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6空调部分负荷节能措施9能量综合利用排风热回收3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3合理利用余热、废热4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10室内空气质量气流组织合理7设詈室内空气质量监悴系统(D)8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D)8创新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15%2冷热源机组能效优于国家现行标准1对主要功能房间米取有效的空气处理措施1应

5、用分布式供能系统(N)1注:1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2. 设计参数与计算指标1)室外设计参数大气压力(hPa)空调计算干球温度(C)空调计算湿球温度(C)空调计算相对湿度(%)供暖室外计算温度(C)通风计算温度(C)平均风速(m/s)夏季冬季2)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区域或房间简要名称夏季冬季人员密度新风量风速噪声控制标准温度。C相对湿度温度。C相对湿度人/皿2np/h人m/sdB(A)3)冬季供暖室内空气计算参数设计参数区域或房间简要名称室内设计温度(C)4

6、)空调总冷负荷:kW,空调(供暖)总热负荷:kWo5)各栋建筑单体空调或供暖负荷计算统计:序号单体名称空调冷负荷(kW)单位建筑面积冷指标(W/m2)空调(供暖)热负荷(kW)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m2)备注12343.空调(供暖)冷热源序号冷热源系统形式和参数具体内容和数据1空调冷源形式2空调或供暖热源形式3空调、供暖水系统制式二管制,四管制,分区二管制;异程式,同程式,其他:4定压方式、水处理方式5冷冻水供、回水温度(C)6冷却水供、回水温度(C)7供暖热水供、回水温度(C)注:冷热源主机设备主要有:冷水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室外机、房间空调器、单元式空调机组、漠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锅炉

7、和热水机组等,包括并不仅限于这些类型。4. 空调(供暖)水系统序号空调、供暖水系统形式和参数具体内容和数据1供陵、空调水系统输配方式2水系统的划分3水力平衡调节措施4水泵效率(%)5. 冷热源及水系统节能指标1) 冷热源主机设备节能指标序号主机设备简要名称额定制冷量(kW)额定制热量(kW)配电功率(kW)燃气耗量(Nms/h)COP或EERIPLV或IPLV(C)额定热效率是否符合要求(Y/N)123注:本表为通例表式,不同种类的空调冷、源源和供暖热源主机设备,可选择填写相应的空格,或自行删改及复制成多种类型的表式。2) 循环水泵耗电输冷(热)比序号最不利环路名称及编号EC(H)R计算值A(

8、B+a)/AT限定值1236.空调、通风风系统1)系统形式和参数序号空调、通风风系统形式和参数具体内容和数据1空调风系统输配方式全空气系统,其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C:多联机+新风系统,2全空气系统过渡季节全新风或加大新风比运行有/无,最大新风比:%3机械通风系统设置位置地下车库,匚设备机房,匚卫生间,其他:2)空调风系统最大单位风量耗功率W$值建筑类型:建筑空调风机过滤装置总效率伞乐风量加湿热回收装置阻力设计耗功率值耗功率限值备注(%)(Pa)(m3/h)力式(Pa)(W/ms.h)(W/ms.h)注:平时使用的风量大于等于lOOOOms/h的空调风机中单位风量耗功率Ws最大者请填于上表。

9、33)通风风系统最大单位风量耗功率W$值普通机械通风系统通风风机总效率伞乐风量设计耗功率值耗功率限值备注(%)(Pa)(ms/h)(W/ms.h)(W/ms.h)注:平时使用的风量大于等于lOOOOms/h的通风风机中单位风量耗功率Ws最大者请填于上表。7.空调水管、供暖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序号需保温的管道种类保温材料名称容重(kg/ms)导热系数(W/m*k)保温层厚度(mm)燃烧性能等级1空调水管2空气冷凝水管3供暖水管4空调风管5(其他)&计量与控制(只填写已采用的措施,不涉及的内容可不填或不选。)1)能量计量装置典型设置情况统计计量类型表具名称或编号用途安装位置备注燃料耗量冷、热量用电量

10、详见电气设计补水量详见给排水设计2)锅炉房和换热机房的控制锅炉房、换热机房群控,口锅炉、换热机组台数控制;燃料供应量控制;水泵台数与转速控制,口水泵与阀门等设备连锁控制;供热量控制,口热水供水温度调节,口热水供水流量调节;其他:。3)空调冷热源的控制冷水(热泵)机组、水泵、阀门、冷却塔等设备顺序启停和连锁控制;冷冻机房群控,口冷水机组台数控制,口冷水机组冷量优化控制;水泵台数控制,口水泵流量优化控制,口水泵自动变频控制;冷冻水供水温度调节;冷却塔风机台数控制,口冷却塔风机变速控制;冷却水最低供水温度控制,口冷却塔免费供冷供水温度控制;其他:O4)全空气系统控制风机、风阀、水阀启停连锁控制,口机

11、组定时启停,口风机变速控制;过渡季加大新风比控制,口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报警,口过滤器超压报警;其他:O5)风机盘管系统控制电动水阀和风速相结合控制,口公共区域温度设定范围控制;公共区域定时启停控制,口过渡季加大新风比控制;其他:O6)室内温度自动控制与调节装置:有、无。7)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教室、其彳等(人员密度超过25人/100m2,总人数大于8人的主要功能房间)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及浓度超标报警(2000mg/m3),并联动空调系统进行控制。8)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置CO浓度监控系统:当CO浓度超过30嗎/亦时,发出

12、报警信号,并联动控制车库通风风机进行(开启、多档、变频)控制。9. 室内、外环境质量1)锅炉或热水机组采用燃料为,燃烧后的烟气处理后排放,烟囱设置,排放口高度mo2)餐厅厨房排油烟风机前净化装置:有、无,净化设备的效率为%,厨房油烟排放浓度mg/ma,o排油烟风道的排放口设置位置:o3)冷热源机组采用的冷媒为:DR22、DR134A.DR410A.DR407C其他,是/否为环保冷媒。4)采用的消声、减振措施:消声设备、弹簧隔振器、橡胶隔振垫块、橡胶隔振器。10. 能量回收1)冷凝热回收系统,冷却塔免费供冷系统。2)排风热回收系统的位置:,形式:,全热、显热,热回收的效率:%o11.特殊供能系统1) 蓄能空调系统分时电价,峰谷电价比为::蓄冷蓄热系统形式:,设计日空调总冷量:kw-h,蓄冷装置的冷量:kWho2) 分布式供能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