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31页/总NUMPAGES 总页数31页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10分)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古诗文中,有太多的遇见。“求之不得, ”,是君子与淑女的遇见;“青山横北郭, ”,是李白与山水的遇见;“拣尽寒枝不肯栖, ”,是苏轼与孤鸿的遇见;“ ,禅房花木深”,是常建与古寺的遇见;“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与梅花的遇见。遇见,是一切美的开始。 古诗文中,亦有太多的呐喊。“微君之躬, ”,是劳役者不满统治者而发出的呐喊;“ !妇啼一何苦”,是杜甫同情劳动人民而发出的呐喊;“ ,讲信修睦”,是孔子渴望大

2、同社会而发出的呐喊;“ , ”,是杜甫推己及人、胸怀天下而发出的呐喊。呐喊,承载着多少希冀。2(1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填空。 溪水汩汩穿流而过,树木花草甲_,山石ln峋凉亭点缀这居然不是“诗和远方”,就是近年不少地方利用城市的角落为百姓打造的“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良好补充,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口袋公园”,不仅盘活了碎地块、闲置地,乙_了城市的“绿色”,也拓展了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口袋公园犹如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总能给人们以惊喜,让人们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快乐。“小口袋、大幸福”,丙_。(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

3、填序号) (A.g B.m) (A.磷 B.嶙)(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 (A.错落不齐 B.错落有致)乙 (A.增加 B.增强)(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下列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口袋公园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A.B.C.D.二、阅读(70分)3(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

4、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炭车重、路途远,体现其生活的不易。C.“翩翩”有轻快之意,写出宫使风度高雅、轻快洒脱,令人羡慕不已。D.诗人没有直接发表议论,而是将鲜明的爱憎之情蕴含在叙述和描写之中。(2)“惜不得”三个字蕴含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

5、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选自论语,有删减)注释间(jin):间断。(1)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A教然后知困组词法 B苟进取不已查阅字典:随便;草率。姑且;暂且。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姓。 C驽马徐行弗间参考成语:徐徐上升 D

6、勤勉之道无他课内迁移: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B.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C.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D.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4)选文和马说都写到了马,但作用有所不同:选文借马说理,阐明 的观点;马说借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作者 的情感。5(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带伤的美丽梁衡如果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尴尬。40年后,当我重游内蒙古乌梁素海时,遇到的就

7、是这种难堪。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东边的乌拉山下。4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曾在这里当记者。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当地人称湖为海子,乌梁素海是“红柳海”的意思。红柳是当地的一种耐沙、耐碱的野生灌木。单听这名字,就有几分原生态的味道。而且这“海”确实很大,历史上最大时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大淡水湖。每当船行湖上时,我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红色鲤鱼。而黄昏降临,远处的乌拉山就会勾出一条暗黑色的曲线,如油画上见过的奔突的海岸,当时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那时,市场上物质供应还比较匮乏,城里人一年也尝不到几次鱼,但这海子边的人吃鱼就如吃

8、米饭一样平常。赶上冬天凿开冰洞捕鱼,鱼闻声而来,密聚不散,插进一根木竿都不会倒。那时,每当外地人一来到河套,主人就说:“去看看我们的乌梁素海!”眼里放着亮光,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这次我们真的又来看乌梁素海了。我们乘一条小船驶入湖面,主人请了一些已退休的老“海民”,与我们同游同忆。船中间的小桌上摆着河套西瓜、葵花籽,还有油炸的小鱼,只有寸许来长。主人说:“实在对不起,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也不过如此了。”我顿觉心情沉重,40年前打鱼,3斤以下的都是不要的,一网10万斤,最多时年产500万吨。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自流灌区之一。黄河自宁夏一入内蒙古境,便开始滋润这800里土地。经过总干、干、分干、支、斗

9、、农、毛七级灌水渠道,流入田间,又再依次经总排干、排干等七级排水沟,将水退到乌梁素海,在这里沉淀缓冲后,再退入黄河。所以,这海子是河套平原的“肾”,首先起储水排水的作用。同时,又是河套的“肺”,它云蒸雾霭,吐纳水汽,调节气候。所以才有800里平原的旱涝保收,才有和北面乌拉山著名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的美景。但是,近几十年来人口增加,工厂增多,农田里化肥农药增施,而进入湖中的水量却急剧减少,水质下滑。你想,排进湖里的这些水是什么水啊?就是将800里平原浇了一遍的脏水。抚今追昔,虽清风拂面,还是拂不去心头的一怀愁绪,我便到后甲板散步。只见偌大的湖面上,用竹竿标出二三十米宽的一条水道,我们的船只能在两竿

10、之间小心地穿行。原来,湖面的水深已由当年的平均40米,降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单挖一条行船沟。我再看船尾翻起的浪,已不是雪白的浪花,而是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半腐半活的水草,如一团团乱麻在水面上荡来荡去,再也找不见往日的碧绿,更不用说什么清澈见鱼了。乌海难道真的应了它的名字,成了乌黑的海、污浊的海?只有芦苇发疯似地长,重重叠叠,吞食着水面。主管农水的领导说,这不是好现象,典型的水质富营养化,草盛无鱼,恶性循环。现在如果你不知内情,远眺水面,芦苇还是一样地绿,天空还是一样地蓝,水鸟还是一样地飞,猛一看好像无多变化。可有谁知道这乌梁素海内心的伤痛,她是林黛玉,两颊微红,弱不禁风,已经是

11、一个病美人了,也是在强装笑颜,强支病体迎远客。我举目望去,远处的岸边有些红绿房子,泊了些小游船,在兜揽游客。船边地摊上叫卖着油炸小鱼,船上高声放着流行歌曲。不知为什么,我一下想起那句古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受伤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为你祈祷,祝你早日康复,找回昨日的美丽。(有删改)(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开篇点题,交代写作对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B.第段末尾“当时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道出往昔乌梁素海的宽阔。C.第段写乌梁素海是河套的“肺”,表现出它在农田灌溉方面的作用。D.第段写领导的话,更确切地证实了乌梁素海的伤情严重,引人深思。(2)作者重游时,

12、看到乌梁素海带着哪些伤?请简要概括。(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每当船行湖上时,我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红色鲤鱼。(赏析加点词语)只有芦苇发疯似地长,重重叠叠,吞食着水面。(赏析修辞手法)(4)文章两段都写“主人”的话,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最后一段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道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出他怎样的思想感情?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如果你永不畏惧科比各位同学: 大家好!黑曼巴是一种拥有致命剧毒的蛇,为什么我取这个名字呢?是因为我一旦进入赛场,我就是致命的,就像黑曼巴一样。所以在场下我可以开玩笑,但是我一旦进入

13、赛场,我马上会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在球场上全神贯注。我现在35岁了,算是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后半程,像这样一些受伤也是司空见惯了。一旦受伤,你就觉得世界停止了,不管是膝盖受伤,肩膀受伤等等。当那个时刻发生的时候,我会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说:“科比你会怎么样?如果你经历这样的伤痛你会怎么样?”你知道我见到很多人受伤后回不来,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喃喃自语说:“是不是应该退出了?是不是应该停止打球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否返回赛场。我现在坐在这里告诉你,我要完全康复回到球场。很多时候我也有疑问,但是我觉得,这才是迎接挑战的意义所在。要抓住一切机会,向所有人证明你自己,证明你能够迎接挑战,向那些说你永远不可能成功的

14、人证明,这就是我的看法。如果有人说你这次受伤,要一蹶不振了,对我来说,如果别人受了这种伤可能就退出了,但是科比不能这样。我必须要证明给他们看,我一定要赢了自己,要赢了伤痛,重返赛场。这样才能让那些怀疑我的人重新思考,什么叫将不可能的变成可能。这些伤疤的重要性体现在这里,这些伤疤就是我成长转变的体现。作为一个球员,我与生俱来的激情就是想要成功,想要赢。同时也是人生最难却最重要的事情。作为一个球员,要到球场上去迎接最大的挑战,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把全队的人变成像一个人那样,要不断地,不断地取得胜利,这就是团队竞技比赛的最大挑战,这也正是我的激情所在。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不断地迎接挑战,而且

15、永不畏惧挑战极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对事物保持不断的好奇心,比如说怎么样打得更好,怎么样提高技巧,怎么样从别人身上学到什么。其实我从小到现在一直从各个方面寻找激励我的因素,不仅仅从迈克尔乔丹身上,从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身上,还从迈克尔杰克逊、贝多芬、达芬奇、李小龙身上,这些伟大的人给了我激励,让我前进。并不是说你要不断进攻别人,而是要永不停歇你前进的脚步。人生是学无止境的,于是不断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你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是觉得你自己什么都懂。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的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最后才会有一个副产品,成为冠军,成为更好的自己。对我来说这就是黑曼巴的精神,我的精神

16、的源头所在。所以如果我能够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在座的各位,不管你想要做什么,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一个作家或者是主持人,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们一定要坚持梦想,从成功的前人身上汲取经验和知识,脱颖而出,取得成功,这就是我今天想要传递给各位的正能量。(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人称变化,从“我”到“你”“你们”,体现了演讲词的条理性。B.文章以“黑曼巴”名字的由来作为开场白,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巧妙引出下文。C.第段科比讲述自己受伤的经历,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D.结尾作者再次点明演讲的主题,同时面对听众发出呼吁,语言很有鼓舞性。(2)文章段,作者层层推进地阐释

17、了迎接挑战的内涵,请简要概括。(3)文章第段画线句的内容在演讲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7(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探究“和”文化活动中,某班级一个小组找到了如下材料:材料一和善奉献 传承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要以“和善”化人、以“和善”育人。具体到个人来说,就是要胸怀善心,乐于奉献,最终实现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助的社会行为,将极大地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右图为杨小玲,她从事残疾人工作23年来,先后成为420名聋哑学生的代理家长,辅导580名聋哑考生考入大学,是1000余名寄宿学生的爱心港湾,将一批学生培养成全国顶尖残疾人艺术人才,被聋哑孩子亲切称为“鼓舞妈妈”,2022

18、年她被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材料二和衷共济 56个民族和衷共济谋幸福,团结奋进促发展。经过70年的发展,少数民族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数量出现了迅猛增加,从3000万涨到了1.25亿。 右图是雕塑作品鼓舞:民族大团结。雕塑以大圆鼓为核心,与各族人民手中形态各异的鼓相呼应,布局对称、稳重,加之舞蹈的人群、飞旋的飘带,有向上升腾的视觉观感。该作品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共建家园的气势,营造出鼓舞人心的热烈场面,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材料三和谐共生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为此,我国创造性提出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2019年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成功入选全球

19、15个精品案例;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顺利完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分别从个人、民族、生态三个角度选取,突出“和”主题。B.传承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对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有重要意义。C.少数民族的生活巨变和人口猛增,是56个民族共谋幸福的力证。D.2021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和水体的各项调查数据均有增长。(2)结合材料二,仿照句式,补写一句自己对“和”的感悟。 和,是为社会奉献和善,用如春阳的仁爱,温暖所有人群; ;和,是为自然创造和谐,用如磐石的初心,维护生态平衡。(3)雕塑鼓舞:民族大团结与“鼓舞妈妈”的“鼓舞”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20、?8(6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人物他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空闲的日子,他常常来看望阿尔焦姆。这个通情达理、严肃认真的水兵,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讲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尤其是母亲埋怨保尔淘气的时候,他更是耐心地听下去。(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中加点的“他”是: 关注情节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工作使保尔如此“

21、衣衫褴褛”。关注评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强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施蛰存这是文学家、翻译家施蛰存对傅雷 的评价,“理想的人物”是指傅雷希望他的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 ”。三、作文(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 请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讲稿,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

22、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0分)1(10分)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古诗文中,有太多的遇见。“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是君子与淑女的遇见;“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是李白与山水的遇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苏轼与孤鸿的遇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常建与古寺的遇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陆游与梅花的遇见。遇见,是一切美的开始。 古诗文中,亦有太多的呐喊。“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是劳役者不满统治者而发出的呐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是杜甫同情劳动人民而发出的呐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孔子渴望大同社会而发出的呐喊;“安

23、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推己及人、胸怀天下而发出的呐喊。呐喊,承载着多少希冀。【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答案:寤寐思服(重点字:寤寐)白水绕东城寂寞沙洲冷曲径通幽处零落成泥碾作尘(重点字:碾)胡为乎泥中吏呼一何怒选贤与能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重点字:庇)【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24、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1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填空。 溪水汩汩穿流而过,树木花草甲_,山石ln峋凉亭点缀这居然不是“诗和远方”,就是近年不少地方利用城市的角落为百姓打造的“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良好补充,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口袋公园”,不仅盘活了碎地块、闲置地,乙_了城市的“绿色”,也拓展了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口袋公园犹如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总能给人们以惊喜,让人们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快乐。“小口袋、大幸福”,丙_。(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A(A.g B.m)B(A

25、.磷 B.嶙)(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 B (A.错落不齐 B.错落有致)乙 A (A.增加 B.增强)(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下列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口袋公园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A.B.C.D.【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汩”读作“g”;“ln”写作“嶙”。(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错落不齐:形容极不整齐。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由语境可知,甲处用“错落有致”

26、;增加:在原来的基础上 添加添加。增强:增进;加强:体质。由语境可知,乙处用“增加”。(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成分赘余、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居然”去掉,并将“就是”改为“而是”。修改为:这不是“诗和远方”,而是近年不少地方利用城市的角落为百姓打造的“口袋公园”。(4)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衔接。阅读词三句话,可知,此句的主语应是“口袋公园”,所以在前;“人居环境”与“幸福指数”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所以在前,在后。故选:D。答案:(1)A B(2)甲 B 乙 A(3)这不是“诗和远方”,而是近年不少地方利用城市的角落为百姓打造的“口袋公园”。(4)D【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

27、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二、阅读(70分)3(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

28、这首诗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炭车重、路途远,体现其生活的不易。C.“翩翩”有轻快之意,写出宫使风度高雅、轻快洒脱,令人羡慕不已。D.诗人没有直接发表议论,而是将鲜明的爱憎之情蕴含在叙述和描写之中。(2)“惜不得”三个字蕴含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分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地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9、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1)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分析。ABD.正确。C.有误,“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故选:C。(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理解。首先理解“惜不得”的意思是舍不得。太监差役们硬是要把一千多斤的碳抢走,卖炭翁舍不得但是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差役们把辛苦烧的碳抢走,从中可以体会到卖炭翁万般无奈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作者把卖炭翁的处境写得如此悲惨,把太监差役写得如此横行无忌,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揭露

30、抨击。答案:(1)C(2)“惜不得”是舍不得的意思,表现了卖炭翁虽万般无奈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

31、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4(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

32、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选自论语,有删减)注释间(jin):间断。(1)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A教然后知困组词法困惑B苟进取不已查阅字典:随便;草率。姑且;暂且。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姓。如果C驽马徐行弗间参考成语:徐徐上升慢慢D勤勉之道无他课内迁移: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方法(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A.良马虽善/走而力

33、疲/气竭中道即止B.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C.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D.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4)选文和马说都写到了马,但作用有所不同:选文借马说理,阐明 志向要坚定专一的观点;马说借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作者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讽刺的情感。【分析】参考译文: 勤勉没有别的方法,在于有恒心(持之不懈)而已。好马虽然善于奔走,却气力疲乏竭,中途就会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反而先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如果真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

34、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已然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树立志向如果坚定,对待事物如果专一,必然不在于只有一天的增益和进步,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以百里路为目的地,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事业谋求有所补益,功夫重在有所成效,做学问的人要深思啊。(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

35、不通。困:困惑;句意:如果真能精进不停。苟:如果;句意: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徐:慢慢;句意:勤勉没有别的方法。道:方法。(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好马虽然善于奔走,却气力疲乏竭,中途就会止步。故断为: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中重点词语有:怒,振奋;翼,翅膀。句意为: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中重点词语有:捷,急速;谓,说。句意为: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

36、分析。结合“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可知文章阐明志向要坚定专一;结合对马说的分析,可知文章借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讽刺。答案:(1)困惑;如果;慢慢;方法。(2)B(3)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4)志向要坚定专一;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讽刺。【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5(20分)

3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带伤的美丽梁衡如果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尴尬。40年后,当我重游内蒙古乌梁素海时,遇到的就是这种难堪。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东边的乌拉山下。4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曾在这里当记者。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当地人称湖为海子,乌梁素海是“红柳海”的意思。红柳是当地的一种耐沙、耐碱的野生灌木。单听这名字,就有几分原生态的味道。而且这“海”确实很大,历史上最大时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大淡水湖。每当船行湖上时,我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红色鲤鱼。而黄昏降临,远处的乌拉山就会勾出一条暗黑色的

38、曲线,如油画上见过的奔突的海岸,当时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那时,市场上物质供应还比较匮乏,城里人一年也尝不到几次鱼,但这海子边的人吃鱼就如吃米饭一样平常。赶上冬天凿开冰洞捕鱼,鱼闻声而来,密聚不散,插进一根木竿都不会倒。那时,每当外地人一来到河套,主人就说:“去看看我们的乌梁素海!”眼里放着亮光,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这次我们真的又来看乌梁素海了。我们乘一条小船驶入湖面,主人请了一些已退休的老“海民”,与我们同游同忆。船中间的小桌上摆着河套西瓜、葵花籽,还有油炸的小鱼,只有寸许来长。主人说:“实在对不起,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也不过如此了。”我顿觉心情沉重,40年前打鱼,3斤以下的都是不要的,一网

39、10万斤,最多时年产500万吨。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自流灌区之一。黄河自宁夏一入内蒙古境,便开始滋润这800里土地。经过总干、干、分干、支、斗、农、毛七级灌水渠道,流入田间,又再依次经总排干、排干等七级排水沟,将水退到乌梁素海,在这里沉淀缓冲后,再退入黄河。所以,这海子是河套平原的“肾”,首先起储水排水的作用。同时,又是河套的“肺”,它云蒸雾霭,吐纳水汽,调节气候。所以才有800里平原的旱涝保收,才有和北面乌拉山著名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的美景。但是,近几十年来人口增加,工厂增多,农田里化肥农药增施,而进入湖中的水量却急剧减少,水质下滑。你想,排进湖里的这些水是什么水啊?就是将800里平原浇了一遍的

40、脏水。抚今追昔,虽清风拂面,还是拂不去心头的一怀愁绪,我便到后甲板散步。只见偌大的湖面上,用竹竿标出二三十米宽的一条水道,我们的船只能在两竿之间小心地穿行。原来,湖面的水深已由当年的平均40米,降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单挖一条行船沟。我再看船尾翻起的浪,已不是雪白的浪花,而是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半腐半活的水草,如一团团乱麻在水面上荡来荡去,再也找不见往日的碧绿,更不用说什么清澈见鱼了。乌海难道真的应了它的名字,成了乌黑的海、污浊的海?只有芦苇发疯似地长,重重叠叠,吞食着水面。主管农水的领导说,这不是好现象,典型的水质富营养化,草盛无鱼,恶性循环。现在如果你不知内情,远眺水面,芦苇

41、还是一样地绿,天空还是一样地蓝,水鸟还是一样地飞,猛一看好像无多变化。可有谁知道这乌梁素海内心的伤痛,她是林黛玉,两颊微红,弱不禁风,已经是一个病美人了,也是在强装笑颜,强支病体迎远客。我举目望去,远处的岸边有些红绿房子,泊了些小游船,在兜揽游客。船边地摊上叫卖着油炸小鱼,船上高声放着流行歌曲。不知为什么,我一下想起那句古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受伤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为你祈祷,祝你早日康复,找回昨日的美丽。(有删改)(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第段开篇点题,交代写作对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B.第段末尾“当时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道出往昔乌梁素海的宽阔。C.

42、第段写乌梁素海是河套的“肺”,表现出它在农田灌溉方面的作用。D.第段写领导的话,更确切地证实了乌梁素海的伤情严重,引人深思。(2)作者重游时,看到乌梁素海带着哪些伤?请简要概括。(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每当船行湖上时,我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红色鲤鱼。(赏析加点词语)只有芦苇发疯似地长,重重叠叠,吞食着水面。(赏析修辞手法)(4)文章两段都写“主人”的话,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最后一段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道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出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重游乌梁素海,看到乌梁素海鱼产量减少、水质恶化、水量减少,与过去的乌

43、梁素海的美丽如画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面对乌梁素海的污染日益严重无比沉痛的心情;对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行为的谴责;呼吁人们要保护,爱惜像乌梁素海一样受伤的大地。(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乌梁素海是河套的“肾”,表现出它在农田灌溉方面的作用。乌梁素海是河套的“肺”,表现出它在调节气候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故选:C。(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船中间的小桌上摆着河套西瓜、葵花籽,还有油炸的小鱼,只有寸许来长。主人说:实在对不起,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也不过如此了。我顿觉心情沉重,40年前打鱼,3斤以下的都是不要的,一网10万斤,最多时年产500万吨”可得:鱼

44、产量减少;结合“近几十年来人口增加,工厂增多,农田里化肥农药增施,而进入湖中的水量却急剧减少,水质下滑。你想,排进湖里的这些水是什么水啊?就是将800里平原浇了一遍的脏水”可得:水质恶化;结合“只见偌大的湖面上,用竹竿标出二三十米宽的一条水道,我们的船只能在两竿之间小心地穿行。原来,湖面的水深已由当年的平均40米,降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单挖一条行船沟”可得:水量减少。(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要求赏析加点词语。“碧绿的水面、雪白浪花、红色鲤鱼”,这几句运用色彩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乌梁素海的美丽如画,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要求赏析修辞手法。“只有芦苇发疯似地长,重重叠叠,吞食着水面”,

45、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芦苇快速生长,遮盖了水面,表达出作者对乌梁素海草盛无鱼(或水质富营养化)的担忧。(4)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作用。第段“主人就说:去看看我们的乌梁素海!眼里放着亮光,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表现出从前乌梁素海是当地人的骄傲。第段“主人说:实在对不起,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也不过如此了”,表现乌梁素海现在成了当地人心中的痛(失望);两段内容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乌梁素海环境变化之大(污染之严重)。(5)本题考查文章末段的作用。由“可有谁知道这乌梁素海内心的伤痛,她是林黛玉,两颊微红,弱不禁风,已经是一个病美人了,也是在强装笑颜,强支病体迎远客”可知表达了作者面对乌梁

46、素海的污染日益严重无比沉痛的心情;由“远处的岸边有些红绿房子,泊了些小游船,在兜揽游客。船边地摊上叫卖着油炸小鱼,船上高声放着流行歌曲。不知为什么,我一下想起那句古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行为的谴责;由“受伤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为你祈祷,祝你早日康复,找回昨日的美丽”可知作者呼吁人们要保护,爱惜像乌梁素海一样受伤的大地。答案:(1)C(2)鱼产量减少、水质恶化、水量减少。(3)色彩词语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乌梁素海的美丽如画,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芦苇快速生长,遮盖了水面,表达出作者对乌梁素海草盛无鱼(或水质富

47、营养化)的担忧。(4 )第段“主人”的话表现出从前乌梁素海是当地人的骄傲,第段“主人”的话表现乌梁素海现在成了当地人心中的痛(失望);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乌梁素海环境变化之大(污染之严重)。(5)表达作者面对乌梁素海的污染日益严重无比沉痛的心情;对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行为的谴责;呼吁人们要保护,爱惜像乌梁素海一样受伤的大地。【点评】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句式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如果你永不畏惧科比各位同学: 大家好!黑曼巴是一

48、种拥有致命剧毒的蛇,为什么我取这个名字呢?是因为我一旦进入赛场,我就是致命的,就像黑曼巴一样。所以在场下我可以开玩笑,但是我一旦进入赛场,我马上会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在球场上全神贯注。我现在35岁了,算是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后半程,像这样一些受伤也是司空见惯了。一旦受伤,你就觉得世界停止了,不管是膝盖受伤,肩膀受伤等等。当那个时刻发生的时候,我会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说:“科比你会怎么样?如果你经历这样的伤痛你会怎么样?”你知道我见到很多人受伤后回不来,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喃喃自语说:“是不是应该退出了?是不是应该停止打球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否返回赛场。我现在坐在这里告诉你,我要完全康复回到球场。很多时候

49、我也有疑问,但是我觉得,这才是迎接挑战的意义所在。要抓住一切机会,向所有人证明你自己,证明你能够迎接挑战,向那些说你永远不可能成功的人证明,这就是我的看法。如果有人说你这次受伤,要一蹶不振了,对我来说,如果别人受了这种伤可能就退出了,但是科比不能这样。我必须要证明给他们看,我一定要赢了自己,要赢了伤痛,重返赛场。这样才能让那些怀疑我的人重新思考,什么叫将不可能的变成可能。这些伤疤的重要性体现在这里,这些伤疤就是我成长转变的体现。作为一个球员,我与生俱来的激情就是想要成功,想要赢。同时也是人生最难却最重要的事情。作为一个球员,要到球场上去迎接最大的挑战,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把全队的人变成像一个

50、人那样,要不断地,不断地取得胜利,这就是团队竞技比赛的最大挑战,这也正是我的激情所在。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不断地迎接挑战,而且永不畏惧挑战极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对事物保持不断的好奇心,比如说怎么样打得更好,怎么样提高技巧,怎么样从别人身上学到什么。其实我从小到现在一直从各个方面寻找激励我的因素,不仅仅从迈克尔乔丹身上,从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身上,还从迈克尔杰克逊、贝多芬、达芬奇、李小龙身上,这些伟大的人给了我激励,让我前进。并不是说你要不断进攻别人,而是要永不停歇你前进的脚步。人生是学无止境的,于是不断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你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是觉得你自己什么都懂。只有这样,

51、你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的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最后才会有一个副产品,成为冠军,成为更好的自己。对我来说这就是黑曼巴的精神,我的精神的源头所在。所以如果我能够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在座的各位,不管你想要做什么,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一个作家或者是主持人,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们一定要坚持梦想,从成功的前人身上汲取经验和知识,脱颖而出,取得成功,这就是我今天想要传递给各位的正能量。(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文章运用人称变化,从“我”到“你”“你们”,体现了演讲词的条理性。B.文章以“黑曼巴”名字的由来作为开场白,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巧妙引出下文。C.第段科比讲述自己受伤的经历,真实

52、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D.结尾作者再次点明演讲的主题,同时面对听众发出呼吁,语言很有鼓舞性。(2)文章段,作者层层推进地阐释了迎接挑战的内涵,请简要概括。(3)文章第段画线句的内容在演讲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分析】文章以“黑曼巴”名字的由来作为开场白,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巧妙引出下文。然后段从“面对自我否定,勇敢地迎接挑战”“面对他人的怀疑,抓住机会证明自己”“球场上凝聚全队人的力量,不断地取得胜利”三个方面阐释了迎接挑战的内涵,第段作者说明了自己从伟大的人身上获得了许多激励,有力地阐明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结尾作者再次点明演讲的主题,同时面对听众发出呼吁,语言很有鼓舞性。(1)

5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体现了演讲词的条理性”有误,运用人称变化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拉近了作者和听众的距离。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科比你会怎么样?如果你经历这样的伤痛你会怎么样?你知道我见到很多人受伤后回不来,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喃喃自语说:是不是应该退出了?是不是应该停止打球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否返回赛场。我现在坐在这里告诉你,我要完全康复回到球场。很多时候我也有疑问,但是我觉得,这才是迎接挑战的意义所在”可得:面对自我否定,勇敢地迎接挑战;结合“要抓住一切机会,向所有人证明你自己,证明你能够迎接挑战,向那些说你永远不可能成功的人证明,

54、这就是我的看法”可得:面对他人的怀疑,抓住机会证明自己;结合“作为一个球员,要到球场上去迎接最大的挑战,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把全队的人变成像一个人那样,要不断地,不断地取得胜利,这就是团队竞技比赛的最大挑战”可得:球场上凝聚全队人的力量,不断地取得胜利。(3)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文章第段画线句的内容列举一连串的名人,联系上下文结合“更重要的是要对事物保持不断的好奇心,比如说怎么样打得更好,怎么样提高技巧,怎么样从别人身上学到什么。其实我从小到现在一直从各个方面寻找激励我的因素”“要永不停歇你前进的脚步。人生是学无止境的,于是不断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你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是觉得你自

55、己什么都懂。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的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可知,这里是为了说明自己从伟大的人身上获得了许多激励,有力地阐明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答案:(1)A(2)面对自我否定,勇敢地迎接挑战;面对他人的怀疑,抓住机会证明自己;球场上凝聚全队人的力量,不断地取得胜利。(3 )列举一连串的名人,来说明自己从伟大的人身上获得了许多激励,有力地阐明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点评】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7(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探究“和”文化活动中,某班级

56、一个小组找到了如下材料:材料一和善奉献 传承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要以“和善”化人、以“和善”育人。具体到个人来说,就是要胸怀善心,乐于奉献,最终实现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助的社会行为,将极大地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右图为杨小玲,她从事残疾人工作23年来,先后成为420名聋哑学生的代理家长,辅导580名聋哑考生考入大学,是1000余名寄宿学生的爱心港湾,将一批学生培养成全国顶尖残疾人艺术人才,被聋哑孩子亲切称为“鼓舞妈妈”,2022年她被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材料二和衷共济 56个民族和衷共济谋幸福,团结奋进促发展。经过70年的发展,少数民族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数量出现了迅猛增加,从3

57、000万涨到了1.25亿。 右图是雕塑作品鼓舞:民族大团结。雕塑以大圆鼓为核心,与各族人民手中形态各异的鼓相呼应,布局对称、稳重,加之舞蹈的人群、飞旋的飘带,有向上升腾的视觉观感。该作品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共建家园的气势,营造出鼓舞人心的热烈场面,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材料三和谐共生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为此,我国创造性提出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2019年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成功入选全球15个精品案例;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顺利完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材料分别从个人、民族、生态三个角度选取,突出“

58、和”主题。B.传承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对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有重要意义。C.少数民族的生活巨变和人口猛增,是56个民族共谋幸福的力证。D.2021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和水体的各项调查数据均有增长。(2)结合材料二,仿照句式,补写一句自己对“和”的感悟。 和,是为社会奉献和善,用如春阳的仁爱,温暖所有人群; 和,是为民族铸就和睦,用如大海的包容,共建华夏团结;和,是为自然创造和谐,用如磐石的初心,维护生态平衡。(3)雕塑鼓舞:民族大团结与“鼓舞妈妈”的“鼓舞”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分析】本题共提供了三则材料,分别从个人、民族、生态三个角度选取,突出“和”主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

59、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材料三可以看出,2021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空气和水体的各项调查数据不是都在增长,其中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而劣四类海域面积同比减少,这两项数据的下降才能够显示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故选:D。(2)本题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本题的仿写不但要注意句式,还要注意仿写内容必须结合材料二内容,而且要谈出自己对“和”的感悟。(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杨小玲23年如一日地鼓舞残疾孩子们追求艺术,

60、追求人生,他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了孩子,鼓舞了孩子。所以这里的“鼓舞”具有鼓励、激励的意思。而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雕塑作品鼓舞:民族大团结以大圆鼓为核心,与各族人民手中形态各异的鼓相呼应,寓意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答案:(1)D(2)和,是为民族铸就和睦,用如大海的包容,共建华夏团结(3)“鼓舞妈妈”中“鼓舞”的含义是鼓励、鼓舞。鼓舞:民族大团结中“鼓舞”的含义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点评】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8(6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人物他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空闲的日子,他常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