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开题报告_第1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开题报告_第2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开题报告_第3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开题报告_第4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开题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课题组长马文江指导教师杨本芸开题时间组内成员姓名班级分工马文江高二3班张晨雪高二3班李丹高二3班韩超高二3班王双飞高二3班李奇高二3班研究背景: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竞争。GM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种高 科技产物,所产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它将是人类解决食物短缺和从根本上解决食 品营养品质问题的有力手段。自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获得成功之后,各国科学家们纷纷 参与转基因生物的研究。随着转基因家畜、转基因植物和基因制药等研究成果的出现,转基 因食品也进入我们的生活。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转基因食

2、品的安全性仍无定论。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整个社会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下,广大学生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 普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更形象具体的认识,不能真正了解转基因食品对我们身体的好处与 坏处,更不能有意识的自觉加入到“了解转基因,安全使用转基因食品”的队伍中来。这就 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最普遍的生活角度出发,了解我国市场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现状。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提出,在活动中了解到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有哪些,清楚转基 因食品对人体安全的影响,初步掌握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这三种科研基本方法,学会运 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3、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获得研究的快乐。研究内容: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概念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 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优点(1)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2)可以降低生产成本;(3)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4)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5)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6)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7)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

4、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转基因食品的缺点(1)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主要不足不精确的技术:基因技术将一异源基因从一生物转入另一生物,虽然其DNA可以精 确地切割,但不能将新基因准确地植入另一生物中,从而影响这一生物其它基因的基本功能。 科学家无法预见植物基因化后产生新的,未知的蛋白质,也不能完全准确的预见对受体影响 的结果表现为不成熟性。副作用:基因技术像外科医生动心脏手术一样,科学家不能完全、预先知道对生物进 行DNA手术,有可能导致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虽然实验非常成熟,面对自然界的 强大压力,不能掌握所有对人类可能造成影响的资料。农作物广泛减产:基因技术通过不断出售种子而获取利润,这就意味着,

5、农场主种植 基因化种子时,所有种植的植物基因相同。当真菌、病毒、虫害侵袭这些特别的植物时,会 发生严重的产量减产。严重影响整个食物供给:昆虫、鸟类、野生物会携带基因化的种子到附近的田野,当 转基因植物产生花粉时,它们会交叉授花基因化的作物和野生物,所有的作物、有机物或无 机物通过交叉授花易受污染。(2)卫生危害未进行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试验: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 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未进行长时间的安全试验,没有人知道这类 食品是安全的。产生毒素:基因化食品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 毒素。Losey,J.E等(1999)报

6、道,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 累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就少,长得慢,4天的幼虫的死亡率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 玉米花粉的叶片)无一死亡。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 产生何种影响。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据报告, 对巴西坚果产生过敏的主体也会对用该坚果基因工程化而得到的大豆产生过敏。科学家把巴 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时有过敏的可能。 植物凝血素(Lectin)对有些害虫来说是有毒的,转基因食品不得含有此类有毒物质。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

7、:基因化的目的是去除或灭活人们认为 不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未知的,但它是基本的。比如它有自然的抑制癌症的能力 (Pariza,M.W., 1990)。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 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虚假新鲜感迷惑消费者。具有芳香、有光泽的红色蕃 茄能贮藏几周,但营养价值较低。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或蔬菜时,仅依靠外观和质地,因此, 不能准确判定该产品的真实质量。营养物质在环境中自然循环受到转基因微生物的干扰。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 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

8、菌素的基因。这 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 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虽然这种机会 可能性很小,但如出现无法治疗的并广泛传播的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时,其后果不堪 设想。荷兰科学家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的试验结果称,设计一人造胃,对人消化转基因 食物的过程进行模拟,发现DNA滞留在肠内,同时一些转基因细菌能够把自己的抗生素抗 性基因转移给人造胃的细菌。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 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英国新食品和工艺顾问委员会就禁止一种用抗氨苄青霉素基 因作标识的转

9、基因改良玉米趋势饲喂牛,因其中含有的DNA仍保持原样,并有可能加速对 抗菌素的抗药性。产生的问题不能进行追踪:若不进行标识,我们的公共卫生当局就无力因出现问题发 现其来源,潜在性的危害值得怀疑.副作用能杀害人体: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 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 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 Love,L.A.等,1993)。后查明系 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 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

1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0.1%便可杀死人体。(3)直接危害Lancet杂志1999年10月16日报告,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Pusztai,A.(1998)首次 用转雪花莲凝结素(GNA)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0天后,发现饲喂组大鼠结肠、空肠和 部分小肠粘膜变厚,而未饲喂转基因马铃薯组未发现病变。他认为,也许是导入的基因激活 或阻止植物中的其它基因的结果。另外观察到,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 生长不当,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脑部萎缩,免疫系统变弱。虽然英国皇家医学会对此 专门组织科学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该实验从设计、执行到分析等多方面存在缺陷,不应 过早得出

11、结论,虽然两组存在差异,但因受实验技术的限制和不正确的利用统计学,这些差 异说明不了问题。但仍不能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重组奶牛生产激素(rbGH)在 美国投入商业化使用后,使用者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导致了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增加,奶牛的繁 殖率低。由于药物的作用,使奶牛的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能耗增加而引起死亡。牛奶的营养 价值也降低了。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 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和其它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 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转基因治疗性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12、。尚无法检测证实。(4)环保的影响除草剂使用的增加:科学家估计,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应药量 高于正常的3倍。农民知道其作物对除草剂有抵抗力,会大量使用除草剂。杀虫剂使用的增加:GE农作物常使用自己特有的杀虫剂,EPA将其分类为杀虫剂, 这就意味着比以前有更多的杀虫剂进入我们的食品和田野。有报导,将优良的特定的基因(如 抗杀虫剂)植入作物,可能会使周围野生植物一并获得改良,呈现出抗杀虫剂的特征。生态被破坏:GEO通过食物链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新的微生物与有亲缘关系的生 物进行有效的竟争,引起环境发生不可见的破坏。作为人工制造成的转基因作物,可能成为 自然界不存在的外来品种,若干

13、年后,可能对地壤、野生近缘种、普通作物、相邻的植物及 环境造成破坏。基因污染难以消除: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 它不象化学或核污染,副面危害是不可逆转的。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流可使野生近缘种变为杂草,成为“超级杂草”。有资料证明, 把转基因油菜释放后,当大田的油菜附近有近缘杂草时,在萌发的后代种子中有93%被证 实是种间杂草。F对非目标生物有伤害,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Hilbeck(1998)用转基因Bt玉米喂 饲欧洲玉米钻心虫(ECB),并以它作为草蛉的饲料,GN喂饲一般玉米作为对照。实验结 果,转基因Bt玉米组死亡率60%以上,而对照组40%以下,认为与B

14、t有关的因子有关, 存活的草蛉中喂Bt玉米组成熟的时间平均比对照组晚3天。Birch,A.等(1996/7)的实验结 果表明,用转基因马铃薯饲喂蚜虫,雌虫的产卵量减少1/3,用喂转基因马铃薯长大的雄蚜 虫与对照组蚜虫交配,所得的未受精卵数量多4倍,已受精卵在未孵化前比对照组死亡率高 近3倍,以转基因马铃薯蚜虫为食物的雌飘虫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少一半,如果大规模的种 植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减少有益昆虫的种群。实际上,我们对DNA的了解是有限的,因为不知道它的许多功能。单一细胞的新陈代 谢是相当复杂的,它们的整个过程就更难了解。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中国于2000年8月8日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卡塔

15、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国务院于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该议定书,中国正式成为缔约方。议定书的目标是保证转基 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其潜在的对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在 缺乏足够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可对他国试图入境的转基因生物及产品采取严格的限制与禁入 措施。该公约的第23条规定,对转基因生物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增加决策 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应在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向公众通报结果。我们如何对待转基因食品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基因重组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人类今天种植的普通谷物正是几千年 来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的结果。我们在吃这些食物时,就吃进了从这种食物的野生亲缘种来 的抗病基因和各种其他基因,这是一般人没有意识到的。传统的杂交育种会引入成千上万个 新基因,其中许多基因是人类尚不了解的,不知道会引起什么后果。而转基因技术只是在已 经普遍种植的作物品种中,加入一两个已知性状的新基因,因此它培育新品种的效率更高, 而风险并不一定比传统育种更大。据报道,包括婴儿食品在内,转基因食品目前在美国市场 上已接近4000种,有两亿人食用,近十几年来很少有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到 目前为止,全球实现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