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3课件_第1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3课件_第2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3课件_第3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3课件_第4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第三节 观赏植物吸汁类害虫一、叶蝉类 二、木虱类三、粉虱类四、蚜虫五、蚧类 六、螨类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一、叶蝉类大青叶蝉 学名:Tettigella virids Linne 别名:大绿浮尘子、青叶跳蝉、青叶蝉 分类:同翅目叶蝉科。 寄主:杨、柳、白蜡、刺槐、苹果、桃、梨、桧柏、梧桐、扁柏、谷子、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蔬菜、果树等160种植物。 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刺吸汁液,造成褪色、畸形、卷缩,甚至全叶枯死。此外,还可传播病毒病。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 吉林、新疆、内蒙1年发生2代,甘肃2

2、3代,河北、北京、山东、江苏3代,湖北5代,江西56代。在南方各虫期均有,无真正的休眠期。 以卵在花木、果树枝条的皮层内及杂草茎秆内越冬。华东地区翌年4月中旬至5月卵开始孵化,孵化的若虫刺吸汁液并喜群集,5月下旬为第1代成虫开始为害期。 成虫喜群集于矮生植物叶背和叶面,趋光性强。遇惊扰疾行横走,由叶面向叶背逃避,并会跳跃。78月是第2代成虫为害期,911月是第3代成虫为害。 10月下旬成虫陆续产卵越冬。夏、秋季卵期915d,越冬卵则长达5个月。若虫历期1个月左右。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梧桐木虱 学名: Thysanogya limbata Enderlein 别名:青桐木虱 分类;同翅目木虱科

3、 寄主:梧桐 为害特点:以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幼芽、嫩枝吸食汁液,为害梧桐,使叶片变黄、凋萎、早落。若虫分泌大量白色絮状蜡丝,覆盖枝叶,诱导煤污病发生,影响树木生长,且蜡絮易从树上落下,影响环境。 地理分布:华北、华东、华中、陕西、甘肃。二、木虱类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成虫无趋光性,繁殖力强,每雌平均产卵560多粒,卵散产于叶背或枝条表面。 1龄若虫在叶面上刺吸并分泌白色蜡质絮状物,树杈上布满絮状物。23龄常以数十头若虫群集于叶背面刺吸汁液。23龄若虫全部隐匿于自身分泌的白色絮状蜡丝中,刺吸液汁的同时,大量排泄蜜露,带粘性,常滴于树下,污染环境。第七章 观赏

4、植物病虫害3防治措施(1)若虫为害期,喷清水冲去絮状物,消灭若虫和成虫。(2)在12龄若虫期,喷3%啶虫脒乳油、5%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早春结合修剪,剪除带卵的枝条,并在枝干上喷65%肥皂石油乳剂8倍液,杀灭越冬卵。(4)保护利用木虱的天敌,如草蛉、瓢虫、寄生蜂等,可有效控制梧桐木虱。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黑刺粉虱 学名: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 别名:橘刺粉虱、刺粉虱、黑蛹有刺粉虱 分类:同翅目粉虱科 寄主:月季、蔷薇、山茶、樟树、米兰、柑桔等观赏植物。茶、油茶、柑桔、

5、枇杷、苹果、梨、葡萄、柿、栗、龙眼、香蕉、橄榄、月季、白蓝、米兰、榕树等。 为害特点:常以幼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 地理分布:江苏、安徽、河南以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三、粉虱类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 华东地区1年发生4代。以3龄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翌年3月化蛹,4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第1代幼虫始见于4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白天活动,产卵于叶背,1每雌产卵约20粒,有孤雌生殖现象。 各代幼虫为害的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1、2代比较整齐,以后有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有趋光

6、性。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菌、瓢虫和草蛉等。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3.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加强养护管理,适当修剪、疏枝、清除杂草、合理施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抑制粉虱发生,减轻为害程度。(2)药剂防治 于低龄幼虫盛发期喷药防治 ,重点喷施叶背防治第1代幼虫。 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 0.26%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3)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如丽蚜小蜂、刺粉虱黑蜂、中华草蛉、黄色跳小蜂、红点唇瓢虫等。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

7、态特征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学名: Aphis gossypii Glover别名:瓜蚜分类:同翅目蚜科寄主:寄主植物近300种,观赏植物主要为害木槿、扶桑、常春藤、垂竹、茶花、一窜红、菊花、牡丹、紫叶李、夹竹桃、梅花、仙客来、鸡冠花、玫瑰等。为害特点:群集于寄主嫩梢、花蕾、花朵和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并诱发煤污病。 地理分布: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地。(二)棉蚜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 有翅胎生雌蚜雌性蚜产卵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形态识别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20多代。 以卵在木槿、石榴等枝条上越冬。翌年34月孵化为

8、干母,在越冬寄主上进行孤雌胎生,繁殖34代。 45月间产生有翅蚜,飞到菊花、扶桑、茉莉、瓜叶菊或棉花等夏季寄主上为害。 10月产生有翅蚜,从夏寄主迁移到越冬寄主上,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有翅雄蚜,交配产卵。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学名: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别名:苹果黄蚜、苹叶蚜虫分类:同翅目蚜科寄主:绣线菊、樱花、麻叶绣球、榆叶梅、白兰、木瓜、石楠、海棠等观赏植物。山楂、柑桔、苹果、梨、李、杏木瓜、枇杷等果树。为害特点:多群集于幼叶、嫩枝及芽等部位,被害叶向背面卷曲。 地理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陕西、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

9、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四川、重庆、云南。(三)绣线菊蚜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四)蚜虫类防治措施(1)人工防治盆栽花卉零星发生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同方向轻刷。避免刷伤嫩梢、嫩叶。木本花卉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蚜霉菌等蚜虫的天敌。(3)药剂喷雾防治 3%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 0.26%苦参碱水剂15002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4)黏虫板诱蚜有翅蚜迁飞高峰期,用黄色黏虫板,可诱

10、杀大量有翅蚜。(5)阻避防治温室和保护地,用4060目防虫网覆盖,阻止蚜虫迁入为害。观赏植物苗期或生长早期,用银灰膜驱避蚜虫。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 1年1代,以卵和初孵若虫在观赏植物根际附近的土缝、裂隙、砖石堆中越冬。 翌年2月若虫孵化,初孵若虫先留在卵囊中,3月中旬若虫沿树干爬到幼芽、嫩梢上,群集为害。4月上、中旬为害最重,分泌蜡质物裹身,4月下旬雄虫蜕皮后爬到树皮缝内、树洞、土缝里化蛹,5月上旬羽化、交尾,交尾后23d即死亡。 雌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入土,分泌白色棉絮状卵袋,产卵于其中,以卵越夏、越冬。雌虫产卵后便干缩死亡。每雌虫产卵405

11、0粒,多者百余粒。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学名: 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 别名:红龟蜡蚧分类:同翅目蜡蚧科寄主:女贞、枸骨、大叶黄杨、苏铁、栀子、月桂、栀子花、桂花、蔷薇、茶梅、月季、玫瑰、山茶花、八角金盘、樱花等100多种观赏植物。 为害特点:诱发煤污病,树势衰弱,枝条枯死。 地理分布: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及北方温室。(二)红蜡蚧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 1年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 次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雌虫产卵盛期。 雌若虫第一龄若虫期约20d;第2龄若虫期2325d;第三龄若虫期为3035d,9月上旬若

12、虫成熟,交尾后越冬。 雄虫第一龄若虫期与雌虫相同,第二龄若虫期4045d。预蛹期12d,蛹历期26d。雄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羽化,寿命仅12d,交尾后即死亡。 越冬雌虫产卵于体下,产卵期长达1个月,每雌产卵200500粒,最多可达1100粒。 初孵雄若虫多群集在叶片上,雌若虫主要群集于嫩梢上,有趋光性。先在叶或嫩枝上爬行一段后定居下来,刺吸寄主汁液,不久开始分泌蜡质覆盖体背,以后随虫龄的增大,蜡壳逐渐加厚增大。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三)蚧类害虫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措施。(2)剪除被介壳虫为害的枝条,烧毁。保持通风透光。发生量小时,可用软刷沾水轻刷。对茎、干较粗,皮层不易受伤的花木,在冬季

13、可涂刷白涂剂。(3)保护利用天敌,如红环瓢虫、跳小蜂、瓢虫等。(4)初孵若虫期进行喷雾防治。 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40%杀扑磷(速扑杀)乳油20003000倍液 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30号机油乳剂3080倍液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学名: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别名:棉红蜘蛛、棉叶螨、红叶螨 分类: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寄主:枫香、国槐、玉米、高粱、粟、向日葵、桑树、草莓、豆类、棉花、枣、柑桔及茉莉、丁香、月季等花卉等。 为害特点:若螨、成螨群聚于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细斑,严重时叶片于枯脱落,并在叶上吐丝结网

14、,严重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六、螨类(一)朱砂叶螨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 朱砂叶螨及其为害状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年发生1020代,由北向南逐增。华北以雌成螨在杂草、枯枝落叶及土缝中越冬;华中以各种虫态在杂草及树皮缝中越冬;在四川以雌成螨在杂草上越冬。翌春气温达10以上,即开始大量繁殖。34月先在杂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观赏植物发芽后陆续向上迁移。幼螨和前期若螨不甚活动。后期若螨活泼贪食,有向上爬的习性。先为害下部叶片,而后向上蔓延。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地面,被风刮走,向四周爬行扩散。78月份高温干旱少雨时,繁殖迅速,为害猖獗,易暴发成灾

15、,出现大量落叶。10月进入越冬期。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学名: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别名:二斑叶螨、白蜘蛛 分类: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寄主:花卉、多种树木、杂草、蔬菜、棉花和苹果、桑、桃、葡萄等落叶果树。 为害特点:在叶背为害,吸取叶汁造成叶片失绿以致枯黄。 地理分布:分布全国各地。(二)二点叶螨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叶片上的二斑叶螨二斑叶螨成虫与卵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辽宁1年约发生12代,华北地区1215代。华北一带以雌螨爬入土缝、树皮下吐丝结网,往往成群蛰伏。冬季在杂草、土缝、田间枯枝落叶下,冬季不凋的矮生植物下部,或桑、槐树皮缝内越冬,

16、成虫休眠型和活动型并存,还有少数卵及幼虫,越冬期间气温略高,仍能取食活动。一般认为5日平均气温上升达57摄氏度时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当气温上升达10摄氏度以上越冬卵相继孵化。温度低时期可长达1个月。一般在4月中、下旬孵化为第1代,成虫、若虫皆在叶背吸食营养液。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东北、西北地区7月上旬至9月下旬约发生1次高峰;黄河流域地区于6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约发生2次高峰。幼虫和前期若虫不甚活动。后期若虫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的习性。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地面,被风刮走,向四周爬行扩散。喜高温干旱,暴雨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学名:T. viennens

17、is Zacher 别名:山楂红蜘蛛、樱桃红蜘蛛分类: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寄主:日本樱花 西府海棠 贴梗海棠 榆叶榆 樱花 桃树 山桃 山楂 玫瑰 碧桃 梨 杏 山楂 苹果。 为害特点:成、若、幼螨刺吸芽、果的汁液,叶受害初呈现很多失绿小斑点,渐扩大连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枯焦早落。 地理分布:华东、华北、东北、华南、西南,内蒙古等地区。(三)山楂叶螨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形态特征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 山楂叶螨在辽宁地区1年发生6代,陕西地区1年发生10代。均以受精雌螨在树体各种缝隙内及干基附近土缝里群集越冬。翌春日平均气温达9-10,苹果芽膨大露绿时出蜇为害芽,展叶后到叶背为害,此时为出蜇盛期,整个出蜇期达40余天。一般6月前温度低完成1代需20余天,夏季高温干旱915d即可完成1代,68月发生严重。麦收前后为全年发生的高峰期,严重者常早期落叶,由于食料不足营养恶化,常提前出现越冬雌螨潜伏越冬。食料正常的情况下,进入雨季高湿,加之天敌数量的增长,致山楂叶螨虫口显著下降,至9月可再度上升,为害至10月陆续以末代受精雌螨潜伏越冬。成若幼螨喜在叶背群集为害,有吐丝结网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