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_第1页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_第2页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_第3页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_第4页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第1页主要内容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区域决议学科。从经济发展与空间配置相结合角度去认识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独特研究视角。区域经济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2不一样发展模式及中国发展模式改变过程3第2页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第3页一、区域经济发展内涵区域经济发展是指现在比过去、未来比现在能生产更多财富来满足该区域居民日益增加物质和文化需求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在以下方面:与外界关系改进资本积累结构改革技术进步生产增加.第4页一、区域经济发展内涵(一)区域经济发展概念狭义:指一个区域内社会总财富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

2、值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增加。广义:还包含对人口数量调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升,以及产品需求量增加等。正确了解区域经济发展产品需求量增加经济总量提升人口规模增加(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长久时间序列过程,必须从一个相当长历史时期来观察,才可能发觉增加长久趋势。因为经济本身所含有波动性,增加也经常展现出波动态势。第5页一、区域经济发展内涵(三)区域经济生产要素影响原因 生产要素:一切与区域经济相关联条件和环境可能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增加为便于定量分析,都假定其它影响原因固定不变。区域经济生产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必要条件土地(资源)技术资本劳动力第6页二、区域经济发展形

3、式区域经济发展包含三种情况:量扩张区域经济发展简单、初级形式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提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追求经济发展主要方式量扩张+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形式第7页二、区域经济发展形式规模扩大:产值、产量和增加值(一)量扩张产值指标:包含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等,描述物质生产部门活动规模,因经济学意义不大,现已使用不多。产量指标:描述各种实物生产部门活动规模,反应当地生产特点和物质需求保障程度,与人均指标结合,含有有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区域经济生产量衡量SNA国民收入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坚持只有物质生产部门创造财富观点,以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活动为核实范围联合国1968年

4、正式公布国民经济核实体系:GDP和GNP(GNI)第8页二、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一)量扩张增加值指标:增加幅度和增加速度。增加幅度,即目标期指标值减去基期指标值,描述是该指标增加幅度。通惯用相对增大幅度,即增加幅度与基期指标之比。增加速度,包含当年增加速度、若干年平均增加速度等,普通要扣除物价原因,即按不变价计算。经济增加并不一定等于经济发展第9页二、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二)质改进狭义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花费资源价值量,是以生产成原来计算发展结果。广义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包含资本积累增加,生产条件改进,投入要素节约,产品质量提升,生态环境改进,等等。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与改进,主要表达为用较少

5、要素投入、较小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产品,获取较大经济效益;表达为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层次提升;表达为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好地分享经济增加结果,生活水平连续提升;表达为以比较充分就业和更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出现新改变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第10页二、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三)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质改进关键是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包含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全部制结构、消费与积累结构等。产业结构:将在后续相关章节中讨论技术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全部制结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消费与积累结构:在区域经济进入

6、成熟阶段之前时期,适当提升积累率很有必要;在此以后,应勉励消费,适度降低积累消费比率。第11页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增加需经历六个阶段。(一)传统社会阶段特点:传统社会社会结构生产功效有限,一定条件下增加会存在。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内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原始农业活动。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与当代社会差异很大。(二)起飞前准备阶段特点:农业生产技术改良;家庭手工业和商业兴起,出现了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资本市场开始发育,金融制度应运而生;区域发展,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国内外贸易扩张。罗斯托认为,经济和整个社会改变对以后增加含有关键意义,为

7、经济起飞创造了前提条件。第12页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三)经济起飞阶段特点:人均国民收入快速、连续地增加;农业技术深入提升,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流动加速;资本在部门间转移加紧;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它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进经济增加主导力量。罗斯托从主导部门和内在机制角度,讨论了突破传统社会经济停滞状态实现经济起飞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高积累率;二是培植区域主导产业;三是变革制度。(四)成熟阶段标志:技术上成熟。特点:新主导产业部门(钢铁、电力、煤炭等)逐步替换了旧主导产业部门,成为带动经济增加“火车头”;劳动力素质提升了,农业劳动力连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继续向区域集聚;新管

8、理方式、新融资方式以及新销售方式不停出现。第13页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五)高额消费阶段消费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主导工业部门开始转移到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方面来,汽车工业成为这一阶段含有代表性主导部门,标志着“高额消费阶段”形成。这一阶段经济特点主要是“服务型” 经济和“福利型”经济。(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耐用具边际效用递减,人们偏好文娱方面享受第三产业兴起提供劳务和提升生活质量服务部门替换了生产耐用消费品部门,成为推进经济增加新主导部门。人类以生活质量促进程度作为衡量区域是否成熟标志。第14页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15页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输出基础理论认为,有些市场规模很大经济体

9、能够依靠本身力量来实现经济发展,但有些市场规模较小经济体无法依靠本身内生力量实现经济发展,这些经济体发展与外部环境紧密联络在一起。(一)霍伊特输出基础模型该模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在专业化基础部门(主要是专业化地域主导部门) 就业劳动力(Lb),第二个是在服务行业(非基础性部门)就业劳动力(Ls),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下公式:LT是总就业量Lb是一个外生变量,由生产满足区外需求量所需劳动力数量决定是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百分比第16页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一)霍伊特输出基础模型经过计算能够得到:假如从总就业人数增加率角度来考虑,则任何时期都成立以下公式:式(3-3)表明,当基础

10、部门就业人数上升时,总就业人数上升百分比远大于基础部门就业人数上升百分比,系数1/(1-a)称为城市乘数,该乘数大于。假如总人口(P)和总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某种百分比关系,且该百分比系数能够写成,则成立下式:结合式(3-3)和式(3-4),能够得到式(3-5)。依据式(3-5),我们能够估测出当地人口增加率,进而估测出该区域或城市实际人口数量。第17页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二)霍伊特模型修订版20世纪50年代,诺斯、蒂伯特等学者把其中一些与城市相关变量改为宏观经济变量,以凯恩斯总需求模型为基础建立模型。该模型中,总收入或总产出(Y)等于消费(C)、出口(X)、进口(M)之和。为简化起见,

11、假设不存在公共部门(G)和税收(T 0)。这么,能够写成下式:(X是出口,为外生变量,c,m分别为消费系数和进口系数)对式(3-6)进行变换,则得到式(3-7)假如从经济增加率角度来考虑,则能够把式(3-7)写成式(3-8)形式:第18页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式(3-8)表明,只要边际消费倾向(c-m)小于,则当一个区域出口增加时,总产出增加百分比远大于出口增加百分比。因为增加消费不可能全部是由进口满足,所以在普通情况下(c-m)小于。上面结论告诉我们,区外需求或出口(区外需求能够用出口值或基础部门生产产品外销数量来表示)决定当地域经济增加。区外需求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主要是经过对当地产出

12、乘数效应和对当地基础生产部门就业人数乘数效应而实现。它还同时告诉我们,发展速度快地域是长久以来能够保持一定贸易顺差地域,那些进口倾向较大地域,产出乘数效应没有发挥正向效应。假如我们考虑一些其它变量,则该模型演绎出更多经济学含义。但上述理论存在较大不足。首先,这种区域经济增加理论不考虑供给问题。其次,该理论没有考虑区际趋同或趋异问题,因而也就没有考虑区域间经济增加率差距问题。最终,该理论无法确定经济增加决定原因,因为该理论把出口增加或基础部门就业人数增加看成是经济事实而不是理论给出结论。第19页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三)动态模型动态模型是为处理原有经济增加模型中服务行业就业数量与总就业数

13、量之比长久不变问题而建立。在上述霍伊特模型中去分析(收入替换了霍伊特模型中就业):其中,Yb、Ys分别表示基础产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收入水平;正如霍伊特模型中情况,服务行业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基础产业部门收入水平也主要取决于区外需求情况;0为一常数,主要度量服务行业收入水平中外生变量。对式(3-9)进行简单数学运算,则能够得出下式:第20页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三)动态模型假如把上式写成经济增加率形式,则有:式(3-11)表示,a0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假如常数a0为零,则区域整体收入增加取决于基础部门收入增加,区域总收入增加率等于区域基础部门收入增加率,在这种情况下,

14、服务行业就业数量(收入水平)与总就业数量(总收入水平)之比仍为常数。但假如常数a0不等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加率不等于基础部门收入增加率;假如a0小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加率大于基础部门收入增加率;反过来假如a0大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加率小于基础部门收入增加率.例子:美国第21页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四)输出基础模型评价优点:从小型经济体出发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它利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揭示了区际贸易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作用。输出基础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启示是,生产专业化是区域经济增加关键原因。缺点:把含有非空间特征宏观经济现象强加到当地实体空间上。利用该模型预测长久趋势时,其主要缺

15、点是乘数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第22页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五)基础部门确实定和选择依据输出基础模型,一个区域要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区域优势产业概念第一,区域优势产业是一个比较概念,它是一个区域在区域之间同类产业比较基础上所确认含有有利发展条件产业。第二,区域优势产业含有相对性和层次性。第三,区域优势产业存在多样性。第四,区域优势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分。第五,区域优势产业还是一个竞争概念,也就是说,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并不是完全由其要素供给所决定,还必须经过产业组织活动取得竞争优势,这么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取得优势地位。第23页一、区外需求:

16、输出基础理论(五)基础部门确实定和选择2. 区域优势产业识别与选择识别:要处理是终究哪个产业在区际比较中含有现实优势,已经成为优势产业。各地域优势产业标志就是在全国市场上占有较大市场份额。选择:要处理是在一个区域众多产业中终究哪个产业含有成为优势产业条件,适合作为优势产业来发展。选择区域优势产业主要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区域已经有产业进行分析,识别出含有优势特征产业。第二,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和要素优势产业培养和扶持。第三,对于有技术创新能力区域,重视勉励技术创新和推进技术结果产业化来培育新优势产业。第四,要在技术、产品层次上进行细分,在产业组织上、企业经营上进行创新,从而发觉优势

17、源泉。第五,选择优势产业一定要有动态观念。第24页二、区外供给: 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一)哈罗德多马初始模型基本假设(1)经济系统中任何一个产品,既是最终消费品,又是中间投入品。(2)资本品是非折旧,这就意味着计算投资时,不用区分新投资和旧资本品。(3)边际储蓄倾向是常数。(4)生产系数为常数,也就是单位产出所需资本和劳动力百分比不变。这意味着,没有技术进步。(5)劳动力增加率 为常数,它与人口增加率相等。(6)投资与需求增加成正比,称此百分比系数为加速系数:vt是加速系数,是个常数,它度量扩大一单位需求(Yt+1-Y)时投资需求量(It)。所以,加速系数也表示资本与产出之比。第25页二、区外

18、供给: 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一)哈罗德多马初始模型(7)收入水平与资本投入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收入和投资之间关系遵照凯恩斯乘数理论:其中,s为储蓄倾向,1/s 为投资和收入之间百分比系数(也就是凯恩斯乘数),它意味着单位投资增加带来收入增加远大于投资增加。“有确保增加率”: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和总产出之间初始均衡状态得以维持较长时间。然而,假如整个经济系统是按有确保增加率增加,则该经济体是在“刀刃”上运行。该模型认为,经济系统内部力量使经济系统初始非均衡深入加剧,不停偏离稳定均衡,最终经济体趋向通货膨胀,深陷经济萧条。第26页二、区外供给: 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二)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哈罗德多马

19、区域模型与原先模型区分在于宏观经济均衡条件不一样。对某一区域经济体,存在关系:S+M=I+X (3-15) 和 分别表示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资本输入和资本输出。每个区域和其它区域都进行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对区域i,式(3-15)能够写成式(3-16),将式(3-16)变换成式(3-17),其中,m 为资本输入倾向。式(3-17)能够写成式(3-18):式(3-18)告诉我们,不一样于封闭经济,尽管资本投资大于资本储蓄,但只要净资本输入能够填补储蓄与投资之差额,则资本完全能够保持与产出相同速率增加。第27页二、区外供给: 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二)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结论:相对于封闭国家模型更轻易

20、实现经济稳定增加。区域经济特征是由净输入资源所刻画。假如不一样区域初始增加率不相同,则模型显示这种差距不能得到维持,反而随时间逐步扩大。启示:当资本从发达地域输入欠发达地域时,欠发达地域经济增加率一直高于发达地域经济增加率,这就解释了区际经济增加趋同现象存在性,同时也解释了这种趋同现象之原因,即在较弱储蓄倾向和较低资本与产出比值情况下,资本输入是实现区内区际经济均衡关键原因。第28页二、区外供给: 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三)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评价设定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则哈罗德多马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现象,它告诉我们,有限区内储蓄、较低资本与产出之比以及负向贸易平衡是妨碍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原因

21、。缺点:它无法预测区际生产要素转移能否实现均衡问题,因为该模型缺乏对各种生产要素转移机制解释。无法很清楚地揭示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收敛还是趋同问题。欠发达地域是资本净输入地域,但该模型没能解释这些欠发达地域资本吸收能力来自何处问题。第29页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加(一)单部门模型最早区域经济增加新古典模型是博茨和斯坦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他们进行了以下假设:(1)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2)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意味着生产要素是依据其边际生产率取得收益,且确保厂商收益最大化;(3)经过劳动力工资水平灵活调整,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4)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完全自由流动,要素流动无成本;(5)不存在商

22、品贸易;(6)生产要素动态改变决定资本/劳动之比,所以生产产品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完全能够替换。生产函数能够由规模收益不变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来表示:,第30页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加(一)单部门模型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对时间变量求导,则上式能够写成:y、a、k、l分别表示收入、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力对时间改变率在区域中,资本增加率(k)取决于区内储蓄(sY)转化成区内投资()数量,以及该区域资本收益率(ir) 与外部其它区域资本收益率(iw)之差,用公式表示为:同理,劳动力增加率取决于人口增加率(n)以及该区域工资收益(Wr)与外部其它区域工资收益(Ww)之差: 和 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依据收

23、益率和工资率差异发生转移程度。第31页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加(二)两部门模型博茨和斯坦在单部门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两部门模型,这种模型包含了符合现实更多假设,提出了区内生产要素配置低效率决定区内和区际生产要素转移观点。假设:(1)有两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两种生产部门(制造业部门,农业部门)(2)贸易不平衡,贸易差额部分由私人资本流动所抵消。(3)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单个区域销售数量不会影响整个经济系统产品价格,而区内价格水平由当地供需情况所决定。(4)资本只使用在制造业中,但据证实,这种假设并不影响最终止果。(5)产品生产规模收益不变。(6)要素边际生产率决定生产要素回报率。(7)生产要素成本等

24、于要素边际产出值,此时确保厂商利润最大化。第32页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加(二)两部门模型假设对其中一个区域出口商品需求增加,则直接影响是该产品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价格上升,使得该区域生产要素边际产出值上升,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内和区际重新配置,详细过程以下:(1)受到某一区域高资本回报率吸引,外部资本流入该区域,所以该区域出口品生产部门资本存量大幅提升;(2)出口品价格水平提升,又提升了劳动力边际产出值(等于提升了劳动力工资水平),这就扩大了当地厂商劳动力需求;(3)因为劳动力酬劳率很高,吸引了本区域农业部门劳动力和区外劳动力;(4)最终,生产规模扩大和出口品生产部门用工数量增加对农业部门形成

25、了一个“回流效应”,即首先是扩大对产品需求,接着是扩大生产规模和用工规模扩大。第33页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加(二)两部门模型结论: 第一,生产要素流向高收入地域而不是低收入地域,现实中许多经济现象都支持。 第二,该结论指出区域经济增加率存在一个发散趋势。尽管两部门模型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与哈罗德多马模型不一样,然而所得出结论与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结论相同。实际上,这两种模型都主张,假如一个区域是资本净输入者,则该区域经济增加率高。两部门模型还指出,这种经济优势随时间推移连续存在。第34页三、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加(三)对新古典理论评价上述新古典模型主要贡献是强调了区域经济增加中生产要素流动性主要

26、性。发达地域对劳动力吸引力很大,但用工数量无限制扩大可能造成要素回报率递减,将减弱该区域竞争力。因为循环累积过程和伴随经济发展过程增效作用,资本是趋向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域。劳动力流动也碰到较大障碍。第35页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运行机制(一)要素投入机制资本、劳动和技术投入,从区域经济来看,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部门杠杆。按照钱纳里观点,经济增加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部门到效率高部门转移。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域杠杆。对于不一样产业,处于不一样地域,其生产效率相差很大。(二)中间投入机制中间产品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中间投入比重增加是区域经济发展一个趋势。(三)

27、部门增加机制区域经济发展能够详细化为各种产业部门增加。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增加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产业,从而区域经济取得整体上增加。第36页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四)地域拉动机制区域经济发展还能够详细化为各地域增加,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域增加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先行地域(增加极),从而使区域经济取得整体上增加。(五)生产要素组合与机制创新生产要素组合和商品生产流通离不开企业。企业形成与创新是区域经济运行基础和发展驱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与有竞争力企业是紧密相关。企业创新包含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六)地方政府作用机制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中作用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制订科

28、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区域内外两个市场。四是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五是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连续发展能力。第37页第三节 不一样发展模式及中国发展模式改变过程第38页一、 经济发展均衡与非均衡模式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含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等。(一)均衡发展模式均衡发展模式主张对不一样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进行投资,同时推进经济发展。均衡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快速摆脱贫穷落后困境,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增加提供了一个发展思绪,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际经济发

29、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从 “贫困恶性循环论”出发,提出在不发达经济体中推进均衡增加战略这一构想,指出了两种基本恶性循环:()人均收入低造成需求不足和市场狭小恶化投资预期降低投资水平资本形成少劳动生产率低人均国民收入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低资本形成不足劳动生产率低收入低第39页一、 经济发展均衡与非均衡模式实施均衡增加战略,必须采取一揽子政策,包含:()在对资本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及各自内部进行投资时,要保持适当百分比;()进行制度改革并推进社会态度转变;()提出详细周密,符合详细技术、政治与社会条件改革和经济增加时间表;()严格控制不符合均衡增加意图投资;()利用政府和社会力量

30、,经过政治、经济、法律伎俩,消除发展障碍。依据纳克斯观点,宏观经济计划化,是政府在实施均衡增加战略时有力伎俩。第40页一、 经济发展均衡与非均衡模式(二)非均衡发展模式 非均衡发展模式主张,首先发展一类或几类有带动性部门,经过这几个部门发展带动其它部门发展。 依据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模式主要包含:梯度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增加极理论不平衡增加论与产业关联论循环累积因果论第41页二、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不一样阶段(一)实施均衡发展模式阶段(二)实施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阶段(三)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四)实施多极统筹发展战略阶段第42页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31、第43页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各产业内部百分比关系及其相互联络。产业结构直接反应着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对经济发展含有重大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标志。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1区域产业结构配置2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3第44页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第45页一、 区域产业结构划分区域产业结构与普通产业结构一样,能够从不一样角度、依据不一样标准来划分。常见有三次产业划分、国际标准产业划分、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产业功效划分、农轻重产业划分等(一)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给业

32、,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其它行业。三次产业划分为统计分析国家或地域国民经济发展和内部结构演变确立了明确标准,为研究经济发展现实状况、制订和实施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国际标准产业划分,联合国公布了第四版 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1大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了规范化分类,它与三次产业分类法有亲密联络,为各国制订产业分类方法提供了便利条件。第46页一、 区域产业结构划分(三)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有利于衡量产

33、业结构层次和产业科学技术水平,对分析生产要素优势及调整产业结构方向含有主要指导意义。(四)产业功效划分产业功效划分将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当中特有产业结构类型。产业功效划分以产业链为出发点,重视产业间经济联络,有利于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工体系,广泛应用于区域产业研究中。(五)农轻重产业划分农轻重产业划分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统计中含有主要地位。农轻重产业划分方法有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计划与实施,但不利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第47页二、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一)配第克拉克定律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先描述了资源在产业间流动现象,揭示了由人均收

34、入改变引发劳动力转移及产业结构改变规律:不一样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 (二)霍夫曼工业化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经过对 20多个国家工业化过程实证分析,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见下表),被称为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霍夫曼百分比范围工业化阶段 产业特征5.0(1.0) 第一阶段 消费品工业占主导2.5(1.0) 第二阶段 资本品工业速度加紧1.0(1.0) 第三阶段 两种工业部门规模相当 1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第48页二、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三)库兹涅茨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从国民收入水平和劳动力在各产业分布结构两方

35、面研究了伴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伴随经济发展,农业部门 (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占总国民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都不停下降;第二,工业部门 (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总体上升,而劳动力相对比重基本稳定或有迟缓上升,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国民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都会不一样程度地下降;第三,服务业部门 (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展现下降趋势,而劳动力相对比重普遍上升。第49页二、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四)钱纳里工业化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学者,经过对34个准工业国经济发展研究发觉,经济发展会规律性地经过六个阶段 (见表 4-3),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跃进

36、都是经过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表4-3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对经济增加阶段划分阶段收入水平(1964年美元)收入水平(1970年美元)工业化阶段国家类型0100140传统社会阶段 不发达国家11002001402802200400280560传统工业化早期准工业化国家34008005601120传统工业化中期 4800150011202100传统工业化后期 51500240021002260 当代社会阶段发达工业国家62400360022605040第50页三、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度量方法 第51页四、 产业集聚与分散度量方法 第52页四、 产业集聚与分散度量方法第53页四、 产业集聚与分散度量方法 第

37、54页四、 产业集聚与分散度量方法 第55页四、 产业集聚与分散度量方法 第56页四、 产业集聚与分散度量方法第57页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一)产业结构演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产业结构演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是: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理顺各产业部门间关系,加速推进主导产业部门发展,配套发展辅助性产业部门,适当发展基础产业部门,使整个区域经济形成现有分工、又有协作紧密联络有机整体,从而确保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主要动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关键是主导部门交替更迭。区域主导产业产值占比大、增加速度快、技术水平高,含有强烈前瞻、回顾和旁侧等关联效应,对其它产业发展含有极

38、大引导和带动作用。主导产业升级是推进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动力。(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基本方向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含有产业配套性。第58页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第59页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一)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概念: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域特定发展阶段起主导作用产业,是那些产值占比大、增加速度快、技术水平高,并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含有较强关联和带动作用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1)筱原基准。包含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依据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确定主导产业,侧重考虑市场

39、需求对区域产业成长导向作用。生产率上升基准是依据产业生产率确定主导产业,侧重从供给方面考虑产业生产能力及其发展潜力。(2)产业关联效果基准。所谓产业关联效果,是依据各产业之间相关程度,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产业前向关联效果和后向关联效果。第60页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3)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强调只有能够满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预防和改进公害、含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等要求产业才能够作为主导产业。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优先选择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工作岗位和稳定劳动场所产业。(4)比较优势基准。因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

40、,各区域含有不一样比较优势。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更加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时考虑主要指标:(1)产业市场潜力。作为区域产业结构关键,区域主导产业不但要有可观现实需求,更应拥有巨大潜在需求。所以,区域主导产业必须含有较高收入弹性。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取市场拥有率指标来替换收入弹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第61页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其中, 是i地域j产业市场拥有率, 和 分别代表i区域及其高层次区域j产业年销售额, 和 分别代表i区域及其高层次区域j产业人均销售额。(2)产业比较优势度。产业比较优势主要表达在规模优势和生产率优势上。含有较大规模优势产业才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这包

41、含三层含义:第一,产业绝对规模要大;第二,产业相对规模要大,即产业占本区域全部产业比主要高,同时在较高层次区域中同产业占比也要较高;第三,产业产品输出规模要大。通惯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规模,其计算公式为:其中, LQij 为i地域j产业区位商,Yij 代表i地域j产业产值,Yi 代表i地域总产值,Yj代表高层次区域j产业总产值,代表高层次区域总产值。第62页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3)产业关联度。区域主导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系统关键,既要求本身实现快速发展,也要求能够对区域内其它产业发展产生较强带动促进作用。要实现这一点,必定要求区域主导产业与区域内其它产业有较强关联性。一产业影响其它

42、产业程度可称为影响力,该产业受到其它产业影响程度称为感应度。影响力系数表示式为:其中, 为j产业影响力系数, 为列昂惕夫逆阵系数第i行第j列系数。 ,说明j产业影响力大于全部产业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产业发展对其它产业拉动作用也越强。第63页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感应度系数表示式为:其中,i是i产业感应度系数。i,说明i产业感应度大于全部产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该产业受其它产业影响越大,说明其它产业对该产业相对需求越大。区域主导产业应选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产业,即涉及效果较强产业。第64页一、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二)关联产业 关联产业类型:(1)后向关联

43、产业。主导产业经过需求关系与其他产业发生关联作用被称为后向关联。后向关联产业主要是为主导产业提供中间投入和相关服务。(2)前向关联产业。主导产业经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发生关联作用称为前向关联。主导产业生产产品作为中间产品进入前向关联产业,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然后进入最终消费领域。(3)旁侧联系产业。主导产业也与其他产业经过间接联系发生作用,可将这种作用称为旁侧联系。一方面,主导产业及其前后向关联产业发展,会刺激服务于这些产业各类经济活动,促进此类产业发展;其次,产业发展将带来就业水平整体提升,区域内居民收入增加会提高整体消费水平,进而实现消费市扩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第65页一、主导产业、关联产

44、业和基础产业选择关联产业要考虑因素:第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点,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实际情况,选择重点要发展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第二,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尽量延长产业链条。一方面,提高区域内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附加值;其次,促进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更为紧密分工协作关系。第三,考虑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经过在空间上合理布局,促进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建立紧密企业组织联系和经济技术联系,保证获得集聚经济效益,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产业集群。第四,引导关联产业根据主导产业规模适度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这

45、就意味着,关联产业也必须达到相应规模,才能满足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第66页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三)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支撑区域经济运行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发展水平。对一个区域而言,基础产业越发达,区域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们生活就越便利。第67页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标准第一,是否与区域比较优势相符合。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资源都是有限,资源禀赋特殊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独特征。要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就必须建立符合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结构,使得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相协调。第二,各主要产业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区域内各主要

46、产业间协调是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中心内容。区域内产业间协调并不是指产业间百分比绝对平衡,而是要求各主要产业间具备较强相互转换、相互促进能力。第三,供需结构是否相平衡。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是否也表达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程度上,不合理产业结构会造成区域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不停满足区域内增加需求,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产业结构。第68页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四,是否含有良好资源环境效应。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主旋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自然生态资源消耗问题。产业结构合理是否,其中一个表达,就是是否实现了区域生态系统、区域社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二)区

47、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方法国际比较法。国际比较法是以标准产业结构为参考系,将某一区域产业结构与含有相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下标准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假如出现了较大偏差,则能够认为该区域产业结构是不合理。影子价格分析法。在区域经济系统中,不一样产业很可能消耗同一个资源,可用各产业使用同一资源影子价格与其平均值偏离程度来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偏离越小,产业结构就越趋于合理。需求判断法。该方法是以产业间供求是否平衡来判断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假如区域内各产业实际生产能力与对该产业产品需求靠近,则可认为区域产业结构是较为合理。第69页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以上

48、文所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为目标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即在区域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上,依据区域市场需求与资源供给条件,促进区域各产业内部百分比关系由初始不理想状态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理想状态调整过程。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指区域产业结构伴随技术结构与需求结构演变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演进,不停提升产业结构素质过程,也可将其称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两个基点,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共同绘就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灿烂图景。第70页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策略一是要选择好并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

49、业选择与发展非常关键。二是要配套发展非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驱动轮,整个产业结构必须以其为关键。不过,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一样发挥着主要作用。三是要勉励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最主要动力。第71页第三节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第72页一、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一)经济发展中趋同与趋异现象在经济增加理论中,普通把两个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国家或地域一段时期内在增加速度上表现出速率不一样,最终走向趋近现象,称为增加趋同,相反现象称为增加趋异。(二)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现象特殊性第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中国经济快速增加过程中结构变迁详细表现。第

50、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中国增量投资与增量改革在区域上重合配置过程。第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国际产业技术转移与国际市场开拓叠加过程。第四,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是同产能过剩问题相关。第73页一、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三)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阶段性特征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特征显著阶段。从 1978年开始到1992年左右,是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特征显著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异特征显著阶段。1992年到期间,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市场机制和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在区域产业资源配置中作用不停增强,产业结构趋异化特征比较显著。区域产业结构进入更高层次趋同与趋异阶段。进入二十

51、一世纪以来,伴随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逐步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向中等收入国家前进。(四)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产生体制机制体制性原因机制性原因第74页一、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一)经济发展中趋同与趋异现象在经济增加理论中,普通把两个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国家或地域一段时期内在增加速度上表现出速率不一样,最终走向趋近现象,称为增加趋同,相反现象称为增加趋异。(二)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现象特殊性第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中国经济快速增加过程中结构变迁详细表现。第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中国增量投资与增量改革在区域上重合配置过程。第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国际产业技术转移与国际市

52、场开拓叠加过程。第四,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是同产能过剩问题相关。(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趋势下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周期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和体制性产能过剩。第75页二、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156项工程”建设阶段 “大跃进”及调整阶段 三线建设阶段(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 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阶段第76页第五章 区域竞争与合作第77页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叙述了区域分工基础和形式,考查了区域合作和区际贸易对区域发展影响,结合要素流动及产业转移趋势,论证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53、规律。区际贸易与竞争1区域经济合作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一体化探索3第78页第一节 区际贸易与竞争第79页一、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理论(一)区际分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部门间分工与协作;区际分工与协作。(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生产发展必定造成部门间、城镇间以及区域间分工与协作思想。(三)区际分工因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而产生,但它又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得到发展。 (四)苏联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把马克思区际分工思想深入发展成为区际劳动分工理论。 第80页二、区际贸易基本理论区际贸易与区际分工是同一个问题不一样视角,前者强调交换,后者重视生产。所以,区际贸易理论与区际分工理论是融合在一起。区际分工与贸

54、易理论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大是以下几个学说或学派: 新贸易理论要素禀赋学说比较成本学说绝对成本学说第81页二、区际贸易基本理论(一)绝对成本学说含义:绝对成本学说从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绝对差异揭示区域分工是怎样发生,以及区域之间应该怎样开展分工才能对双方都有利。提出:斯密在 国富论中首次提出该学说。斯密认为,分工能够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和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分工对于参加各方都是有利。国家之间经过贸易而产生分工是由生产绝对成本决定。绝对成本假说分工交换国家之间经过贸易而产生分工是由生产绝对成本决定。分工能够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和国民收入增加第82页二、区际贸易基本理论(一)绝对成本学说用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分析区

55、域分工和贸易,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每个区域都有适于生产一些特定商品绝对有利生产条件,或者称之为优势。 第二,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每个区域都应该选择生产绝对成本最低商品,然后彼此经过贸易进行交换。这么就形成了区域分工 。第三,区域分工所产生效益表达在两个方面: 对区域而言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有效利用了资源,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对区域整体而言,资源配置整体效率实现了最大化。第83页一、区际贸易基本理论(一)绝对成本学说区域分工产生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区域之间能够进行自由贸易,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 。第二,每个区域与别区域相比,必须含有在某种商品生产条件上绝对优势,这么才能够使生产成本最低

56、。第二个前提条件成为绝对成本学说不足。显然,依据斯密观点,假如一个区域与别区域相比较,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极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区域分工和贸易。这种认识却与现实区域分工和贸易存在矛盾 。第84页二、区际贸易基本理论(二)比较成本学说含义:比较成本学说依据 “优中选优,劣中选次劣”思想,比较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相对优势,提出各区域要利用生产成本相对有利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开展区域贸易。 提出:李嘉图在 1987年出版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该学说。李嘉图认为,因为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大小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标准,而是要依据比较成原来开

57、展国际分工与贸易。意义:比较成本学说填补了绝对成本学说不足;区域分工并不要求各区域含有绝对成本优势,主要是对区域相对成本优势利用 ;在比较成本基础上所形成区域分工,不但能够使各区域取得更高收益,也能够增加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受益。 第85页二、区际贸易基本理论(三)要素禀赋理论含义:要素禀赋理论指狭义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HO理论),又称要素百分比学说。 提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 19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相关论点,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深入完善了赫克歇尔要素禀赋学说,而后人们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第86页二、区际贸易基本理论(三)要素禀赋理论关键思想:第一,各国或地域在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体

58、系中,应专门生产生产要素相对丰富商品,少生产生产要素稀缺商品,以发挥各自所拥有生产要素优势。第二,地域分工和贸易发生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不一样,它决定了生产要素价格差异。 第三,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最主要结果,是各国 (地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 结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廉价地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家俱、皮革、编织等产业比较有利;资本丰富地域,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有色冶金、石化、重型机械、航空航天等比较有利;自然资源丰富地域,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如煤炭工业、森林工业、畜牧业等比较有利。 第87页二、区际贸易基本理论(四)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区分:它修正了新古典理论

59、中规模收益不变基本假设,为现实世界贸易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理论框架。 基本观点:(1)贸易并不因为比较优势存在而发生,规模收益递增也促使贸易发生; (2)要素禀赋决定产业间贸易,而规模经济决定产业内贸易;(3)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因为规模经济存在,即使在各国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异产品之间 “产业内”贸易;(4)新贸易理论还考查了技术变动,它将技术变动分为两种:一个是经过贸易等经济行为接收 “技术外溢”而取得,称为 “干中学”;另一个是技术革新,经过研发而取得。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一个互动关系。 第88页二、区际贸易基本理论(四)新贸易理论意义与不足:第一,新贸易理论

60、作为传统贸易理论补充和发展,使国际贸易理论解释更靠近于现实,同时也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 第二,新贸易理论为解释 20世纪 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中出现新趋势发达工业国家之间贸易增加以及大规模产业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因为该理论产生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国家背景之下,故其未能从发展中国家视角来解释贸易现象。 第89页三、区际资源竞争(一)资源竞争新态势旧供需格局已经不适应该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在打破旧格局建立新格局这一过程中,资源将越发得到重视。 (二)资源竞争新方式20世纪大多数时间内,国际资源市场基本上属于买方市场。 (三)资源安全策略 为了确保资源稳定供给和加强对全球资源控制力度,以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