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_第1页
关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_第2页
关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_第3页
关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_第4页
关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011-08-19 09:22:17) 转载标签: 杂谈关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尽管全民动员、声势浩大,但创建活动成效与预期目标相比,还大不尽如人意。为此,笔者就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刍议如下。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领导机制问题。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手软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单位领导把工作重点放在追求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了提高人的素质。从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和干部,都是身兼数职,无法专心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二是经费投入不足。乡村两级图书

2、室、远教室、村办公室等设施存在着规划不到位、数量不足、档次不高、设施落后的问题;市直单位的图书室、活动室等没有专人管理,不能及时更新,常年“闭门自居”、形同虚设。县市级文明办因财政预算经费严重不足(如:涟源市委文明办每年财政预算经费仅1万元),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束缚。三是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各地各部门普遍存在“重评比,轻创建”问题,在上级检查验收时突击整治环境,加班赶建档案资料,评比后,创建工作无人问津。很多活动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员不能坚持正常开展,各种不文明现象也随即回潮,创建工作出现停滞。四是创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精神文明创建的方式、方法不能很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大多还停留在搞活动、贴

3、标语、提口号等传统形式,不能很好地把先进理念和方法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简单地把人民群众作为受教育的一个整体,缺乏针对性,导致创建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吸引力,群众参与度低。 五是队伍建设问题。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人员,一方面,由于县市级文明办人员编制只有1-2名,乡镇和市直单位文明办没有人员编制,基本上只有1个,且身兼数职;村一级配套人员几乎为零,存在着严重数量不足的问题。二、对策和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搞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本地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常抓不懈。建立

4、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一把手亲自抓,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精神文明创建负责人,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措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人翁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及时宣传创建活动中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成效、新经验,通过宣传推介先进典型,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加大投入,政策扶持。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各级财政对本级文明办的财政预算经费不得少于一定数额,并明确规定每年财政投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经费标准或占总支出的比例,且对农村的投入不低于对城市的投入。各相

5、关部门在各种涉农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要向创建乡镇倾斜。对乡村公益设施建设等,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服务,加强业务指导。各乡镇也应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同时,要鼓励社会各界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创建活动。(四)创新方法,提高实效。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计划性、针对性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如何让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真正受益”上下功夫,让群众真切的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喜人变化,增强精神文明的感召力、吸引力。(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上级主管部门应明确

6、规定各级文明办的人员编制配备问题,增强工作力量。对各地各部门精神文明主管领导和专干,定期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乡镇在开展文明乡镇创建活动的基础上,还要认真指导村一级开展创建活动,努力建成一支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战斗力强、作风硬朗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队伍。当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原文出处】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作者 】田建国【 年份 】199701【分 类 号】G4【分 类 名】高等教育【原刊地名】烟台【原刊期号】199701【原刊页号】59-63【作者简介】作者田建国山东省高校工委副书记【 正文 】一、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有忽视和轻视理想、信念的倾向。一

7、是强调道德文化,淡化理想信念。这并不是说道德文化不重要,而只强调道德文化,不大讲理想信念,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一种好人教育。二是强调现代化,淡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片面强调与西方接轨,忽略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的“西化”、“分化”,在我们经济建设中,并不是任何方面都能与西方接轨的。三是在弘扬主旋律方面,突出了爱国主义,淡化了社会主义。实际上,光讲爱国主义是不够的,如果光讲爱国主义,忽略社会主义,三个主旋律,光讲一个,结果要变样变味。 这些应该引起同志们的注意,无论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抵御西方的“西化”、“分化”,都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当前师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来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8、路,对党的某些方针、政策,还有不少的困惑、疑虑;师生中忽视政治,远离政治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是否更优越的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不是要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三个问题上。从我们的工作来看,有三个问题: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中,比较偏重一般的道德建设,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教育下功夫不够;二是比较偏重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教育,讲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革命传统不够;三是比较注重学生的一般文化素养的提高,对发挥文化选修课的思想教育功能重视不够。 (二)在扩大开放过程中,高校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不少大学同外国大学建立了联系,开展学术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

9、果。但是,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以政治为目的,以学术为掩护,以金钱为诱饵,利用教育交流的机会,不断地向我高校进行渗透。我们学校有的教师政治观念淡薄,警惕性不高,眼睛只盯在交流上、学术需求上,忽视了政治上的责任和理想,有的教师对西方的观点,是述而不批,只作客观评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提防西方国家利用和我们教育合作交流的机会进行“西化”、“分化”。 (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有所增长。一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上课开“无轨电车”,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有的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还有不少问题。 (四)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中

10、,精神垃圾防范难度进一步加大。现在高技术发展,青年学生掌握电脑高科技的人数进一步增多。上海对名大学生,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大学生在一周中上机时间是小时,中学生是小时。计算机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变化。计算机的信息量大,内容多,对学生摄取知识非常有力,但有些信息中加上了黄色的、暴力的、反动的东西,这些信息与其它信息相互交叉、渗透,控制难度比较大,这就增加防止精神垃圾传播的难度。 (五)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从我们研究的情况来讲,也感到正在形成两个反差。一个反差是校园内外的反差。学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上某些低水准的道德行为反差,用许多政工干部的话来讲,常年累月苦口婆心的教育

11、,常常被某些错误导向,社会上流传的丑闻,几句顺口溜所掩盖。“所谓校园百日功,不及社会一阵风”,“五天的学校教育不如两天的双休日”。另一个反差是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现在一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在向个人倾斜,向金钱倾斜,向急功近利倾斜,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牺牲未来。这与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有人讲,现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观念,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应该讲是一个很大的影响。现在毕业生分配,我们让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最艰苦的地方发挥作用,但有些学生听不进去,为什么呢?现在人才市场出现了,人向高处走,都要向劳动力价值高的地方流动,它受到利益机制的驱动,利益是刚的。现在的青年

12、人,你让他安贫,他不干,让他乐道,他津津有味。现在很现实,比如,留校生每月元工资,到三资企业元的工资,这样不少学生可能就要选择到三资企业。它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到哪干工资一个样是绝对不一样的,这给我们思想教育提了一个难题。我们需要认真仔细研究。 (六)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包括思想道德建设,还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山东怎么培养一批掌握最新技术,站在学科最前沿,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尖子人才;怎么培养在国际竞争中,能够占据制高点,适应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人才,这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问题。我们曾调查了一些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责任心和协作意识评价不高。在知识能力方面,唯书、唯上,缺乏

13、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在时代变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大学生在变化中思考,在变化中选择,在变化中追求,而且又在思考、选择、追求中变化,现在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支流问题不能忽视;思想情绪稳定活跃,但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心态;静态观察比较乐观,动态分析有些问题值得忧虑;表面上看起来趋向务实,深层里陷入迷茫。换一个角度概括为:三强、三弱、三认同。即自我意识强,成才意识强,参与意识强;集体观念弱,社会公德弱,心理素质弱;对改革开放形势认同,对邓小平理论认同,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认同。有些学生讲,现在是一只眼在校内看书学习,另一个只眼看着校外的大楼,一层

14、层、一栋栋盖起。越看越起劲,越看越高兴,越看越感到我们社会主义道路是走对了。很多同学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表现出空前的政治热情。有的同学说,毛泽东解决了中国人站起来的问题,邓小平解决了中国人站得住的问题。对江泽民领导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大学生评价也很高,认为工作很有光彩,已经顺利接班,威信正呈上升态势。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走向,我们感到同社会发展的脉博是共振的,在政治观念上是认同、乐观、上进;对社会热点上是关注多、忧患多、思考多;在成才意识上是求知、求新、求整体意识的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价值取向多元。 (一)具体表现 一个中心。即以我为中心成才。学校中出现了考研热,有的学校一半

15、以上,甚至以上的学生报考研究生,晚自习率很高,去图书馆的很多,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但深入分析,学生成才的动机和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是以自我价值、自我实现为中心,这种成才动机,与党的培养目标,与“四有”人才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两个矛盾。一个是学生期望值过高和教学改革的矛盾。学生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但一旦改革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就有抵触情绪。如收费问题。另一个是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落后的文化娱乐设施的矛盾。现在教育经费不足,文化娱乐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学生高品位的文化要求。 三个压力。即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现在就业的竞争,使学生更加重视自我完善,求知欲望增

16、强,对市场经济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反应快,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逃课学外语、学电脑,出现了逃课不逃学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课外读物是房地产、股票、证券、计算机等实用性的东西,很少有学生看基础学术、经典方面的书,现在用人单位择人也是看外语、计算机。其实,校园文化不应让市场文化牵着鼻子走,高校不是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所,应有它本身的规律。教育本身是长跑不是百米冲刺。它需要的是后劲。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和高科技的中轴原理的是理论知识,不是应用知识,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走上社会后能举一反三,终身受益,不要为当前人才市场的一些假象所误导。经济压力。由于学校招生收

17、费并轨,学校出现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其中特困生占。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家庭年人均收入在元以下,特困生月伙食费支出在元以下。现在有的学校特困生说:“学校大门朝南开,有才无钱莫进来”,担心择优录取变成了择富择钱录取。解决特困生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强学生勤工俭学。就业压力。不少学生担心自己的才能和前途被无规则用人机制、选人机制所断送。 四个转变。第一个转变,由关心西方思潮转向关心中国的国情,从年代西方热转变到年代的东方文化热。第二个转变,由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转变到注重务实。过去经常是学生选择社会,指责多,意见多,不满意多。现在学生开始改变到自己要被社会所选择。第三个转变,由关心国家、关心社会

18、,逐渐变为关心自己,有些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出现了“才大志疏”的倾向。第四个转变,由一味的追求出国留学转变为在国内寻求用武之地。经济飞速发展,改革日新月异,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人生舞台。成才视角投向国内,出国热降温。 五个更多。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时往往表现出五个更多:一是更多的采用生产力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标准;二是更多的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政治标准;三是更多的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四是更多的采用批判标准,而不是建设标准;五是更多的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中国特色的标准。 (二)突出特点 大学生的价值,道德取向,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从整体上看,多种

19、取向并存,从个体上看,多数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多变的状态。其特点是: 双重性。比方说稳定问题,很多学生认为改革需要稳定的环境,但一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就认为闹一闹就可以解决了。思想认识上的深刻与肤浅,公正与偏激共存。 反复性。就是思想道德不断受到外界思想因素的干扰,一些原来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新的情况或新的挫折面前出现新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 可塑性。由于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处于形成阶段,因而思想道德观念也不成熟,不稳定。一些错误的观点,模糊的认识,不是根深蒂固,而是可以改变的。 矛盾性。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积极向上的总趋势,同时也反映出矛盾困惑

20、的一面。部分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认同,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这一深层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人生价值观上,部分学生存在崇尚自我、急功近利的现象,他们成才的意识很强,但为谁读书、为谁成才、为谁活着,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并不十分清楚,甚至有一些模糊错误认识。他们有抱负、有上进心,但是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识,比较浮躁,有些人力图在个人和社会的交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我实现的途径。当两者出现矛盾时,价值天平往往向个人倾斜。特别是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集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利益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上的困惑明显增加了。 三、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打算 根据六中全会精神,高校加强精

21、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一)认真学习决议,增强工作责任感。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研究,分析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狠抓思想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在思想落实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培训,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在组织落实上,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构,配备好干部。 (二)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要有计划、有内容、有材料、有辅导、有检查,年终干部考核,述职要同时述学,要把理论学习的态度和质量纳入考核的指标。二是教职工的学习,要求每周不少于两小时。三是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两课”,要求学生

22、在校期间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理论学习重点要突出思想政治内容。 (三)坚持抓好弘扬主旋律的教育,坚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三个主义”教育,树立“三观”。在途径上,一是发挥两课在主旋律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两课教学,从政治、历史、法律、道德、国际关系等不同层面进行系统教育,文化课、选修课、专业技术课也要加强和渗透主旋律教育;二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三是把专业教育和主旋律教育结合起来;四是建立必要的礼仪制度;五是加强社会实践;六是表彰先进典型。 (四)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师德建设。要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建立教书育人机制,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要认真研究教师的思想状况,从增强教师的

23、敬业意识,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塑造教师的师德风范入手,制订和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规范,制订和完善教职工的岗位规范,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要实行教师评定职称一票否决权制度,对职称申请人的德育意识和教书育人的情况进行评定,不合格的教师取消评定职称的资格。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包括培养意识、明确职责、细化指标、强化操作、考核评估、配套奖惩、政策兑现。 (五)加强对“两课”教学的领导和指导。要注意以邓小平理论构筑“两课”新体系。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设施,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 (六)要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增长点。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

24、娱乐活动,它已经赋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函。要从育人环境优化的高度看待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改革学生宿舍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将宿舍建设成为生活、娱乐、教育等多功能的“文化小区”。 (七)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学校党委要重视思想理论动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思想认识问题,积极引导,对重大的政治方向、重大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分清是非,对错误的反动的东西要坚决抵制斗争,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要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界限,不能把学术问题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要坚持学术问题研究的政治方向,决不

25、允许借学术研究为名,散布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学术问题可以讨论,但必须强调课堂教学纪律。课堂教学是国家行为,国家意识形态。教师在思想倾向、政治观点、价值取向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宣传舆论管理,建立和完善宣传规范制度,严格执行宣传纪律。 (八)加大经济投入,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建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基金。 (九)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 (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高校要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正、副组长,高校党委会每学期都要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和主要政策的拟定。校长对教学科研和精神文明建设要统筹规划,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检查。要建立和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细化、实化、具体化。倾听意见解决存在问题增加精神文明建设实效 本报讯(记者陈玉珍) 省调研组圆满结束对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调研工作,昨日上午向市委、市政府反馈了检查期间接到群众的来电和来信,特别是群众对我市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少萍,副市长周(火加昆)民,市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