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城乡热带风貌设计导则_第1页
海南城乡热带风貌设计导则_第2页
海南城乡热带风貌设计导则_第3页
海南城乡热带风貌设计导则_第4页
海南城乡热带风貌设计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南省城乡热带风貌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海南省建设厅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省勘察设计协会2008. 10总则总体目标城市(镇)区建设目标规划控制建筑设计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城镇照明4风景旅游度假区建设目标基本原则规划控制生态园林建筑风格市政设施景区照明5村庄总体目标规划控制建筑布局乡村风貌基础设施服务设施1 总贝U为了全面贯彻实施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指导建设独具海南地方特色的城乡热带风貌,保护自然生态山水风光,推动岛屿国际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建设,结合海南实际,特 编制本风貌设计导则。风貌设计与城乡规划设计的关系:风貌设计是城乡规划设计的

2、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规划设计的补充与深化, 应强调将城 乡风貌设计落实到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等各个阶段的设计中, 是 海南城乡建设、建筑设计的指导和依据。本导则对海南省城乡所有项目设计、环境绿化建设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为塑造热带海岛特色风貌起到指引作用海南省城乡热带风貌特征: 热带滨海风光,碧海蓝天沙滩, 生态雨林绿水,阳光地热温泉,椰风海韵浓郁,民族风情文化, 南亚特色鲜明,历史遗存厚重,改革开放创新,热情淳朴祥和。在海南省城乡范围内的项目设计建设除应符合国家有关工 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外,涉及风貌内容的建 设尚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妥善

3、处理 好城乡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体现自然与人文和谐融理念, 尊 重自然,充分考虑建筑、环境、景观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等各项要 素,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扩张、破坏性建 设。2可持续性原则:保护生态、延续历史、优化环境、集约发 展,合理安排各项用地,有序规划各类项目、永续利用各类资源。 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心理、生理需要,创造轻松、舒 适的环境,丰富空间层次,营造宜人的空间尺度。3地域性原则:应尊重海南省特有的自然山水环境和地理气 候条件,利用自然特征元素,构筑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创建热 带风情景观,因地制宜地创造出适应海南自然山水特色,彰显海南自然山水文化特性,具有鲜明

4、地域特征的城乡风貌, 提升城乡 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4历史性原则:应注重海南省城乡的历史文件沿革,保护历 史的整体性和那些充满文化意蕴的地域、结构和人工构筑物,挖掘历史的风貌元素,将民俗风情、历史文物、传统文化的内涵融 合在规划设计中,承前启后,延续城乡历史的文脉。5创新性原则:鼓励对传统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的创造性运 用,强调设计创作应体现时代精神,提倡适应时代科技进步、社 会经济发展、审美观念变化的创新,反映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积 极发展先进文化。2总体目标2. 1总体目标在全岛范围内以生态性和地域性为建设总则,以营造高品质 的人居环境为核心,创建一个区域功能布局科学、生态空间结构 清晰、公共

5、服务设施完善、道路交通顺畅便捷、经济社会繁荣和 谐、环境色彩明快活泼淡雅和谐、热带滨海风光浓郁的城乡一体 化海南;塑造生动和谐的城乡建筑群体与公共开放空间,构筑优美、宜居、舒适、文明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环境,建设具有浓郁 的热带滨海特色的城乡风貌。1区域经济布局发展目标一一建设经济发展区域功能特色突 出的五大经济区。按照“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 中间”发展布局,一是科学组织以海口为中心包括文昌、定安、 屯昌、澄迈、临高在内的北部综合经济发展功能区建设,综合发 展以高新技术为主新型工业、旅游服务业、热带高效农业和加工 业。二是精心组织以三亚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五指山、乐东 在内的南部

6、热带滨海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热带高效农业和特色工业。 三是统筹组织以琼 海为中心包括海口、文昌、万宁、陵水在内的东部滨海休闲度假 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集中发展以会展、航空、度假为主题的第 三产业、热带高效农业和特色工业。 四是大力推进以洋浦为中心 包括澄迈、临高、僧州、昌江、东方在内的西部油气化工建材修 造船工业区建设,重点以工业为主导,综合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旅游服务业。五是合理组织以琼中、五指山、白沙为中心包括保 亭、东方、三亚、乐东、万宁大部在内的中南部生态旅游农业保 护发展区建设,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 合理发展热带高效农林 牧业,适度发展热带雨林、民

7、族风情旅游业和特色加工业。形成 独具海南特色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2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一一建设覆盖全岛功能强大的现代化基 础设施六网工程。一是大力推进陆海空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网建 设,开工建设东环铁路,开通运营西环铁路;加快海口绕城高速 公路、三亚绕城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扩建凤凰机场二期工 程;续建海口港二期、南山港区一期、洋浦港三期工程,加快推 进马村港、金牌港的规划和建设;逐步打通陆路、铁路、港口和 空港间的连接,完善全岛景区间、城景间、城乡间交通连网,加 快构建全岛快速交通网。二是加强保障全省生产生活用水的水网建设,推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尽快完成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 (灌区)工程、三亚大隆

8、水库工程、红岭水库工程建设,加快规 划建设全岛江河、水库间的连接渠道建设,构建全岛可调控的水 网。三是提高全省回形电网建设质量,确保供电安全。做好电力 发展滚动规划,推进海南电网联网工程, 建设海南省城乡电网完 善工程,以海口电厂、华能西部电厂、昌江核电厂为依托,构建 全岛分布式电源和强固“回”型电网。四是推进环岛燃气管网建 设,加快乐东气田开发,规划建设全岛气网管线工程。五是完善 全岛的通信网络建设。六建设完善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保持干净卫生的文明环境。3绿化景观建设目标一一建设具有椰风海韵风光特色的多层 次热带生态绿化景观。一是大力组织环岛海岸椰子防护林带建 设,主要种植椰子树、木麻黄

9、、海棠、爬沙虎等植物,塑造具有 椰风海韵风光特色的环岛椰子林防护林带。 二是精心组织以高速 公路、东环轻轨铁路为主的交通干道两侧椰林风景绿化长廊建 设,包括海渝东线、中线、西线及市县乡镇公路两侧椰林风景绿 化长廊建设,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办法,在道路两侧种植椰 子树、槟榔树、木棉树、油棕树、凤凰木、榕树、大王棕等热带 树种,配套种植大红花、三角梅、紫薇、紫檀等开花灌木树种, 用爬地菊、本地草等绿化路沟边坡,不让黄土露天,营造万里热 带风情景观长廊。三是主要城镇道路绿化应设中间及两侧绿化 带,创造路在林中穿行的效果。四是科学组织城乡人居环境热带 风情绿化景观建设,对城镇街道村道、城市广场、公园

10、、庭院、 园区景点等场所,在突出用椰子树、大王棕、榕树、油棕树等热 带主树种塑造热带风情绿化景观的同时,配套种植龙船花、大红花、九里香、玉兰、鸡蛋花、三角梅、紫薇、紫檀等开花开香花 灌木树种,用爬地菊、本地草等草本植物绿化地坪,消灭黄土露 天,营造“城在林中、城在绿中、城在花”中的热带园林景观。4保存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一一科学修缮改造成片的历 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结合现有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 镇、名村的实际,重新确定其产业定位和功能,有针对性地组织 整个街区、整个镇村的修缮改造,恢复原有历史符号和文化遗存, 继承特定的地域历史文化,提高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村硬件 和环境水平,让历

11、史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功能与其历史文化 环境氛围相协调,让其焕发新的活力。海南省具有修缮改造价值的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名镇村详见附表5发展独具海南热带特色的建筑风格一一建设整体和谐独具 海南热带特色的城乡建筑风貌。 一是所有建筑应采用坡屋顶, 以 粉红色为主导色,可用浅绿色或灰色。二是所有沿街建筑均应设 计建设雨蓬,为行人遮阴挡雨。三是建筑外墙应采用涂料,以乳 白色为主导色,谨慎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四是1s2层建筑外墙可用深色调的外墙瓷砖、 大理石等装饰,增强外墙防水和厚重 感,突出建筑特色。五是所有建筑外窗均不应设有碍建筑面貌的 防盗网,可在外窗内侧设隐形防盗网,创造整洁的建筑面貌。六 是建

12、筑造型轻巧活泼,外窗应结合建筑节能采用格栅遮阳, 色彩 应用原木色,塑造鲜明的热带建筑风貌。6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开放空间一一创造开敞生态的城市亲 水特色空间与环境。一各城镇要充分结合自己的自然地理环境, 利用海、江、河、湖、山等自然要素,发挥沿滨海、 沿江、沿河、 沿湖、沿山脚等城镇柔情地段,通过保留滨水绿化带、建筑高度 退台及亲水节点措施,创造宜人的滨水公共空间和热带滨水风 光。二是要大力建设具有热带风情的城镇公园、广场、街头绿 地等公共活动场所。三是对城镇沿街店铺招牌、广告等要进行统 一设计,其尺寸、字体、色彩、位置均要统一要求。四是要适度 建设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雕塑,丰富城市文化

13、品位。五对城市道路的步行道应采用地方材料,突出地方特色。7建设色彩明快活泼淡雅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一一营造阳光 灿烂、朝气蓬勃、改革创新、积极奋进的人文环境。海南省具有 典型的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特点, 四周万顷碧海,天上蓝天白云, 岛上植物茂盛,绿色海洋,一年四季如春,阳光灿烂,勃勃生机,充满朝气活力,海南的自然景观以阳光、绿色为总体基调。海南 的城市、乡镇、农村的色彩设计总体上以“明快、淡雅、活泼、 和谐”为原则,以丰富的中性色系为主色调,调整变化城市色彩 的色相、明度及饱和度作为辅助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丰富而又 统一和谐的城市总色调。一、城市建筑色彩。 建筑外墙色彩应以明快淡雅的乳白色为主调

14、,以能充分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性 质特征为准;建筑屋顶应采用坡屋顶,色彩要考虑城市观景效果, 坡屋面色彩应以粉红色为主调, 突出与周围绿色的对比, 可用浅 绿色或灰色,烘托“城景交融”的城市特点。二、城市绿化色彩。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植被资源丰富。因此,绿化色 彩应根据所处区域的不同和季节的变换, 种植和点缀色彩变化较 丰富的植物,多种红花树种和香花树种,弁从种植密度、植被高 度形成层次丰富、变化多样的绿化色彩。三、城市交通场所色彩。 道路色彩的运用要注意色调、深浅、质感等因素,还应注意和海 南的气候、街区性质、周围环境相结合。车行道以灰色水泥路面 或黑色沥青路面为主,步行街道可丰富多彩

15、,以中低明度、中低 纯度的色彩为主。四、桥梁色彩:应与城市整体色彩风格一致, 弁能充分体现桥梁的美感,总体宜采用淡雅、明快的色调,但可 根据所处位置的环境特点及桥梁特性进行相应协调。五户外广告色彩应注意与城市总体色调相统一,与周围建筑色彩相协调。3城市(镇)区总体目标在全城市(镇)区以生态性和地域性为建设总则,以营造 高品质的人居环境为核心,创建一个城区功能布局科学、生态 空间结构清晰、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道路交通顺畅便捷、经济 社会繁荣和谐、环境色彩明快活泼淡雅和谐、热带滨海风光浓 郁的城市(镇);塑造生动和谐热带特色的建筑群体与公共开放 空间,构筑优美、宜居、舒适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环境,建设

16、 具有浓郁的热带滨海特色的城市(镇)风貌。规划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如海口市老城区、文昌市文城镇老街、文昌 市浦前镇老街、三亚市崖城镇老街等1历史文化街区为海南城市(镇)历史文化风貌核心保护 区,是城市(镇)印象的重要感知区。在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中应注重保持老街区风貌,保 护历史遗存风貌区,恢复原有历史建筑符号,体现城市原有空间肌理,注重特色空间的保护,强化历史环境气氛,展示城市文 化内涵。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注意避免不适宜的建筑风格,建筑形 式应借鉴历史传统的“南洋风格”,展示城市传统文化,充分展 现海南热带滨海风格,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4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注意高度和体量控制,建筑屋顶应采用坡

17、顶形式,建筑的形式、尺度与色彩应与环境景观及历史文化 景观相协调。5 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有景大影响的现有建筑,应有组织 的进行改造和整治,使之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达到有机协调。3.2.2 一般城市(镇)区一般城区建设强调城市形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城区总 体风貌在与整体城市风格协调的基础上, 可按城区的不同功能进 行设计引导,展示鲜明的城市形象和时代特征, 体现城市风貌与 时代的对话,塑造不同形式的城市景观。2 一般城区建设应尊重城市格局,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充分利用城市背景,注重营造城市水环境,塑造不同层面的空间 形态。3要结合城市(镇)功能分区,在城市(镇)商务中心、行 政文化中心等,适当提

18、高开发建设的密度和强度,在限定范围内建设全市(镇)最高建筑,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轮廓线,留出更 多的用地形成集中的大面积开敞空间。4对重要节点处的建筑造型应体现出一定的标志性,沿街的建筑群应充分考虑各主要视点景观视线的要求,在体量、体形、 后退红线、广场设置等方面综合设计,形成丰富、有韵律感的街 道景观。5 一般城区建筑风貌应鼓励提取地方传统特色的建筑意向, 融入现代元素,创造具有生命力的建筑新形式。重点地段宜通过设置适量的高层建筑作为新区标识点,形成丰富有致的城市空间形象。6建筑形式成应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应采用坡顶形式,坡屋顶应以粉红色为主,可用浅绿色或灰色,建筑立面色彩 宜淡雅,以乳

19、白色为主导色。3.2.3城市景观山体周边风貌控制,如三亚市、五指山市、保亭 县、白沙县、琼中县等。1各级山体依等级按不同要求对建筑退让、建筑高度进行 控制,留出保护绿地。2山体周边保护绿地在满足安全防护需要的同时,就避免 过多人工建设,采用自然原生态形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山体周边建筑高度应由低层向多层逐步增高,建筑 布置形式宜充分利用背景山体, 结合具体地形地势布局,形成灵 活多样的建筑空间。景观山体周围的建筑风貌不得破坏山体景观,建筑总体 布局应充分考虑与背景山体的关系,弁充分利用对景、借景等手 法使建筑群与周边山体景观呼应与融合,达到建筑与山体景观和城市风貌的和谐。建筑形式成应注重与

20、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应采用坡顶 形式,坡屋顶应以粉红色为主,可用浅绿色或灰色,建筑立面色 彩宜淡雅,以乳白色为主导色。3.2.4城市景观水体周边风貌控制,如海口、三亚、东方、文昌、 琼海、五指山、洋浦、保亭等城镇。1沿各级水体按不同的距离控制建筑退让,作为滨水绿地 控制。退让后建筑高度由低层向多层逐步增高,塑造丰富的景观层次。水体周边强调视线通透,营造观景平台。除必要的景观 建筑外,应严格控制滨水地带沿岸的建设, 以保护岸线地区获得 较好的景观视线和景观效果。水体岸线建设处理应注重景观效果与使用功能相结合, 尽量保证沿岸用地向公众开放的便捷与舒适性。滨海绿地强调开放性与多样性,景园设计提价使用

21、地方材料,塑造开放、生动、 有特点的滨海生态绿地。4建筑布局应考虑与水体景观之间的联系,沿岸线的建筑宜 采用退台处理,创造丰富的空间序列。建筑应融入环境中,充分 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发挥自然条件,塑造内外景观交融的滨 海景观。5建筑尺度应与水体周边环境相协调,强调灵巧秀气、尺度 宜人、造型通透,避免厚得体量。建筑布置形式宜结合岸线及地 形呈自由式布局,注重建筑立面设计,应采用坡屋顶形式,建筑 色彩宜淡雅,坡屋顶应以粉红色为主,可用浅绿色或灰色,建筑 立面以乳白色为主导色。3.2.5城市重要道路及广场风貌控制1城市沿街建筑是城市地方特色的重要展示界面,在符合 有关退让规定的前提下,应注重塑造整

22、洁有序、富有特色的城市 形象,弁结合交通、绿化和人流集散需要,变化街道空间,丰富 城市景观。2 加强城市主干道及景观道路沿路两侧的建筑造型、 体量、 色彩及高度控制。注意道路的对景和远景设计, 强化视线集中的 观景,塑造丰富天际轮廓线。3临水体、山体、绿地的城市道路,应控制建筑临街长度, 确保观景视线通透,提倡在道路适当位置布置街头广场绿化,与道路线性绿化配合,形成点线结合的绿色道路空间。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如机场、港口、火车站、高速路 两侧应加强沿线景观环境设计和建筑立面设计,应注重城市入口景观节点控制,弁设置入城标志作为城市印象的标识点。城镇重要旅游通道应注意加强非建区绿带的保护,道路保留

23、山林绿地和田园两侧景观资源良好地段应严格控制建设量, 风光的景观渗透面,保持观景视线通畅。保留山林绿地和田园6城市广场应结合周边用地和建筑物的功能及氛围来进行 设计,在使用功能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景观质量上相呼应, 创造文雅、优美、大方的环境气氛。7 海南属热带气候特征,相应要求城市广场的绿地比例较 高,弁以遮荫避日的高大乔木为主,避免大面积草坪绿化。3.2.6城市片区开发风貌控制1城市片区开发提价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体现海南热带 城镇特色的基础上,可根据不同开发性质进行多样性风格建设, 塑造行政办公区风貌、商业娱乐区风貌、居住区风貌、工业园区 风貌等各具特色的城市片区形象。城市片区开发建设

24、应注意考虑片区内建筑风貌与环境设 计,在整体风貌协调的基础上, 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建筑形成错 落有致的片区景观,避免出现大面积同一高度的建筑单体或建筑 群。3城市片区开发应体现海南地方文化特色的关联性、延续 性与时代特征,对历史街区实行保护性建设,修旧如旧,再现城 市风貌历史;在城市老城核心区内对各年代有代表性的房屋实行 保护性建设,没有老房屋的可按照当年的风格进行恢复性重建。 城市居住片区的开发尤其应注重在开发创意、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景观环境建设等方面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形成居住片区的文化感知环境。强化居民住宅区文化内涵与设施建设。在规划中,要安 排一定比例数额的资金,用于居民住宅区文化内涵

25、与设施方面的 建设。文化内涵建设主要包括:小区名称、开发创意、建筑风貌、 历史渊源等内容;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文化活动场所(室外活动场地、图书室、表少年、老年文化活动用房)、文化小品设施(告 示栏、雕塑、石刻)、体育活动设施、植物配置。5注重建筑立面设计,应采用坡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宜淡雅, 坡屋顶应以粉红色为主, 可用浅绿色或灰色,建筑立面以乳白色 为主导色。3.3.建筑设计基本原则1尊重自然,与山水环境融合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遵循城市空间格局,从建筑体量、 尺度、外部空间构成、形象风格、外观色彩等方面与山水环境融 合,体现地方特色。2整体统一,个体富于变化注重整体统一和谐。按照城市分区风貌

26、控制要求确定不同片 区、街区、组群的形象风格基调。在群体统一和谐的基调中表现 建筑的个性,增强可识别性,避免雷同。3传承文脉,注重文化内涵和品位保护古城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在挖掘、弘扬当地传统 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性地运用,以突出建筑的文化内涵, 提高文化品位,发展与丰富地方特色的建筑表现。4探索创新,发展建筑文化城市风貌将随海南城镇发展与时代前进,兼收弁蓄、历史文 脉延续、创新发展。建筑设计应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设计创 作水平,努力推动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建筑技术材料发展、社会 经济文化水平提高的新建筑文化发展。5建设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海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更新设计创作理

27、念,大力推广 运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和节能、节地、环保等新技术,创 建当代生态适应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建筑,创新地 方特色的表现形式,为城市风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基本要求1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建筑设计应与其周边环境设计整合、同步,形成整体和谐互 为映衬的风貌。环境设计以人为本,注重日照、通同、视线、景 观、活动场地、小品、绿化、交通流线及静态交通、 环保、安全、 文化等各种实用性能,做到实用性与观赏性统一。2适用经济美观设计应满足全面综合功能适用性、技术经济合理性、形象观 赏性及耐久与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的 统一。不应只顾及一个正立面或沿街面;不应只靠附加一

28、层虚假表皮来塑造形象。应选用节能降耗、经久耐用的外装修材质,降 低运营维修成本,使既定形象能长期保持。3顶部造型生动性按照城镇登山观景及轮廊线需要,注重建筑顶部造型设计。应采用坡屋顶,要求高低错落有致,造型灵巧,形象生动。坡顶 需注意屋顶本身的长宽高尺度与比例,不致显得庞大、笨重。4建筑形象整体协调建筑物上必然出现或建成后再逐步装置的附加物,必须在设计上统筹安排,预留位置或预作限定,为城市管理提供依据。这 类附加物包括:建筑物名牌与店名牌、广告牌,放在建筑上的各 种城市标识、空调外机、太阳能热水器以及阳台的封装、安全郑闸门及安全网的设置等。5建筑色彩建筑色彩应明快、淡雅、活泼、和谐,坡屋顶应以

29、粉红色为 主,可用浅绿色或灰色,建筑立面以乳白色为主导色。3.3 . 3 体量与尺度1要根据海南热带滨海环境尺度,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应 遵循“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疏不宜密”的原则。2由群体的体量组合来决定单体建筑体量。任何成片、成 街、成组的建筑群体量,都必须在规划控制局部最高的高度下形 成高低、大小、进退的变化;保持景观视廊;构成与热带滨海环 境相融合的建筑外部空间;形成与背景山形响应的城市轮廓线; 突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海城市特色。3单体建筑体量应保持长宽高尺度有良好比例,不出现庞 大、横长或矮胖的形体。4把握好建筑的尺度感,建筑体量大小及外观形象的尺度 感与环境尺

30、度谐调。不应由于尺度夸张或运用不当造成与环境尺 度不相容。3.3.4形象与风格1建筑形象应有地方特色、有文化风涵,体现“南洋风格”、 “热带滨海风光城市”的文化品位。风格轻巧开敞,体现海南的 地域性特色。2注重建筑个性表达。群体统一和谐,个体形象丰富多变。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形象风格应着重体现历史文化的传 承。提倡借鉴传统建筑的形象要素与图式语言,塑造能体现历史文脉及时代精神的、有海南地方特色的建筑形象。历史建筑街区及古建筑附近的新建筑,形象、风格、色 彩、尺度都必须与原有建筑谐调,烘托、突出历史建筑街区与古 建筑的风貌。沿江湖的建筑,应注重以其轻巧的风格将建筑与风 景局度融合。历史建筑街区应注重

31、商业街需要的商业气氛与古建筑风 貌的协调。严格限定超出建筑设计中规定的各种附加物,不让建筑上的附加物破坏既定的形象。地方材料运用1充分利用海南特有的火山岩、河卵石、银砂、红瓦、南竹、 木材、椰子壳、槟榔树等地方材料,增强建筑地方特色的表现。2通过设计上运用地方材料,推动其生产工艺改进、性能提 高、花色品种增加、产业规模化生产,成为设计上可长期选用的 来源。新技术应用1正确运用建筑结构、设施、材料等技术手段,共同塑造形 象。强化设计过程的专业协调、配合,使建筑的形象表达与技术 逻辑性一致。2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建筑表现力。大力推广运用各种新技 术、采用新结构、新设计、新材料的同时,注重分析研究所带来

32、 的建筑表现可有性。充分运用,适当引导,增强建筑表现力。工业建筑1工业建筑设计应注重分析厂房各个外维护面的可变程度; 注重拟选用标准化构配件的建筑表现力,为控制体量、把握尺度、 塑造形象、体现风格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 采用大跨度新结构屋 顶应注意选取能融入环境、比较轻盈美观的造型。2工业建筑及周边配套建筑,宜按民用建筑形象风格处理。 无附属小体量的生产厂房,宜利用其具有可变性的外维护墙及屋 顶、细部、外观色彩等处理,打破笨重、单调、压抑感、构建能 与海南自然环境尺度和谐的形象与风格。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原则1强调发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以人为本的功能,凸显功能的完善性。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考虑

33、设计达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3考虑社会发展的不可预见性,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和设计规 模,加大设计富余量,避免反复开挖修复的浪费。4赋予设计个性,精心创作,营造愉悦的环境氛围(在市区应慎 重兴建高架路、高架桥)。城市道路1道路路面。一是路面设计要根据交通功能的需求 .对路面材 料、结构、形式等加以选择,以提供有一定强度、耐磨、防滑的 路面,同时也要重视视觉的感受。目前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或石材铺砌的路面。水泥混凝土路让人感觉舒 舒坦且档次高,平整的沥青路面令人感到顺畅,石板路看上去古老而亲切,与合适的建筑环境相配合会产生很好的海南传统街道 景观效果。 二是路面色彩

34、的运用要注意色调、浓淡、质感等因 素,还应注意和当地的气候、街道的性质、周围环境的配合。作 为行车的路面主要为灰色或黑色, 为有所区分也可采用彩色水泥 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步行街道的路面可更加丰富多彩。2路缘石。路缘石材料可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石材加工 的路缘石。路缘石色彩应结合场所功能选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 路缘石色彩比较丰富,商业步行街可采用鲜艳有变化的路缘石, 石材加工的路缘石基本上是青灰色。3人行道。一是人行道设计应遵循“平整、抗滑、耐磨、美 观”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工程大力提倡透水型的人行道铺装、尽 可能地涵养地下水环境。 设计必须符合乘轮椅者、 拄盲杖者的使 用要求,无障碍

35、设施设计要规范、齐全。二是人行道材料应结合 场所功能选用。人行道铺装的基本要求是希望能够提供舒适、美观的路面。在阴雨潮湿的天气能防滑,便于排水,在恶劣气候条 件下亦安全,同时造价低廉。质感也要注意场地的大小,大面积 的可粗糙些,小面积的不可太粗糙。海南炎热多雨,应选用吸水 性强、表面粗糙的铺装材料。目前可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街传、 透水性街砖或石材铺砌的人行道,宜推选地方石材作铺路材料。 三是人行道色彩在设计上, 要考虑地区的气候特点,利用色彩的 视觉特性来改善环境心理感受。城市桥梁1桥梁结构形式。桥梁结构设计宜采用线形简洁、施工便捷 的梁桥形式.包括简支梁、连续梁、刚架梁等结构形式,宜采用

36、新工艺和新技术,应注意桥梁的比例协调、线形韵律优美,同时 需注意各主要部位之间的结合处理,做到自然流畅,桥体应轻巧通透造型别致。当需要体现历史文化或民族风情时,可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精华素材作风景区桥梁设计。2桥梁色彩。色彩是桥的外表面貌,要能体现出桥梁的美感设计时应根据桥型环境和周围地域特点选用桥梁的色彩。对桥梁的色彩不作硬性规定,需突出桥梁时,可大胆用色;需融入环境 时,可用柔和的灰色调。在运用色彩方面,宜以融合为主,采用 与环境色彩近似的调和色如浅绿、浅蓝和灰等,个别区域可采用 强调色彩如红、黄、白;在材质方面,宜采用清晰自然、亲切温 和的木材和稳重、华贵的石材,或采用自然质朴的清水混凝土。

37、桥梁装饰需注意桥梁细部美学、桥头艺术、栏杆及人行道铺装和 装饰灯光等的和谐统一处理。城市停车场l停车场铺装形式和色彩应体现海南特色.弁应与周边环境协 调,铺装面材不能使用大面积釉光面和磨光面铺装面材, 宜选用 平整防滑的铺装材料,同时满足易清洗、耐磨、耐腐蚀的要求。2所有停车场应按生态标准建设,结合停车要求,种植具有 热带风情的遮荫树种,如椰子树、榕树等;停车位铺装应选用植 草传,保证植草成活率大于 95% ;车位间用绿丛分隔,达到绿 化美化生态的效果。3停车场铺装面材宜优先选择具有环保功能的新型科技产 品,宜选用透水性材料。交通设施(含标线、标志牌、路牌、路障等)l道路交通设施布置应与道路绿

38、化、道路照明和道路其他市政设施位置统一考虑,避免相互干扰,影响正常使用。2标线设置遵照国家标准,结合城市路网特点,力求简洁明 了。3标志牌设置不仅要满足交通指示功能,更要体现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特点,文字宜采用中英文。风景旅游区标志牌应充分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4路牌设置形式、风格宜统一,设置于各段道路进出口显要 位置,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市区内主要旅游干道及人流量较大 的交通要道配以城市交通地图共同使用。桥梁建设中,应配以醒目的桥名碑(牌),以方便本地人和游客更好的了解海南。附属设施1各种城市附属设施,如井盖、栏杆、垃圾筒、电话亭等, 均应根据的城市特点精心布置与设计,具造型与色彩要有利于城 市

39、风貌的形成,反映地方的文化特色。2各种管线井盖应选用耐压、环保材质,如:球墨铸铁、复 合材料等。除在井盖上标识管线的类型外:一是可以从文化艺术 的角度将城市风貌在井面表现出来,让它看起来不仅仅是井盖, 更有一种文化品位。二是可以从商业的角度将广告放在井盖上, 用复合材料做出不同颜色,让城市路面绚丽起来。3城市标识设计。在进行城市标识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城市 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充分利用海南特有的地方材料,挖掘地 方符号。注意做好“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工作。要在形式与 表现内涵上与海南的历史文化相融合。彰显热带滨海城市文化的无穷魅力。城市标识应在造型、色彩、材质、体量的设置方面保 证视觉上的一

40、致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城市标识的设置,除满足 功能需要外,还需考虑标识自身的造型、材质、色彩等因素,起 到美化城市环境、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作用。园林绿化目标充满热带风情的园林绿化景观是海南城市热带风貌的主要 构成要素。每座城市均要严格执行 海南省城镇园林绿化条例, 利用热带树种花草对城市道路、广场、公园、街边绿地、小区庭 院、滨水地带、建筑绿化等进行立体化绿化,将城市建设成“城 在林中,城在花中”中的生态型热带风光城市。基本原则1园林绿化应当坚持生态、景观、文化统一协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水体、地形、地貌、植被和历史文 化遗址等自然、人文资源,突出热带岛屿特色,形成以遮荫乔木

41、为主体、多种植物合理配置的种植结构。2城镇园林绿化项目,采用本地乔木树种的比例应当占该项目绿地乔木树种总量的 70减上;乔灌木覆盖率应当占绿地总面 积的70蛆上,其中乔木覆盖率不低于 60%3城镇行道树应当选用遮荫效果良好,抗风性、抗病性、抗旱性强,胸径不小于 10厘米的树种。人行道的乔木覆盖率不得 低于80%地面停车场的乔木覆盖率不得低于70%4城市中的古树名木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严格保护。道路绿化1道路绿化应综合考虑市政设施和构筑物与绿化种植点的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满足现行国家相应技术规范要求。 道路绿 化应满足行车视线安全要求和行车净空要求。 应适当留出景观视 线口。2城市主干

42、道中间应设不小于 3米宽的分车绿化带,种植椰 子树等热带树种,创造路在林中的生态环境景观。3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应综合协调统一布置。道路绿地中不得裸露土壤。4道路绿化应选用适合道路生存环境, 能自然健康生长的乡 土树种。道路绿化在满足绿化景观要求的前提下, 应考虑采用自 然生态布置方式,力求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管理维护成本。5行道树绿带种植乔木以等距规则式种植为主,行道树绿带较宽的地段可考虑采用自然式种植。行道树树种宜选用冠幅大、 分枝点高、适应性强、有花期、有季相变化的深根性乔木。6路侧绿带应结合具体环境条件采用多种方式绿化。商业区路侧绿带可结合花池树池、水池喷泉和建筑小品

43、等设施综合考虑 布置。风景区路侧绿带可结合游览道路、广场平台和建筑小品等 设施综合考虑。7路侧绿带布置成休憩性绿地绿地面积不得小于绿地总面积 的70%。绿地应综合考虑绿化景观要求、使用安全要求。使用 方便要求、使用者生理和行为心理要求、绿色环保生态要求和管 理维护方便要求等因素。城市公园1综合性公园。综合性公园是把广泛的社会活动、科学普及、 文化教育及群众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一般面积较大,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功能分区较齐全。因此, 植物的应用要针对公园的要求和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一 尽量利用原有树种植被,因地制宜,结合远期和近期效果,大苗、 小苗、快生、慢生植物品种

44、综合应用。二重视选择基调树种,突 出公园植物特色。选择几种或几类树种,分布在全园或作为园路 树种,形成数量上或视觉上的优势。 不同的功能分区要突出不同 分区基调树种,弁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衬托。三要满足不 同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充分利用乔生、灌木、地被植物的特点进 行合理布局,既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又满足人们遮荫、休闲、 娱乐等要求。四要充分利用和创造不同的地形、土壤、水分等条 件,选择适合的植物,使之形成不同环境的群落,既利于植物生 长,又能增加植被的品种和层次。2 儿童公园。儿童公园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和学龄儿童。为儿 童娱乐、运动、游戏,接受科学普及、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达到锻炼身体

45、、增长见识,而提供良好的户外空间和环境。儿童 公园多位于城市生活区内, 一般环境条件不够理想,为创造良好 的自然环境,周围多栽植高大的乔木和浓密的灌木对空间进行隔 离和屏障。根据儿童活泼好动、随意性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特 点,在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上应注意:一是多选用叶、花、果 奇特,色彩鲜艳,容易引起儿童兴趣的树木。 如:扶桑、鹤望兰、 羊蹄甲、旅人蕉等。二是乔木宜选取树大阴浓的树种,分枝点不 低于1.8m o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树种, 这类树抗损伤能力较强,占地面积小,不影响儿童游戏活动,同 时能避免儿童攀爬造成意外。三是乔灌木和草坪的搭配要合理, 既要浓阴的乔木在烈日下

46、起到遮荫降温作用,又要开阔的草坪供儿童游戏玩耍,同时便于大人的监护。四是忌用花、果、叶等有 毒的植物,如:夹竹桃、黄蝉、海芒果等。五是忌用容易刺伤儿 童和刮破儿童衣服的有刺类植物,如:虎刺梅、仙人掌类等。六 是忌用有刺激性与有奇臭的植物及容易引起儿童过敏的植物。七是忌用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 八是忌用过多飞絮的植物, 通常这 类植物会给人造成呼吸道方面的不良作用。植物园。植物园是以植物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为主,以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从事野生植物物种资源的调查收集、 鉴定、比较、保存和培育,弁可供人们游览,集科研、科普、生 产、游览为一体的公园绿地。植物作为植物园展示和研究的主体, 植物品种通

47、常比较丰富,在植物树种选择和配置上应注意,一应 根据展览区展示的植物种类进行选择。二应以本地乡土树种为 主,突出特色树种。三应选择对科研、科普有重要价值和在系统 分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树种。 四应选择和引进对城市绿化美化、 环 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有价值和意义的树种。 五应考虑引进的 树种在原产地的自然环境是否与本地区相似,是否曾在和本地区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引种成功。 六植物的配置上要考虑在植物分 类系统中不同的植物生态习性和要求的差异,配植的景观效果, 使之达到科学的内容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七植物的配置要满足各 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动物园。动物园是饲养野生动物及少数优良家禽,普及野 生动物知识,

48、研究野生动物习性,稀有动物物种的异地繁殖保存, 同时供游人游览休息的公园绿地。 动物园绿化的目的是为动物创 造原生境特有植物景观,同时为游人创造优美的景观和环境。在植物绿化植物种类选择配置上, 应注意:一是应选择动物原栖息 地环境特色的植物,模拟动物原产区的自然景观, 满足动物生活 习性的需要。同时增加动物展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如果原产区 植被不适宜在本地生长,则可以用植物群体景观和个体形态相似 的本地植物代替。二是植物应选择对动物无毒、 无刺,萌发力强、 病虫害少的种类。在动物活动范围内的植物, 不仅要选择有较高 观赏价值的植物,同时不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特别是一些叶、花、 果有毒或有类刺的

49、树木,如:曼陀罗、海芋、夹竹桃等。三是注意植株高度的搭配,满足浏览视线通畅,选用色彩丰富的花及灌 木,满足游客观赏需要。四是动物活动范围内不要种植动物喜欢 吃的树种,可种植动物不爱吃又对动物无害的植物。五是在一些具有较强破坏能力的动物活动范围内,宜种大乔木以减少被破 坏。纪念性公园。纪念性公园是指在历史名人活动过的地区或 烈士就义地、基地附近建设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公园绿地,主要供人们瞻仰、凭吊,开展纪念性活动和游览、休息等。在植物的 选择上,一般纪念区的植物多选用一些树形规整雄伟,枝条浓密,颜色暗绿的常绿树种,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崇敬的氛围。如:南 洋杉、龙柏、松树等。非纪念区通常是选择常绿阔叶

50、树种、 竹林、 梅林以及各种灌木。在植物配置上应与其特点相适应。纪念区常 以规则式配植,主干道两侧多用排列的常绿乔木、规整绿篱和灌 木。纪念碑、基地周围多植规则花灌木及花卉,达到花环效果。 背景常植松柏纯林,以示万古长存。园内可多配植观花树种和芳 香树种,喻为流芳百世,如:白兰花、红棉等。非纪念功能区, 多采用自然式的布置,树木花卉种类的选择应丰富多彩。3.5,5街边绿地1小游园。小游园也称游憩小绿地,是指供人们游憩、健身、 交流,弁可以进行一些小型文娱活动的绿地。小游园一般面积不大,主要分布在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等市民比较集中的地区, 布局比较灵活,可分为规则式、不规则式和混合式。按主要功

51、能 可分为“装饰性绿地”和“休息性绿地”O小游园起到弥补公园不足,方便和满足市民对绿地的需求,弁能起到美化城市、改善 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小游园游人、行人较多,布局上要考虑不 要让行人影响到游人的正常活动, 同时避免对绿地的破坏。 小游 园在植物配置上应注意,一是选择的树种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要和旁边的建筑物形体、性质相适应。二是要富有层次感,乔木、 灌木相搭配,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多运用观花类树种和地栽鲜 花,在空间上体现小中见大。三是植物的选择、配置在构图上要 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城市风貌。 四是树种要选择树形优美, 同时 要考虑色彩及季相变化及是否与周围环境气氛相协调调。2林荫道。林荫道

52、是指与道路平行弁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 地,也称带状街头休息绿地。林荫道利用植物与车行道隔开,构 成一个安静舒适的林荫休息环境,供行人和市民短时间散步休息 使用。在城市绿地不足的情况下,可起到小游园的作用。林荫道 在植物配置上应注意,一是林荫道在宽度在 8m以上时,可考虑 采取自然式布置,小于8m时多采用规划式布置。 二是乔木应用 一般占地面积30%40% ,灌木占地面积 20%25% ,草坪占 10%20% ,花卉占2%5%。,海南天气较热,需多种浓阴乔 木,乔木底下应种草覆盖,作到黄土不露天,满目绿海。三是要 考虑树种的选择是否与周围环境、建筑物相协调。广场绿化广场绿化应结合广场性质不同,

53、采用不同的绿化形式和不同 的植物品种布置绿化。集中成片绿地面积宜在广场总面积10 %-25 %之间。广场绿化应结合广场周边大量布置能容纳使用者的 庇荫铺装地。铺装地绿地应种植冠幅大、分枝点高、适应性强、 有花期、有季相变化的乔木。1城市绿地广场。城市绿地广场是指建筑物、街道和绿地等 围合成限定形成的永久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 动的中心,也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城市绿化广场的绿地率 一般为50%80% ,应具有较好的景观、生态和游憩效果。广 场绿化可起到改善广场的环境条件, 美化广场环境,弁通过合理 的植物配置协助广场实现其他功能。 不同性质的绿地广场在植物 配置上也不同。2集

54、散性广场具有人流多、交通量大的特点,中心部分一般 不设绿地,多沿周边种植和局部布置草坪、花坛等。在大型或重 要的建筑前或周边可配置常绿树种,起到衬托和装饰作用,但体、 量要适宜,不要喧宾夺主。在广场周边和局部可配植阴树,避免 广场过于暴晒。3纪念性广场通常设有纪念碑、纪念塔、纪念性建筑物。植 物配置应达到烘托纪念性的气氛为主。在布局上多常用规划式, 特别在广场后侧或纪念物周围,绿化风格要完整庄重。树种不宜 过多,以常绿植物为主,树形要优美。广场局部可设置小游园, 周边可配植庭阴树,但要保持广场的完整性和协调性。4交通广场主要用于组织交通,弁可装饰和美化街景。在配 置上要满足交通安全的需要, 以

55、草坪、花卉、低矮常绿灌木为主, 不妨碍驾驶员的视线;植物色调要协调,不宜太鲜艳夺目,以免 分散行人和驾驶员的注意力。面积较小的广场应采用封闭式布 局,不让行人进入。5文化娱乐休闲广场,主要提供市民娱乐休闲场所,植物配置比较灵活多变,选择的植物类型及种植方式也比较自由,根据环境、地形、景观及特点来合理配置。利用植物景观突出广场自 身的特点和风格。可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及组织交通,可多设花坛或花架等。小区庭院1居住区庭院绿化。居住区庭院绿化包括区内组团绿地、宅 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小区道路绿地等, 应以植物造园为 主进行布局。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要结合居住区绿化的种、养、管,依靠居民的特点,力求

56、投资少、收益高、管理粗放,以更好地创 造出舒适、卫生、宁静、优美的生活和休憩环境。在庭院绿地中 以草坪为基调,花灌木为主,常绿为辅,以自然式配置,以不同 树种或不同配置形式增强居民的记忆和辩认。植物的树种选择要符合:一要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 盖率,以期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是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普 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灌木和地被,速生 树与慢长树,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种植,种植绿篱、花 卉、草皮,使乔木、灌木、花、篱、草相映成辉。三是树木花草 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弁结合花坛、花境、花台丰富变化和利用 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良好的景观效

57、果。四植物材料的 种类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特色树种形成基调,统一 中有变化。五要考虑绿化靠群众,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 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同时可栽植些经济树种。六是 要多种攀援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矮墙,提高居住 区立体绿化效果,弁利用攀援植物遮挡丑陋之景物, 发展垂直绿 化。七要考虑安全,不用有毒、带剌、易落果伤人及易引起过敏 的植物。2机关、企业、学校小区绿化。机关、企业、学校小区的绿 化景观应以植物造景为主, 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构成绿地结构, 创 造良好的生态效益。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应适地适树为主,作到树种选择恰当,树木生长健壮,以达到造景目的。植物配

58、置的 原则适应绿地功能的要求, 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乔木与灌木相 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木、灌木与地 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花草,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既满 足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 各类绿地有各自的 功能要求,但是其主要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 改善和保护居住的 生态环境。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 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 避免种类单调、配置形式雷同,树种选择和配置方式要适合不同 绿地的要求。在公共绿地的入口处和重点地方,种植体形优美、 色彩鲜艳、季节变化强的植物。植物的配置可以采用孤植、 对植、 列植、林植等方法来造景,种植为生态和景观服务。各分区有条

59、件的地方用绿篱或自然林带分隔,互不干扰。3医院绿化。医院绿化绿化应以创造安静、休养和治疗的环 境为主,同时发挥卫生防护隔离作用。 植物配置以绿荫如盖的大 乔木、花开四季溢香的花灌木和开阔的草坪为主。要避免影响通风、采光及日照。常绿树与开花灌木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为 1:3左右,使花灌木丰富多彩,还可以多采用药用植物。4工厂厂区绿化。一对各种类型的工厂厂区绿化应注重树种 的选择。一般工厂在生产时会排放出“三废”等,造成对环境的严惩污染,因此,根据不同类型、性质的工厂选择适宜的花草树 木是工厂绿化成败的关键。二工厂绿化应为生产服务和工人服 务。植物配置要根据其不同的保健要求,既不影响安全生产,又

60、 要使植物能有正常的条件生长。 对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安全至 关重要。在满足要求下尽可能合理搭配,结合其他园林设施,使 之内容丰富,为职工提供最优良的工作、休息场所。三由于绿化 是防护工厂污染的手段,因此,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工厂都需设置 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带,它也是工厂绿化的组成部分。 一般这些绿 带内常栽植枝叶大而密的树木, 弁采用自由式或林荫道式的布置 形式,同时注意其疏密关系。滨水地带1滨海防风林带。滨海防风林带的种植形式一般为单一林及 混交林。其中混交林按结构不同分单层混交林及复层混交林两 种。复层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功能及作用,可以 克服单一林存在的病虫害严重、 林地退化、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