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_第1页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_第2页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_第3页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_第4页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PAGE IV. z.18500吨/年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摘 要本文讲述了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的开展进程和目前状况,包括原料路线、工艺设备、聚合方法等。本设计采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介绍了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工聚合机理,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质量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及合成工艺中的各种助剂选择,对聚合工艺过程进展详细的表达。并且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计算和选型三个方面进展准确的工艺计算,对厂址进展了选择,采取了防火防爆防雷等重要措施,对三废的处理回收等进展了表达,画出了整个工艺的流程图。关键词:聚氯乙烯, 生产技术,悬浮法,防粘釜技术 Design of 16500

2、tons / year PVC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ABSTRACTThis article tells the story of Chinas PVC industry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cluding raw material route, process equipment,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nd so on.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PVC by

3、suspension metho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of PVC by suspension method resin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qu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technical condition and various additives in the synthesis process selection, d

4、escription of how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in detail. And from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three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and process calculation, on the site selection, adopted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measures for fire and e*plo

5、sion prevention, the treatment to three wastes recycling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narration.KEY WORDS:polyvinylchloride,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the suspension method,anti-sticking reactor technology -. z.目录前 言 HYPERLINK l _Toc3898318871TOC o 1-3 h z uHYPERLINK l _Toc389831887第1章总论2HYPERLINK l

6、_Toc3898318881.1 国pvc开展状况及开展趋势2HYPERLINK l _Toc3898318881.2聚合工艺3HYPERLINK l _Toc3898318891.2.1 单体合成工艺路线3HYPERLINK l _Toc3898318901.2.2 聚合工艺实践方法4HYPERLINK l _Toc3898318891.2.3 原料的选择5HYPERLINK l _Toc3898318901.2.4原料的配比6HYPERLINK l _Toc3898318901.2.5设计所用物料的物理性质7HYPERLINK l _Toc3898318931.2.6主要工艺参数8HYPE

7、RLINK l _Toc3898318931.2.7聚合反响过程工艺流程表达10HYPERLINK l _Toc389831891第2章工艺计算13HYPERLINK l _Toc3898318922.1 物料衡算13HYPERLINK l _Toc3898318932.1.1 年投料的物料衡算13HYPERLINK l _Toc3898318942.1.2 车间的物料衡算14HYPERLINK l _Toc3898319022.1.3釡数及投料系数确实定14HYPERLINK l _Toc3898319022.1.4热量衡算16HYPERLINK l _Toc3898319022.1.4循环

8、冷却水用量17HYPERLINK l _Toc389831895第3章设备工艺设计19HYPERLINK l _Toc3898318963.1机械设备选项的原则19HYPERLINK l _Toc389831897 3.1.1 满足工艺要求19HYPERLINK l _Toc3898318983.1.2 设备成熟可靠19HYPERLINK l _Toc3898319023.1.3尽量采用国设备19 HYPERLINK l _Toc3898319023.1.4100立方米反响釜19 HYPERLINK l _Toc3898318993.2 汽提塔20HYPERLINK l _Toc3898318

9、993.3混料槽20HYPERLINK l _Toc3898318993.4离心机20HYPERLINK l _Toc3898318993.5枯燥器21HYPERLINK l _Toc389831905结论22HYPERLINK l _Toc389831906辞23HYPERLINK l _Toc389831907参考文献24-. z.前言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M均聚或与其他多种单体共聚而制得的合成树脂,聚氯乙烯再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高分子改性剂、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经过提炼、塑化、成型加工成各种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PVC的生产和技术的改良越来

10、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 本设计是以氯乙烯单体为原料,对年产能力为18500吨的PVC聚合工艺设计,以有关化工设计资料作参考,按课程设计大纲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展设计。 本设计的容是在简要介绍聚氯乙烯开展状况及其性质、用途,工艺方法选择的根底上,重点介绍了采用悬浮聚合法生产PVC的工艺过程,产量为年产18500吨。设计的主要容有:1、生产能力计算;2、原料及制备;3、物料衡算、热量衡算;4、工艺参数确定;5、聚合反响釜计算;6、产物后处理工序。设计图纸包括1工艺流程图;1聚合釜装配图。 本设计旨在理论学习的根底上,结合生产实践,熟悉工艺流程、生产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型等,掌握工艺设计中的物料衡算、

11、能量衡算、设备的计算、选型,对参考文献的查阅与学习等的方法。 总论1.1 国外PVC开展状况及开展趋势聚氯乙烯 PVC是五大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塑料制品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品种之一。可通过模压、层合、注塑、挤塑、压延、吹塑中空等方式进展加工,而且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和难燃性等特点,以其低廉的价格和非常突出的性能而广泛地用于生产板材、门窗、管道和阀门等硬制品,也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电缆等软制品。近年来,尽管在兴旺国家受到来自环保等多方面的压力,但世界对的总需求量仍出现稳定的增长态势。1992 年,世界 生产能力约为二千二百万吨,需求量为1900万吨 ;2002 年世界总产能约为三

12、千四百万吨,消费量约为二千八百万吨;2009年世界生产能力已上升到约三千九百万吨,需求量约为三千七百万吨;2010 年世界生产能力为 4300万吨 ,需求量4200 万吨 。尽管目前世界对PVC的生产和使用存在许多争议,特别在欧洲,对PVC 生产和制品的环保制约政策越来越严厉,但由于性能优良,生产本钱低廉,仍具有较强的活力,特别在塑料门窗、塑料管道等建材领域。我国聚氯乙烯(PVC)工业起步于50年代,仅次于酚醛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生产的热塑性树脂,第一个PVC装置于1958年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1。此后全国各地的PVC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到目前为止,我国有PVC树脂生产企业8

13、0余家,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总生产能力达220万吨年。PVC由氯乙烯(VCM)聚合而成,工业生产一般采用4种聚合方式:悬浮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禽微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其中悬浮法PVC(SPVC)树脂产量最高,占80,其次是乳液法PVC(EPVC),本体法PVC(MPVC)。VCM悬浮聚合是以水为介质,参加VCM、分散剂、引发剂、pH值调节剂等,在搅拌和一定温度条件下进展聚合反响;VCM本体聚合仅在VCM和引发剂存在下进展,无分散剂、外表活性剂等助剂;VCM乳液聚合在VCM、引发剂、乳化剂、H2O以及其他助剂存在下进展而VCM溶液聚合是在VCM、;引发和溶剂存在下进展,这种方法

14、有溶剂回收和残留污染问题,该方法已逐渐被悬浮法聚合或乳液法聚合代替。目前,生产PVC树脂主要采用悬浮法,少量采用乳液法及本体法现在,国引进PVC生产技术及设备的工程有二十项左右,其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两套设备是氯碱股份和齐鲁石化总公司的年产20万吨悬浮法PVC树脂装置,采用日本信越公司技术。化工二厂、锦西化工厂、化工二厂引进美国BF古德里奇公司悬浮法PVC树脂生产技术,生产高型号树脂,其它还有引进美国西方化学公司的高型号树脂和釜式汽提技术及设备,法国阿托公司、前德国布纳公司、日本吉昂公司、日本钟渊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的糊树脂生产装置和技术、法国本体聚合技术和设备等,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使我国PVC

15、树脂的生产技术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品品种有所增加,带动了我国PVC工业的开展2。我国PVC树脂的消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软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37.o,主要包括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根据厚度不同可分为压延膜、防水卷材、可折叠门等)、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件等。二是硬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 53.0,主要包括各种型材、管材、板材、硬片和瓶等。预计今后几年我国PVC树脂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6.4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消费量将到达约1250万吨,其中硬制品的年均增长速度将到达约7.0,而在硬制品中异型材和管材的开展速度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将

16、到达约10.1。未来我国PVC树脂消费将继续以硬制品为主的方向开展3。 中国聚氯乙烯工业有着广阔的开展前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聚氯乙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开展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展我国的聚氯乙烯工业。我们要发挥全行业的力量,克制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赶上世界聚氯乙烯工业的先进水平1.2聚合工艺1.2.1 单体合成工艺路线乙炔路线:原料为来自电石水解产生的乙炔和氯化氢气体,在催化剂氧化汞的作用下反响生成氯乙烯。具体工艺为:从乙炔发生器来的乙炔气经水洗一塔温度降至35以下,在保证乙炔气柜至一定高度时,进入升压

17、机组加压至80kpaG左右,加压后的乙炔气先进入水洗二塔深度降温至10以下,再进入硫酸清净塔中除去粗乙炔气中的S、P等杂质。 最后进入中和塔中和过多的酸性气体,处理后的乙炔气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饱和水分,制得纯度达98.5%以上,不含S、P的合格精制乙炔气送氯乙烯合成工序。 乙炔法路线VCM 工业化方法,设备工艺简单,但耗电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该方法在国外根本上已经被淘汰,由于我国具有丰富廉价的煤炭资源,因此用煤炭和石灰石生成碳化钙电石、然后电石加水生成乙炔的生产路线具有明显的本钱优势,我国的VCM 生产目前仍以乙炔法工艺路线为主。乙炔与氯化氢反响生成 可采用气相或液VCM相工艺,其中气相

18、工艺使用较多5。乙烯路线:乙烯氧氯化法由美国公司Goodrich 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工艺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合理,目前世界上采用本工艺生产的产能VCM约占总产能的VCM 95%以上。乙烯氧氯化法的反响工艺分为乙烯直接氯化制二氯乙烷EDC、乙烯氧氯化制EDC和EDC裂解3个局部,生产装置主要由直接氯化单元、氧氯化单元、EDC裂解单元、EDC 精制单元和VCM单元精制等工艺单元组成。乙烯和氯气在直接氯化单元反响生成EDC。乙烯、氧气以及循环的HCl在氧氯化单元生成EDC。生成的粗EDC在EDC精制单元精制、提纯。然后在精EDC 裂解单元裂解生成的产物进入VCM单元,VCM精制后得到纯VCM产

19、品,未裂解的EDC返回EDC精制单元回收,而HCl则返回氧氯化反响单元循环使用。直接氯化有低温氯化法和高温氯化法; 氧氯化按反响器型式的不同有流化床法和固定床法, 按所用氧源种类分有空气法和纯氧法;EDC裂解按进料状态分有液相进料工艺和气相进料工艺等。具有代表性的 司的Inovyl工艺是将乙烯氧氯化法提纯的循环 EDC和VCM直接氯化的 EDC在裂解炉中进展裂解生产VCM 。HCl经急冷和能量回收后,将产品别离出 HCl循环用于氧氯化、高纯度VCM和未反响的EDC循环用于氯化和提纯。来自VCM装置的含水物流被汽提,并送至界外处理,以减少废水的生化耗氧量BOD。采用该生产工艺,乙烯和氯的转化率超

20、过98%,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0多套装置采用该工艺技术。本设计采用乙烯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1.2.2聚合工艺实践方法因采用悬浮法PVC生产技术易于调节品种,生产过程易于控制,设备和运行费用低,易于大规模组织生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诸多生产工艺中最主要的生产方法。 工艺特点:悬浮聚合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的一般工艺过程是在清理后的聚合釜中参加水和悬浮剂、抗氧剂,然后参加氯乙烯单体,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将单体分散成小液滴,这些小液滴由保护胶加以稳定,并参加可溶于单体的引发剂或引发剂乳液,保持反响过程中的反响速度平稳,然后升温聚合,一般聚合温度在4570之间。使用低温聚合时(如4245),可生产高分子质量

21、的聚氯乙烯树脂;使用高温聚合时(一般在6271)可生产出低分子质量(或超低分子质量)的聚氯乙烯树脂。近年来,为了提高聚合速度和生产效率,国外还研究成功两步悬浮聚合工艺,一般是第一步聚合度控制在600左右,在第二步聚合前参加局部新单体继续聚合。采用两步法聚合的优点是显著缩短了聚合周期,生产出的树脂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模塑性能和机械强度。现在悬浮法聚氯乙烯品种日益广泛,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除了通用型的树脂外,特殊用途的专用树脂的开发越来越引起PVC厂家的关注,球形树脂、高表观密度建材专用树脂、消光树脂、超高(或超低)分子质量树脂等已成为开发的热点7。悬浮法PVC的开展趋:在工业化生产PVC时,以悬浮

22、法产量最大,悬浮法生产具有设备投资少和产品本钱低等优点。各种聚合方法的开展方向是逐步向悬浮法聚合生产路线倾斜,一些过去采用其它方法生产的树脂品种已开场采用悬浮聚合工艺生产。自从乳液聚合法工业化以后,欧洲、日本在连续悬浮聚合工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尚未工业化生产,但连续法设备费用低,生产效率高,工艺难题少,已引起了各国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重视。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悬浮法生产的通用树脂和专用树脂的质量,提高产品的专用化、市场化水平,国外厂家在聚合工艺的工艺条件及配料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聚合转化率,缩短了聚合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开发出一系列性能好、易于加工的PV

23、C专用树脂如:超高(或超低)聚合度树脂、高表观密度树脂、无皮树脂、耐辐射树脂、医用树脂、耐热树脂等。可见,各种专用料的开发是悬浮聚合树脂开展的标志,是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开发新的应用领域的重要手段。1.2.3 原料的选择单体表1-1 单体指标纯度,%水, g/g铁, g/g醛,g/g低沸物, g/g高沸物, g/g99.981000.5310502、去离子水表1-2 去离子水指标控制工程导电率PH二氧化硅指标10s/cm58.50.2mg/L3、引发剂、分散剂以EHP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酯、CPN过氧化异丙苯新葵酸酯为引发剂;分散剂为450gVCM氯乙烯、315gPVA聚乙烯醇:平均聚合度2

24、600,醇解度80%,225gPVA平均聚合度300,醇解度45%,4、链终止剂选用HEO。国常用的终止剂ATSC终止效果优于双酚A,ATSC使产品分子量更均匀,白度也明显改善。双酚A参加后仍有反响温度渐渐升高的过程,除此还在精馏系统中出现自聚现象,说明终止效果不彻底,尚有少局部引发剂未被破坏,反响继续进展。而HEO与ATSC相比,由于HEO是复合配方,不仅终止效果好,而且其中有优良的热稳定配方,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白度。试验说明,同样的配方和工艺条件,用ATSC最终产品白度在74%-76%,而用HEO产品白度可达85%。5、分子量调节剂最常见的调节剂是三氯乙烯,投加用量在较高围0.5%1%,对单

25、体,还对降低产品树脂分子量有显著效果。近年来,已见有巯基乙醇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当投加用量在100g/g200g/g围时,可降低反响温度23左右。依据开展趋势,选用巯基乙醇作为分子量调节剂。1.2.4 原料的配比表1-3 原料配方原料VCM水引发剂分散剂其他助剂重量,份1001800.040.08适量1.2.5 主要工艺参数1、产品类型:选用疏松型。2、聚合反响时间:5h3、聚合温度:57 OC4、操作周期:9h表1-4 乙烯悬浮聚合操作周期工序设计值min1、水相加料302、抽真空153、加VCM154、加热到570C305、恒温聚合时间300 6、回收单体 60 7、出料308、清釡60聚合

26、周期5409h5、年平均操作时数:7200小时6、转化率:90%。根据要求生产的树脂牌号,氯乙烯单体的转化率选定在70%95%围。工业上生产硬质PVC塑料制品用树脂,转化率要求大约为90%。7、PVC粉体特性:聚合度1000,表观密度0.55g/ml,平均粒径149m,孔隙率0.185ml/g。系统损失率表1-5 系统损失率部位损失率kg/kg聚合物回收损失0.25%放空损失0.51%聚合浆料损失0.03%出料浆料损失0.01%汽提损失0.1%混料浆料损失0.01%离心损失0.25%枯燥损失0.13%筛分0.21%精馏损失3.5%图1-1 各工序物料损失 1.2.6设计所用物料的物理性质表1-

27、6 水的物理性质温度密度kg/m3比热容KJ/(kg. )导热系102w/(m.)粘度105/Pa.s普兰德数Pr10999.74.19157.45130.779.5230995.74.17461.7680.0740992.24.17463.3865.604.3257986.64.17565.1349.3表1-7 VCM物理性质温度密度kg/m3比热容KJ/(kg. )209911.352501.53578371.57701.63表1-8 PVC的物理性能性能指标结晶数据/mm工业PVC 单晶结晶度/%聚合后熔体密度未复配g/3总体晶体泊松比硬PVC折射率玻璃化温度/线膨胀系数未增塑/-1比热

28、容/J/g硬PVC235080120增塑的PVC50份DOP235280120热导率未增塑/J/(s)介电强度/kv/mm溶解度参数/(J/3)0.5正交晶系,每个晶胞两个单体a b c1.06 0.54 0.511.024 0.524 0.5081.9 4.9 1.391.530.411.5483710-30.921.051.451.631.881.541.671.751.8817.510-42040.7平均1.2.7 聚合反响过程工艺流程表达:工艺流程方框图:图1-2工艺流程表达1、聚合单元首先将加热到48左右的去离子水由泵计量后参加到聚合釜中,分散剂配成一定浓度溶液,在搅拌下由泵经计量后

29、参加聚合釜也可由人孔直接投入,其他助剂配制成溶液通常由人孔投加,然后关闭人孔盖,通入氮气试压及排除系统中氧气,或借抽真空及充入氯乙烯方法。最后将新鲜氯乙烯与回收后经处理的氯乙烯依一定比例回收的VCM占总量的10%,送入计量槽计量,再经单体过滤器过滤后参加釜,开启多级往复泵将引发剂计量后参加釜中。加料完毕后,于釜夹套通入热水将釜物料升温至规定的温度57。当氯乙烯开场聚合反响并释放出热量时,夹套改通冷却水以及时移除反响热,并使反响温度控制在570.2,直至反响完毕。当釜单体转化率到达85%以上,这时釜聚合压力为0.5 MPa,由计量泵向釜参加一定量的终止剂,未反响的氯乙烯单体经自压回收后,当压力降

30、至2.9 Kpa时,将釜浆料升温至70左右,进展真空回收,真空度为500 mmHg550mmHg,最后浆料中的氯乙烯含量在700g/g。然后进入放料操作。2、汽提、枯燥工序由聚合釜排出的浆料,为降低残留在其中的氯乙烯和减少氯乙烯对环境的污染,用泵打入出料槽除去其中的大块物料,再将其送入汽提塔,在塔与由塔底上升的蒸汽在塔板上进展逆流传质过程。该塔为真空操作,用真空泵维持塔顶的真空度,并以此来保证塔顶的温度。塔顶逸出的含氯乙烯气经冷凝,未凝的氯乙烯含氧量在1%以下时,经真空泵送至氯乙烯气柜备用。塔釜之浆料含氯乙烯约400g/g,经热交换器冷却后进入混料槽,再送往离心机进展离心别离。离心别离后PVC

31、滤饼含水量为23%27%,经滤饼分散器机械分散并均匀地参加枯燥器中进展枯燥。枯燥器带有加热和冷却。第15室为枯燥室,用热水盘管和热风枯燥,第6室为冷却室。枯燥后的氯乙烯树脂含水量为0.3%0.4%。经过筛除去大颗粒,再由气流输送至贮料仓,最后由包装单元进展包装。123、VC回收工序VC回收工序包括VC气体回收至气柜、VC气体压缩、精馏等局部。自压回收的氯乙烯,经VC气体洗涤塔以除去气体飞沫中夹带的PVC,然后经气体冷却器进入气柜,真空回收的VCM,用回收风机抽至气柜。由气柜出来的VC气体送至脱湿塔,用5的冷冻盐水进一步冷凝,两个冷凝器所冷凝的VC送至精馏塔进展精馏,所得的精氯乙烯经过滤后,按比

32、例送入氯乙烯计量槽与新鲜氯乙烯混合供聚合使用,未凝的气体送至燃烧炉处理,塔釜的高沸物排放至塔底液罐中,加热以进一步回收局部氯乙烯。致 谢-16. z. 物料衡算2.1物料衡算2.1.1 年投料的物料衡算表2-1 系统损失率部位损失率kg/kg聚合物回收损失0.25%放空损失0.51%聚合浆料损失0.03%出料浆料损失0.01%汽提损失0.1%混料浆料损失0.01%离心损失0.25%枯燥损失0.13%筛分0.21%精馏损失3.5%因为产品的最后产量为18500吨,由表2.1系统损失率可以计算出系统年初始投料量:筛分损失率为0.21%则 筛分时产量为:185001-0.21%=18538.9吨 枯

33、燥时损失率为0.13%则 枯燥时产量为:18538.91-0.13%=18563.0吨离心时损失率为0.25%则离心时产量为:18563.01-0.25%=18609.5吨混料时损失率为0.01%则混料时产量为:18609.51-0.01%=18611.4吨汽提时损失率为0.1%则汽提时产量为:18611.41-0.1%=18630.0吨出料时损失率为0.01%则出料量的产量为:18630.01-0.01%=18631.9吨聚合时损失率为0.03%+0.25%+0.51%则聚合时VCM投料量为:18631.91-0.03%-0.25%-0.51%=18780.3吨因为聚合时的转化率为90% 则

34、聚合时共投料量为:18780.3/90%=20867吨2.1.2 车间物料的衡算投入单体的计算:假设投料系数为0.8,釡的体积为110m3,在57时,VCM=837 kg/m3 H2O= 986.6kg/m3设每次投入单体的质量为 *,则 */837+ 1.8*/986.6=1100.8 得:*=29146.89kg以110m3釡为例,每次投入单体29146.89kg。因转化率为90%,则反响得到聚合物G1=29146.8990%=26232.2kg, 回收时损失的VCM为0.25%,则G2=29146.890.25%=72.87kg放空时损失为0.51%,则G3=29146.890.51%=

35、148.65kg聚合损失0.03%,则G4=29146.890.03%=9.74kg出料前的树脂重量为G5= G1G2G3- G4 =26000.94kg2.1.3 釡数及投料系数的台数确实定因为每台釡年平均要工作7200小时,而每生产一次的周期为9小时,年投料量VCM为20867吨,每釡的出料量为G1 =19849.4/1000 2.6吨,选择投料系数为0.8,先用110 m3的标准釡, VVCM=208671000/837=24930.7 m3 V水=1.8208671000/986.6=38070.7 m3所需要釡的台数为 (24930.7 +38070.7)/(1100.8(7200/

36、9)= 0.9台,取整数为1台。调整后的投料系数为0.63实际的投料系数计算: (24930.7 +38070.7)/( 1101800)=0.716 可取 0.716 。一个釡所需的VCM的体积为:24930.7 /(1(7200/9)=31.2 m3每釡所需的水的体积为:38070.7/(1(7200/9)=47.6 m3根据表1.3原料的配方得:表2-2原料VCM水引发剂分散剂其他助剂重量,kg26114.4 47005.910.4520.89适量 以110m3釡生产为例,分述如下:投料 投料温度为20,单体26114.4 911=28.67m3,水47005.9997.7= 47.1m

37、3,投料体积28.67+47.1=75.77 m3 ; 空余气相体积=110-75.77=34.23m3升温 升温到期57,单体重度d依温度t变化2得: 20时 d=0.910 ; 57 时 d=0.83在57时体积:单体26114.4837=31.2m3,水47005.9986.6=47.64m3, 物料总体积:31.2+47.64 =78.84m3空余气相体积:110-78.84 =31.26m3反响完毕:转化率为90%,树脂真实密度为1.4 t/m3则此时树脂体积:26114.490%1-0.51%-0.25%-0.03%=23317.3kg23317.3/1.4=16.7m3未聚合单体

38、体积:31.20.1=3m3物料总体积:47.64+16.7+3=67.34m3空余气相体积: 110-67.34=42.66m3实际的每个反响釜的物料计算:每次投入单体26114.4kg。因转化率为90%,则反响得到聚合物G1=26114.490%=23503.0kg, 回收时损失的VCM为0.25%,则G2=23503.00.25%=58.76kg放空时损失为0.51%,则G3=23503.00.51%=119.87kg聚合损失为0.03%,则G4=23503.00.03%=7.05kg出料前聚合物质量为:G5= G1- G2- G3- G4=23317.32kg出料后聚合物质量为损失为0

39、.01%:则G6=23317.3299.99%=23314.99kg汽提后损失为0.1%,则G7=23314.9999.9%=23291.67kg混料后损失为0.01%,则G8=23291.6799.99%=23289.34kg离心损失为0.25%,G9=23289.3499.75%=23231.12kg枯燥损失为0.13%,G10=23231.1299.87%=23200.09kg筛分时损失为0.21%,G12=23200.0999.79%=23152.22kg精馏时单体损失为3.5%,则G13=26114.4 3.5%=914.0kg2.1.4热量衡算 设夹套热水温度为62将聚合釜加热至5

40、7;其热损失为5%。进入聚合釜的VCM量WW=每个釡所需的VCM的体积57下的VCM的密度837kg/m3=31.2837=26114.4 kgVCM比热容 Cp20=1.352J/(g.K) Cp50=1.53J/(g.K) Cp57=1.57J/(g.K) Cp70=1.63J/(g.K) 水的参数 C水20=C水10+C水30/2=4.182 J/(g.K) 20水= 水10+水30/2=997.7kg/m3VCM聚合热 1540 KJ/kg聚合搅拌功率163KW单体转化率90% 设VCM进料温度 20 聚合温度 57 基准温度 01、进入聚合釜的热量Q入A、单体带入热量 Q1=WCp2

41、0.t1=26114.41.35220=7.06105 KJB、聚合反响热Q2=W.90%.1540=26114.40.91540=3.63107KJC、搅拌热H=163KW7=16336007 =4107600KJD、单体升温吸热 Q3=W. Cp t=26114.4(1.352+1.57)/2(57-20) =14.12105 KJE、去离子水带入热量Q4=W水C水20.t1 =47005.94.18220=3.93106 KJF、去离子水升温吸热Q5=W水C水t=47005.9(4.182+4.175)/2(57-20) =7.27106 KJ2、从釜带走的热量Q出A、有机物带出热量 Q

42、6=WCpt=26114.41.5757=2.3106KJB、釜外表散热 Q7=5%Q入=5%Q1+Q2+H+Q3+Q4+Q5=2.69106KJC、去离子水带出热量Q8=W水C水t=47005.94.17557 =11.19106 KJD、冷却水带走热量 由Q入=Q出得 Q9=Q1+Q2+H+Q3+Q4+Q5-Q6-Q7-Q8 =0.957.06+363+41-14.12+39.3-72.7105-23+26.9+111.9105= 183.6105KJ2.1.5循环冷却水用量 设循环冷却水从10升到4010时Cp水 =4.194KJ/(kg.)40时 Cp水=4.174KJ/(kg.) C

43、pm=4.183KJ/(kg.) W水=Q9/(Cpt)= 148.99105/(4.18330)=29.9104kgV水= W水/=11.87104/996=300.2m3因恒温时间为300min,假设冷却水主要在此期间通入,则冷却水的流量:300.2/(30060)=0.01668 m3/s表2-3 热量衡算汇总表物料带入热量 Q1/KJ7.06105聚合热 Q2水/KJ =16907.4*0.9*1540 3.63107搅拌热 H/KJ41.07105单体升温吸热 Q3/KJ14.12105去离子水带入热量Q4/KJ39.3105去离子水升温吸热Q5/KJ72.7105有机物料带出热 Q

44、4/KJ23105去离子水带出热Q5/KJ111.9105釜外表散热 Q5/KJ26.9105冷却水带走热 Q6/KJ183.6105循环水用量 m3/S0.01668第三章 设备工艺设计3.1机械设备选项的原则3.1.1满足工艺要求设备的选择和计算必须充分考虑工艺上的要求,力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亦即选用的设备能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并应获得最大的单位产量;能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要求,并确保产品的质量;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能降低原材料及相应的公用工程水,电,气的单耗;能改善环境保护,设备制造较易,材料易得,操作及维修保养方便。设备选择时,要能完全满足上述方面的条件是相当困难的,

45、但一定要参照上述几个方面对拟采用个设备进展详尽地比拟,并拿出最正确的方案来。3.1.2设备成熟可靠作为工业生产,不允许把不成熟或未经生产考验的设备用于设计。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不但技术性能要可靠,设备材质也要可靠。对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同样必须强调设备及其所采用材质的可靠性,特别对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一定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比照的根底上,作出科学的选定。3.1.3尽量采用国设备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采用国产设备,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外汇,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开展。当然根据条件和可能,引进少量进口装置或关键设备也是不要的,但同样必须坚持设备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并应考虑在引进的根底上如何消化吸收以及仿制工作。3.1.4 110 m3不锈钢聚合釡110 m3的聚合釡主要工艺参数如下:体积: 110 m3 直筒长:3750mm径:3000mm 长径比:1.25电机功率:2228 kW 搅拌转速:197250r/min因为所需传热面积大,应设有冷管和釡顶冷凝器。设备由于属矮胖釡型,为加强上下层物料均匀混合,安装有6层搅拌叶浆,采用推进式浆叶型,这有利于加强沿搅拌轴上下的循环混合作用。搅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