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乌鸦喝水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乌鸦喝水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乌鸦喝水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乌鸦喝水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乌鸦喝水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乌鸦喝水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教学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课前准备】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3、生字卡片。4、让

2、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 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渴”是

3、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2、学习第二段。 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乌鸦看见一个瓶

4、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演

5、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1、个别读,齐读全文。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三、说话训练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6、。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其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5118页。目标预设知识技能在尝试画圆的过程中领悟画圆的方法,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能结合自学、交流、探索等活动,准确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情感态度使学生初步体会圆的神奇及其所包蕴的美学价值。教学过程一、现象激趣,引入探究1交流: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圆无所不在。2结合波

7、纹、向日葵等事物,进一步带领学生领略圆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分层探究,体悟特征画圆剪圆首次感知。(1)学生尝试画圆。通过交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将“画指定半径的圆”这一要求巧妙地孕伏其中。(2)剪圆。既帮助学生感知圆的特征,又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准备素材。2认识概念初尝成功。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和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交流、操作等活动。自主建构起对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为探究活动做好认知层面的铺垫。开放探究体验特征。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初步明确探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手中的圆片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支持性材料,共同研

8、究圆的特征,并将研究过程中的发现记录下来。教师以合作者、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学生的研究活动。对有困难的研究小组提供支持。并收集学生中有价值的发现,以备交流。2交流展示共享发现。将学生探索过程中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发现汇集成“我们的发现”,并引导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深化理解,直至建构起对于圆的完整、系统的认识。二、实践拓展,文化渗透1基本练习。(1)判断:图中的哪一条线段是圆的半径或直径?(图略)(2)口答:根据半径求出直径。根据直径求出半径。(题略)(说明:本项练习没有单独设置。而是结合上面的“交流展示”环节,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穿插。)2史料链接。介绍我国数学史上关于圆的研究记载,比如“

9、圆,一中同长也”(墨经)、“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周髀算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周髀算经),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此外,教师结合相应史料的介绍,比如“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将一些联想题、开放题自然穿插其中,既渗透了数学历史、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像能力。3解释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比如“水纹为什么是圆形的”,“盛开的向日葵为什么是圆形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生活。4圆与人文。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

10、结”、“圆与中外建筑”、“圆与着名标志设计”等,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教学反思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我们着眼“过程”与“凝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己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

11、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2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基于此,教学伊始,我们选择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人,引发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

12、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我们更是借助“解释自然的圆”和“欣赏人文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不断积累感受、提升认识,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初中一次函数教学设计一、一次函数1、问题导入:问题1:小明暑假第一次去北京.汽车驶上A地的高速公路后,小明观察里程碑,发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5千米/时.己知A地直达北京的高速公路全程为570千米,小明想知道汽车从A地驶出后,距北京的路程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以便根据时间估计自己和北京的距离.问题2: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

13、.他己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月节存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1)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并用字母表示,列出函数关系式.(2)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各有什么限制?以上这些问题,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教师最后总结一次函数的概念.(板书)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关系式的结构特征,引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学生回答,且互相补充)老师最后归纳:一次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 的形式,其中 为常数,.特别地,当 时,一次函数 (常数 )也叫做正比例函数.二、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1、做一做:我们已经学习了

14、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请同学运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老师用多媒体打出题目).根据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与讨论,得出结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特别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2、接下来教师提问:(1)观察所画出的四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比较各对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能否从中了现一些规律?对于直线 ( 是常数, ),常数 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各有什么影响?3、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最后总结出规律:当 一样, 不一样时,直线方向相同(平行),但没有相同点;当 不一样, 一样时,都经过(0,)点(相交),但直线方向不同.4、巩固训练:(1

1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教师提出问题:画出图象,看看是否与上面的讨论结果一样;你取的是哪几个点?和同学比较一下,怎样取比较简便?(2)将直线 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_.将直线 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_.(由学生到前板演).5、对于教材中第42页例2处理,教师先用多媒体打出,并提出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在坐标轴上取点有什么好处?组织学生结合问题去分析,动手尝试,小组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对于教材第43页例3处理,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讨论同学们讨论:这里取的数悬殊较大怎么办?这个函数是不是一次函数?这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函数的

16、图象是什么?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的图象除了直线和本题的图形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形?你能不能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三、一次函数的性质函数反映了客观世界中量的变化规律,那么一次函数又有什么性质呢?1、请同学们来一起观察大屏幕上函数图象(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函数的图象),并回答:当一个点在直线上从左右移动时,它的位置如何变化?你能从中得到函数值的变化与自变量的变化规律吗?(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演示点的移动情况,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理解)由学生讨论出结果:也就是说,函数值随自变量 的增大而增大.(教师板书)2、请同学们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观察它们是否也有相应的性质,

17、有什么不同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最后归纳出一次函数如下性质:(1)当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2)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3、补充性质:(3) 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4) 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5)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6) 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4、对于教材中第45页做一做处理,可以作为例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起着指导作用;对于教材中第45页例4的处理,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审题分析找出题中的己知量,并提示学生:要想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关键是要确定和 的值,那么,结合题中所给的己知条件,又怎样来确定 和的值呢?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师再给出待定系数法的概念,这样学生马上就会理解,从而难点得以突破.在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