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华南地区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20201012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512020华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2020-08-20发布 2020-11-01实施_中 国 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心 发 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广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食品办公室。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阿隆、陈建民、邱忠润、周乐峰、杨芳、张宪、胡冠华、陆燕。华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华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种子及其处理方法、育苗、插秧、本田管理、收获、贮藏等。本规程适用于福建、广东、广西的绿色食品水稻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NY/T 2978 绿色食品 稻谷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593 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规则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

3、/T 391要求。水稻田应远离工厂、矿区,排灌方便、旱涝保收。土壤耕层应深厚、肥沃、通透性能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历年病虫害发生少、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水田。4 品种选择4.1品种选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水稻品种能满足当地气候条件,茬口要求,米质优,综合抗性好,通过国家级审定或省级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应规模种植,米质符合品质要求的品种。原则上每三年进行一次提纯复壮或更换新品种。4.2 种子质量要求为了保证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基地的正常生产,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实行统一购种,统一发放。4.3 推荐品种按照“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的要求,推荐选用福

4、两优366、广两优676、泰丰优656、泰丰优2098、荟丰优3301、泰丰优3301、中浙优8号、甬优17、泸优明占、佳福占、黄华占、粤禾丝苗、五山丝苗、野香优676、广8优165、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美香新占、合丰丝苗、华航31号、野香优莉丝、广8优169、桂香占等优质稻新品种。 5 培育壮苗 5.1育秧方式和秧苗期管理秧田选择与基肥施用,在已划定的基地水田范围内按秧田与大田比例1:8-10留足秧田,采用湿润育秧,提倡旱床育秧。旱床育秧应选择背风向阳、通透性好、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低、水源灌溉方便的菜园地和旱地。秧田翻耕之前,每亩施足腐熟的猪牛栏堆粪1000 kg作基肥;整地时每亩用钙

5、镁磷肥25 kg作面肥。5.2播种期与播种量早稻:三月中、下旬播种(2月20日至3月17日开始播种,3月25日播种结束);中稻:五月中旬、下旬播种;晚稻:6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常规稻每亩秧田播25 kg种子;杂交稻每亩秧田播15 kg种子;以毯状苗机栽,毯状苗育秧的,一般每盘播杂交种子60g、常规种子100g左右。移栽苗龄:早稻一般30天左右,最多不超过35天;中晚稻25天左右,最多不超过25天。5.3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天,用1%石灰水浸种30小时,再用清水把种子洗净后,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5.4 秧田管理 5.4.1管水:秧苗二叶前,昼灌夜露,晴天平沟水,保持畦田湿润,雨天半沟水;秧

6、苗二叶后,放水上畦,养谷水,浅灌溉。5.4.2施肥:秧苗二叶一心时,每亩施用沼液肥100 kg拌发酵后的菜籽饼80 kg作断奶肥。5.4.3匀苗:三叶后间密补稀,除稗。6 田间管理6.1翻耕整地前茬秋闲田,翻耕前施足基肥,翻深整个耕作层15厘米,耕耙2次,田面平整。前茬紫云英或油菜绿肥田,提早深翻耕,早放水泡田并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整地时推荐每亩施用钙镁磷肥25 kg作面肥。6.2适时移栽早稻移栽要求在4月下旬,以晴天为主,中稻6月中、下旬移栽,晚稻移栽要求在8月01日前要求移栽完毕。秧龄25-30天为好;密植规格,按“宽行窄株”要求48寸,每亩插足1.8万蔸,常规稻每蔸插足3-4粒谷苗,杂交

7、稻插1-2粒谷苗。6.3合理灌溉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23次)轻烤,力度逐渐增加,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和壮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杨花期。灌浆成熟期间间隙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严防断水过早。6.4科学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 的要求。提倡多用有机肥,以施农家肥料和绿色食品生资肥料、生物菌肥为主,减量施用化肥。推荐前茬秋分前后亩播种紫云英2-2.5KG作绿肥,增加田块肥力。安全排水期7天。移栽后57天,结合人工耘禾,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200 kg或施用尿素5 kg,均匀撒施;追施穗肥,每

8、亩3 kg尿素加5 kg氯化钾。7 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7.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尽可能使用植物、动物、微生物来源或矿物来源的农药。安全排水期5天7天。严格遵守农药使用量及安全间隔期,减少农药残留。7.2 防治措施7.2.1 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

9、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7.2.2 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田间害虫。人工布放鼠夹,防治鼠害。7.2.3 生物防治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等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推广以鸭治虫,亩用小鸭10羽左右;利用稻田天敌(青蛙、蜘蛛)防治虫害等。提倡稻田养萍,或在稻苗返青后,及时耘禾两次,结合露田、晒田防治杂草,尽可能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7.2.4 化学防治 具体病虫害化学用药情况参照附录A。8 收获、贮藏及副产品处理要求8.1 收割时期在90%稻粒失水硬化、变成半透明状实粒时应及时收获。双季稻季节

10、茬口紧,早稻要及早收获配合后茬及早整地沤田。8.2 收晒环境绿色食品稻谷生产要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分藏;禁止在公路或粉尘较重的地方脱粒晒谷。提倡用低温干燥法烘干稻谷,以确保稻米原有的品质风味。8.3 贮藏环境在避光、低温、干燥或有防潮设施的库内贮藏,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的物质一起混存。仓库若进行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按说明使用,严禁超量用药。8.4 副产品利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副产品包括秸秆、垄糠、米皮糠等要合理利用、综合开发;提倡秸秆粉碎还田;严禁焚烧、乱堆乱放或任意丢弃而污染环境。9 生产废弃物的处理 农药使用后的包装袋应及时收集,集中处理;肥料施用后的包装物应

11、及时回收;严禁任意丢弃而污染环境。10 生产档案管理10.1 建立档案绿色食品稻米生产应建立健全档案,档案应包括生产过程记录,生产地地理环境记录、生产过程气候环境记录、投入物品记录,栽培管理文件等。所有记录应真实、规范、准确,并具有可追溯性。档案记录至少保管三年以上,文件资料应有专人保管。10.2记录内容绿色食品稻米生产全过程应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土壤、种植、种子、灌溉、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和包装等。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华南地区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 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剂量ml(g)/亩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d稻瘟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4-37g喷雾21发病初期10%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15-130g喷雾31苗瘟:插秧前一周叶瘟: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穗颈瘟:孕穗后期或齐穗期40%稻瘟灵乳油75-150ml喷雾28稻曲病破口前5-7天15.5%井冈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20g喷雾21稻纹枯病发病初期20%井冈霉素可溶粉剂35-50g喷雾14二化螟卵孵高峰期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40ml喷雾28水稻枯鞘初期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g喷雾21卷叶螟卵孵高峰期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40ml喷雾15卵孵化高峰至2龄幼虫期40%氯虫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