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_第1页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_第2页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 提高,尤其是国家实行“三农政策”后,农村的各项生活指标都朝着令人欣慰的 方向发展,然而与此并不协调发展的却是农村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张道路是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处理好占我国 土地面积相当大比例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中之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 做好全面认识,并采取适当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改 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为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 务。本文着

2、重分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产生如此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 的对策,为保护农村环境的前景作出有力支撑。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一)水污染1、工业废水污染工业废水的毒性和污染危害较严重,且在水中不容易净化。随着镇、村工 业及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一些污染严重的冶金、建材、化工及食品工业等污 染严重的企业落户农村,大量污水直接排入,给农村河流造成严重污染。2、生活污水污染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混合物如各种洗涤水和人畜 粪便等,是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农村自来水普及程度不高,生 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滞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直

3、接造成水 体污染。3、农村退水污染农业退水是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污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使用 的农药、化肥量日益增多,在喷洒农药和除草剂以及使用化肥的过程中,只有少 量附着于农作物上,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通过降雨和地面径流的冲刷而进入地 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污染。4、其他污染农村水体其它污染主要有生活垃圾的污染、病死禽畜污染、生产生活废品 的污染等。(二)空气污染1、农村燃料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能源的利用主要还是薪柴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 清洁能源使用率不高,这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仅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使 农作物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

4、康。2、工业污染源包括农村水泥厂和化工厂等耗能较多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各生产 过程中的排气(如炼焦厂向大气排放酚、苯、烃类等有毒物质;各类化工厂向大 气排放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异味性或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化纤厂排放的甲 醇、丙酮等)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矿物和金属粉尘。3、生活污染源农民由于烧饭、取暖、沐浴、农垦烧荒等生活上的需要,如炉灶、锅炉等 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的煤烟和二氧化硫等,具有量大、分布广、排放高 度低等特点,其危害性不容忽视。4、自然因素包括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等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三)农村面源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1、生活垃圾由于塑料棚膜使用量

5、增多,随意丢弃的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极难降解, 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渗出有毒物质,严重改变了土壤物理性质,阻碍了农作物生长, 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很大。另外,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 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 对土壤危害极大。2、化肥、农药等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使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 质的含量逐步下降,土壤质量日趋退化。特别是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流失率高, 由此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 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四)其他问题除了上面所说的三大影响生

6、态环境的因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环境问题。近几年,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污染治理的 速度却相对滞后。农村各种养殖场的沼气池等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甚至一些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也随意排放,致使养殖场附近地下水中的氨、氮、 硝酸盐超标,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二、农村环境问题原因(一)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重视农业生产,忽视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在 农村仍然存在。另外,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存在只重视经济效益、 产品产量、个人现代消费需求,而对环境效益、生物资源利用、公共环境建设等 方面的意识淡薄。(二)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环

7、境的改善,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转维护,需要大量的资 金投入,而目前此项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农村环境建设历史欠账很多,要搞生活 污水、垃圾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则更显捉襟见肘。(三)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 受教育程度后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 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 合理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方案。三、农村环境保护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从治理 城乡家居环境“脏、舌L、差”入手,通过

8、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 动,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 产、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依靠典 型带动,促进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 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制定规划,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 析经济社会、人文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明确目的、落实责任,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稳步、

9、快速发展。(三)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生活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 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 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 求,搞好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工程,合理、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引导增施有机 肥,从源头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士壤板结,提升土地肥力。(四)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根据农村区域特点,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施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物防 治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

10、有机农产品,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 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技术,搞好 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结 语: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是一条漫长而繁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 配合和重视。希望农村的生态环境可以进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与经济发展相 协调,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扫除障碍。参考文献:1祝光耀.农村生态环境J.农村生态环境王晓毅.农村环境问题与农村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报王如松.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一一转型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学方法J.中国农村观察席北斗,魏自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M.北京:新时代出 版社,2008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eom/view/1173092.htm%23sub1173092 http:/baike.baidu.eom/view/1173092.htm#sub1173092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eom/vie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