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_第1页
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_第2页
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_第3页
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_第4页
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资料4: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EFeco logical footprint 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从生 态学角度来衡量可持续开展程度的方法。生态足迹衡量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 条件下,人类消耗了多少用于延续其开展的自然资源,并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归纳成一个数字,即人类活动排他性占有的生物生产土地。 一个人口个人、 城市或国家的生态足迹,即是生产相应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 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 )。将生态足迹同国家 或区域围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相比拟, 能够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 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力

2、围之。生态足迹对于可持续性的衡量是一种 “强可持续性的测量手段。当一个地 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即出现“生态赤字;当其大于生态足迹时, 那么产生“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说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要满足现有水平的消费需求,该地区要么从地区之外进口所欠缺的资源以平衡生态 足迹,要么通过消耗自身的自然资本来弥补收入供应流量的缺乏。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生态足迹分析法将地球外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为6大类进展核算:1化石能源用地,用来补偿因化石能源消耗而损失的自然资 本存量而应储藏的土地;2耕地,生物生产性土地中的生产力最大的一类土地; 3牧草地,即适于开展畜牧业的土地;4林地,指可产出

3、木材产品的人造林或.word.zl-天然林;5建筑用地,包括各类人居设施及道路所占用的土地;6水域,包括可以提供生物产出的淡水水域和海洋。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如下:.计算各种消费工程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分量A i的计算公式为A i = C i/Yi =P i + I i - E i/ Y i x N,式中:i为消费工程的类型,A i为第i种消费工程折算的人均生态足迹分 量hm2 /人,C i为第i种消费工程的人均消费量,Y i为生物生产土地生 产第i种消费工程的世界年均产量kg /hm2,P i、I i、E i分别为第i种消 费工程的年生产量、年进口量和年出口量, N为人口数。.计算人均生

4、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E f的计算公式为Ef =Eei = ErjA i =Erj P i + I i - E i/ Y i x N,式中: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2/人,ei为人均生态足迹分量,rj为均衡因 子。.计算生态承载力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某类生物生产面积所代表的平均产量同世界平均产量的 差异可用“产量因子 yield factor表示。某类土地的产量因子是其平均生产 力与世界同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的比率。将现有不同的土地类型乘以相应的均衡 因子和当地的产量因子,就可得到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E c = Ecj = E aj x rj x y j,.word.zl

5、-式中:E 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cj为人均生态承载力分量,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y j为产量因子。生态足迹随总人口规模、人均消费水平、技术使用的资源密度等的变化而变 化。技术能够改变土地的生产力水平,或者资源用于产生商品和效劳的效率。而 生态承载力受到生产性土地面积以及单位土地生产能力的影响。技术、人口和消费的变化会减小或增大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之间的差距。.关于生态足迹中的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任何人口的区域生态足迹是这些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废 弃物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在生态足迹账户核算中,生物生产面积主要考虑耕地、 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

6、水域 6种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由于这6 类生物生产面积的生态生产力不同,要将这些具有不同生态生产力的生物生产面积转化为具有一样生态生产力的面积,以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需要对计算得到的各类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 均衡因子是一个不同类型的生 态生产性土地转化为在生态生产力上等价的系数,反映的是不同土地类型的平均 生态生产力的差异,在此我们采用的均衡因子分别为:耕地、建筑用地为2.8,森林、化石能源土地为1.1,草地为0.5,水域为0.2,均衡处理后的6类生物生 产面积即为具有全球平均生态生产力、可以相加的世界平均生物生产面积。由于 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存在差

7、异的,因而各国各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实际面积是不能直接进展比照的,产量因子就是一个将各国各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转化为可比面积的参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 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同类平均生产力的比率,这样不同区域的计算结果才.word.zl-具有可比性。我国目前采用的产量因子分别为:耕地、建筑用地为1.66,林地为 0.91,草地为0.19,水域为1.00,化石原料用地为001石播料用地吸收化石燃料燃烧 所排放的co.,以 及通过木质生物量 筋累可利用能成的L11)以全球生育用生产力为12)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ec时,生态赤字一生态不可持续;当efec时,生态盈余一生态可持续。.数据处

8、理与分析12006年市各主要消费工程的人均年消费量值生物资源消费类型生物量/t人均?肖费量kg/人小麦111000.336稻谷323009.788与562700170.515高粱31700.961大豆8030024.333棉花1230.037油菜籽0.000花生87892.663麻类2930.089糖类2070.063烤烟2720.082蔬菜26153679.253猪肉837821253.885牛肉31560.956羊肉290448.801奶类3499710.605山羊毛1680.050绵羊毛40401.224羊绒一5280.160禽蛋279908.482蜂蜜3110.094.word.zl-

9、备茧260.008水产品36651.110生漆0.000油桐籽0.000核桃110.003板栗0.000花椒160.004林产品、木材145314.403水果14813444.889备注:2006年,市常住人口为 330.33万人。能源消费类型年消费量GJ人均消费量GJ/人煤炭 330 00006610560020.032快45705001.385原油28809000.873燃料油12771000.387汽油39798001.206煤油13299000.403柴油53757001.629天然气10461000.3172市2006年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全球平均产量kg/hm 2生物量 t毛生态足迹h

10、m2人均生态足迹hm2/ 人)土地生产 面积类型小麦2744111004045.1890.001耕地稻谷27443230011771.1370.003耕地2415562700233002.0700.069耕地高粱320031709906.2500.003耕地大豆18568030043265.0860.013耕地棉花1000123123.0000.000耕地油菜籽1856耕地花生185687894735.4530.001耕地麻类1500293195.3330.000耕地糖类686002073.0170.000耕地烤烟1548272175.7110.000耕地蔬菜1800261536145297.

11、7780.043耕地小计0.134猪肉74837821132189.1890.336草地牛肉33315695636.3640.028草地羊肉3329044880121.2120.261草地奶类5023499769715.1390.021草地山羊毛1516844533.3330.013草地.word.zl-绵羊毛1540402693333.3330.013草地羊绒1552835197.2000.011草地禽蛋4002799069975.0000.021草地蜂蜜489331163.6560.000草地备茧12002621.6670.000草地小计0.077水产品293665126379.3100.

12、038水域生漆12000林地油桐籽1600林地核桃3000113.6670.000林地板栗3000林地花椒3000165.3330.000林地林产品、木材2145317302.2310.002林地水果350014813442324.0000.013林地小计0.0153市2006年能源生态足迹全球平均能足迹GJ/hm 2)折算系数GJ/t)人均消费量GJ/人)人均生态足迹hm2/人)生广面积 回煤炭5520.93420.0320.364化石燃料地快5528.7401.3850.025化石燃料地原油9341.8680.8730.009化石燃料地燃料油9350.2000.3870.004化石燃料地汽

13、油9343.1241.2060.0129化石燃料地煤油9343.1240.4030.004化石燃料地柴油9342.7051.6290.017化石燃料地天然气7150.2000.3170.004化石燃料地小计0.4424市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土地类型生态足迹的人均需求总面积/ hm 2均衡因子均衡面积/hm2/人)耕地0.1342.80.376草地0.7710.50.386林地0.0151.10.016化石燃料地0.4421.10.486建筑用地0.0002.80.000水域0.0380.20.008总足迹需求1.3991.272生态盈余hm2/人:0.444.word.zl-5市2006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土地类型生态足迹的人均供应生态承载力 )总面积/ hm 2均衡因子均衡面积/hm2/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