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外治_第1页
糖尿病中医外治_第2页
糖尿病中医外治_第3页
糖尿病中医外治_第4页
糖尿病中医外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法的定义中医外治法又称中医内病外治,通过人体体表、孔窍、穴位给以不同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以调节机体的功能,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这种方法称为“内病外治”。中医外治法的特点作用快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运用方便、操作简便、取材容易、能够直接观察,随时掌握,患者乐于接受。糖尿病的基本认识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和作用障碍导致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眼底病、白内障或肢体坏死、周围神经病、性功能障碍等。 属中医“消渴”范畴 中医病理认为多由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糖尿病

2、的主要临床分型1、西医分型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2、中医分型 上消(燥热伤肺)主要症状口渴喜饮。 中消 (胃热津伤)主要症状善食、易饥。 下消 (肾虚阴阳不足)主要症状多尿。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机理通过综合调节作用,着眼于正气与病邪双方的强弱、进退,机体的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状态。强调平衡阴阳,进行整体调节。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正常 。中医外治的有效性1、降糖;2、降压;3、双向调节作用,改善代谢,减少胰岛素抵抗;4、改善循环;5、调整神经功能,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失眠、多汗、疲乏等) -中医理论:调整全

3、身气血阴阳糖尿病患者进行外治的难点血糖升高,有创治疗容易导致感染;创面难以愈合;温度难以掌握; 难点如何保证安全糖尿病的中医治疗项目针刺疗法(1)针刺可使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靶细胞受体功能增强,加强胰岛素对糖元的合成代谢及氧化酵解和组织利用的功能,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2)针刺后糖尿病人T3、T4含量下降,表明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了对糖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血糖。(3)针刺可使糖尿病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异常指标下降,这对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血栓形成,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4)针刺能够调整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有利于糖

4、代谢紊乱的纠正。针灸治疗消渴病,对于早期、中期病人及轻型患者,效果较好,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性膀胱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等 。针灸注意事项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昏迷时不宜针灸。糖尿病合并有皮肤感染、溃疡者不宜针灸。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马上针刺糖尿病孕妇。晕针者不宜针刺。耳穴压丸法耳为泉穴之所聚,耳穴是全身信息的一个反应点和控制点,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人体某一脏腑和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郭相应的部位上。耳穴疗法就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5、。耳穴压丸法耳穴压丸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主要用于轻症糖尿病患者,治疗多发性毛囊炎、皮肤瘙痒等糖尿病并发症。常选穴位有渴点、饥点,神门,内分泌点,胰腺,胰腺点等。注意事项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按压宜轻。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将药液等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利用针刺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可用于

6、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发皮肤瘙痒症。常选穴位足三里、曲池穴。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个穴位换一个针头。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2.使用穴位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一种用光滑扁平的器具蘸上润滑液体刨刮或用手指钳拉患处以达到治病目的一种简单自然疗法。人体皮肤富有大量的血管、淋巴管、汗腺和皮脂腺,它们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并有调节体内

7、温度,保护皮下组织不受伤害的功能。适应症:各种原因导致的头昏,头痛,睡眠障碍及面部斑疹等;治疗频率:5-7天一次,每次20-25分钟;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调成糊状,再直接贴敷穴位或患处,通过对人体表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机能,并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穴位贴敷可以起到辅助降低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如手足畏寒、肢体麻木、肢体疼痛。常选穴位:背腧穴、中脘、双天枢等。用药:注意穴位贴敷药物的组成,既要透皮,又不能破皮。禁忌症(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2)对药物过敏者禁用。(3)孕妇禁用。(4)久病、体弱、幼儿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注意事项(1)选准穴位,注意体位。(2)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3)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4)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艾条灸艾条灸是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消渴病并发痹症、痿症”范畴,从病机来看,阴损及阳,脉络空虚,复感寒邪,寒滞血脉,则经络瘀痹或气虚营弱,气虚血行不畅,血虚络脉空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