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工作手册制作稿_第1页
神经内科工作手册制作稿_第2页
神经内科工作手册制作稿_第3页
神经内科工作手册制作稿_第4页
神经内科工作手册制作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d.wd.wd.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6896 第一篇 科室 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26896 1 HYPERLINK l _Toc4541 第一章 科室介绍 PAGEREF _Toc4541 1 HYPERLINK l _Toc27705 第二章 神经内科主要医疗设备清单 PAGEREF _Toc27705 2 HYPERLINK l _Toc25772 第三章 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一览表 PAGEREF _Toc25772 2 HYPERLINK l _Toc4940 第四章 神经内科医疗技术一览表 PAGEREF _Toc4940

2、 3 HYPERLINK l _Toc28788 第五章 神经内科组织构造图 PAGEREF _Toc28788 4 HYPERLINK l _Toc19217 第六章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和职责 PAGEREF _Toc19217 5 HYPERLINK l _Toc7535 第七章 科室开展目标和规划 PAGEREF _Toc7535 7 HYPERLINK l _Toc5732 第八章 神经内科医师岗位职责 PAGEREF _Toc5732 9 HYPERLINK l _Toc22347 第一节 科主任职责 PAGEREF _Toc22347 9 HYPERLINK l _Toc2

3、3926 第二节 副主任医师职责 PAGEREF _Toc23926 10 HYPERLINK l _Toc19397 第三节 主治医师职责 PAGEREF _Toc19397 10 HYPERLINK l _Toc11287 第四节 住院医师职责 PAGEREF _Toc11287 11 HYPERLINK l _Toc16461 第五节 科秘书职责 PAGEREF _Toc16461 12 HYPERLINK l _Toc32597 第二篇 医疗核心制度 PAGEREF _Toc32597 14 HYPERLINK l _Toc15795 第一章 首诊负责制度 PAGEREF _Toc15

4、795 14 HYPERLINK l _Toc1256 第二章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PAGEREF _Toc1256 15 HYPERLINK l _Toc2635 第三章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PAGEREF _Toc2635 15 HYPERLINK l _Toc846 第四章 分级护理制度 PAGEREF _Toc846 17 HYPERLINK l _Toc28206 第五章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28206 19 HYPERLINK l _Toc23167 第六章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PAGEREF _Toc23167 21 HYPERLINK l _Toc7618

5、第七章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PAGEREF _Toc7618 22 HYPERLINK l _Toc5086 第八章 术前讨论制度 PAGEREF _Toc5086 22 HYPERLINK l _Toc1164 第九章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64 23 HYPERLINK l _Toc16752 第十章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PAGEREF _Toc16752 25 HYPERLINK l _Toc1582 第十一章 会诊制度 PAGEREF _Toc1582 26 HYPERLINK l _Toc3362 第十二章 查对制度 PAGEREF _Toc3362 27 HYP

6、ERLINK l _Toc25194 第十三章 危急值报告制度 PAGEREF _Toc25194 31 HYPERLINK l _Toc10005 第十四章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PAGEREF _Toc10005 33 HYPERLINK l _Toc17080 第十五章 病历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7080 34 HYPERLINK l _Toc19796 第十六章 新技术、新工程准入制度 PAGEREF _Toc19796 36 HYPERLINK l _Toc1443 第十七章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PAGEREF _Toc1443 37 HYPERLINK l _Toc1695

7、7 附件: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PAGEREF _Toc16957 38 HYPERLINK l _Toc21000 第三篇 神经内科规章制度 PAGEREF _Toc21000 39 HYPERLINK l _Toc12110 第一章 与科室相关的医院规章制度 PAGEREF _Toc12110 39 HYPERLINK l _Toc6458 第一节 患者知情同意和告知制度 PAGEREF _Toc6458 39 HYPERLINK l _Toc7983 第二节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PAGEREF _Toc7983 42 HYPERLINK l _Toc10073 第三节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PAG

8、EREF _Toc10073 44 HYPERLINK l _Toc20781 第四节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 PAGEREF _Toc20781 48 HYPERLINK l _Toc7014 第五节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流程 PAGEREF _Toc7014 48 HYPERLINK l _Toc31117 第六节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规定 PAGEREF _Toc31117 53 HYPERLINK l _Toc11472 第七节 医疗纠纷定责到人制度 PAGEREF _Toc11472 55 HYPERLINK l _Toc23893 第八节 入、出院工作制度 PAGEREF _Toc23

9、893 57 HYPERLINK l _Toc4749 第九节 转诊、转科制度 PAGEREF _Toc4749 58 HYPERLINK l _Toc28030 第十节 转院、转科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PAGEREF _Toc28030 59 HYPERLINK l _Toc16396 第十一节 病情评估管理制度细则 PAGEREF _Toc16396 60 HYPERLINK l _Toc25781 第二章 神经内科工作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25781 63 HYPERLINK l _Toc3696 第一节 神经内科内部组织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3696 63 HY

10、PERLINK l _Toc17419 第二节 神经内科岗位责任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7419 64 HYPERLINK l _Toc23806 第三节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23806 65 HYPERLINK l _Toc11852 第四节 神经内科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52 67 HYPERLINK l _Toc18852 第五节 神经内科门诊工作制度 PAGEREF _Toc18852 68 HYPERLINK l _Toc24266 第六节 神经内科急救小组工作制度 PAGEREF _Toc24266 69 HYPE

11、RLINK l _Toc27387 附件:神经内科急救小组成员名单 PAGEREF _Toc27387 69 HYPERLINK l _Toc8171 第三章 神经内科内部实施方案 PAGEREF _Toc8171 69 HYPERLINK l _Toc32577 第一节 神经内科人员紧急替代程序与方案 PAGEREF _Toc32577 69 HYPERLINK l _Toc1722 第二节 神经内科关于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施方案 PAGEREF _Toc1722 73 HYPERLINK l _Toc24591 第三节 神经内科关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方案 PAGEREF _Toc2459

12、1 74 HYPERLINK l _Toc9277 第四节 神经内科关于保护患者隐私权管理制度和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实施方案 PAGEREF _Toc9277 75 HYPERLINK l _Toc18654 第五节 神经内科关于知情同意和告知制度的实施方案 PAGEREF _Toc18654 76 HYPERLINK l _Toc8815 第六节 神经内科无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实施方案 PAGEREF _Toc8815 77 HYPERLINK l _Toc11925 第七节 神经内科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PAGEREF _Toc11925 78 HYPERLINK l _Toc12806 第八

13、节 神经内科关于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 PAGEREF _Toc12806 80 HYPERLINK l _Toc6332 实施方案 PAGEREF _Toc6332 80 HYPERLINK l _Toc5999 第四篇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及 基本技术操作标准 PAGEREF _Toc5999 82 HYPERLINK l _Toc12548 第一章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 PAGEREF _Toc12548 83 HYPERLINK l _Toc22696 第二章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10 PAGEREF _Toc22696 99 HYPERLINK

14、 l _Toc9281 第三章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PAGEREF _Toc9281 118 HYPERLINK l _Toc23259 表5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 PAGEREF _Toc23259 134 HYPERLINK l _Toc2060 第四章 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治指南 PAGEREF _Toc2060 146 HYPERLINK l _Toc30187 第五章 癫痫诊治指南 PAGEREF _Toc30187 155 HYPERLINK l _Toc21160 癫痫发作的国内分类 PAGEREF _Toc21160 155 HYPERLIN

15、K l _Toc30034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PAGEREF _Toc30034 159 HYPERLINK l _Toc7906 抗癫痫药的合理应用 PAGEREF _Toc7906 161 HYPERLINK l _Toc30973 第六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指南 PAGEREF _Toc30973 165 HYPERLINK l _Toc1016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 PAGEREF _Toc1016 172 HYPERLINK l _Toc32274 第七章 2015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最新诊疗指南 PAGEREF _Toc32274

16、178 HYPERLINK l _Toc18904 第八章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PAGEREF _Toc18904 185 HYPERLINK l _Toc22200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疗标准 PAGEREF _Toc22200 200 HYPERLINK l _Toc17458 第十章 头痛诊疗标准诊断、鉴别诊断、相关检查及治疗 PAGEREF _Toc17458 210 HYPERLINK l _Toc20832 第十一章 重症肌无力 PAGEREF _Toc20832 222 HYPERLINK l _Toc13104 第十二章 运动神经元病 PAGEREF _Toc13

17、104 229 HYPERLINK l _Toc4900 第十三章 脊髓疾病诊疗标准 PAGEREF _Toc4900 234 HYPERLINK l _Toc16079 第十四章 神经康复治疗 PAGEREF _Toc16079 250 HYPERLINK l _Toc1579 第一节 康复医学之言语治疗 PAGEREF _Toc1579 250 HYPERLINK l _Toc1085 第二节 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康复锻炼指南 PAGEREF _Toc1085 253 HYPERLINK l _Toc1641 第十五章 颅内压增高综合症 PAGEREF _Toc1641 258 HYPERL

18、INK l _Toc26348 第十六章 临床诊疗操作标准 PAGEREF _Toc26348 266 HYPERLINK l _Toc10364 第一节 胸膜腔穿刺术 PAGEREF _Toc10364 266 HYPERLINK l _Toc12790 第二节 腰椎穿刺术 PAGEREF _Toc12790 269 HYPERLINK l _Toc1209 第三节 腹腔穿刺术 PAGEREF _Toc1209 271 HYPERLINK l _Toc29136 第四节 骨髓腔穿刺术 PAGEREF _Toc29136 274 HYPERLINK l _Toc8602 第五节 心包腔穿刺术

19、PAGEREF _Toc8602 277 HYPERLINK l _Toc30589 第六节 导尿术 PAGEREF _Toc30589 279 HYPERLINK l _Toc9921 第七节 胃插管术 PAGEREF _Toc9921 283 HYPERLINK l _Toc9241 第八节 溶栓治疗标准 PAGEREF _Toc9241 284 HYPERLINK l _Toc28886 第九节 微创手术操作标准 PAGEREF _Toc28886 287 HYPERLINK l _Toc18881 第十节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 PAGEREF _Toc18881 302 HYPERLIN

20、K l _Toc6474 第十一节 心肺复苏指南2010 PAGEREF _Toc6474 305 HYPERLINK l _Toc5313 第五篇 神经内科常用抢救药品的 PAGEREF _Toc5313 309 HYPERLINK l _Toc14673 用法用量和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PAGEREF _Toc14673 309 HYPERLINK l _Toc18226 第一章 19种神经内科抢救药的用法用量、作用及特点、临床应用和本卷须知 PAGEREF _Toc18226 309 HYPERLINK l _Toc10641 第二章 科室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PAGEREF _To

21、c10641 320 HYPERLINK l _Toc8801 第一节 医用手摇床 PAGEREF _Toc8801 320 HYPERLINK l _Toc19539 第二节 病区药用冰箱 PAGEREF _Toc19539 322 HYPERLINK l _Toc29895 第三节 微波炉 PAGEREF _Toc29895 324 HYPERLINK l _Toc7742 第四节 中心吸氧 PAGEREF _Toc7742 328 HYPERLINK l _Toc14418 第五节 中心负压吸引 PAGEREF _Toc14418 332 HYPERLINK l _Toc27104 第六

22、节 电动吸引器 PAGEREF _Toc27104 338 HYPERLINK l _Toc19526 第七节 容积输液泵/注射泵 PAGEREF _Toc19526 345 HYPERLINK l _Toc7317 第八节 心电监护仪 PAGEREF _Toc7317 348 HYPERLINK l _Toc28434 第九节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PAGEREF _Toc28434 352 HYPERLINK l _Toc28556 第十节 快速血糖仪雅培血糖仪 PAGEREF _Toc28556 354 HYPERLINK l _Toc32704 第十一节 简易复苏囊 PAGEREF _To

23、c32704 358 HYPERLINK l _Toc28144 第六篇 神经内科应急预案及急危重症处理流程 PAGEREF _Toc28144 361 HYPERLINK l _Toc3049 第一章 神经内科应急预案 PAGEREF _Toc3049 361 HYPERLINK l _Toc27024 第一节 火灾应急预案 PAGEREF _Toc27024 361 HYPERLINK l _Toc5722 第二节 停电停水应急预案及程序 PAGEREF _Toc5722 363 HYPERLINK l _Toc14701 第三节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PAGEREF _Toc

24、14701 364 HYPERLINK l _Toc9164 第四节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PAGEREF _Toc9164 365 HYPERLINK l _Toc14876 第五节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PAGEREF _Toc14876 367 HYPERLINK l _Toc18004 第二章 神经系统危急重症的抢救 PAGEREF _Toc18004 372 HYPERLINK l _Toc1508 第一节 呼吸肌麻痹的抢救 PAGEREF _Toc1508 372 HYPERLINK l _Toc25985 第二节 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方案 PAGEREF _Toc25985

25、 376 HYPERLINK l _Toc19183 第三节 癫痫持续状态抢救方案 PAGEREF _Toc19183 384 HYPERLINK l _Toc12355 第四节 昏迷急救抢救方案 PAGEREF _Toc12355 387 HYPERLINK l _Toc6172 第五节 颅内压升高及脑疝抢救方案 PAGEREF _Toc6172 389 HYPERLINK l _Toc20228 第七篇 院感管理 PAGEREF _Toc20228 391 HYPERLINK l _Toc32038 第一章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监管制度 PAGEREF _Toc32038 391 HYPERL

26、INK l _Toc24481 附件: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PAGEREF _Toc24481 392 HYPERLINK l _Toc318 第二章 医务人员血液体液锐器伤及粘膜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PAGEREF _Toc318 396 HYPERLINK l _Toc21034 附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随访流程 PAGEREF _Toc21034 398 HYPERLINK l _Toc19281 第三章 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定植患者交班制度 PAGEREF _Toc19281 399 HYPERLINK l _Toc13448 第四章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P

27、AGEREF _Toc13448 399 HYPERLINK l _Toc29065 第五章 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PAGEREF _Toc29065 402 HYPERLINK l _Toc11396 第八篇 合理用药和抗菌药物管理 PAGEREF _Toc11396 404 HYPERLINK l _Toc20940 第一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20940 404 HYPERLINK l _Toc6843 第一节总则 PAGEREF _Toc6843 404 HYPERLINK l _Toc9032 第二节组织机构和职责 PAGEREF _Toc9032 40

28、5 HYPERLINK l _Toc30342 第三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PAGEREF _Toc30342 406 HYPERLINK l _Toc12621 第四节监视管理 PAGEREF _Toc12621 412 HYPERLINK l _Toc12774 第六节附那么 PAGEREF _Toc12774 414 HYPERLINK l _Toc29185 附件1: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供应目录及分级管理目录2015年 PAGEREF _Toc29185 415 HYPERLINK l _Toc11752 第二章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75

29、2 417 HYPERLINK l _Toc32697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2009年版 PAGEREF _Toc32697 418 HYPERLINK l _Toc19239 第四章 神经内科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方案 PAGEREF _Toc19239 425 HYPERLINK l _Toc29168 第九篇 合理用血管理 PAGEREF _Toc29168 428 HYPERLINK l _Toc16205 第一章 合理用血制度 PAGEREF _Toc16205 428 HYPERLINK l _Toc15164 第一节 各血液成分输血指南、用量及临床合理用血

30、指征 PAGEREF _Toc15164 428 HYPERLINK l _Toc24524 第二节 临床输血申请与审核 PAGEREF _Toc24524 443 HYPERLINK l _Toc7091 第三节 紧急用血流程 PAGEREF _Toc7091 448 HYPERLINK l _Toc21283 第四节 输血前检查与穿插配血 PAGEREF _Toc21283 451 HYPERLINK l _Toc29592 第五节 血液输注与护理 PAGEREF _Toc29592 451 HYPERLINK l _Toc25951 第六节 血制品管理和输注时间限制 PAGEREF _T

31、oc25951 453 HYPERLINK l _Toc24647 第七节 常见输血不良反响处理 PAGEREF _Toc24647 453 HYPERLINK l _Toc25034 第八节 输血反响报告 PAGEREF _Toc25034 455 HYPERLINK l _Toc7613 第九节 输血事故报告 PAGEREF _Toc7613 456 HYPERLINK l _Toc8928 第十节 输血后评价管理 PAGEREF _Toc8928 456 HYPERLINK l _Toc14643 第十一节 用血病历记录 PAGEREF _Toc14643 459 HYPERLINK l

32、 _Toc21240 第十二节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PAGEREF _Toc21240 460 HYPERLINK l _Toc17819 第十三节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输血前告知制度 PAGEREF _Toc17819 461 HYPERLINK l _Toc27473 第十四节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PAGEREF _Toc27473 462 HYPERLINK l _Toc2307 第十五节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血液保护、实施储存式自身输血的规定 PAGEREF _Toc2307 463 HYPERLINK l _Toc11

33、356 第二章 输血相关流程 PAGEREF _Toc11356 467 HYPERLINK l _Toc4660 第一节 输血流程2015年 PAGEREF _Toc4660 467 HYPERLINK l _Toc24952 第二节 临床用血流程2015年 PAGEREF _Toc24952 468 HYPERLINK l _Toc24568 第三节 输血管理流程2015年 PAGEREF _Toc24568 469 HYPERLINK l _Toc4993 第四节 临床输血应急预案及非同型输注流程2015年 PAGEREF _Toc4993 470 HYPERLINK l _Toc204

34、69 第五节 常见输血不良反响处理流程2015年 PAGEREF _Toc20469 471 HYPERLINK l _Toc10464 第六节 互助献血与血费报销流程2015年 PAGEREF _Toc10464 472 HYPERLINK l _Toc30974 第七节 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流程2015年 PAGEREF _Toc30974 473 HYPERLINK l _Toc9974 第八节 输血流程2015年 PAGEREF _Toc9974 474第一篇 科室 基本情况第一章 科室介绍神经内科前身为内一科,2003年单独成立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主,兼治血液系统疾病的内科科室。现有床位8

35、3张,拥有医护人员3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高年资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3人,护士9人,护理员2人,承担着本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科室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具有强大的科室凝聚力,始终把握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吸收,开展新技术、新工程,确保了科室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科室注重医患沟通,重视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丰富了科室建设的内涵。神经内科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为特色,科室重视神经系统疾病的标准化治疗,诊疗处理与国际接轨,诊疗范围包括各种脑血管疾病、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运动神经元病、运动障碍性疾病、脊髓疾病、肌肉疾病等。神经内科主任,赵拥军,副主

36、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3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历。擅长于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病人、疑难病人抢救及处理,良好的医德医风获得全县广阔病友的一致好评。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严谨的学风、高超的技术、高尚的医德,加上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伍,使得我科在本地区乃至同级县级医院均处于领先地位。第二章 神经内科主要医疗设备清单多参数监护仪病房14台脑血管治疗仪病房2台输液泵病房1台注射泵病房13台电动骨钻病房1台红外线治疗仪病房1台第三章 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一览表神经内科医师一览表序号姓名年龄最高学历工作年限职务专业技术职称1赵拥军47岁本科23年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曾翔44岁本科 22年科副主任副主

37、任医师3张琨36岁本科 12年主治医师4李伟34岁本科9年科秘书主治医师5李丽25岁本科2年住院医师6严雷24岁本科2年住院医师7黄 矗26岁本科2年住院医师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 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职务1凌希41岁23年副主任护师本科护士长2陈玮31岁12年主管护师本科责任组长3李春梅33岁15年护师大专责任组长4黎朝丽30岁8年护师本科责任组长5凌黎丽28岁7年护师大专6刘娣28岁8年护师本科7徐进26岁6年护师本科8喻姣纯28岁7年护师本科9李明明26岁5年护师本科10熊亮亮22岁2年护师本科11何欢27岁4年护师本科12刘亚萍25岁5年护师本科13李毅力26岁6年

38、护师本科14喻海燕25岁5年护师本科15吴雨23岁5年护师本科16毛艺蕊24岁3年护士本科17王思宇23岁1年护士大专18罗辉25岁2年护士本科19陈慧23岁3年护士大专20张波波23岁1年护士本科21李燕24岁3年护士本科22罗星星24岁1年护士本科23刘媛媛25岁3年护士大专24邹颖新22岁1年护士本科25李慧娟21岁1月护理员本科26吕海荣21岁1月护理员本科第四章 神经内科医疗技术一览表腰椎穿刺导尿骨髓穿刺留置导尿胸腔穿刺心电监测腹腔穿刺血氧饱和度检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引流术留置胃管心肺复苏鼻饲电除颤中心吸氧康复训练第五章 神经内科组织构造图组长:曾翔副主任医师代责任主治医师科主任赵

39、拥军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医师构造图组长:张琨责任主治医师黄 矗住院医师李 丽住院医师李 伟主治医师刘建成住院医师科室护士构造图凌希护士长A组:李春梅B组:黎朝丽C组:陈玮罗辉、徐进、吴雨、熊亮亮、李明明、张波波、凌黎丽、何欢、喻海燕、喻姣纯、陈慧、罗星星、王思宇、吕海荣刘亚萍、李毅力、刘娣、刘媛媛、毛艺蕊、李燕、邹颖新、李慧娟第六章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和职责神经内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架构姓名职称职务组长赵拥军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副组长凌希副主任护师护士长组员李伟主治医师科秘书陈玮主管护师责任组长李春梅主管护师责任组长黎朝丽护师责任组长科室质控小组职责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

40、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开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3、在医务部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展管理监视、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

41、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良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展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标准,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展检查病历、处方、申请 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展检查,对护理工作进展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第七章 科室开展目标和规划神经内科是一个存在较大医疗风险、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高危科室,收治的患者多以脑卒中病人为主,此类病人具有病情危重、意识障碍、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住院时间长,致残率高的特点。科室自2003年成立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

42、定的社会口碑,但离医院创三级医院的开展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科室管理,诊治流程、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待完善,科室拟制定以下总体开展目标和开展规划,以使神经内科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室总体开展目标:1,全面提升我院神经内科临床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成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的技术队伍,专科特色显现,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效益明显,使我院神经内科成为本地区有影响力和有竞争力的重点学科。2,坚持以病人为主体,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培养或引进神经内科介入人才逐步独立开展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包括脑血管造影,支架植入治疗脑血管狭窄、动脉瘤弹簧圈填

43、塞等,以高、精、尖的技术服务于病人,以高品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呵护患者的安康。转变服务模式及理念,延伸服务,做好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努力创立和谐医患关系,加强经济管理,增收节支,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为医院做出更大奉献。业务开展规划: 1、重视人才培养:目前医生配备严重缺乏,需要引进人才,每年引进2名以上人员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对于年轻医生进展二级学科根基知识、 基本技能训练;轮科后进展临床技能考核,使得他们在三级学科方面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继续派出人员进修,培养专业人员,逐渐使神经内科的专业特色突出。专科门诊、神经内科溶栓急诊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继续引进吸纳新医疗、护理人员。2、科内疑难病

44、例讨论制度、医师值班制度、定期讲座制度、医师轮转制度进一步落实,效果显现。3、开场培养或引进心理咨询师。4、加强对神经内科专科特色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和本地区报纸向外界介绍神经内科诊疗技术及各位医师、专家所长,进一步向外宣传神经内科,提高神经内科的知名度和社会认识度。5、学习神经内科特色治疗。继续完善建设神经康复治疗,完善建设卒中单元。7、继续争创文明优质服务病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杜绝行业不正之风,使社会以及病人家属都满意。8、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科室人员论文写作水平,争取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力争科室人员要成为岳阳地区相关专业的委员、青年委员。加强省、市级科研基金的撰写,力争科室有科研基金。第

45、八章 神经内科医师岗位职责第一节 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良的第一责任人,对院长负责。2、制定本科工作方案,组织实施,经常催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定期举行科室医疗质量讲评,讨论科室在执行医院各项质量方针和质量指标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意见和措施,并有反响记录文件。3、领导本科人员完成急诊、门诊、住院患者的诊治工作和院内外会诊,应用临床诊疗标准或者临床路径来指导、标准诊疗工作。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组织临床病例讨论。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历

46、,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展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历。6、催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过失事故。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业务相关科室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相关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10、参加或组织院内外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承受和完成院长的指令性任务。11、科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第二节 副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

47、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方案地开展 基本训练。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完成会诊、出诊任务。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历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7、催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第三节 主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展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

48、操作。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4、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及值班工作。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书;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过失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展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历。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第四节 住院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

49、。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2、对病员进展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于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的病案小结。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6、参加科内查房,除上午查房外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巡视3次,上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后及下班前各1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时,要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

50、诊时,应陪同诊视。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展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过失事故。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历。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10、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按门诊、急诊工作制度进展工作。第五节 科秘书职责1、协助科主任实施本科室的医疗和教学活动,负责或安排科内人员参加科间和全院大会诊。组织安排科内会议,科内学习,教学查房,教学质量检查。2、科室床位紧张时,承担科室床位管理和调配。3、协助科主任落施各项医疗核心制度,负责催促各项

51、医疗核心制度记录本的日常记录。4、协助科主任安排好医生值班,负责实习医师分组带教。5、科秘书参与科室病历质控。6、协助科室主任建设和健全科内制度并进展医疗活动档案保存和管理。科秘书是医院迎检、医院等级复评、医院晋级等重要事件的科室资料整理和提交负责人。7、认真负责地将科室内各科工作尤其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良的变化收集整理、存档,以备查询。8、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予处理;科内处理不了,由科主任上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领导。9、协助科室主任组织科室例会,并记录和整理好例会资料。10、负责整理科室内务,对医院文件进展管理,重要和紧急事件,须提醒科主任。11、将科内新技术,先进经历,特色治疗等以纸质、视

52、频、音频、电子等形式存档。12、科秘书实行24小时工作责任制,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第二篇 医疗核心制度第一章 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和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展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完善病历,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

53、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报告科主任及医院主管部门及时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并做好交接;如接诊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进展必要的医疗处置、充分交待病情和途中风险、患方家属签字同意并落实拟转入医院后再予转院。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第二章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展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

54、重大、特殊抢救应由科主任请示医务科或院领导组织有关科室进展抢救。2、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展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3、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流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完毕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4、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第三章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建

55、设三级医师查房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每周至少1次;主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2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临时检查患者。病危、病重患者入院当日必须有上级医师主治医师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节假日及双休日可由值班主治医师代查房。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再次查看患者

56、,主治医师应在24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6、查房内容:6.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

57、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6.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展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展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6.3、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方案;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展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第四章 分级护理制度1特别护理1.1病情依据1.1.1维持生命

58、,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1.1.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展监护、抢救的患者;1.1.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1.2护理要点1.2.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1.2.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1.2.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1.2.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根基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1.2.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1.2.6实施床旁交接班。2一级护理2.1病情依据2.1.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1.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1.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

59、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2.1.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2.2护理要点2.2.1至少每1小时巡视1次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2.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2.2.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根基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促进康复。2.2.5提供护理相关的安康指导。3二级护理3.1病情依据3.1.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1.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1.3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3.2护理要点3.2.1每2小时巡视

60、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3.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2.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2.5提供护理相关的安康指导。4三级护理4.1、适应对象4.1护理依据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或无需依赖的患者。4.2护理要点4.2.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4.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4.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2.4提供护理相关的安康指导。第五章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和?湖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