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周边环境下的网红商办项目建筑设计策略_第1页
复杂周边环境下的网红商办项目建筑设计策略_第2页
复杂周边环境下的网红商办项目建筑设计策略_第3页
复杂周边环境下的网红商办项目建筑设计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杂周边环境下的网红商办项目建筑设计策略一一以金地商置华东长宁新华路商办项目为例摘要:随着新时期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为了不断提高城市建筑设计水平,要重视 结合城市用地实际,明确未来城市建筑建设项目发展趋势。从而才利于全面提高 建筑设计水平。通过进一步实践分析,在有效的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研究过程,要 充分考虑以往传统形态,要重视优化布局、功能形态,要进一步通过精确设计提 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本文基于工作实践研究,结合金地商置华东长宁新华路 商办项目,就复杂周边环境下的网红商办项目建筑设计策略进行了一些分析。关键词:复杂环境;网红商办;建筑设计;总体布局;功能形态;细节设计漫步纽约曼哈顿的中心区,最

2、令人深刻的城市印象即是高层建筑的鳞次栉比, 这构成了作为世界中心高塔之城的空间体验。必须承认,这种令人无比深刻的城 市空间体验来自纽约高层建筑互相邻接,紧密排布的建筑用地。同时,这些建筑 用地的一大特点往往正是狭小且不规则形状,这样复杂环境下的紧凑的设计往往 是对建筑设计师巨大的挑战。而在上海的金地商置华东长宁新华路商办项目的建 筑设计中,笔者同样面对了类似的设计挑战,并通过在复杂环境下局限场地内的 精确设计,达到了建筑面对城市景观和面向功能使用的双赢。1、项目概况网红休闲之地上生新所位于上海市延安西路1262号,原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 所的地盘,再往前推,是建于上世纪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海军

3、俱乐部和孙科 别墅。而金地商置项目位于长宁区新华路街道49街坊42/1丘D1-12地块,毗邻 上生新所。交通极其便利,场地为一片L型空地,项目建筑面积约2.4万平米, 设计为地上5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为24米。图1:基地现状图2:基地整体平面图2、规划设计原则2.1尊重文化原则项目位于哥伦比亚环岛圈,周围是上生新所、孙科别墅等具有浓厚时代特设 和文化的场所,此处已成为长宁区乃至上海特色的文化场所,所以本项目的设计 首要原则就是要尊重场所文化。2.2空间一体化原则本项目周边大大小数个文化广场,空间上形成了连续开阔的视觉感受,结合 已有文化建筑,整体是个尺度亲切,充满变化的空间场所,所以本项目的

4、设计原 则之一就是要在空间上和整个片区有机联系共生。2.3为城市做贡献原则周边场所作为城市居民一个重要的休闲文化活动场地,本项目在整体设计原 则上优先考量对城市市民生活要有所贡献、引导。3、总体布局的设计图3:整体设计效果图在此次项目之中,我们规划在空间上要与整个片区产生一定的联络,并将建 筑群设计成为一个“L 形。在用地空间相对较为局限的情况下,做好城市和建筑的 合理布局规划,保证地块的使用以及契合空间特征,为打造网红型建筑做好切 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升商务环境的设计感,满足现代化商业办公的多元需求, 提升其使用便捷度。而这也是当下城市、建筑就楼宇设计上的双重目标。本项目中,基地为南北狭长

5、形,整体布置为南北向长形体块形成都市介面,其中 断开分成三段体块面对并呼应上生新所开放绿地。一层及二层体块在基地中段挖 空形成大型开放空间连结上升所绿地,创造出沿街进入上生所的新门户。东侧面对 上生所的体块在三层以上层层退台,形成较亲切的建筑尺度呼应上生所错落有致的 群体建筑.显而易见,该方法是一类基于总体布局所出发的设计,在建筑的边界上顺应 了用地边线,切实提升了街道空间成效。这样的方法也是具体体现在四个不同方 向的建筑物上,根据不同的建筑特征以及实际需求,反馈了建筑在地表上的独特 性。这也是当下华东长宁新华路商业用楼在布局上的巧妙设计。图4:建筑整体界面效果图3、建筑功能形态的设计第一步是

6、将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和朝向所确定,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将建筑功能 及其形态细化与完善,同时要讲建筑物内、外部的各类细节进一步修缮,促成将 不同元素、不同构件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内容。建筑西侧退安西路道路3米,南侧退牛桥浜路道路3米。东侧、北侧和已有 建筑的退界满足消防间距。安西路与牛桥浜路交叉口,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 不小于5米。一层层高5.1米,二层及以上层高4.5米,地下一层层高5.5米,地下二层层 高4.7米,地下三层层高3.8米。二层公共大平台为办公,商业,游客及居民合用的多功能户外空间,同时提供面 对上生所绿地的不同观看视角体验。二层商业内退,提供商业外摆区及穿梭停留。金地商置办公及出租办公

7、大堂各 设置一处在首层显眼处.办公核心筒尽量设置在区域中心,将可用办公空间集中。图5:底层空间设计三层以上退台及露台设计提供每层办公均有户外空间透气,并与上生所空间连 结。建筑立面在西侧有较多实体墙设计,尊重西侧居民楼,转至东面则和哥伦比亚 环岛风格相呼应。在功能和形态方面,经过仔细的思考,项目设计采用开洞、内退等方式嵌入 三大城市开放空间,设置下沉广场,丰富建筑空间层次感。同时通过二层公共平台,将与上生新所广场空间、市民休憩空间相连,打造 更多公共空间,引导社区人流互动。设置屋顶花园,通过层层退台丰富建筑空间 形态,与上生新所融为一体。着力打造成互动、舒适、开放、创意的花园式办公 社区,并设

8、置部分商业及社区配套服务。对于商业,项目定位为跨越时光的文化演绎,微雕空间的艺术网红打卡地”, 通过打造平行空间的多维度感官体验,从生活的侧面,过渡到艺术的侧面,通过 不同艺术元素的衔接,令人感受到对比碰撞的美妙。4建筑细节上的精确设计首先,建筑平面东侧部分三层到四层由于立面有收进;建筑平面西侧部分四 层到五层逐渐外伸形成大悬挑;外围轮廓各层均有变化;中间连桥部分跨度为 25.2米,属于大跨结构。按本工程土地出让合同要求,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为 100%,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根据建筑布置特点,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的灵活性 及空间尺度要求,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拟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 土

9、框架结构体系或钢框架结构体系,待结构方案综合比选后,确定其中之一作为 本工程的结构体系。本项目周围不设置围墙,最大化都市与上升所内部间人行连结,基地共有三处 提供大台阶可到达二层平台,分别位于基地北侧,中间开放公共空间和南侧。沿 安西路设置两个办公出入口。基地中部穿越建筑物设置开放公共空间(东西向公共 走道),宽度约为28米,距离安西路和牛桥浜路交叉口约90米,此开放空间是连 接安西路和上生新所的主要人行通道。围绕建筑物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西侧及南 侧利用市政道路,北侧及东侧则借用红线外上生新所用地设置消防通道,消防车 可通过开放空间广场从安西路穿越本建筑进入上生新所区域到达周边地块的消防 车道

10、。开放空间最低处净高4.3米。在基地南侧的牛桥浜路上设置了一条7米宽 双向车行坡道到达地下室,此车道距离道路红线8米,边界距离安西路和牛桥浜 路交叉口约49米,车道旁是2米宽非机动车道到达地下室。在基地西侧沿安西路 设置了一条4米宽机动车单车道到达地下三层,此车道平时只入不进,紧急情况 时作为出口使用,车道距离道路红线8米,边界距离安西路和牛桥浜路交叉口约 165米。方便车辆出入,又避免了交通对内部建筑和人群的干扰。该项目会设置两个办公室电梯以及两个办公室人厅,确保每一个商业楼的办 公室都可以独立进行访问。这样的设计为大空间的办公室,供给了最高效率办公 的可能性,满足不同需求、不同能的区域分割

11、。在门、窗等设计上,采用了落地 玻璃,能够给予加好的通风、采光效果,这样的设计也满足了当代建筑物绿色设 计的需求,能够给予相应使用者最佳的办公体验。对于对于社区配套,项目定位为邻里社交与美好生活圈的聚集地”,尊重传 统菜场的属性,结合地域特质,赋予菜场新的定义,不仅是生鲜集合,更是邻里 社交和美好生活圈的聚集地。针对立面处理,本建筑设计以虚实对比的氛围作为建筑主基调,打造相应的 品质。建筑材料大多以灰色的石材、玻璃为主,营造大方之感。色调上相对较为 沉稳,契合商务风格,并且有渐进的视觉效果。同时,建筑在遮阳构件上选择了 铝制板结构,融合了时代感与科技感。在立面处理上始终追求简约风格,打造干 练

12、的视觉形象。针对建筑物的整体处理,以挺拔的垂直线条为主,能够结合局部 水平肌理,通过横竖对比达到平衡的效果。见图4。图6:建筑立面细节设计最后,在建筑外部场所的景观处理上,建筑同样在如此狭小的尺度内以创造 富有吸引力的空间为己任。由于用地面积小,地面绿化最大化,同时结合屋顶绿 化为城市第六界面做贡献;各层露台退台景观绿化营造亲切的空间感受;立面垂 直绿化点缀城市界面,同样作为有品质的空间要素在建筑乃至整个项目,为项目 发挥出对场所积极的贡献。5结语此次项目的设计,是一类全新的办公建筑群的设计。除了在面积总体偏小且 建筑群不规则以外,作为新时代的网红建筑,还需求与其他的建筑物有良好的紧 密关联。所以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展开周边建筑风格的调查、研究工作,力求设 计出一个相得益彰、契合绿色可持续化发展的项目。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完 善,当下小比例的街区与广场,逐渐受到了更多的认可。而传统意义上绿化包围 办公楼的建筑形式,不仅仅是对建筑用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