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_第1页
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_第2页
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_第3页
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_第4页
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李德山撰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04 ,9196页内容提要: 东北古民族与中华民族重要源头之一的东夷族系之间存在 着怎样的关系,一直是中外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本 文分别从文献记载、考古发掘和风谷习惯诸方面,对此问题 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研究,认定东北地区的古民族是东夷 的后代。其族源,绝大多数的东北古民族都可以追溯到东夷 族系那里。东北古民族与中华民族重要源头之一的东夷族系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一直是中外学术界较为关注的 一个问题。可以说,从事中国历史,特别是民族史研究的学 者,都需要对这一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综观以前的研究, 陈子怡先生认

2、为:东夷是东北古民族的一支,它们共同起源 于东北,分化后东夷向西发展,最终进入了中国的内地(1)。 凌纯声先生认为:中国古籍中的东夷,涵括了东北地区的古 亚洲族(夫余、挹娄、高句丽等)和通古斯族(肃慎、勿吉、 女真等),但如果从族源上看,古亚洲族与东夷同源,则通 古斯族似从亚洲北部迁入(2)。金毓黻先生认为:东北古民族 的绝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土著,但不排除有东夷族系的混入, 如肃慎等,似从山东等地迁徙而至(3)。林惠祥先生认为:东 夷一称有广狭二义,狭义的东夷专指上古居住于今山东、江 苏、安徽等地的民族,广义的东夷专指居住于今东北、朝鲜 半岛的民族,二者不应相混(4)。日本八本奘三郎先生的观点

3、与林先生的观点相近,只不过用了新、旧的概念(5)。刘义棠 先生认为:东北古民族中的秽貊“或为东夷之别种”(6)。上引诸说,都注意到了东北古民族与东夷之间的某种密切关 系。只是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诸如东夷史研究的空缺和考 古发掘材料的贫乏等等原因,影响了前辈学者对这一问题的 全面认识。但他们的研究,却为我们今天继续探讨这一问题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近年来东夷史及东北民族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东夷族系考古学文化的逐渐确立, 为我们考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材料。现 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东北地区的古民族来源于东 夷,它们是东夷的一支迁入东北后,发展演变融合而成,兹 分别就文献

4、记载、考古发掘和风俗习惯诸方面,对这一问题 作初步的探讨。一东夷,是中国古代华夏民族对东方民族的专称。周礼夏官职方氏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 八蛮、七闽、五戎、六锹之人民。”注:东方曰夷。”礼记王 制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这个称为 东夷的民族,居住于现在的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无论是 求诸于文献记载,还是求诸于考古发掘材料,都能证明它们 是这一地区的土著民族(7)。在这个庞大的族系内,包融了众 多的同源氏族、部族与民族。东夷族系“在族共同体上,各姓 氏集团之间的通婚互渗,迁徙往来使得民族共同体的自我意识日益加深,对外形成甚为鲜明的整体特征。”(8)自夏至周,又泛称其为刀

5、夷。古本竹书记年载其名为畎夷, 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风夷、阳夷;此外,还有 蓝夷一名。如果拘泥于数字,该是十夷。国语鲁语亦载: “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韦昭注:“九夷,东夷九 国也。”东夷民族与华夏民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远古 文明。东北地区的古民族,见史的时间虽较东夷为晚,但在各种文献中,仍被冠以东夷之称。在为东北古民族作传 记的正史中,后汉书、三国志、梁书、隋书、旧 唐书、新唐书等,传名均直接题作东夷传,将其与 三代时期的东夷同等看待。在具体的载述过程中,也完全是 如此。如后汉书东夷传载夫余,谓其地“于东夷之域,最为平敝”,记载高句丽,谓“东夷相传以为夫余别种。”

6、记载挹娄:“东夷夫余饮食类皆用俎豆,唯挹娄独无,法俗最 无纲纪者也。”三国志魏书冻夷传则日:“自虞至周,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而公孙渊仍父 祖三世有辽东,天子为其绝域,委以海外之事,遂隔断东夷, 不得通于诸夏。”另如南齐书东南夷传:“东夷高丽国,西与魏虏接界。”魏书勿吉传:“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豆莫娄传:“多山陵广泽,于东夷之域最为平敝。”南史夷 貊传:“东夷之国,朝鲜为大,得箕子之化,其器物犹有礼乐云。”隋书契丹传:“其无礼顽嚣,于诸夷最甚。” 两 宋及其以后,记载东北古民族的文献仍与前代相同,继续冠 以东夷之称。如乐史太平寰宇记平洲云:“后汉末,公 孙度自号平洲牧,擅据。及子康

7、,康子渊,俱得辽东之地, 东夷九种皆伏焉。”其东夷总叙又云:“东夷之地,自朐 山而东,其北则乐浪、朝鲜、辽东、其南则越门、晋安之东, 皆其域也。昔周武王封殷太师箕子于朝鲜,而辽东则战国时 燕地,而带方、真番、玄菟皆汉之郡,后皆为东夷之地矣。” 明国朝文类卷十四载郝经立政议曰:“金源氏起 东北小夷,部曲数百人,渡鸭绿,取黄龙,便建号位。”这一 时期专门研究和考证东北古民族的著作,一般也多以东夷为 名。如马文升的抚安东夷记,苕上愚公的东夷考略, 张鼐的辽夷略,程开祜的东夷奴儿哈赤考等等。清 朝虽为东北的满族所创建,但也并不讳言东夷之名。大清 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十一年癸丑夏四月己卯条即载有雍正 帝语

8、曰:“我满洲居东海之滨,若言东夷之人则可。”古代学者在为史籍作注时,凡遇东北古民族,一般也皆以东夷 或东北夷相称。如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 为荆蛮,置茅藕,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韦昭注: “鲜卑,东夷国。”逸周书王会篇:“成周之会,秽人 前儿。”孔晁注:“秽,韩秽,东夷别种。”史记平津侯主父 歹I传:“今欲招南夷,朝夜郎,略秽州。”索引:“如淳曰(秽),东夷也。”史记朝鲜列传:“真番、临屯皆来 服属。”索引:“东夷小国,后以为郡。”史记五帝本纪: “北山戎、发、息慎。”集解:“郑玄曰:息慎,或谓之肃 慎,东北夷。”关于东北夷,正如唐颜师古于急就篇注中所言,就是“东北之夷也

9、”,是东夷的一部分迁徙到东北 地区后的名称。古代文献中涉及东北古民族的著作当然不限于以上所举,但就这些有代表性的著作看,中国历代 的学者从来就没有把东夷和东北古民族看作是毫无联系的 两个集团。二从考古发掘材料上看,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分布于今山东、 河南东部及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区的东夷考古学文化,依 次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这 是同一文化的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在东北地区,由东北 古民族所创造的考古学文化,与东夷族系的考古学文化有着 广泛的共性特征。尤其是与山东仅一水之隔的辽东半岛和辽 西走廊地区。苏秉琦、殷玮璋先生曾指出:“假如把

10、长岛的出 土物与辽东半岛上旅顺郭家村和长海广鹿等地的出土物加 以比较,却可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9)刘俊勇先生亦 说:“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 之间的往来必然很密切,影响必然很深。最迟在距今六七千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就开始了确信 无疑的文化交流。”(10)那么,两者的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体现在石器的制造上。辽东半岛上考古发掘的石器形制,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很多的共性。比如在平面 上以直刃、斜刃为主;横断面上以长方形、方形为主;纵剖 面则多为单刃和陡双刃。”这些成了山东、辽东半岛石斧、石 镑共同的特征。北到铁岭铁帽山,东到鸭绿江畔

11、的桓仁,西 到新民的沙岗,都与山东半岛的石器类型相似,因而也都反 映了山东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11)2.蛋壳黑陶等的相似。 众所周知,蛋壳黑陶以及鬲、鬶、豆等器形是山东龙山文化 的重要标帜之一。这些在东北地区亦多有存在。族大地区郭 家村上层遗址有镂孔豆、带把杯、环足器、环梁器盖等山东 龙山文化中的某些器类。族大地区小珠山中层和郭家村下层 遗址,又有大汶口文化早期和中期的某些器类,例如三足觚 形器、盆形鼎、实足鬶、煨等(12)。又如在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北票丰下第五层出土的陶器,具有浓厚的山东龙山文化 风格,磨光泥质黑陶占很大的比重,而某些罐、豆的器形基 本相同,一些盆、壶、鼎等也都有明显的

12、山东龙山文化特征。3.大汶口、山东龙山文化等的器物造形以拟鸟形为最突出。 此类器物,东北地区亦习见。如小河沿文化昭乌达盟石棚山 遗址出土的鸟型壶,短尾斜背,昂首张嘴,似小鸟嗷嗷待哺。 红山文化朝阳八宝庙遗址出土的鸭形壶,圆胸翘尾,怡然自 得,似鸭游水。新乐文化新乐下层遗址出土的一枝木杖,全 杖细长扁平,柄部浮雕成鸟首的形状。密山新开流遗址的鹰头骨雕,利目锐喙,神态极为矫健。另外,属红山文化的东 山嘴遗址、福兴遗址及胡头沟遗址等,都有数量很多的玉鸟 出土,以致于有学者推测这些玉鸟“也许是与玉龙同为被崇拜 的动物偶象之一”(13)。4.体现在彩陶的风格上。东北地区出土的彩陶,与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

13、文化出土的彩陶在 风格上极为相近。例如,红山彩陶具有与大汶口文化相似的 勾叶圆点纹。红山文化阜新胡头沟,喀左东山嘴、凌源三官 甸子等遗址,其弧形三角双勾涡纹彩绘,与江苏东湖城钓鱼 台和山东蓬莱紫荆山下层基本一致。小河沿文化中,发现了 极富特色的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八角星彩绘图案。在旅大小珠 山中层的彩陶花纹中,圆点勾连花纹是大汶口彩陶的主题花 纹之一。5.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普遍出现精美的制骨、制玉工艺,出土有玦、环、璜、 琮、璧等礼器及大量的装饰品。这些,东北地区也有大量的发现。红山文化即以精美的制玉工艺闻名于世,其出土 玉雕的重要遗址,计有胡头沟、东山嘴、三官甸子、建平

14、牛 河梁、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等地。造形题材,以动物类的龙、 鸟、龟、鱼最为引人注目;此外便是玉环、玉璜、玉璧、玉 坠、玉棒、勾云形玉佩、马蹄形玉箍等礼器。以上我们仅就东北各地与东夷之间有关考古学文化上的一致性举出 一部分较为明显的事例。正是因为如此,考古学者们在总结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体系时,将东北地区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考古学文化归入东夷文化系统,也即大汶口-青 莲岗文化系统中,在具体类型上,属于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 山文化,指出:“大汶口-青莲岗文化系统是沿着东北东-东 南-南方的绿色地带,多江河湖海、川泽低湿之地。两大文 化系统(别一系统指半坡仰韶文化系统)的接触线是沿黄土 高原东侧、

15、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接壤的冀南豫北地区,向 北及东北至辽河上游的赤峰地区。”(14)我们知道,考古学上的文化体系与民族学上的涵义是相同的。换句话说, 只要分属于一个共同的考古学文化体系,缔造了这一共同文 化体系的氏族或民族,无论其相距多远,都有着相同的族源。 东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既然与东夷的考古学文化同属于一 个系统,那么,东北古民族与东夷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已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了。三从风俗习惯方面看,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有着广泛的一致性。1.史前的东夷人,流行头骨人工变形的习俗。所谓头骨人工变形,俗称扁头, 就是人为的使枕骨变扁。泰安大汶口墓地、曲阜西夏侯墓地、 诸城呈子遗址、潍县鲁家

16、口遗址、胶县三里遗址、邹县野店 遗址及江苏大墩子遗址等地出土的人骨中都有发现。此为东 夷特有的习俗(15)。东北地区的古民族亦广泛流行此俗。80年代初,吉林省发现一批较为完整的人类化石,据中国科 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其中一具头骨“为典型 的人工变形头骨”(16)。史籍中对此也多有记载。如后汉书冻夷传谓辰韩人“儿生欲令头匾,押之以石。”明清时期,此俗尤盛,又被称作“睡扁头,以后脑扁平为美观。(17)满 洲源流考卷着载清高宗语曰:“夫儿初坠地,岂堪以石押头, 其说甚悖于理。国朝旧俗,儿生数日,置卧具,令儿仰寝其 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扁。斯乃习而自然,无足为异。 辰韩或亦类是。范尉

17、宗不得其故,曲为之解,甚矣其妄也。” 这里不仅说出扁头的原因,还纠正了前人记载的偏差。直到本世纪初,东北地区的许多民族,如满、赫哲、蒙古、 鄂伦春等族仍保留此俗,甚至对这一地区的汉族亦有重要的 影响。正如凌纯声先生所言:“在亚洲东北许多民族中,婴儿 生下来就睡摇车,所以成人的后头扁平。”(18)2.东夷人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礼”。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记载的“杞桓 公来朝,用夷礼故日子”即可为证。夷礼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就是以蹲踞为恭敬(19)。由于族系不同的缘故,华夏民族视 蹲踞为无礼的表示。论语宪问有“原壤夷俟”句,皇疏:“夷, 踞也。”朱熹集注:“夷,蹲居也。”此句话的意思是说:原壤 像东夷人那

18、样蹲在地上以待孔子。因其用夷礼,从而引起了 孔夫子的不悦。另外,贾子等齐篇有“织履蹲夷”的记载,白虎通义?礼乐篇亦日:“夷者,(蹲)夷无礼义。”由此 可见,族系有别,礼仪亦殊。秦汉时期,随着山东诸地东夷 民族的被同化,蹲踞礼在我国内地亦不复存在。但在东北地区却是一个例外,许多见载于史籍的古民族,都保留了这一东夷特有的蹲踞礼。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三国 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等皆载乌桓族“父子男女,相对蹲 踞”。高句丽族魏书高句丽列传、北史高句丽传均载 其“好蹲踞,食用俎豆。”隋书高丽传亦日“俗好蹲踞,洁 净自喜。”甚至连远在日本列岛的倭人他“以蹲踞为恭敬”(20)。 这种东夷人特有的蹲踞礼在东北地

19、区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 我们从后来的契丹、女真直至满族的跪拜礼姿态中,仍可窥 见其余绪。松漠纪闻、契丹国志皆谓:“契丹男女拜皆 同,其一足跪,一足着地,以手动为节,数止于三。”其“一 足跪,一足着地”,也就是双腿一跪一蹲。对此金志初兴 风土记载的更为清楚:“其礼则拱手退身为喏,跪左膝蹲右 膝,拱手摇肘为拜。”只不过是将以前的双膝皆蹲改作了一蹲 一跪,这大约是渐染汉俗的结果。此外,由蹲踞礼而派生的箕踞习俗,亦在东北地区的肃慎、挹娄民族中流行。箕 踞,就是蹲坐着把两腿象八字形分开。因此俗由夷礼而衍出, 故汉民族仍视其为傲慢无礼不敬之容(21)。太平御览四夷 部肃慎引肃慎国记日:“人作瓦鬲四五升以食

20、,坐则 箕踞,足袂肉而啖之。”太平寰宇记东夷挹娄亦谓:“挹 娄即古肃慎之国也。坐则箕踞以足挟肉啖之。”3.东夷是中国最早发明乐器的民族(22)。据考,古代的琴、瑟 等拨弦乐器、竹箫乐器以及土鼓等,都是由东夷人发明的(23)。楚辞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王逸注:“伏 戏,古王者也。使作瑟。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言伏 戏氏作瑟,造驾辩之曲,楚人因之,作劳商之歌, 皆要妙之音,可或乐听也。”世本?帝系篇:“伏羲乐曰扶 来。”张澍注:“扶来一作扶犁,亦即凤来也。” 伏羲正是史前东夷的首领(24)。由是观之,东夷人不仅发明 了乐器,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要妙之音”,也即乐曲。所以, 东夷族系均好乐善舞

21、。古本竹书纪年即有“后发即位,元 年,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的记载。总之,“琴瑟的发明, 歌舞的出现,表明东夷人乐的产生。”(25) 东北地区的 古民族,诸如夫余、古朝鲜、秽、高句丽、乌桓、鲜卑、乌 洛侯、勿吉、契丹、女真等等,也都以好乐善舞闻名于世。后汉书?东夷传载夫余:“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 歌舞,名曰迎鼓。”秽族:“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 名之为舞天。”辽史拾遗补记载契丹:“吹叶成曲,以番 歌相和,音韵甚合。”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引宣和乙巳 奉使行程录载女真人舞者六七十人,但如常服,出手袖 外,回旋曲折。”卷一百六十六引金虏节要亦载:“君臣 晏然之际,携手握臂咬头扭耳,至于同

22、歌共舞,莫分尊卑而 无间。”东北古民族的乐器,太平寰宇记东夷高句丽载高句丽族有五弦琴、筝、隼篥、横吹、箫、鼓等;宣和 乙巳奉使行程录载女真族有腰鼓、芦笛、笛、琵琶、方响、 筝、笙、箜篌、大鼓、拍板等;魏书乌洛侯传则日乌洛侯族“乐有箜篌,木槽革面而施九弦。”古朝鲜族的乐器亦以 箜篌为主,由这一乐器演奏的公无渡河和箜篌引, 能使“闻者莫不坠泪饮泣焉”(26)。可见东北古民族的好乐善舞 与东夷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就是乐器的形制和种类, 亦与史前的东夷大同而小异。4.“东夷人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龟甲,他们是龟卜、骨卜最早发明者。”(27)到 了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用龟甲和牛、鹿的肩胛骨作占卜

23、之 用,已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习俗。这一习俗,东北地区的古民族中亦存在。东北古民族的占卜习俗,早期发现于富 河文化中,使用的主要是鹿和羊角的肩胛骨。夏家店文化中 又有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夏家店、药王庙、四分地、小 榆树林子等遗址,皆有卜骨出土,以猪的肩胛骨为多。夏家 店上层文化中的赤峰、彰武等遗址出土的卜骨,多用猪、羊 肩胛骨。在此之外,大连羊头洼也有卜骨的发现。而吉林东 部百草沟遗址出土的卜骨,在时间上约相当于汉代。 东 北古民族用兽骨占卜的习俗。亦见于文献记载(28)。值得指 出的是,作为东北古民族后代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 温克等民族,此前不久,甚至现在仍保留着这一习俗。在他 们当中,

24、“家家藏有许多鹿胛骨,以备不时之需。他们无论婚 丧嫁娶,出门行猎都首先进行占卜,如赫哲人占卜时,恭持 鹿肩胛骨于胸前,使骨之阔头向下,骨底向上近口,卜者向 鹿骨低声祷告,之后唾唾涎于鹿骨上,置火上灼烧之,须臾龟裂,以卜吉凶。”(29)5.东夷族系是中国弓箭的最早发明者。山海经海内经:“少嗥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少嗥 即是史前东夷继太嗥伏羲氏后的又一著名首领。说文解 字矢部:“古者夷牟初作矢。”夷牟即牟夷,东夷中的一个支 族,直到春秋时期,仍立国于泰山地区。说文通训定声: “夷,东方之人也。东方夷人好战、好猎,故字从大持弓会意。” 正是因为如此,见载于上古史籍中的东夷人,均以好战和善 射闻名,诸

25、如蚩尤、后羿等等。东北古民族同样以善射、善于制造弓箭而闻名于中原。根据国语?鲁语的记 载,早在周代,肃慎族向周天子所献的“方物”就是楮矢石弩”。 秦汉以后,记载尤多。后汉书东夷传谓夫余“以弓矢刀矛为兵。”挹娄“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 尺,力如弩。矢用楮,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 中人即死。”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秽“乐浪檀弓 出其地”。其乌桓鲜卑列传谓乌桓“俗善骑射,弋猎禽兽 为事。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这一时期,东北 古民族出产的“貊弓”和“檀弓”,继续闻名于天下。6.史前的东夷,曾流行石棚墓葬的习俗。石棚墓葬,又称支石墓、 大石棚或石室文化。就是在

26、地面上竖立3-4块石板,上面再 盖一块大石板构成的墓室。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石椁墓,大 约是这种葬俗的雏形。建国后,山东地区,特别是山东半岛, 多有此类墓葬的发现(30)。另外在江苏北部的连云港地区,亦“有着相当密集的分布”(31)。在东夷族系的诸多葬俗中,此 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并且早在汉代,就已被载入史籍。汉 书五行志:“孝昭元凤三年(前178年)正月,泰山莱芜山 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 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处,有白鸟数千集其 旁。”这是最早见于我国文献记载的石棚墓(32)。东北地区,大约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战国,也曾广泛流行石 棚墓葬。而且还有多

27、种的衍生形态,如石板立砌墓、石块垒 砌墓、积石墓等。其分布范围以辽宁省和吉林省南部及朝鲜 半岛为中心,内蒙古的东部和黑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也多有 发现。这一地区的高句丽、渤海等民族,都曾流行过这种葬 俗(33)。东北地区的石棚墓,亦见于文献记载,只不过要比山东地区晚得多。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时襄平(今 辽宁辽阳地区)延里社生大石,长丈余,下有三小石为之足。” 此延里社三足大石就是石棚墓。另在金代王寂的鸭江行部 志中亦有记载,其曰:“己酉,游西山石室,上一石,纵横 可三丈,厚二尺余,端平莹滑,状如棋盘,其下壁立三尺, 高、广丈余,深亦如之,了无瑕隙,亦无斧凿痕,非神功鬼 巧不能为也。土人谓之石棚

28、,。7.史前的东夷人有人死后殉葬猪、狗、羊等家畜的习俗。在刘林、大墩子等早期大 汶口文化的墓葬中,有用整狗随葬的现象;中期以后,盛行 殉猪,有的葬猪头,有的葬下颌骨,有的葬半只猪身。这些,既是它们家畜饲养业发达的反映,也“固然是某种原始信仰的体现”(34)。在生产工具方面,男性墓多随葬有石斧、石镑; 女性墓则多随葬有陶质、石质纺轮等物品。东北地区的原始墓葬,与东夷人的殉葬习俗大同。如分布于辽宁省中、 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其殉葬的家畜 以猪、狗、羊等为主随葬有猪、狗等家畜骨架、头骨及四 肢骨等现象”(35)。在辽宁省本溪庙后山的洞穴墓和黑龙江省 依兰倭肯哈达的洞穴墓中“用猪、

29、鹿的下颌骨随葬在死者身旁, 是洞穴墓地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36)。吉林省西团山、骚达 沟、土城子等地的墓葬中也都发现用猪下颌骨随葬,其中土 城子墓葬90%的石棺墓盖上散布着猪牙。至于随着性别的不 同而分别随葬的石斧、石镑及陶、石纺轮等工具,东北地区 亦不罕见,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都有发现(37)。东北古民族的这种殉葬习俗,文献中也有所记载。太平御览四 夷部引肃慎国记日:“(肃慎)死者即日便葬于野,交 木作小椁,杀猪积椁上,富者数百,贫者数十,以为死者之 粮。”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谓乌桓:“俗贵兵死,敛尸以 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 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

30、,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 神灵归赤山。”四能够证明东北古民族与东夷同族关系的材料还有许多,例如:东北古民族中每一民族的具体族称 一般都与东夷中的某一民族的族称有着对应关系;二者间共同流传的始祖卵生神话;共同崇拜鸟、犬、龟、龙的宗教意 识;左衽的服饰特点;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等等。限于篇 幅,这里不再细述。总之,东北地区古民族的形成,是东夷 族系的一支向东北地区大规模迁徙的结果。作为中国东方土 著民族的东夷族系,其大规模的向四方迁徙,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在与华夏民族的征战中失败,部分支族被迫退出始居地, 以免遭“灭国迁社”的结局;二是为自身发展寻求更广阔的生 存空间,而主动退出始居地。有的学者曾指

31、出:东夷族系的 第一次大规模迁徙始于夏末(38)。这一结论未免过晚,实际 上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或许更早)开始,东夷族系就有部 分支族迁出了始居地,至少迁向东北地区的一支是如此。进 入文明史时期以后,由于夏夷关系的不断紧张,征服与反征 服斗争的不断加剧,更有一些支族接连的退出了始居地,迁 向东北的部分与早来的会合,是为东北夷;迁向南及西南地 区的,是为后来的西南夷。东夷族系向东北的迁徙,客观上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就其本身而言,则又进行了局部地区的演变与融合,最终便 发展成了数量众多的具有相同族源和相近文化的各个民族。一注释:(1)中华民族的女系时代,学术季刊1930年 第1卷第2期。(2)(18)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十四,1934年版。东北通史,吉林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0年翻印本。(4)中国民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5)环渤海湾之古代民族,满蒙1928年版。(6)中国边疆民族史,台湾中华书局1982年版。(7)(22)(25)(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