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1125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课件_第1页
XXXX1125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课件_第2页
XXXX1125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课件_第3页
XXXX1125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课件_第4页
XXXX1125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熄灭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平安技术“1122青岛中石化原油保送管线走漏爆燃事故时间:11月22日上午10点30分许 地点:青岛开发区舟山岛路与刘公岛路附近; 红星液化码头 事件:据青岛开发区环保任务人员称,爆炸缘由是今晨漏油事故呵斥油气混合气体闪爆起火。 伤亡:截至24日13时,现场搜救又发现死亡4人,死亡人数增至52人,失踪人数11人。事故等级属于哪类?青岛输油管线走漏爆燃动画模拟过程青岛输油管线走漏爆燃情况 青岛爆燃事故:危险来自何方首先源于管道问题事故前输油管已有隐患:服役27年,属老龄管道,年久失修 发惹事故的管线为东黄复线,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现已服役27年,属于老龄管道服役超2

2、0年。该爆炸路段在早期是郊区,被当地人戏称为“黄岛的西伯利亚,但是随着城市化开展,郊区变为繁华城区。早在两年前,相关方面就曾经知晓管线存在隐患,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曾在2021年9月和2021年9月发布,称“本来管线所处的郊区如今变为繁华城区,建筑物众多,人口密集,部分管道陆续被占压,导致管道无法抢、维修,即使一些没有占压的建筑物也离管道较近,无法进展管道防腐层大修。首先源于管道问题油管与居民间隔过近,不符合有关规定,迸发后呵斥大量伤亡 根据规定,原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间隔不宜小于15米,与工厂的间隔不宜小于20米,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境不宜小于10米、三级及以下公路

3、不宜小于5米。 “黄岛区不断扩建,已将东黄线圈进约16公里,有的楼房离管道间隔甚至缺乏5米。目前这一最低限制的平安间隔跟国外有差距,欧洲、美国、日本等规定管道间隔人群最低平安间隔为30m。 由于大量老管道的存在,我国油气管道的事故发生率远高于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域。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欧洲长输油管1970-1996年平均事故率为0.575,1998-2001年降至为0.297;而美国,1970-1984年的事故率为0.74,2004-2021年更是降至0.1。近30年来,我国东北和华东地域的长输油管道事故率大于2.0,其平安性还远不如欧洲的70年代。我国四川地域12条输气管道事故率为4.3,是欧

4、洲的10倍,美国的约7倍。随着城市开展,老管道逐渐被居住区包围,甚至被建筑挤压,因此呵斥石油泄露或管道破裂、爆炸;而且,居住区有大量的市政管线,各种线路拥堵,部分管线有交叉,油气管道与市政管线混合,其爆炸概率大大提高,而管线一旦发生爆炸,由于在居民楼周边,自然呵斥大量的人员伤亡。 全国终究有多少类似这种隐患呢?目前尚缺乏详细数据。以辽宁省为例,2004年辽宁全省石油化工消费运营企业有6934家,石油管道占压隐患就有5000多处,近几年只清理了170余处,不到隐患总数的3。其次是事故应对失措,没有优先照顾民众平安 据媒体报道,从22日凌晨3点发现漏油,到10点半爆燃事故发生,从原油走漏到爆燃有7

5、个多小时的时间。有媒体质问到:七个小时,对防止一场灾难来说已足够,至少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灾难后果。假设最初漏油及原油进入污水管等信息及时报告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及时采取交通控制、疏散人群等应急措施,惨剧一定不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甚至可以防止发生。 青岛海事部门7点多才接到报告,青岛环保部门8点多才接到报告,这能否反映了企业希望将事故“内部消化的志愿?可这是拿民众的生命做赌注。原油走漏,无疑存在着宏大的公共平安风险,及时疏散附近民众,乃是事故应急的应有之义,今年初,广东湛江发生原油走漏事故,当地就紧急疏散村民8000人,车辆8000余辆。青岛输油管漏油至爆燃7小时内未疏散民众-中石化,他的所做

6、所为,真让人石化了。11月24日,温州世贸大厦附近一工地在作业时挖到煤气管道,发生爆炸,火光冲天。第一节 熄灭要素和熄灭类别 一、熄灭概述 熄灭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响。熄灭的四个要点:可燃物质存在助燃物质存在发生氧化反响伴有发光发热助燃物可燃物点火源氧化反响生成新物质 物质熄灭三要素:可燃物质(一切可氧化的物质)、助燃物质(氧化剂)和火源(可以提供一定的温度或热量) 。 短少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熄灭便不会发生。二、熄灭要素 P69 熄灭要素(条件):燃料、氧和火源。 1燃料排除潜在火险:密封罐装 置于耐火建筑中 通风 气体浓度监测2氧反响气氛中氧

7、的浓度越高,熄灭得就越迅速。可燃物与氧气、空气隔离必要时惰性气维护3火源 P70P71(1)明火;(2)电源;(3)过热;(4)热外表;(5)自燃;(6)火花;(7)静电;(8)摩擦三、熄灭方式 1均相熄灭和非均相熄灭 P71 按照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相态的异同,可分为均相熄灭和非均相熄灭。 2混合熄灭和分散熄灭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预先混合而后进展的熄灭称为混合熄灭。可燃气体由容器或管道中喷出,与周围的空气(或氧气)相互接触分散而产生的熄灭,称为分散熄灭。 3蒸发熄灭、分解熄灭和外表熄灭 蒸发熄灭是指可燃液体蒸发出的可燃蒸气的熄灭。 很多固体或不挥发性液体经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的熄灭称为分解熄灭。

8、当可燃固体熄灭至分解不出可燃气体时,便没有火焰,熄灭继续在所剩固体的外表进展,称为外表熄灭。金属熄灭即属外表熄灭。 四、熄灭类别、类型及其特征参数1易燃物质熄灭类别 P71四个根本类别 (1)A类熄灭 木材、纤维织品、纸张等普通可燃物质的熄灭。(2)B类熄灭 易燃石油制品或其他易燃液体、油脂等的熄灭。(3)C类熄灭 供电设备的熄灭。(4)D类熄灭 可燃金属的熄灭。 火灾的分类按物质熄灭的特性分6类: 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普通在熄灭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9、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气火灾等。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火灾等。E类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熄灭。发电机、电动机、电缆、家用电器等。F类 :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熄灭的类型2熄灭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P72按照熄灭原因,熄灭分为闪燃、点燃着火和自燃三种类型。对应的特征参数:闪点、着火点和自燃点(1)闪燃和闪点 可燃液体外表的蒸气与空气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源接近时会发生瞬间熄灭,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景象称为闪燃。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如60%的乙醇的闪点为22.5。可燃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表2-2 一些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300

10、330300380230240120120120重柴油蜡油渣油51053038042535038028284545120汽油煤油轻柴油自燃点闪点油品称号自燃点闪点油品称号闪点越低,火灾的危险性越大。(2)点燃和着火点 P73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到达一定温度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移去火源后仍能继续熄灭达5min以上,这种景象称为点燃。点燃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可燃液体的着火点约高于其闪点520。当闪点在100以下时,二者往往一样。在没有闪点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着火点表征物质的火险。(3)自燃和自燃点 P73在无外界火源的条件下,物质自行引发的熄灭称为自燃。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物质自

11、燃有受热自燃和自热熄灭两种类型。 第二节 熄灭过程和熄灭原理 一、熄灭过程 气体最易熄灭,熄灭所需求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到达着火点。 液体在火源作用下,先蒸发成蒸气,而后氧化分解进展熄灭。与气体熄灭相比,液体熄灭多耗费液体变为蒸气的蒸发热。 固体熄灭有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进展熄灭,无分解过程;对于复合物质,受热时首先分解成其组成部分,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而后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物蒸气着火熄灭。 P74可燃物质形状不同,熄灭过程也不同。任何可燃物质的熄灭都阅历氧化分解、着火、熄灭等阶段。各种物质的熄灭过程。 P97物质熄灭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4-

12、2所示P75 T初开场加热温度;T氧开场氧化温度;T自实际自然点;T自实践自燃点;T燃熄灭温度。图4-2二、熄灭的活化能实际 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活化分子碰撞发生化学反响。 当明火接触可燃物质时,部分分子获得能量成为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添加而发生熄灭反响。 例如,氧原子与氢反响的活化能为25.10 kJmol-1,在27、0.1MPa时,有效碰撞仅为碰撞总数的十万分之一,不会引发熄灭反响。而当明火接触时,活化分子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大大添加而发生熄灭反响。 P75三、熄灭的过氧化物实际 在熄灭反响中,氧首先在热能作用下被活化而构成过氧键OO,可燃物质与过氧键加和成为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

13、定,在受热、撞击、摩擦等条件下,容易分解甚至熄灭或爆炸。过氧化物是强氧化剂,不仅能氧化可构成过氧化物的物质,也能氧化其他较难氧化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可视为过氧化氢的衍生物,即过氧化氢HOOH中的一个或两个氢原子被烷基所取代,生成HOOR或ROOR。所以过氧化物是可燃物质被氧化的最初产物,是不稳定的化合物,极易熄灭或爆炸。如蒸馏乙醚的残渣中常由于构成过氧乙醚而引起自燃或爆炸。 P76四、熄灭的连锁反响实际自在基 P76 在熄灭反响中,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往往不是两个分子直接反响生成最后产物,而是活性分子自在基与分子间的作用。活性分子自在基与另一个分子作用产生新的自在基,新自在基又迅速参与反响,

14、如此延续下去构成一系列连锁反响。第三节 熄灭的特征参数 表4-3一些常见物质的熄灭温度 物质温度物质温度物质温度物质温度甲烷乙烷乙炔甲醇乙醇乙醚丙酮 1800189521271100118028611000 原油汽油煤油重油烟煤氢气 煤气 11001200700103010001647213016001850 木材镁钠石蜡一氧化碳硫 二硫化碳 10001170300014001427168018202195 液化气天然气石油气火柴火焰燃着香烟橡胶 2100202021207508507008001600 一、熄灭温度 可燃物质熄灭所产生的热量在火焰熄灭区域释放出来,火焰温度即熄灭温度。二、熄灭

15、速率 1气体熄灭速率 P77 气体熄灭速率很快。 单质气体如氢气的熄灭只需受热、氧化等过程; 化合物气体如天然气、乙炔等的熄灭那么需求经过受热、分解、氧化等过程。 单质气体的熄灭速率要比化合物气体的快。 在通常情况下,混合熄灭速率高于分散熄灭速率。管道中气体的熄灭速率与管径有关。当管径小于某个小的量值时,火焰在管中不传播。假设管径大于这个小的量值,火焰传播速率随管径的添加而添加,但当管径添加到某个量值时,火焰传播速率便不再添加,此时即为最大熄灭速率。表4-4 烃类气体在空气中的最大熄灭速率 气体体积分数速率ms-1气体体积分数速率ms-1气体体积分数速率ms-1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正戊烷正己烷正

16、庚烷 正癸烷 10.06.34.53.52.9 2.52.3 1.4 0.3380.4010.3900.3790.3850.3680.386 0.402 乙烯 丙烯1-丁烯1-戊烯1-已烯乙炔丙炔 1,3-丁二烯 7.4 5.0 3.9 3.1 2.7 10.1 5.9 4.3 0.683 0.4380.4320.4260.4211.4100.699 0.545 苯甲苯邻二甲苯正丁苯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 2.92.42.11.75.03.93.22.7 0.4460.3380.3440.3590.4950.5660.3730.3872液体熄灭速率 液体熄灭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 其熄灭速率

17、表示方法有:(1)质量速率 质量速率指每平方米可燃液体外表,每小时烧掉的液体的质量,单位为kgm-2h-1。 (2)直线速率 直线速率指每小时烧掉可燃液层的高度,单位为mh-1。 火焰向液体传热的方式是辐射,因此火焰沿液面蔓延的速率决议于液体的初温、热容、蒸发潜热以及火焰的辐射才干。 P77表4-5 易燃液体的熄灭速率 液体 燃烧速率液体 燃烧速率直线速率/mh-1质量速率/kgm-2h-1直线速率/mh-1质量速率/kgm-2h-1甲醇乙醚丙酮一氧化碳苯0.0720.1750.0840.10470.189 57.6125.8466.36132.97165.37 甲苯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煤油 0.

18、16080.1260.1050.066 138.2991.9880.8555.113固体熄灭速率 固体熄灭速率,普通要小于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不同固体物质的熄灭速率有很大差别。萘及其衍生物、三硫化磷、松香等可燃固体,其熄灭过程是受热熔化、蒸发气化、分解氧化、起火熄灭,普通速率较慢。而另外一些可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含硝化纤维素的制品等,熄灭是分解式的,熄灭猛烈,速度很快。 可燃固体的熄灭速率取决于熄灭比外表积,即熄灭外表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熄灭速率越大,反之,那么熄灭速率越小。P78三、熄灭热 物质的规范熄灭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25的氧中熄灭释放出的热量。 可燃物质熄灭爆炸时所到达的最高温

19、度、最高压力和爆炸力与物质的熄灭热有关。 物质的熄灭热数据普通是用量热仪在常压下测得的。由于生成的水蒸气全部冷凝成水和不冷凝时,熄灭热效应的差值为水的蒸发潜热,所以熄灭热有高热值和低热值之分。 高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熄灭,生成的水蒸气全部冷凝成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低热值是指生成的水蒸气不冷凝时所放出的热量。P102表4-6 可燃气体熄灭热 气体 高热值 (kJm-3) 低热值 (kJm-3) 气体 高热值 (kJm-3) 低热值 (kJm-3) 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乙烯 39861656059372212133614978762354 35823581588347110836613388

20、858283 丙烯丁烯乙炔氢一氧化碳硫化氢 87027115060578731277012694 25522 811701075295585610753 24016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一、爆炸概述 爆炸是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宏大声响的过程。在爆炸过程中,爆炸物质所含能量的快速释放,变为对爆炸物质本身、爆炸产物及周围介质的紧缩能或运动能。 特点爆炸常伴随发热、发光、高压、真空、电离等景象,并且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爆炸的破坏作用与爆炸物质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要素有关。 P79二、爆炸分类 1按爆炸性质分类(1)物理爆炸 物理爆炸是指物质的

21、物理形状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的爆炸。例如蒸汽锅炉、紧缩气体、液化气体过压等引起的爆炸,都属于物理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物理爆炸后均不发生变化。二、爆炸分类1按爆炸性质分类(2)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是指物质发生急剧化学反响,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化学爆炸可以进一步分为爆炸物分解爆炸、爆炸物与空气的混合爆炸两种类型。爆炸物分解爆炸简单分解爆炸:发生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性物质,爆炸时所需求的能量由爆炸物本身分解发生,爆炸时不一定存在熄灭景象。物质不稳定,在遭到摩擦、撞击,甚至细微震动能够发生爆炸。二、爆炸分类 1按爆炸性质分类(2)化学爆

22、炸爆炸物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复分解爆炸物质需求在外界强度较大的激发能源作用下,发生高速的放热反响并构成剧烈紧缩形状的气体作为引起爆炸的高温高压气体源。爆炸时伴有熄灭景象,熄灭所需的氧由物质本身分解供应。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的爆炸物稍低我们通常所说的爆炸,普通是指化学爆炸。爆炸与熄灭的关系 熄灭和爆炸关系非常亲密,有时难以将它们完全分开。在一定条件下,熄灭可以引起爆炸,爆炸也可以引起熄灭。现实上,在很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中,火灾和爆炸是同时存在的。 2按爆炸速度分类 P103 (1)轻爆 爆炸传播速度在每秒零点几米至数米之间的爆炸过程;(2)爆炸 爆炸传播速度在每秒十米至数百米之间的爆炸过程;(3)

23、爆轰 爆炸传播速度在每秒1千米至数千米以上的爆炸过程。3按爆炸反响物质分类 (1)纯组元可燃气体热分解爆炸 纯组元气体由于分解反响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的爆炸; (2)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 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与助燃气体,如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引火源的作用下引起的爆炸; (3)可燃粉尘爆炸 可燃固体的微细粉尘,以一定浓度呈悬浮形状分散在空气等助燃气体中,在引火源作用下引起的爆炸; (4)可燃液体雾滴爆炸 可燃液体在空气中被喷成雾状猛烈熄灭时引起的爆炸: (5)可燃蒸气云爆炸 可燃蒸气云产生于设备蒸气走漏喷出后所构成的滞留形状。在引火源作用下即可引起爆炸。 P80三、化工行业常见爆炸类型 1气体爆

24、炸(1)纯组元气体分解爆炸 具有分解爆炸特性的气体分解时可以产生相当数量的热量。 在高压下容易引起分解爆炸的气体,当压力降至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再传播,这个压力称作该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如乙炔、氮氧化物、环氧乙烷临界压力以下不会发生分解爆炸高压下加工处置更有危险性温度提高,临界压力下降,危险性提高 P80(2)混合气体爆炸 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和熄灭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爆炸是在瞬间完成的化学反响。 化工消费中所发生的爆炸事故,大都是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事故。 熄灭速率极快产生爆轰。爆轰忽然引发的极高的压力,经过超音

25、速的冲击波传播,每秒可达20003000 m以上。2粉尘爆炸 P81 任何可燃物质,当其成粉尘方式与空气以适当比例混合时,被热、火花、火焰点燃,都能迅速熄灭并引起严重爆炸。 化肥、木屑、奶粉、洗衣粉、纸屑、软木塞、硫磺、硬橡胶粉、皮革和其他许多物品的加工业,时有粉尘爆炸发生。 为了防止引发熄灭,在粉尘没有清理干净的区域,严禁明火、吸烟、切割或焊接。3熔盐池爆炸 P82 熔盐池爆炸属于事后抢救往往于事无补的灾难性事件,大多是由于管理和操作人员对熔盐池的潜在危险疏于认识引起的。第五节 爆炸极限实际一、爆炸极限实际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组成下才可引起熄灭或爆炸,且熄灭(或爆炸)的速率

26、随组成而变。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那么称为爆炸上限。爆炸上下限之间为爆炸极限范围。 P82爆炸极限的计算参见P87。 CO空气混合物80%不燃不爆例如:CO 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H2空气: 475%C2H2空气:2.281%NH3空气:1528%等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2NH380%75%81%28%COH2C2H2NH312.5%4%2.2%15%二、影响爆炸极限的要素1初始温度 爆炸性混合物的初始温度越高,混合物分子内能增

27、大,熄灭反响更容易进展,那么爆炸极限范围就越宽。温度升高使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添加。表4-8列出了初始温度对丙酮和煤气爆炸极限的影响。P110表4-8 初始温度对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影响物质初始温度/L下/%L上/%物质初始温度/L下/%L上/%丙酮煤气050100201002004.24.03.26.005.455.058.09.810.013.413.513.8煤气3004005006007004.404.003.653.353.2514.2514.7015.3516.4018.752初始压力 爆炸性混合物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影响很大。普通爆炸性混合物初始压力在增压的情况下,爆炸极限范围扩展。这

28、是由于压力添加,分子间更为接近,碰撞几率添加,熄灭反响更容易进展,爆炸极限范围扩展。(一氧化碳随着初始压力的添加,爆炸极限范围减少)。 P110表4-9 初始压力对甲烷爆炸极限的影响初始压力/MPaL下/%L上/%初始压力/MPaL下/%L上/%0.10131.0135.65.914.317.25.06512.665.45.729.445.73、惰性介质或杂质 P85 爆炸性混合物中惰性气体含量添加,其爆炸极限范围减少。当惰性气体含量添加到某一值时,混合物不再发生爆炸。惰性气体的种类不同对爆炸极限的影响亦不一样。 如甲烷,氩、氦、氮、水蒸气、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对其爆炸极限的影响依次增大。 在普

29、通情况下,爆炸性混合物中惰性气体含量添加,对其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爆炸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 对于爆炸性气体,水等杂质对其反响影响很大。 假设无水,枯燥的氯没有氧化功能:枯燥的空气不能氧化钠或磷;枯燥的氢氧混合物在1000下也不会产生爆炸。 痕量的水会急剧加速臭氧、氯氧化物等物质的分解。 少量的硫化氢会大大降低水煤气及其混合物的燃点,加速其爆炸。 4容器的材质和尺寸 容器材质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如氢和氟在玻璃器皿中混合在液态空气温度下,置于黑暗中也会产生爆炸。而在银制器皿中,在普通温度下才会发生反响。 实验阐明,容器管道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对于同一可燃物质,管径越小,火焰蔓延速度越小。

30、 当管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火焰便不能经过。这一间距称作最大灭火间距,亦称作临界直径。当管径小于最大灭火间距时,火焰便不能经过而被熄灭。5能源 火花能量、热外表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等,对爆炸极限均有影响。 如甲烷在电压100 V 电流强度1A时不会引起爆炸 2A时爆炸极限为5.913.6 3A时为5.8514.8 对于一定浓度的爆炸性混合物,都有一个引起该混合物爆炸的最低能量。浓度不同,引爆的最低能量也不同。对于给定的爆炸性物质,各种浓度下引爆的最低能量中的最小值,称为最小引爆能量,或最小引燃能量。 光对爆炸极限也有影响 P86第六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火灾和爆炸的

31、危险性取决于处置物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危险化学反响的发生、安装破损走漏以及误操作的能够性等。 火灾和爆炸事故,共同的特点,即人的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对物料和安装进展正确的危险性评价,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完善的对策,赖以对安装进展平安操作。 P100 一、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1气体 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价气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目的。气体的爆炸极限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气体温度升高,爆炸下限降低;气体压力添加,爆炸极限变宽。气体的自燃点越低,越容易起火,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气体的分散性能对火灾爆炸危险性也有重要影响。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分散速度越快,火焰蔓延的越快,火灾爆

32、炸的危险性就越大。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燃气体分散速度比较快,火灾爆炸危险性比密度比空气大的可燃气体大。 P1002液体 P100 闪点和爆炸极限是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目的。闪点越低,液体越容易起火熄灭,熄灭爆炸危险性越大。 液体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与液体的蒸气压有关,而蒸气压的大小是由液体的温度决议的。 液体爆炸极限可以用温度极限来表示。液体爆炸的温度极限越宽,温度下限越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液体的沸点对火灾爆炸危险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液体的沸点是液体挥发度的重要表征。液体的挥发度越大,越容易起火熄灭。 液体的沸点越低,挥发度越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液体的化学构造和相对分子质量对火

33、灾爆炸危险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有机化合物中,醚、醛、酮、酯、醇、羧酸等,火灾危险性依次降低。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比饱和有机化合物的火灾危险性大。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体比正构体的闪点低,火灾危险性大。氯、羟基、氨基等芳烃苯环上的氢取代衍生物,火灾危险性比芳烃本身低,取代基越多,火灾危险性越低。但硝基衍生物恰恰相反,取代基越多,爆炸危险性越大。 同系有机化合物,如烃或烃的含氧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闪点也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小。 但是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液体,普通发热量高,蓄热条件好,自燃点低,受热容易自燃。3固体 固体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固体的熔点、着火点、自燃点、比外表积及热分解性能

34、等。 熔点低的固体物质容易蒸发或气化,着火点低的固体那么容易起火。 固体的自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粉状固体的自燃点比块状固体低一些,其受热自燃的危险性要大一些。 固体物质的氧化熄灭是从固体外表开场的,所以固体的比外表积越大,和空气中氧的接触时机越多,熄灭的危险性越大。 许多固体化合物含有容易游离的氧原子或不稳定的单体,受热后极易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从而引发熄灭和爆炸,如硝基化合物、硝酸酯、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 物质的热分解温度越低,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二、化学反响的火灾爆炸危险 P1011氧化反响 一切含有碳和氢的有机物质都是可燃的,特别是沸点较低的液体有严重的火险。如汽油类、

35、石蜡油类、醚类、醇类、酮类等有机化合物,都是具有火险的液体。 许多熄灭性物质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就能反响释放出热量,假设热的释放速率大于耗费速率,就会引发熄灭。 具有严重的火险的物质,如粉状金屑、硼化氢、磷化氢等自然性物质,闪点等于或低于28的液体,以及易燃气体。必需与空气隔绝,或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2. 水敏性反响 许多物质与水、水蒸气或水溶液发生放热反响,释放出易燃或爆炸性气体。这些物质如锂、钠、钾、钙等金属的合金、氢化物,氮化物、酸酐、浓酸或浓碱。3酸敏性反响 许多物质与酸和酸蒸气发生放热反响,释放出氢气和其他易燃或爆炸性气体。这些物质包括前述的除酸酐和浓酸以外的水敏性物质、金属和构造合

36、金,以及砷、硒、碲和氰化物等。 三、工艺安装的火灾爆炸危险 P101 化工企业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主要缘由是对某些事物缺乏认识,例如,对危险物料的物性,对消费规模及效果,对物料遭到的环境和操作条件的影响,对安装的技术情况和操作方法的变化等事物认识缺乏。特别是新建或扩建的安装,当操作方法改动时,假设仍按过去的阅历制定平安措施,往往会由于人为的微小失误而铸成大错。 分析化工安装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主要缘由可以归纳为以下五项,各项中都包含一些小的条目。1安装不适当(1)高压安装中高温、低温部分资料不适当;(2)接头构造和资料不适当;(3)有易使可燃物着火的电力安装;(4)防静电措施不够;(5)安装开场

37、运转时无法预料的影响。2操作失误(1)阀门的误开或误关;(2)熄灭安装点火不当;(3)违规运用明火。 3安装缺点(1)贮罐、容器、配管的破损;(2)泵和机械的缺点;(3)丈量和控制仪表的缺点。4不停车检修(1)切断配管衔接部位时发生无法控制的走漏:(2)破损配管没有修复,在压力下降的条件下恢复运转;(3)在加压条件下,某一物体掉到安装的脆弱部分而发生破裂;(4)不知安装中有压力而误将配管从安装上断开。P1335异常化学反响(1)反响物质匹配不当;(2)不正常的聚合、分解等;(3)平安安装不合理。 在工艺安装危险性评价中,物料评价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安装危险性没有进展全面评价会出现上述景象的结果

38、。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蔓延和扩展,问题往往出在平常操作中并无危险,但一旦遭遇紧急情况时却无应急措施的物料上。 目前安装危险性评价的重点是放在由于事故而迸发火灾并转而使事故扩展的危险性上。P102 四、防火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的根本目的是把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降至最低限制。 防火防爆的根本原那么是预防发生、限制扩展、灭火熄爆。 防火防爆的根本内容是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平安处置,以及对于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点火源的平安控制。 P1021.易燃易爆物质的平安处置 对于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应该防止在爆炸范围之内加工。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限制易燃气体组分的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 (2)用惰性气体取代

39、空气; (3)把氧气浓度降至极限值以下。 对于易燃易爆液体,加工时应该防止使其蒸气的浓度到达爆炸下限采取以下措施: (1)在液面之上施加惰性气体覆盖; (2)降低加工温度,坚持较低的蒸气压,使其无法到达爆炸浓度。 对于易燃易爆固体,加工时应该防止暴热使其蒸气到达爆炸浓度,应该防止构成爆炸性粉尘。可采取以下措施: (1)粉碎、研磨、筛分时,施加惰性气体覆盖; (2)加工设备配置充分的降温设备,迅速移除摩擦热、撞击热; (3)加工场所配置良好的通风设备,使易燃粉尘迅速排除不至于到达爆炸浓度。 2点火源的平安控制(1)明火 明火主要是指消费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

40、量防止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汽、过热水或其他热载体加热。 假设必需采用明火,设备应该严厉密闭,熄灭室与设备应该隔离设置。 凡是用明火加热的安装,必需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安装相隔一定的间隔,防止安装走漏引起火灾。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不得运用普通电灯照明,必需采用防爆照明电器。 P103 在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工艺加工区,应该尽量防止切割和焊接作业,最好将需求动火的设备和管段装配至平安地点维修。 进展切割和焊接作业时,应严厉执行动火平安规定。 在积存有易燃液体或易燃气体的管沟、下水道、渗坑内及其附近,在危险消除之前不得进展明火作业。 P134(2)摩擦与撞击 在化工行业中,摩擦与撞击是许多火灾和爆炸的重要缘由。 机器轴承要及时加油,坚持光滑,并经常去除附着的可燃污垢。能够摩擦或撞击的两部分应采用不同的金属制造,摩擦或撞击时便不会产生火花。 搬运盛装易燃液体或气体的金属容器时,不要抛掷、迁延、震动,防止相互撞击,以免产生火花。防火区严禁穿带钉子的鞋,地面应铺设不发生火花的软质资料。 (3)高温热外表 加热安装、高温物料保送管道和机泵等,其外表温度都比较高,应防止可燃物落于其上而着火。可燃物的排放口应远离高温热外表。假设高温设备和管道与可燃物安装比较接近,高温热外表应该有隔热措施。加热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