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朝阳市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朝阳市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朝阳市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朝阳市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朝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PAGE PAGE - 28 -辽宁省朝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寿命的增加与老年残疾(失能)时间的延长,使得老人基本生活保障与长

2、期照护需求增加,贫困风险攀升。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金融波动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直接影响到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普通劳动者失业及收入风险相应增加。为更好地回应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全球化对劳动者生计与老年贫困的挑战,政府有必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险的互济反收入再分配功能。然而,与这种观点相对应,强调提高经济竞争力的观点则主张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压缩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弱化社会保障的互济与收入再分配功能,以巩固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和税收优势。在既定筹资规模与缴费水平的情况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机制,缩小个人账户的规模,有利于发挥互助共济与收入再分配功能,回应民生所需;扩大个人账户

3、规模、甚至转向名义账户制,则会缩小、甚至放弃了互助共济与收入再分配功能。处理好政策块择中上述两大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目标入手,平衡好回应民生需要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更关键的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结构性改革实际上要求更多、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一方面,社会保障通过互助共济与收入再分配,解除国民的生活后顾之忧,释放消费潜力,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另一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经济增长逐步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创新驱动优势转变。这意味着走控制社会保险缴费成本以构建低劳

4、动力成本优势的老路不可取。 从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发,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是清晰的,即积极发挥互助共济和收入再分配功能。然而,主张走向个人账户、限制社会统筹机制互济和再分配功能的政策呼吁一直比较活跃,且具有较大媒体和舆论影响。这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策建议背后所加载的部门、区域、群体和阶层的利益。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和新媒体背景下的公共政策需要关注和回应民众利益诉求。但是,由于数字鸿沟和信息贫困的存在,雇主相对于雇员、优质的正规就业劳动者相对于就业质量较差的非正规就业者,拥有更好的利益表达能力和渠道。所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上主张个人账户,反对社会统

5、筹的互济和收入再分配功能的呼声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但是,这种舆论格局显然与真实的利益诉求存在较大偏差。(选自个人账户制度改革需要理性应对不同群体利益诉求,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险的互济及收入再分配功能,就可以解决劳动者生计与老年贫困问题。B.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普通劳动者失业、收人风险相应增加及老人基本生活保障与长期照护需求增加的结果。C.只有压缩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弱化社会保障的互济与收入再分配功能,才能巩固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和税收优势。D.主张走向个人账户、限制社会统筹机制互济的呼声和影响较大,但还需理性的分析,理性

6、应对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个人账户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呼声并客观分析了不同呼声的利弊。B.第段论证了控制社会保险缴费成本的方式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矛盾。C.第段与第段是并列关系,且两段都是围绕缩小还是扩大个人账户的规模的问题展开论述。D.第段强调了互联网、新媒体上的呼声与客观外在条件有关,并不完全能够反映真实的利益诉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缩小或扩大个人账户规模,各有利弊,相对来说扩大个人账户的规模,更有利于回应民生所需。B.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7、虽然清晰,但在贯彻和实施的道路上必然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C.主张走向个人账户、限制社会统筹机制互济和再分配功能的政策呼吁表明,不同部门、区域、群体和阶层的利益诉求不同。D.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目标入手,平衡好回应民生需要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个人账户问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东北地区开发较晚,因而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工业发展较落后,然而在解放初期,随着新中国大力发展重工业,东北地区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规模较大、发展较早的重工业基地。除此之外,该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林业、畜牧

8、业发展均靠前。根据相关数据,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东北的经济以及工业化水准均大幅度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该地区工业方面的GDP总量超过全国一半,遥遥领先其他省份。然而在近些年,东北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但还是远超全国平均水准。在这种新经济环境之下,东北地区可以说是观念落后、产业结构滞后,这些阻碍因素导致其经济发展远落后沿海地区,甚至很多内陆地区。振兴东北势在必行。东北是“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这样看来,这个新的经济发展机遇对于急需振兴的东北者工业基地来说,是极具战略意义的。(摘自智富时代)材料二:目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固难,与缺乏一股强劲的东风激活这些优势资源与要

9、素有关。这股东风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东北经济增速较快下滑,正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倒逼机制。只有使出狠劲,全面深化改革,由“等靠要”变为“闯改创”,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其中,尤其应抓好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从财政、税收、金融及服务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使老工业基地成为创新创业沃土。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使国有企业焕发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是结合自身特点和区位优势积被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四是整持多轮驱动,既依靠创新创业,又扩大政府基础建设投资、

10、扩大出口和消费,合力拉动经济增长。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应采取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优化人口结构。(摘自人民日报)材料三:东北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竞争力的下滑,既与中国已经进入由中高速增长到次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特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也与全球经济周期以及逆全球化的外部因素有关:既与东北地区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的特性相关,也与东北地区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的特征有关,是国内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因此,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只是发展中国家所西临的问题和困境的一个缩影,是发展中的问题,改革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无须刻意放大或故意扭曲。(摘自光明日报)材料四:国

11、家发改委2016年11月17日举行的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操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指出,当前,东北经济仍在筑底。对东北经济形势的判断,可以用20个字来概括;增进偏低,仍在筑底,国难较大。分化加大,亮点不少。“总的来看,我们认为东北经济处在不断正底的过程中,再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摘自中国经济周刊)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介绍东北经济发展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势在必行的看法。B材料二中,(人民日报)认为目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困难,与未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有关。C材料三分析东北经济下滑的原因,指出这是改革中的问题,并

12、提出摆脱经济困境的办法。D.材料四中,周建平认为东北经济增速偏低仍在筑底,并对未来东北经挤走向进行了预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解放之前直至改革开放前期,东北地区在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指导下,经济一直遥遥领先。B.振兴东北经济,可利用东北是“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一发展机遇,改变落后状况。C.国家正在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能坐等靠,要勇敢创新,大胆改革。D.东北经济下滑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东北面临的困境是发展中国家通常会面临的困境的缩影。6.从政府层面上看,要使东北摆脱经济困境,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13、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仙 人 掌欧亨利一般而言,消沉的人最容易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而一个人能在脱手套这会儿功夫重温一下求婚的整个过程也不是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特里斯戴尔伫立在他单身公寓的桌子旁,做的正是此事。桌子上放着一个红色的陶罐,里面栽着一株形状奇特的绿色植物。它属于仙人掌的一种,长长的叶子宛如触手一般,微风拂来,不停地摇曳,似乎在向人招手致意。特里斯戴尔慢慢地脱着手套,几个小时前发生的那令人揪心的一幕仍在他的脑海里闪现。教堂里那一簇簇鲜花的芳香,丝丝缕缕,依稀可闻;宾客们彬彬有礼的低声交谈言犹在耳;而牧师那拖长语调的话语一直萦绕在他的

14、耳边,挥之不去。它宣告了一个无可挽回的事实:她与另一个男人结合了。这沉重的一击让他陷入绝望,但他仍想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失去她,又是怎么失去的。他突然发现自己正面对着以前从未正视过的东西一个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纯粹的、真实的自我。他看到,以前穿在他身上那虚伪自负的华丽外衣如今破烂不堪,贻笑大方。他看到,当她缓缓走过教堂的过道,走向圣坛,当那个男人牵着她的手时,她抬起头来凝望着新郎,目光里流露出的是幸福和安详。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被遗忘了。这种目光,他也曾领略过,其中的意味,他自然心领神会。他的自负已经崩溃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一次也没有可是,局面突然变得不可收拾。前几

15、天发生的事件又在他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起来。她一直把他当作偶像,而他每每带着高贵气派接受她的膜拜。她为他点燃香烛,香烟缭绕,沁人心脾。瞧,她是多么谦逊,多么纯真,多么虔诚,多么纯洁。她把他奉为天神,用很多溢美之词称赞他的品行和才华。他接受她的供奉,犹如沙漠吮吸雨露,却拿不出花朵和果实施以回报。那天晚上,他把她请到自己的住处,向她炫耀自己非凡的经历。她是那么美丽,头发自然弯曲,容貌清纯,话语温柔,令他着迷。她问道:“卡拉瑟斯船长告诉我,你会说一口地地道道的西班牙语。你怎么会懂得那么多?唉,卡拉瑟斯真是个白痴。那是他特里斯戴尔从词典的旮旮旯旯里搜集的一些古老而隐晦的西班牙谚语,然后拿到俱乐部向

16、人卖弄。毫无疑问,他为此感到过内疚。卡拉瑟斯是他的一位崇拜者,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把特里斯戴尔所谓的博学多才传得神乎其神。哎呀,她的崇拜是多么令人愉快,多么令人舒畅。对于她的赞美,他来者不拒,也不予辩解,任由她将虚妄的西班牙语学者的称号加封在自己头上。当他放下高傲,跪在她的脚下,向她求婚时,她是多么快活,多么羞涩,多么紧张!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他都可以发誓,她的眼神中分明包含了毋庸置疑的允诺。可是,出于女孩的羞怯,她却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明天,我会给你答复的。”她说。于是,他,这位宽容而自信的胜利者,微笑地答应再等她一天。第二天,他在房间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回音。中午时分,她的仆人来到

17、他的门口,送来了一盆奇特的栽在红色陶罐里的仙人掌。没有字条,也没有口信,只是在那株仙人掌里挂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一个古怪的外国名字或植物学名。他一直等到了夜晚,却没有等到她的回音。两天后,他们在一个晚宴上碰面了。一阵寒暄过后,她注视着他,一脸的紧张、疑问和关切;而他却彬彬有礼,漠然相对,一心就等她开口解释。她以女人的敏感,从他的态度上得到了某种暗示,随即也变得冷若冰霜。就这样,他们开始疏远;最后,分道扬镳。他的过错在哪儿?该怪谁呢?此时此刻,谦卑的他在自负的废墟中寻找答案。假如公寓房间里,一个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把他拉回到现实之中。“你的白兰地可不怎么样。”这位偶然来访的朋友走到他的身边,

18、“哪一天到潘塔看我,尝尝老加西亚走私过来的那玩意儿。嘿,这儿还有一位老相识呢!特里斯戴尔,你从哪儿弄来的这盆仙人掌?”“一个朋友送的礼物。”特里斯戴尔说道,“知道是什么品种吗?“当然知道。这是一种热带仙人掌。在潘塔每天都能看到成百上千。喏,这上面挂着西班牙语标签呢。”特里斯戴尔笑了笑,“标签上写的是西班牙语吗?”“是的。当地人想象,这种仙人掌的叶子是在向人伸手招唤,所以他们把它叫做唤人掌,英语的意思就是请把我带走。”(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开始部分写主人公特里斯戴尔站在房间里回忆往事,结尾部分又回到眼前,中间部分通过叙述

19、往事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B.小说第二段中对仙人掌描写,既是展示特里斯截尔房间的环境,也是对小说题目的照应,更为后文展开故事情节、揭开悬念的谜底埋下了伏笔。C.小说中的“她”内心已经接受了特里斯戴尔的求婚,却出于羞涩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借一份礼物代为答复。这是造成两人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D.卡拉瑟斯崇拜特里斯戴尔,把他的博学多识传得神乎其神,这一人物在小说中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对推动情节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8.本篇小说结尾设计独其匠心,不同凡响。请对小说结尾的妙处进行赏析。(6分)9.小说男女主人公的结局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请根据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20、(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

21、“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毅,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乃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

22、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A.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B.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C.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D.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3、A.鲁襄公二十二年,属于年号纪年法,此外还有王公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以及年号干支兼用法等。B.司空是官名,西周始设,主管土木工程。西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为三公之一,后称“司空”。C.累绁即“缧绁”。“缧”指捆绑犯人的绳索,“绁”是牵牲畜的绳索,在文中二词连用,借指监狱。D.行摄,有兼摄官职之意,摄亦有代理官职之意;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有很多,比如假、权、署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出身贫寒,年少好礼,具备从政的才能,孟釐子首在自己死前告诫儿子一定要向孔子学习。孔子在季孙氏家当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牲口的小官,都管理得非常好。B.孔子答复齐景公

24、之问,展示了非凡政治见识,齐景公询问其秦穆公称霸的原因,孔子强调那是因为秦穆公不但志向远大,而且中正无私。他虽然不能称王,称霸是应该的。C.孔子代理宰相一职时,管理有方。孔子参与鲁国政权仅仅三个月,那些贩卖猪仔羊羔的人们,不再以次充好、漫天要价,四面八方来到鲁国的客人,都能够各得所需而归。D.孔子经历坎坷,但达观而幽默。在郑国时,孔子和弟子走散了。郑人告诉子贡东门有人委靡不振像丧家狗。孔子听说后开心地笑了,他说对方称自己为丧家狗,真是对极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2)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二)古代诗歌阅读(

25、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样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域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该诗是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被押赴元都途经金陵时所作。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A.“草合离宫转夕晖”与“孤云漂泊”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南宋朝廷沦亡了,诗人也漂泊无依了。B.颔联写山河依旧、人事已非,深刻揭露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情怀。C.颈联“满地芦花和我老”一句,诗人由芦花洁白如发联想到

26、自己,寄寓了自己对青春不再的深切感伤。D.尾联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15.本诗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 ,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和“ ”。(3)杜甫蜀相中,采用设问手法,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

27、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21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82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横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满目疮痍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看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

28、(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来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设立国家公祭日5年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在国家公祭日的庄严时刻,我们更要向历史做出承诺,永远铭记历史,怀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砥砺前行,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起民族复兴的坦途。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B.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C.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D.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