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_第1页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_第2页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灸-法灸法就是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1、艾条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2)操作方法: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每次灸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纱隔层上,灸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

2、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到艾灸的目的。2、艾柱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2)操作方法:将艾绒放入艾柱器内,根据病情,制成大小适宜之艾柱。将艾柱置于应灸穴位上,点燃艾柱顶端。等艾柱燃至病人感发烫时,即用镊子取下放入弯盘,另换一艾柱,继续点燃。一般每次灸壮(每个艾柱谓一壮)。3、隔姜灸、隔蒜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根据需要准备切成厘米薄,直径约的鲜姜片或鲜大蒜头横切成片数片(或用大蒜捣泥,取厚的大蒜泥敷于穴位皮肤)。()操作方法:暴露应灸部位。取鲜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壮。脐部

3、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之,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统称间接灸法。4、艾灸护理行艾灸时,须注意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以免病人自行移动时,艾灰脱落或艾柱倾倒而发生烫伤或烧坏衣被。艾条灸时,要注意燃点的距离,太近则易烫伤,太远则疗效不佳,应随时询问病人温热感,并观察局部潮红程度。行艾柱灸时,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灸后如起小水泡,一般不须处理或涂龙胆紫,较大水泡应消素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涂上龙胆紫或金万红软膏。(4)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之艾条套入玻璃试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5)艾灸毕应为病人盖好衣被,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6)凡颜面、五官区域、大血管、粘膜处及热证,一般不宜艾灸。5、在护理中的应用(1)脾胃虚寒性胃痛:灸中脘(隔姜灸)、内关、足三里。(2)脾虚型腹泻:灸天枢(隔姜灸)、神阙(隔盐灸)、足三里、肾俞、脾俞。(3)虚脱、四肢厥逆:灸百会、神阙(隔盐灸)、涌泉(4)虚寒型痛经:灸关元、中极、三阴交、足三里(5)虚寒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