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姓名:谭睿单位名称及详细地址: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中心小学邮编:652701【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行情感教育,先应该了解它的内涵,针对实施情感教育时的情况及发生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才能让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得游刃有余,以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 语文教育 情境的创设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中学生的情感教育。语文教育

2、是一种人文教育,需要以情感作为纽带和桥梁,并把情感的升华作为目的之一。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自己和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双方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新课程改革之际,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势在必行。情感是形成兴趣的动力。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启发、熏陶,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在饱含情感的文章之中,接受道德情操的陶冶,美好心灵的净化,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专家朱小蔓在情感教育的意识及其特殊机制一

3、文中指出:“情感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教育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重视情感增长率,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教育学家石钟英指出:“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根据以上专家

4、对情感教育的观点和看法,我将情感教育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情感教育是针对目前教育中片面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有许多人提出并实施了如挫折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于是,有些人就盲目的把这些教育模式和情感教育划上等号。但是,情感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思想,不能将它与某一种教学艺术或某一具体的教学模式等同起来。(2)情感教育是个过程,它要经过一个激发培养及发展的过程。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是“情感”,它要求把情感因素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应该将情感因素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内在积

5、极性,促使其排除消极情感体验,提升对情感的表达、调控能力,使学生整体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情感品质。(3)情感教育的目标是使人的情感系统同认知系统和行为系统共同发展,互为目标,达到和谐一致的发展状态。情感教育应该是理论和实践并存,它不能游离于教育现实之外,不能脱离学生群体,实施情感教育并不是全盘否认现行的教育体系,它应该是现行教育的一种优化。现行中学语文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等教育手段普遍存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整体性的情感交流,将一篇篇满载着思想与情感的鲜活文章变成支离破碎的考查考试片段。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6、师生都只有“应试”考高分的目标与追求,而不是一种全身心的情感投入,去品味去体会一篇文章真正的精华所在,这样一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成绩好,分数高,但是却失去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对一篇篇闪耀着人性情感光辉的文章的真正领悟。小学的语文课文,所选篇目都无不是思想与情感相融合的精品,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文章中的关情之处,把握住契机,激发起全体学生一起融入,引导学生真正品味到文章真挚感人的情感,然后加以深化拓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精髓。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就明确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探源,虽幽必显。”前苏联著

7、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语文自有其鲜明独特的个性。尤其现在实行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不仅增强了文学性,还增加了感情的成份,内容的设置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的,有为理想而奋斗拼搏的,有对大自然的钟爱的,有对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关注的,有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刻探讨的,有对自身情感深度剖析的,有把目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的这些课文倾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更适合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是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也是语文教育的“招牌动作”,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情感作为人类达成认知目标的手段,而是要把它作为人的

8、素质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说的,“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素质可言”,其实,何尝不是如此,“草无心不发芽,花无情不烂漫”。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情感基调,充分挖掘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引发学生情感与作者思想的共鸣,迸发出共同的情感火花,泛发出情感涟漪,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需求和感染力。 (一) 用爱的火焰,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影响着学生全部的认知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的期待,不能埋藏在心灵深处,而要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笑容等一些微妙的现象,或者是在对语文课文的讲解中,渗透着对学生的

9、爱和责任,并把这种关爱和责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因为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信任而受到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向往,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激情。这种现象,增强了教师暗含期待的情感,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这样,会形成一种互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智力发展的目的。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喜爱和尊重老师的学生,都是得到过老师鼓励,呵护和帮助过的学生;凡是经常把爱和期待给予学生的老师,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都拥有一批超级“粉丝”,甚至会拥有“骨灰级粉丝”,我们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超级男生”或者是“超级女生”。与

10、此同时,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也会是最优秀的学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因为老师赋予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产生了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从而也对这样的老师产生好感,这种对老师的喜爱和尊重在学生心目中会渐渐地转移到对这位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上,学生一旦引发对该学科的喜爱和兴趣,就会激发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尖子生之花长开不败,还可以使中等生奋勇向前,更可以达到转化差等生的目的。 因此,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成功,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 (二)创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强调了创设情境的重

11、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熟练地把握好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情境的创设,创设的情境要能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调动起来,达到与作者思想情感的相互融合,做到与作者一起欢乐,一起高兴,一起悲伤,一起叹息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言”的境界,激起学生强烈地探求欲望,迸发学生的情感火花。创设情境时,要对不同课文的内容和特点,创设出适合的情境,要做到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把客观世界的描写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感受,缩短学生与课文的空间距离,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要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凸显教学重点。例如在讲授古诗登鹳雀楼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创设情景的条件

12、,先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广袤无垠的空间,晚霞掩映中橘黄色的夕阳,连绵起伏的远山,从我们的视野中渐渐地淡去,蜿蜒曲折的黄河,一泻千里,滔滔入海,浩瀚的天地间景物错落有致,色彩浓淡相宜,动静相互融合,生动形象的画面,鲜亮绚丽的色彩,赏心悦目的形象,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在学生尽享视听大宴的同时,也陶冶了高尚的情操,舒缓的音乐响起时,学生们便不由自主地开始朗读起了这首古诗,顿时心旷神怡,陶醉其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让学生体味出了作者磅礴的气势和博大胸襟,诗,书,画,音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使学生在受到心灵震撼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奋发学习的动力和激

13、情。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篇很好的文章,无不是思想感情及语言艺术融为一体的典范。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意,启发学生去体会这一切。有时,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所以,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感官,去充分领悟文章所传达出来的“美”。 比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捕捉最能触动学生情感的文字信息,比如,“小扬科在田野里倾听各种乐声在旅店的墙角里听着小提琴的乐声躺在长凳上最后一次倾听林子里悠扬的音乐”。将这一组连续的动人情景配上相应的音乐,以声传情,让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同时关注小扬科的命运,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怜惜

14、、同情之心。结合“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手边还放着那把心爱的小提琴”的凄惨情境描写,播放音调低沉的音乐,在低沉哀婉的乐声中,学生的情绪也沉潜到人物悲惨命运中,为小扬科的遭遇鸣不平,有学生动情地说:“小扬科望着天空,仿佛在说:我到底犯了什么罪?”有的学生更富想象力:“村里的人也围在小扬科身旁,流不尽的眼泪,诉不尽的哀怨,啊!都一起化为愤怒的火焰。”这时情境和音乐交融,激起了学生们对小扬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切齿痛恨。音乐的渲染为课堂创设了特定的情境,学生的情感也因之跌宕起伏,学生愿意走进文本,贴近人物,用心去体味、解读课文,并能生成不可预设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15、 我体会到,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弥足珍贵的“情”,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语文本身是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也就最具情感性。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讲授难以激活学生内在的“情”,也就难以引导他们品出一篇文章究竟好在哪里,“美”在哪里。单一的教学模式,仅靠老师的讲授,有时很难充分激起学生对一篇文章思想情感的领悟力,而且,学生渐渐熟知的教学法,也会慢慢形成某种习惯性的“耗散”。老师对课文理解、领会再深、再透,讲得再好不过,如果遭遇上学生处于这种状态,其结果只能是“一边倒”教师讲得入情入理,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16、,哪里还谈得上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引发并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让课堂鲜活起来。 (三)适度的“煽情”,调动学生的情感神经。 “煽情”本来是文艺作品中一种惯用的让读者或观众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的创作方法,从而达到产生轰动效应的目的。其实,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根据讲课内容的需要,适度煽情,调动学生的情感神经,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景物在思想,空间,距离上相互交融,产生情感的共鸣,尽可能地加深学生对课文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认识,深刻领会作者在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情感。例如,我在讲授草原一课时,这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

17、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师生自然陶醉于美丽的大草原。所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以及学生的感情朗读,促使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18、,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活跃课堂范围。教学必有语言介入,这是不言而喻的。语言是爱、情景、煽情外化的手段,是实现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分析讲解,如果语文教师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水平,这种分析讲解就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消化。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的课之所以受学生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语言艺术水平很高,独特的语言魅力使学生愉快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他们的课就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听他们的课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教师给学生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幽默诙谐、生动有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