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文本说明_第1页
住宅文本说明_第2页
住宅文本说明_第3页
住宅文本说明_第4页
住宅文本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设计总说明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国家及南阳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相关法规南阳市规划局文件(宛规函【2015】63号)南阳市规划局文件(宛区正文(2012) 124号文件)南阳宛城区钓鱼台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论证会会议纪要内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二、工程概况总用地面积:211637.4 m2o规划范围内一些断断续续的小巷外,绝 大部分是砖混结构的破旧房屋,根据宛城区汉冶街道钓鱼台社区城中村 改造的要求,本区域内建筑控高W55米,需设计居民安置用房2959套, 面积27.73万itf,另设计安置商业配套用房2.67万itf,设计时依

2、据场地 中部穿过的五号路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A地块位于场地北部,用 地面积:97321.2 m2, B地块位于场地南部,用地面积:114323.80 m2o 为满足当地安置户要求,考虑到拆迁前居民原住地位置,将安置区设置 于北部A地块,B区作为开发区。建成后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4.29万 m2,容积率3.27,建筑密度29.39%,经济指标详见附表。本项目按照现 代城市设计的手法,将宛城区汉冶街道钓鱼台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 成为反映南阳城市面貌,具有良好形象,集居住、休闲及商贸为一体的 综合性大型社区。三、区位分析该区是1994年南阳市撤地设市后设置的行政区,位于市政治、经济、 科技、文

3、化、交通的中心区域。全区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4镇6乡, 总人口 79. 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3. 6万人,国土面积927平方公里。 近年来,宛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内生产总值、固定 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 几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 人民安居乐业。近日宛城,是现代化的新城区。市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 滨河大道、人民路、建设路、新华路、独山大道、长江路等主要街道纵 横交错。南阳商场、金汉丰商厦等大型购物中心,展现了南阳商业亮丽的 风采。坐落在白河北岸的南阳市体育中心,英姿勃勃。宛城的母亲河一一白

4、河穿绕市区,与梅溪河、三里河、温凉河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中 原水城风景。四、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文脉主题:本规划设计依据南阳城市新区大规模社区的要求进行设计,创造富 有地域文化特色,以富有人情味的城市交往活动空间,塑造符合南阳市 作为历史名城、山水之城的环境特征。2、城市生活:满足人的集居、工作、交往、购物等需求的综合性项目。作为构成 其骨架的道路街区系统,其功能往往是复合、交叉的并存,而不是单一 功能的区分,该项目规划道路使该项目自然分为2个地块,设计时对其 动静态交通组织进行深化,并在空间形态,建筑形式,环境设计等方面 强化特色,使该项目成为反映南阳旅游城市生活及历史脉络的一个窗口 O3

5、、项目特色.项目设计以城市历史、文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块特征,全新演绎 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布局。建筑主立面均顺应周边道路的发展,形成连 续的沿街立面。同时通过由一个围合的大社区确定中间的院落空间,展 示出传统的中国街区概念,顺应中国人传统的内向行生活概念。景观设 计则实现公共到私密的过渡,从内部大绿地形成每个邻里空间所共有的 半私密空间,到每个家庭的前庭后院的半私密空间,同时通过对环境的 营造和逐步深入,创造一个秩序化、多兀化、多层次的精品社区,使人 们的生活空间从城市大环境逐步向家庭小环境过渡,最终形成“大人合 一的意境。4、设计背景:南阳是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

6、乡” 之称。城市格局及街道划分自古以来呈现“王者之气”。最为典型的就 是街道尺度适宜,沿街立面延续且完整,较少异形的街区形状。建筑形 态整齐、严整、体量简洁大方,从城市高点望下去,整个城市文脉清晰、 轮廓明显,方向性和城市节点一目了然,这种设计方式成为本项目设计 时的借鉴。5、整体布局:在建筑形态的确定过程中,项目首先选择呼应周边道路的情况,建 筑的主要立面均顺应周边道路的的发展,形成连续的沿街立面。建筑高 度也比较统一,以一个整体的街区体量来形成整体的视觉感受。空间的 范围符合传统的中国街区概念,以一个围合的大街坊来确定中间的院落 空间,顺应中国人传统的内向型生活概念,各地块的围合大院落以绿

7、化 为主,构成各地块中央绿地的合理活动环境,形成严格的人车分流。商业设计重点在西侧健康路,根据现有用地的特征引出一条优雅的 步行街,活跃社区的入口环境,形成别具特色的文化、商业、休闲环境。 营造了一个大型的城市生活广场以及一条通达内部的商业街区,以独立 的商业形态营造一个具备休闲交往性质的社区环境,形成一个别具风味 的城市客厅,既为城市生活贡献出一块开放用地,又为社区居民的生活、 文化体验创造价值。同时通过这个环境的营造,打破时间的限制,改变 了单一社区的乏味与呆板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市 环境,完善了城市的设计与功能,打破传统社区环境的弊端一一传统社 区均是围墙闭合的高宅内向

8、性封闭社区,缺乏对城市的贡献,也缺乏必 要的生活功能设施支持。五、设计定位与构思1、彰显历史该项目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社区规划,分为2个地块,A地块以商住 及安置为基础,B地块以小型综合体商业、商业街及住宅为基础。现代 化的商业步行街,悠闲的商业主题广场相结合,形成具有历史文化内涵 的城市商业风貌;以体现现代化的、舒适的城市商业风貌。创造富有个性的城市空间与街道环境南阳四季分明,雨季颇长,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为适应这种 地域特色,注重公共空间的创造,特别应注重街道公共空间与建筑公共 空间的融合,提供遮荫避雨的场所,以形成特色。塑造城市主题广场等赋有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节点,创造具有历 史感的开放空间

9、,增加该项目的文化气息。使该项目形成城市重要的商业轴,除满足现代公众从事商务活动 的需要外,应注重休闲活动场所,旅游活动场所的创造及审美的要求以 反应城市的性质。六、设计要点A地块整体规划由一条从北到南的道路贯通中央,建筑于两边以板 式为主,错落分布,由环形道路系统相连接,不断地变化。小区的主入 口布置在小区中部,周边设消防出口。沿周边道路设置沿街商业用房, 规整、开敞,充分体现现代化的商业气息。规划设计中将住宅之间留有 余地,统一规划,形成经典的布局,不受外界影响。户户朝南,视野开 阔。小区中央偏北区域设计成中央花园,社区内部充满恬静、怡人气息。 在现代化的社区之中,依然散发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10、。景观设计分为三个部分,门前景观、入口商业街景观和中心休闲景 观,景观整体设计简洁明快、衔接自然,既能形成特色的景观轴线,又 能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休闲娱乐、健身购物的景观空间。门前景观为弧形 入口,铺装采用花岗岩。中心设置半圆形绿地,绿地中后方设置景石, 雕刻小区名称,绿地采用彩叶植物绿篱,点缀桂花,形成小区的入口形 象展示。B地块整体规划结合中国古典规划思想中对朝向和城市布局的理念, 以经纬主线勾勒规划骨架,沿十字交叉景观轴线布置板式住宅,将中心 区景观区住宅错落布置,拉开楼间距,创造具有丰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 境。景观设计整体采用法式古典园林风格,在主轴线及出入口出采用庄 重大气的景观处理手法

11、,配以规则的水景,法式雕塑及修剪整齐的植栽, 烘托出浓重的异域风情和高雅的格调。项目中提布局在满足日照、通风、 消防、交通等功能的同时,注意让出尽可能多的绿地来改善环境,采用 绿地中心共享的方案。在项目中心设计尽可能大的绿化场地,同时由它 辐射出绿带进入各个邻里单元,使绿化和景观得以最大程度地共享,提 高中心绿地的绿化率,并采用点、线、而结合的方式,强化中心绿地的 景观设计,将其放射渗透至各空间转折点与视觉焦点的绿化空间。第二章建筑设计1、户型特点(1)“四明”设计。尽量做到每户明厨、明卫、明卧、明厅“四明” 布局。(2)每户均保证一到两间居住空间朝南;每户均保证一间居住空间 朝向主要景观。(

12、3)卧室设置透明玻璃窗,起居厅至阳台为落地玻璃门,保证了良 好的日照采光及优美的景观视野。每户进户处大都有玄关作为过渡空间,并结合储藏空间,避免开门见 厅,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层次效果。起居室开间基本保证在3. 6m以上(小 户型除外),卧室开间除少量小卧为3.0m夕卜,均保证在3.6m。厨房面积 大部分大于4.5m2、卫生间面积大部分大于饷2,以保证足够的操作和使 用面积。所有厨房均设集中排烟道,卫生间设集中管井,避免管线明露。为 城市景观增添了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房型设计上满足景观视觉要求,将阳台考虑主要设置在客厅,加 大阳台的进深,保证客厅可以直接观景和接受日照,结合立面造型,预留空调室外

13、机位置。所有房间保证足够的窗地比。 每层公共走道处均设垃圾临时收集面积,由物业统一定时清收,避免杂乱 无序,方便居民。引入“生态环境”设计手法,每层窗外飘板既有遮阳、防噪之作用, 又可放置空调室外机组及布置立体绿化,同时也美化了立面效果。顶部 大型屋面板除装饰作用外,亦为太阳能集热装置,为大楼提供干净、清 洁的能源。生态环境的设计手法也体现在了单体的设计中。绿化阳台所形成的 垂直绿化,使得即使在高层上的住户,窗外也是绿意盎然,并且使建筑 的外形丰富多彩。2、立面造型风格A区的空间及立面构成手法采用简欧及后现代主义风格,以全新的 思维及手法追求“经典”之美感,令人耳目一新。以庄重、典雅的风格 形

14、成了清新而具鲜明个性。B区的空间及立面构成手法采用新古典法式风格,用一种多元化的 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 典雅与时尚现代。新古典风格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细琢, 镶花刻金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尊重和保留新材质和颜色的自 然风格,摒弃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线条,保持现代而简洁的审 美倾向。另一方面,仍然可以通过准确的比例调整和精致的细节设计很 强烈的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精致、端庄、对称。3、装修标准建筑外墙采用优质外墙涂料,沿商场局部采用铝板贴面大玻璃。住宅入口门厅采用抛光花岗石(或玻化石同质地砖)地坪,大理石(或 玻化

15、砖)内墙面,矿棉板吊顶。各层电梯厅采用玻化石同质地砖楼面,瓷 砖墙面至顶,顶部乳胶漆。楼梯间采用水泥楼面,水泥墙裙,乳胶漆墙面及 顶棚。卧室、厅纸筋灰墙面,平顶刮糙,水泥地坪。厨房、卫生间水泥墙 裙,其余同卧嘿地*堡符给卜3.1设计依据1. 1本工程抗震按7度设防设计1.2地基属于II类场地土1. 3基本风压值0. 35KN/M23.1.4结构设计有关规范规程如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092001) (2006版)(GB500072002)(GB500102010)(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

16、)3.2概况本项目建筑控高W55米,其中:住宅楼建筑层数均为18层;公寓 建筑层数为17层;大型商场建筑层数开发区为4层,安置区为3层;临 街商业网点层数为2层,幼儿园层数4层。3地下部分设计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或CFG桩o采用筏板基础或承台基础组成。扩初时, 待地质勘察报告提出后,对基础形式作相应调整。3.4地上部分结构设计本工程所处地区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 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本工程的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标准设防)。高层住宅结构采用剪力墙体系,抗震等级为二级或。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 C30C40o结构计算,采用SATWE计算程

17、序计算。第四章给排水设计4. 1设计依据4. 1. 14. 1.24. 1. 34. 1.44. 1. 54. 1.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GB50015-2003) 2009 年版(GB50016-2006)(GB50045-95)(GB500885-2001)(GB50140-2005)(GB50386-2005)(GB50096-2011)4. 1. 7.住宅设计规范4. 1.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GB50067-97)2给水系统本小区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每个地块由市政给水管

18、道引入 两条DN250mm的给水管在小区内连成环状管网,管网供水压力为0. 35Mpao用水量估算详见如下明细表:A和B地块:住宅用水量250 L/人.dxl7101 人=4275. 25m3/夭 商业用水量516ms/夭小计:4802. 5ms/夭其中绿化及不可预见水量按总水量15%667. 65m3/夭合计:5470. 15ms/ 夭3室内生活给水系统设置小区六层及六层以下生活用水为低区,由小区市政管道直接供 水。七层及七层以上生活用水为高区,由变频加压给水设备供给,在小 区的地下室内各设一套变频加压给水设备供社区内相应地块的高区生活 用水,压力控制在小于等于0. 35Mpao4.4消防系

19、统4. 1室外消火栓设置:社区室外环网适当位置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 120 米。4. 2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设置本地块为一个独立消防系统。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在小区的楼地下 室内各设一个,A地块由A8#楼地下室内消防泵房给水,消防水池容积不 小于496m3,消防泵房内设消防泵和喷淋各两台,皆一用一备。B地块由 B13#地下室内消防泵房给水.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保证消火栓系统二小时 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小时用水量。本地块最高层楼屋顶水箱间内设一 个18 m3消防水箱。4.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置本社区的地下车库、商业区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5排水系统室内采用污废合流的排水体制,室外采用雨污

20、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 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第五章暖通设计1设计依据:5. 1. 1O5. 1.2.5. 1. 3.5. 1.4.5. 1. 5.5. 1.6.5. 1. 7.5. 1.85. 1.9.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62-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暖通空调-动力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全国

21、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10年版) 甲方设计委托书明确的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设计。2工程概况本项目建筑控高W55米,其中:住宅楼建筑层数均为18层;公寓 建筑层数17层;大型商场建筑层数开发区为4层,安置区为3层;临街 商业网点层数为2层,幼儿园层数4层。3设计范|整个小区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5.4通风、防、排烟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4. 1.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自然或机械排烟设施。 风机设置部位、风机风量、风口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设计。主楼地下室为戊类储藏室。戊类储藏室不设置机械排烟,只 考虑平时通风,通风量按大于3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地下戊类储藏室 的

22、走道采用机械排烟,排烟风机兼做平时排风风机,风机选用变风量防 排烟离心风机,补风采用机械补风。排烟风管与平时通风的风管连接处 设置电动防烟防火阀,排烟口采用多叶排烟口。平时戊类储藏室通风, 风机根据地下室空气质量状况调节风量,多叶排烟口为关闭状态,电动 防烟防火阀为开启状态;事故时,风机按最大风量运行,多叶排烟口开 启,电动防烟防火阀关闭。送风采用机械送风,送风量不小于排烟(排 风)量的50%o地下车库设置机械送(补)风及机械排风(烟)系统,排烟 量按不小于6次/小时设计,送(补)风量不小于排风(烟)量的50%。 送(补)风及排风(烟)系统采用双速风机,平时低速送风、排风,火 灾时高速补风、排

23、烟。5柴油发电机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为机组散热所需风 量与空气燃烧量之和;并预留柴油发电机送风井,以便风机取风;储油 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6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风机采用防爆 风机。5.4.6消防水泵房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0m3 /m2计算, 并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N50%排烟量(排烟风机单台风量N7200m 3/h);排烟风机选用双速风机,平时低速排风,着火时高速排烟。7.电梯机房排风量按大于10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通风设备 米用换气扇并在电梯机房内预留至调插座。商铺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按10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5节能、降噪设计说明1.送、排风机选用低转速低噪声

24、风机。5. 2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V0. 32,满足规范要求。平时使用的风机选用变频风机,根据现场实际状况调节风机 风量。5. 4.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减少风机运行的数量。对地下室送、排风机增设风机房,并在机房内墙安装吸声材 料。在风道上设置消声器或在管井内贴吸声材料,尽量降低风 机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室内外的影响。对设置在屋面上的风机,其基础加设橡胶垫减震,吊于楼 面下的风机设弹簧减振吊环,以减少对有关建筑物的振动。5. 8.住宅部分一户一表,热量表设在每层公共管井内。采用模塑聚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为绝热层,厚度不小于规范 要求。第六章电气设计1设计依据1.1建筑专业提供的总体规划平面图1. 2国

25、家的有关规范和规定JGJ/T16-2008GB50034-2004GB50052-2009GB50054-2011GB50057-2010GB50016-2014GB50045-95 (2005 年版)6.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6.1.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6.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6.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6.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1.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 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1.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2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6.2.1商住楼的照明、电力、防雷接地、航空障碍灯设计。

26、6.2.2公共设施内的高低压变配电系统、空调、电力、照明、防雷接 地、航空障碍灯的设计。6.2.3商住楼的电视、电话、门禁对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 化网络系统。3负荷估算:本地块:1.住宅5344户的总用电量7870KW2.地下车库、商业用电量4675KW6.4配电系统6.4.1电源由小区箱式变电站引来。配电系统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 结合,住宅供电采用树干式配电至用户,每一单元设三相五线单元进线, 每个单元为一个进户点,供电单元采用220/380Vo电源进线配电间设在 地下室。6.4.2电表箱设在每层的电气竖井内。每户一表、公灯专设一表。会 所根据分割需要单独设电表箱进行计量。地下车库单设

27、配电间。6.5照明设计6.5.1、住宅照明设计,室内部分灯具,插座及电源管线敷设到位,光源 由住户自己选择。阳台灯具由设计统一选择为圆球吸顶灯。楼梯间及走 廊采用白炽灯,地面照度为:40LXo电梯前室采用荧光灯,地面照度为: 75LXo6.5.2、公建照明设计.照度标准:商业用房300LX社区用房300LX灯具以荧光灯为主.6.5.3、应急照明设计.在高层住宅及公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电梯前室,疏散楼梯间内设火 灾疏散指示灯,在配电间,泵房等重要场所设事故照明灯,由双电源自投 箱供电,灯具采用内附铭镣电池的应急灯。6.6导线选择与敷设本工程电缆普通负荷采用YJV-1KV型铜芯电力电缆,导线采用

28、BV-750/450型铜芯导线;消防负荷采用NHYJV-1KV型铜芯电力电缆, 导线采用ZRBV-750/450型铜芯导线;穿镀锌钢管或阻燃硬塑料管沿墙和 顶板内敷设。成束敷设的线缆均采用阻燃线缆。7防雷与接地6. 7.1高层商住楼屋顶设避雷装置,每根地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小 于10欧姆。6. 7. 2本工程按三级防雷建筑设防措施,低压接地故障保护采用 TN-S系统,本系统采用联合接地形式,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6.8弱电系统6. 8. 1电话本工程电话通讯采用光缆进线。本工程需设电话总站一个。每个单 元设电话分线箱,每层设电话分线盒。会所可根据需要设程控交换机。住宅电话每户进线2对,对大面积的用

29、户,另外预留12对电话 线。6. 8. 2有线电视为了提高收看电视图像的质量,小区设有公用天线电视系统。与市 有线电视网接口,住宅每户设不少于2只电视系统双孔终端盒,会所设 置分支分配系统及双孔终端盒。6. 8. 3门禁对讲系统为确保住户安全,每单元均安装双相呼叫系统及报警系统。报警系 统和物业值班室连通。6. 8.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在地库、高层住宅公共场所设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在小区首层设集中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及显示全部消防设施和报警系 统的运行状态。6. 8. 4. 2、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器、光 电感烟探测器、差定温感探测器、手动报

30、警按扭、消火栓报警按扭、声 光讯响器及控制模块等组成。在车库设感温探头、在其它机电设备及会 所、商场办公用房设感烟探头。在商铺、俱乐部及地库设广播音响系统。 火警时,在消防控制室自动/手动切换为火灾事故广播,指示火灾疏散及 灭火工作。设专用消防通信系统,总机设在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空 调机房、主要配变电室、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均设火灾专用电话分机。 在手动按钮处设对讲电话插口。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向消防公安 部门直接报警电话。6. 8.4. 3、系统功能当火灾发生时,消防中心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接到光电感烟探测器、 差定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扭、消火栓报警按扭、及压力开关动作信 号,经确认后

31、发出声光报警,同时联动控制器发出相应的灭火指令:消防泵,喷洒泵手动-自动启动灭火.消防水泵、喷淋泵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由消火拴按钮直接 控制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手动直接控制。自动喷洒系统的控制及显示: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安全信 号阀的工作状态;水流指示器动作后,发出报警信号,当压力开关动作 后,直接连锁自动启动喷洒泵,并显示其工作状态;对防烟、排烟设施的控制及显示: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在控制中心能手动直接 控制。排烟机自动启动排烟.停相关部位空调

32、通风系统及其它非消防电源.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广播系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将有关防 火分区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的扩声机强切至火灾应急广播状态。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和一部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 话.消防电梯迫降至首层待用.普通电梯降至一层停用.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灯自动点燃指示疏散方向.6. 8.4.4,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感烟、感温探测器吸顶安装,声光讯响器吸壁安装,底距地2. 2米, 手动报警按扭吸壁安装,底距地1. 5米.消火栓开关安装于消火栓箱内左 上角处,控制模块吸壁安装底距地2. 2米.灾报警控制器为箱式箱体,挂墙安装在消防中心墙上.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导线采用ZR-RVS-

33、500型1. 5mm导线穿 镀锌钢管在地坪内,顶板内和墙体内暗敷设.5、消防电源消防负荷按一级负荷供电,双路供电。如当地市政电网无法保证两 路电源,则采用一路市电加柴油发电机方式供电,末端切换。6. 8. 5安保电梯、轿箱、小区出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处均设置电视摄像系统。6.8.6智能化网络在小区内设智能化网络系统,以满足用户对语音数据图像的需求, 智能化网络机房设在物业管理用房内。此外该智能化网络将门禁对讲、 火灾自动报警、安保报警等系统集成在一起,便于物业进行管理和远程 控制。第七章天燃气设计1设计依据1.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 2烟囱设计规范(GB500

34、512002)1.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1.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1.6地方条文及规程;7建设单体提供的设计任务书等。2设计范围住宅燃气供应。3系统设计气源为煤气,由市政道路接入小区后经调压站减压后送至各用气点, 住宅设置分户计量装置。本项目燃气管道呈树枝状布置。室内燃气管道 在厨房内明装,在厨房内设置燃气泄露报警装置。7.4管材煤气管径小于DN150的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密封材料为聚四 氟乙烯生料带;大于等于DN150的采用无缝钢管,法兰连接,密封材料 为石

35、棉橡胶板;锅炉烟囱采用成品不锈钢保温烟囱。第八章节能设计1.建筑专业1.主体建筑充分注意自然采光与通风,如走道、楼梯的设计均 利用自然通风、采光。1. 2.本工程尽量少使用玻璃幕墙体系外墙,以保证室内良好的 热工性能。3.屋面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上人屋面保温材料建议选用导热 系数为0. 03W/mk的新型建材,用以满足建筑物各类功能需要。结构专业建筑材料选用上尽可能采取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省用料, 达到节能目的。给排水专业本工程采用高效低转速、低噪声节能型水泵。利用市政水压供水。空调专业本工程选用VRV空调机组配有电脑控制系统,当空调系统负荷发生 变化时,具有能量调节控制功能的电子控制器能

36、自动调节能量,从而达 到高效节能的运行目的。电气专业5. 1.采用荧光灯及节能灯为主的电气照明电光源。5. 2.荧光灯采用高功率因数或电子镇流器以减少功率损耗,提高 自然功率因数。在照明及空调动力母线并联电容器。限制机房、生产辅助用房及走廊内单个照明开关控制的灯具 数量,避免灯具空开。严格禁用国家规定的淘汰机电产品。第九章消防设计说明建筑专业1. 1.工程概述及适用标准:本项目公寓建筑高度超过50米为一类居住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一 级,其余住宅均为二类建筑,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总体消防设计:消防车道的布置结合城市道路和区内道路统一考虑,为环状消防车 道宽度N4米。防火分区:建筑内各部分防火分

37、区按规范要求及平面功能布置合理划分每个 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并不大于规范规定要求。每个防火分区内设有二个疏散楼梯,各层平面最远疏散距离均满足 规范要求1.4.建筑材料:管道井每层采用细石磴封堵,凡必须穿孔洞的墙壁、楼梯均用非 燃材料封堵,建筑材料按其使用部位的需要,耐火等级按规范采用相应 的防火标准材料。管道井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1. 5.玻璃幕墙: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由建设单位委托有专业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 和厂商承担,其设计和节点防火要求按规范执行,并应符合有关国家、 行业、地方标准。1给排水1. 1室外消火栓设置:社区室外环网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20m。2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设置本地块为一个独立消防系统。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在小区的楼地下 室内各设一个,由A8#楼地下室内消防泵房给水,每个消防水池容积不小 于496m3,消防泵房内设消防泵和喷淋各两台,皆一用一备。消防水池有 效容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