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1页
化学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2页
化学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3页
化学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 页共18页化合价+2+10单氧碱盐a可与某些酸反应生成fc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d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ee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b答案C A项,锏可以与硝酸反应得到+2价的铜盐,正确:B项,+1价的铜既可被氧化为+2价的铜,也可以 被还原为锏单质,正确;C项,d为氧化铜,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锏,错误;D项,e为氢氧化锏.新制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与葡萄糖或者醛反应生成氧化亚铜b,正确。CUSO4在电镀、印染、颜料、农药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实验小组用28.8 g红色固体a(只含Cu或Cu2O中的一种)制备胆矶的路线如下:足苗:稀硫酸蓝色溶液十试剂X足苗:稀硫酸蓝色溶液十试剂XI红色

2、固休bn蓝色I _溶液111胆矶下列推断正确的是()红色固体a可能是Cu反应I中参与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2 mol试剂X 一般选择稀盐酸和稀硝酸的混合物步骤III 一般在坩埚屮加热并灼烧答案B若红色固体a是铜,步骤I不能得到蓝色溶液,A项错误;依题意红色固体a为Cu2O,28.8 g Cu2O 物质的景为14:二产0.2 mol,与H2SO4反应生成0.2 mol Cu与0.2 mol CuSO4,据SOi_守恒,参与反应的 H2SO4的物质的量为0.2 mol,B项正确;如果用稀盐酸和稀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铜,会引入Cu(NCh)杂质,C 项错误;在坩埚屮加热并灼烧,会失去结晶水,得

3、不到胆矶.D项错误。固体X可能含有Cu、Fe2O3、Na2SO3、(NH4)2SO4 KNO3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足M气体乙 BaCl2白色足ft足ft水过滤足世足世bi体甲趙溶液丙丁 、溶液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中含有 Fe2O3、(NH42SC)4,可能含有 Cu、KNCh、Na2SO3白色沉淀一定含有BaSO4,可能含有BaSOj若气体乙是有色气体,则X屮含有KNO3取少许溶液丙,加入KSCN,如果出现血红色,则X中不含Cu答案C A项,根据题给流程推断可知,X中一定含有Fe2O3 Na2SO3、(NHSCk可能含有Cu、KNO3,错误;B项,BaSO3不溶于盐酸,错误;C项,若

4、乙是有色气体,则为NO2,则X中含有KN(K正确。(双选)下列关于Fe、Cu、Mg三种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三种元素的单质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制备MgCh、FeCh、CuCh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0.5 mol金属Fe在足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消耗稀硝酸的量为2 mol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来作净水剂答案BC铜和盐酸不反应,A项错误;因为Fe3+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其具有吸附性,可用来作净水剂,D项错误;故选BC。 下列有关含铁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因Fe常温下遇稀硝酸发生钝化,故能用Fe制器皿盛放稀硝酸Feu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Fe2O

5、3俗称铁a,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防止Fe2+发生水解反应答案C铁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与稀硝酸能反应,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稀硝酸,A项错误;Fe3+与 KSCN溶液结合生成络离子,溶液变为红色,无沉淀生成.B项错误;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防 止Fe2+被氧化,加入少量稀硫酸防止Fe2+*生水解反应,D项错误;故选C。原来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宁探测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其硫酸盐的信息,用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Fe2O3与Fe3O4互为同素异形体制备AI用电解法,制备Fe、Cu可用还原法

6、将SO2通入BaCh溶液中至饱和,有沉淀产生检验从火星上带冋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_向滤液 中滴加KSCN溶液答案B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A项错误;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SO2与BaCh溶 液不反应,C项错误;操作步骤中“粉碎”后加水,氧化铁不溶解,应溶于盐酸再加KSCN溶液检验,D项错误; 故选B。某化学小组网学通过实验研宂FeCb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己知:Cu2,+Cu+4C12CuCl2*,CuCl2:5= CuClJX白色)+cr。实验步骤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充分振荡,加入

7、2mL蒸馏水实验现象实验步骤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醐嘗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醐嘗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I、II、III中,Fe3+均被还原实验I中加入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屮锏以CuCl2-的形式存在实验II中所得白色沉淀能溶于饱和NaCI溶液向实验III反应后的溶液屮加入饱和NaCI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答案B实验I、II、川屮溶液黄色变浅或褪去,均涉及Fe3+被还原,A项正确;实验

8、I现象说明铁离 子氧化锏生成/铜离子,溶液中铜元素不是以CuCl2-的形式存在,B项错误;实验II现象说明铜被氧化的产物中有亚铜离子,生成CuCi白色沉淀,由于在溶液中存在平衡:CuCk- CuCiK白色)+cr,向其中加 入饱和NaCI溶液,c(CI_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uCI白色沉淀转化为可溶性CuChh因此白色沉淀能溶于饱 和NaCI溶液,C项正确;实验III现象说明铁离子反应完全,生成的溶液中含铜离子,向其屮加入饱和NaCI溶液,Cu、(:112+与(发生己知信息反应,可能产生CuCI白色沉淀,D项正确。垃圾分类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为研宄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旧电

9、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冋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怖硫酸、30%H怖硫酸、30%H2O2(稍过狃) 预处理电池铜帽预处理电池铜帽I画-g.“溶解”过程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氧化Cu而使Cu溶解加入过量锌粉的目的是使铜离子完全转化为铜单质操作M屮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通过加适量碱、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等操作,可得到ZnO答案C A项,根据题给流程图可知溶解过程中Zn和Cu都被溶解,Zn可直接被硫酸溶解,加入H2O2的作用是氧化Cu而使Cu溶解,正确;B项,为了保证操作M后铜被完全分离,需加入过量锌粉,正确;C项,操作M为过滤,

10、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错误;D项,操作M后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Zn2加适量碱生成Zn(OH)2,经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等操作,可得到ZnO,正确。从某含有FeCh、FeCh、CuCl2的工业废液中冋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工、Ik工、Ik滤渣Y废液1 L|滤液x醐试剂C,_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操作I、操作II、操作III所用仪器相同试剂c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2Fe2+Cl2 2Fe3t+2Cf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含有Fe2+答案C A项,为f避免引入杂质离子,b应该是稀盐酸;B项,操作I、操作1是过滤,操作III是在氯化氢 气流

11、中加热蒸干,三个操作所用仪器不咏D项,溶液W中存在的CP,也可以还原酸性髙锰酸钾溶液,无法 检验是否含有Fe2+。4I.Ni(OH)2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电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用红土镍矿(主要成分为NiO、FeO、Fe2O3、 MgO和SiO2)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浸”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选用98%的浓硫酸“滤濟1”的成分为H2SiO3为了证明加入的NaClO己足量,可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和氯水来检验“沉镶”的离子方程式为 Ni2+2HCO3 NiCO3l+CO2t+H2O答案D A项,98%的浓硫酸浓度太大,电离产生的c(H+)很小,反

12、应速率小,且浪费试剂,错误:B项,滤渣1 的成分为SiO2,错误;C项,为f证明NaClO己足量,只需证明溶液中没有Fe2+即可,应用铁氰化钾来检验, 溶液中有Fe3+,加入KSCN溶液一定变红,错误。镓是化学史上第一个先从理论预言,后在自然界中被发现验证的化学元素,镓的活动性与锌相似。粉煤 灰(主要成分为Ga2Ch,含CaO、SiO2、A12O3等杂质)中提取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Na2CO;溶,液调节pH过滤-滤液调节pH过滤-滤液2灰滤in“溶浸”的目的是溶解两性氧化物,除去含钙、硅的杂质向“滤液1”中加入酸性物质使pH减小,“滤渣2”是A1(OH)3生成 Ga(

13、OH)3 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GaO2+3H2O+CO2 Na2CO3+2Ga(OH)3|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三氧化二镓的方法制备金属镓答案D元素周期表中镓与铝是同主族相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氧化镓和氧化铝都是两性氧化物,“溶 浸”过程得氧化镓和氧化铝溶解,使之生成NaGaO2和NaAIO2,同吋使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过滤除去 碳酸钙和二氧化硅,A正确;“滤液1”的溶质主要有Na2CO3 NaGaO:和NaA102,溶液显碱性,加入酸性物 质使溶液的pH减小,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后与NaGaO2溶液分离.B正确;NaGaO2溶 液屮通入C02的反应与NaAIO2溶液中通入C

14、02的反应类似,C正确;“镓的活动性与锌相似”,工业上采用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镓,而不是电解法,D错误。温馨提示钾、钙、钠、镁、铝等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制取,锌、铁、锡、铅等较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制取。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冋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15% NaClO15% NaClO洛液(过姐) i10%迓水1预处理后的光盘碎片一*氧化1过滤0溶解过滤0TNaOH洛液调pH-*Ag已知 AgCl 可溶于氨水:AgCl+2NH3 H2O:;=i: Ag(NH3)J+Cl+2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氧化”阶段需在80 C条件下进行,可用水浴加热为加

15、快“溶解”速率,可采用髙温条件实验室中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为提高Ag的冋收率,需对“过滤II ”的滤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II ”的滤液中 答案B B项,髙温条件下,NH、vH2O易分解。(双选)某炼铁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12-2H2O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焙烧酸浸*空气盐酸废濟节焙烧酸浸*空气盐酸废濟节pH至34过滤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滤渣为Fe(OH)3焙烧过程中每消耗1 mol CuS,则消耗1.5 mol 02焙烧后的废气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该气体具有漂白性将获得的CuC12-2H2O晶

16、体直接加热分解可制得CuCh固体答案AB A项,铁的化合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调节pH,Fe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则滤渣中主要含氢氧化铁,正确;B项,焙烧过程中发生反应:2CuS+3O2= 2CuO+2SO2,每消耗丨mol CuS,则消耗1.5 mol 02,正确;C项,焙烧后的废气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错误;D 项,将获得的CuCh-2H2O晶体直接加热,得到CuO固体,无法得到CuCl2固体,错误。重铬酸钠在工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用途。一种以铬铁矿(含FeCr2O4及少量AI2O3 SiO2等)为原料制备 Na2Cr2O7的工艺流程如下:纯賊空气c

17、o2铬铁矿一$高温焙烧|4水浸除铁|%除杂|一Na2CrO4-|WpHj-Na2Cr2O7 C02滤渣1滤渣2己知滤渣1为Fe2O3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商混“高温焙烧”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4FeCr2O4+8Na2CO3+7O2一 2Fe2O3+8Na2CrO4+8CO2滤渣2的成分是AI(OH)3和H2SiO3“调pH”是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pH增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答案C B项,“髙温焙烧过程中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硅酸钠,氧化铝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通入二氧化碳后,硅酸钠和偏铝酸钠分别转化为H2SiO3和AKOHh沉淀,正确;C项,由于发生反fi:2CrOi-+2

18、Hi Cr2O疒+H2O,导致H+浓度减小,因此“调pH”应该是加入硫酸使pH减小、使H+浓度增加,错误;D项,从题给流程图中可知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正确。 下列关于Fe(OH)2的制备方案中,最佳的是()FeCh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FeSCh溶液中滴入氨水在FeSCh溶液液面下用滴管挤出NaOH溶液取新配制的FeSO4溶液,先加入适量植物油,再用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挤出NaOH溶液答案D成功制备Fe(OH)2的关键是防止Fe2+和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植物油可以隔绝空气,且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液面下加NaOH溶液可防止液滴下落时夹带02,故选D。NiSO4是制备磁性材料和催化剂的

19、重要中间体。用含镍废料(主要成分为NiO,含有少量CuO、FeO和SiO2)制备NiSO4并冋收金属资源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两次“酸溶”都应选稀硫酸滤濟2的成分为CuS和FeS,可能还有S反应I说明FeS比CuS更难溶合理处理废弃物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答案C A项,根据题给流程可知,最后制备NiSO4和FeSOr7H2O,所得产品中阴离子都为SOi_,故两 次“酸溶”都应选稀硫酸,正确:B项,反应1为Cu2+FeS一 CuS+Fe2+,故滤渣2的成分为CuS和过量FeS, 在此过程中可能有-2价的硫被氧化成S单质,故滤渣2中还可能有S,正确;C项,反应I为Cu2+FeS CuS

20、+Fe2+,说明CuS比FeS更难溶,错误;D项.题述流程中用含镍废料制备了 NiSO4、FeSCh.7H2O等,合理 处理废弃物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正确。疑难突破 含镍废料(主要成分为NiO.含有少量CuO、FeO和SiO2)酸溶时得到含Ni2+、Cu2+、Fe2+、H+ 的滤液1,滤渣1为SiO2;加入FeS,发生反应Cu2+FeS一 CuS+Fe2+,滤渣2中含有CuS和过量FeS;滤液2中含Fe2 Ni2+,加入Na2CO3,发生反应Fe2*+CO|FeCO3l,滤渣3为FeCO3,滤渣3酸溶后经操作1得到FeSO4-7H2O,则酸溶时加入稀硫酸得到FeSO4溶液,FeSO4溶

21、液经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SOr7H2O。某同学采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Ch、Al2O3x Fe2O3等杂质)制取CaCh.6H2O,设计/如下流程:| H | | H | 碰I大理石I_固体nl试剂a溶液川 |aCl2.6H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固体I中含有SiO2,固体II中含有Fe(OH)3加入石灰水时,要控制pH,防止固体II中AI(OH)3转化为AlOi试剂a选用盐酸,从溶液III得到CaCl2-6H2O产品的过程中,应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1屮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的 CaCl2-6H2O答

22、案D A项,SiO2难溶于盐酸,固体I中含有SiO2,氯化铝、氯化铁与石灰水反应生成Al(OHh、Fe(OH)3, 所以固体II中含有Fe(OHh,正确:B项,A1(OH)3可溶于强碱转化为AIO,加入石灰水时,要控制pH,正确;C 项,CaCh.6H2O易失去结晶水.所以应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正确;D项,溶液I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 滤液屮除CaCh外,还含有NH、CI,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不能得到纯净的CaCh.6H2O,错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 - -海水石灰乳lg(OH)25SMgCl2.6H2O HC1 气体、MgChM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此法的优点之

23、一是原材料来源丰富步骤涉及的分离操作是蒸发结晶步骤中气流的作用是抑制氯化镁的水解,并带走水分该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用到的原料是碳酸钙和海水等,来源丰富,A正确;从氢氧化镁固体到氯化镁晶体需要加盐酸溶 解屮和,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B错误;氯化镁的分解为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为复 分解反应,D正确。己知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原理:NH3+CO2+H2O+NaCI一 NaHCCM+NH4CI,利用下列装H制取碳 酸氢钠粗品,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H4、H4CI 和用装置甲制取氨气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用装置丙制取碳酸氢钠用装置丁分离

24、碳酸氢钠与母液答案C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不符合题意;制备二氧化碳用稀盐酸与大理石,不用稀硫酸,B不符合题意;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 氧化碳,可以制备碳酸氢钠,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符合题意;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o铁红(Fe2Ch)常用于油漆、油墨及橡胶工业。工业上以一定质量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另含少量难溶杂质)作为主要原料制备铁红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红红己知:某些过渡元素(如Cu、Fe、Ag,的离子能与NFh、H2O、0H SCN等形成可溶性配合物。工业上常将硫铁矿烧渣

25、经过粉碎后再进行“酸浸”,其目的是o “酸浸”时加入的硫酸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o“过滤1”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沉淀”过程中,控制NH4HCO3用量不变,铁的沉淀率随氨水用量变化如图所示。当氨水用量超过一定体积时,铁的沉淀率下降。其可能的原因是 .,“过滤2”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OH和FeCO%所得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是 (填化学式)。写出FeCOs在空气中焙烧生成铁红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烧渣浸出率(2过量太多会增加“沉淀”过程中氨水的用量Fe2 Fe3 H+氨水与铁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配合物(NH4)2SO4焙烧4FeCO3+O2 2Fe2O3+4CO2解析 分析原料“硫铁矿烧渣”的成分在流程中每一步的变化。前三步的目的是除杂并获得FeOOH和 FeCO;,最后通过焙烧将FeOOH分解、FeCCh氧化获得铁红产品。在“沉淀”步骤中,氨水和NH4HC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