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法规课件_第1页
国防法规课件_第2页
国防法规课件_第3页
国防法规课件_第4页
国防法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高校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多媒体课件南京林业大学军事教研室马健柏制作第一章中国国防中国国防第一节 国防概述: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国防的基本要素;我国的国防历史;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第二节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我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和义务。第三节新中国国防建设:国防领导体制;国防建设的伟大成就;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第四节 国防动员: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动员的基本领域;国防教育。中国国防第一节 国防概述第二节 国防法规第三节 国防建设第四节 国防动员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和发展:国防法规的产生;国防法规的发展。二、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

2、性:按立法权限划分的国防法规体系;按调整领域划分的国防法规体系。中国国防法规的特性。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三、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国防权利义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关于法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学说。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契约说,认为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之前处于自然状态,后来为了社会安定和发展生产,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放弃和让出一部分自然权力,组成政府,这最初的契约就是法。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暴力说,认为法是暴力斗争的结果,是暴力统治的

3、产物。发展说,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或者精神发展产生了法。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主张暴力说。我相信马克思主义,我认为,法不仅是在暴力斗争中产生的,而且是靠暴力来强制实施的。国防法规更是如此。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战争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密切协调、统一行动,必须事先定一些规矩加以约束,这些规矩就是军事法规的雏形。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我国奴隶社会的军事法规,主要表现形式是临战前统治者发布的誓命文诰,如尚书中的甘誓、汤誓、牧誓、大诰、费誓等。这些既是战争动员令、讨敌檄文,也是最初的

4、军事法规。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甘誓,是在甘地作战之前统治者所发布的誓命。甘是有扈氏的故地,过去一直认为在陕西户县,后来经过考证,其故地在今河南郑州以北的原阳、原武一带。甘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0年,是大禹的儿子夏启征伐有扈氏的一次战争。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在此之前,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实行禅让制。禹选皋陶作继承人,皋陶死的早,又选伯益作继承人。禹死后,启与伯益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最后启打败了伯益成为夏王。从此王位更替就由禅让制改为世袭制。有扈氏不服,于是启征讨有扈氏。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5、(一)国防法规的产生甘誓原文: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译文)准备在甘地大战,于是召集六军之将。王说:“呵!六军主事的人,我向你们郑重宣布,有扈氏公然违忤五行之天理,背叛天、地、人之正道,上天要断绝他的命数,我现在只能遵天命讨伐他。(宣布有扈氏的罪状,使自己师出有名)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战车左边的武士不努力射箭杀

6、敌,你们这是不认真执行命令;战车右边的武士不努力挥戈杀敌,你们这是不认真执行命令;车夫不能正确地驾驭车马,你们这也是不认真执行命令。奋勇效命者,在祖宗灵位前给予奖赏;不奋勇效命者,在土地神灵位前杀头。”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防法规的产生这就是中国古代以赏罚为中心的军事法。由此可见,有了国家,有了战争,就有了军事法规。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发展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计篇中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时谈到了五个方面:道、天、地、将、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可见“法”已成为战争

7、的制胜因素之一。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军事法规的形式发生了明显改变。这时已经有了稳定的成文法,而不再是临时性的军事誓言了。军事法规的调整范围不断拓展,军事立法、司法以及监督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发展隋唐时期,军事法规更加完善。唐代制定了擅兴律、军防令、兵部格、兵部式等一系列军事法规,形成了由“律、令、格、式”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军事法规体系。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发展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也十分重视军事法建设,它的独到之处是,在法典中首次设置了军律专篇

8、,并制定了各种军事“条画”,诸如省谕军人条画二十三款、晓谕军人条画十四款等,作为治军的依据。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发展明朝军事法集历代之大成,并有重要创新。大明律改变了自秦汉以来把军事法分列于多篇的做法,集中专列兵律一篇,使大明律兵律成为覆盖军事全局的基本法。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发展清朝以明律为蓝本制定了大清律兵律,并根据本朝特点制定了军令,后又定期编修有关军事内容的则例,最终形成了数量较多、应时性较强的军事法律规范。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发展近代中国跟随世界军事变革的历史潮流,借鉴西方法治

9、思想,军事法制建设也有所进步。1933年6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兵役法,规定实行征兵制,并建立了预备役制度。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就开始着手制定国防法规,很快颁布了兵役法、民兵组织条例以及军队的各种条令条例。特别是最近二十年,国家加大了国防立法工作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国防法律、规章,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法规体系,使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三、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国防权利义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一)国防法规的

10、体系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划分为四个层次。法 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防法律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法 规国务院中央军委军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规 章国务院有关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军事行政规章军事规章地方性法 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补充规定、实施细则实施办法等国防法规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一)国防法规的体系1、按立法权限划分国防法规体系第一个层次是法律。关于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现行国防法律11件,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4件。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一)国防法规的体系1、按立法权限划分国防法规

11、体系第二个层次是法规。由中央军委制定的为军事法规,现有124件;由国务院制定或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法规,现有39件。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一)国防法规的体系1、按立法权限划分国防法规体系第三个层次是规章。由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的为军事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与军委有关总部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规章。现有规章2500多件。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一)国防法规的体系1、按立法权限划分国防法规体系第四个层次是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贯彻执行国家国防法规的实施办法、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等。第二节 国防

12、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一)国防法规的体系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调整领域划分为十六个门类。国防基本法类国防动员法类国防科技工业法类对外军事关系法类国防组织法类战 争 法 类国防经济法类军事诉讼法类军事刑法类军事管理法类国防教育法类兵 役 法 类军人优抚法类军事设施保护法类特区驻军法类紧急状态法类国防法规的门类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对国防法规的特性,我们可以从共性和个性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从共性方面来说,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一个组成

13、部分,也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它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1、鲜明的阶级性;2、高度的权威性;3、严格的强制性;4、普遍的适用性;5、相对的稳定性。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从个性方面来说,国防法规还有着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质。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不同的法律规范用来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比如,民法用来调整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婚姻法用来调整

14、公民的婚姻家庭关系,国防法规就是专门用来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的各种社会关系。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的社会关系是军事性的,但这些社会关系所涉及的行为主体并不都是军队和军人。国防是国家行为,是整个国家的事。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决不意味着国防法规只管军队,不管地方。一切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必须按照国防法规的要求,履行自己的国防义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公开性是法律固有的特性,因为法律只有公开才能使人们普遍了解和遵守。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把法典刻在黑色玄

15、武石柱上,春秋时郑国的子产把刑书铸在铜鼎上,一方面是为了记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法律公开。现代法制更强调公开:立法程序公开,法律内容公开,执法活动公开,监督检查公开。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一般的法律不存在保密问题,但国防法规有些不同。从整体上来说,法制的公开性原则对国防法规也是适用的,一些基本的、主要的国防法规是公开的,如国防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但有一部分国防法规,特别是关于军队的作战、训练、编制、装备和战备工作等方面的法规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晓,

16、如各种战斗条令、军事训练条例、战备工作条例等,都规定了保密等级。所以说,国防法规的公开性是有限的,是公开性和保密性相结合的。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国防法规优先适用,是指在解决与国防利益、军事利益有关的法律问题时,如果国防法规和其他法规都有相关的规定,这时要以国防法规的规定作为司法依据,以国防法规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和采取行动的准则,其他法规要服从国防法规。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有一条国际公认的法律适用原则:“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国防法规属于特别法,因而在司法过程中实行“军法优先”

17、。有的国家在法律条文中就明确体现了这一原则。如美国国防生产法规定:“一切法人,对于因执行本法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罚款不负责任”。马岛战争对民船的动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982年4月马岛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派出118艘舰船参战,其中紧急征用了56艘民船执行军事运输任务。当时正在地中海航行的“乌干达号”旅游船也接到了征集令。于是,她马上就近在意大利的港口靠岸,请船上的940名旅客下船,然后驶往直布罗陀,在三天内改装成医院船,随即开赴战区。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如果按照合同法,承运的客轮如不能把旅客按时送达目的地,应该受到处罚。但按照英国的动

18、员法规定,商船在接到动员令后,必须停止非战时的运输任务,在指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军事任务。在这时候,它就可以不受合同法的约束,虽然违反了合同法,却不用受任何处罚,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如果它不遵守动员法,它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这就是所谓的军法优先。对司法机关来说,国防法规是优先适用;对一般公民、组织来说,就要对国防法规优先遵守。在公民、组织应该履行国防义务的时候,如果与其他法律产生冲突,要自觉地优先遵守国防法规。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大家在小说里、电影里经

19、常看到或听到将军对犯罪的人喊:军法从事!通常这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被杀头了。由此可见,军法的处罚是很严厉的。国防法规对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也规定了比较严厉的处罚措施。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刑法规定,抢劫罪通常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抢劫军用物资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破坏军事通信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二)国防法规的特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刑法、兵役法都有战时从重处罚

20、的规定。如平时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在两年内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还可处以罚款;而战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三、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国防权利义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中国历来重视国防法规建设,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制定了红军优待条例、红军抚恤条例、边区战时勤务人员暂行办法等多种法规。建国以后,又依据宪法的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防法规。这些国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国防建设走向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的正确轨道,也标志着中国国防法制体系已初步建成。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

21、主要的国防法规(一)国防基本法类国防基本法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对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具有全面的规范作用。国防基本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国防和军事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一)国防基本法类1、宪法中有关国防和军事制度的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同时对经济、教育、文化、外交、国防和军事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也做出了规定。宪法关于国防和军事制度的规定构成国防基本法中具有领率作用的部分。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一)国防基本法类2、国防法国防法是1997年3月14日由八

22、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是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的主要法典,共有十二章七十条。该法主要规定了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武装力量,边防、海防和空防,国防科研生产,国防经费,国防动员和战争状态,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军人的义务和权益,对外军事关系等。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兵役法是规定国家兵役制度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法律依据。现行兵役法共有十二章六十八条。主要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兵役制度,平时征集,士兵的现役和预备役,军官的现役和预备役,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学生军事训练,战时兵员动员,惩处等。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

23、法规(二)兵役法类兵役法的核心是兵役制度。我国的兵役制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当时参加人民军队的人完全出于自愿,不计报酬,不怕牺牲,没有服役期限,一切服从革命战争的需要。这在人民还没有取得全国政权的情况下,是唯一可行的制度。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1955年我国颁布的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义务兵役制的优越性在于:一是有利于保持部队士兵的年轻健壮。义务兵有法定的服役期限,我军义务兵的服役期为2年。由于服役期比较短,从而保持大部分士兵年轻力壮,朝气蓬勃。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二是

24、有利于储备大量经过训练的后备兵员。义务兵定期轮换,这样就可以使许多青年轮流到部队接受锻炼,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士兵退伍以后,按照法律规定服预备役。一批又一批的退伍士兵,就汇集成了一支庞大的后备兵员队伍,为战时军队快速扩编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1984年重新颁布新的兵役法,对我国的兵役制度作了重大修改,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是常备军的兵役制度;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是后备力量的兵役制度。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义务兵役制有其优点,但它也存在不足

25、之处。由于士兵服役期短,难以掌握复杂的军事技术。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队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不断增加,技术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在部队服现役,以便掌握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单一的义务兵役制已不能完全适应部队武器装备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1978年经五届人大常委会决定,我国开始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当时志愿兵全部是从部队士兵中选拔的,采取的是一次签约式,即士兵从改为志愿兵之日起,必须服满812年现役。199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兵役法进行了修改,志愿兵开始采取分期服役的方式。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

26、防法规(二)兵役法类所谓分期服役,就是部队与志愿兵分期签合同,志愿兵服满一期现役,再根据部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确定是否入下一期服役。志愿兵的服役期,从改为志愿兵之日算起,至少3年,一般不超过30年,年龄不超过55岁。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而且,志愿兵可以从地方招收,这将使许多有知识、有才华的青年充实到部队的各个专业岗位上去,从而大大提高了军队成员的科技素质,加快我军现代化进程。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1998年修改兵役法删去了“义务兵役制为主体”。这是因为,随着我军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更多的志愿兵长期在部队服役。“九五”期间我军志

27、愿兵占士兵总数的比例达到35,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部队,主要由志愿兵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再强调义务兵役制为主体,显然就不合适了。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增加志愿兵的比例,提高军队职业化程度,是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发展趋势。英国在1962年就取消了征兵制,实行募兵制。美国从1973年开始,也以全募兵制代替了征兵制。战时视情况启动征兵制。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法国是欧洲征兵制的创始国。1793年8月23日,法国颁布了全国总动员法,对1840岁的公民,首先是1825岁的单身和无子女的公民进行强行征集。但法国于1983年改变已经实行了200年的征兵制

28、,开始实行征募混合制,又于1997年改为全募兵制。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俄罗斯于2000年决定取消了义务兵役制,实行志愿兵役制。我国根据世界军队建设的规律和我军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逐步增加志愿兵的比例,另一方面保留义务兵役制,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这两种制度的长处,有利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是我国军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民兵制度成为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军事制度。预备役是指公民在军队以外所服的兵役,是国家储备后备兵员的形式。在我国,凡是参加民兵组织的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

29、都属于预备役人员。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这是因为民兵和预备役各有特点、各有优长。一是从现代战争的兵员动员这个角度来看,只有民兵制度,没有健全的预备役制度是不行的。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要求军队的兵员不仅有足够的数量,而且要有较高的质量,特别是要有大批的预备役军官和技术兵。从我国民兵组织的实际情况来看,战时动员所需要的普通兵员可以从民兵中解决,但训练难度较大的军官和技术兵,光靠民兵组织还解决不了。因此,必须建立预备役制度。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

30、役法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二是从平时保卫陆海边疆、维护社会治安和战时开展人民战争这个角度来看,只有预备役,没有民兵也是不行的。因为民兵不仅是后备力量,而且是现实的军事力量。预备役要经过动员,转服现役以后才能执行任务,而民兵只要招集起来就可以执行任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二)兵役法类实际上,民兵平时就在陆海边境担负着战备执勤任务,还经常协助公安部门执行严打任务,维护社会治安。战时,民兵还将以各种形式配合和支援军队作战,或独立开展游击战、开展高技术的网络战、信息战,造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建立预备役制度后,仍然要坚持民兵制度。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

31、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国防动员法是调整国防动员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是进行国防动员准备和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法律依据。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拟制国防动员法、国民经济动员法,但并不能说国防动员工作无法可依。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国防交通条例中都有关动员的规定。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所谓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变到战时状态,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国防动员,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国防动员,重视动员法规建设。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中东地区的小国以色列

32、,处在敌对的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以色列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法规,如预备役储备法、预备役动员法等,对于保证动员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节 国防法规在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一开始埃及、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取得了先机之利。第二节 国防法规埃及军队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了以色列苦心经营多年的巴列夫防线,以色列前线部队8个装甲旅和1个步兵旅均遭到重创,以色列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哀叹:“这次以色列可栽了!”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但以色列有完备的动员法

33、规,有完善的动员体制,战争爆发10分钟后发布全国总动员令,48个小时之内,30万预备役部队开赴前线,很快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当时是预备役第四装甲师的师长,他率领部队从大苦湖北侧偷渡苏伊士运河,摧毁了运河沿岸埃及军队的机场和导弹发射阵地,切断了埃及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割裂了埃及第2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之间的联系,反而使埃及陷入了被动不利的态势。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就在这时,由于国际社会的调停,双方停火了。各国对以色列的动员普遍给予很高的评价,一位西方军事分析家指出:“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

34、是这次战争的第一大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大胜利。”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应付战争要进行动员,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应付战争也需要进行动员。美国的动员法规非常完善,保证了历次战争动员的顺利进行。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 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进行了朝鲜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动员。征召服现役的预备役人员达24万5千人,有10万8千人部署到了战区,占战区总兵力的20%。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 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动员了3万3千名预备役人员,紧急启动了1991年海湾战争后关闭

35、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生产线。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 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2001年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动员了96,900名预备役人员。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 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伊拉克战争开战前一天,在美军中服役的预备役军人达212,617名。开战后,美国又动员了1万多名预备役军人。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我国法律对国防动员也有明确的规定。国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到威胁时,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进行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兵役法第

36、四十八条规定:“在国家发布动员令以后,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军事机关,必须迅速实施动员:现役军人停止退出现役,休假、探亲的军人必须立即归队;预备役人员随时准备应召服现役,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准时到指定的地点报到。”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兵役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战时遇有特殊情况,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决定征召三十六岁至四十五岁的男性公民服现役。”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三)国防动员法类国防动员不仅包括武装力量动员,还包括国民经济动员,交通运输动员,邮电通信动员,医疗卫生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政治动员,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需要有一部国防动

37、员法来规范国防动员领域的活动。我国目前没有国防动员法,不能不说是国防法规体系的一个缺陷。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国防教育法是对全民进行国防教育的法律规范。国防教育关系到国家安全。古往今来,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立法来推动国防教育。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公元前8世纪左右,斯巴达城邦国家的第一个立法者来库古,在把习惯法编纂为成文法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国防教育法国民军事教育法。美国国会在1958年制订出国防教育法,作为美国联邦政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法律依据。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2

38、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法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规定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国防教育法起草委员会曾提议把9月7日作为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7日是辛丑条约签订的日子。辛丑条约是中华民族遭受的民族屈辱最重,战争赔款最多的一个条约。这个条约签订的日子是我国的一个国耻日。但人大常委会经过反复讨论,最后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第二

39、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这是考虑到,我们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目的是向我国人民进行国防教育,不针对别的国家,因此没有把全民国防教育日选定在某一个国耻纪念日,这体现了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而且,这个时候是新学年开学之际,大专院校和中学新生入学后一般都要集中进行军训,学校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国防教育法不只是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而是对国防教育作了全面的规范,是我们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法律依据。这部法共有六章,三十八条,主要规定了国防教育的地位、目的,国防教育的方针、原则,国防教育领导、保障,学校的国防

40、教育,社会的国防教育和法律责任等。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关于国防教育的目的,国防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我认为,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是最基本的,因为国防观念是国防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很强的国防观念,要建设强大的国防是不可能的。第二节 国防法规二、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国防教育法类国防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三至十七条专门制定了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国防教育的形式,强调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地位。 国

41、防教育法第十三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法规的体系和特性三、中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国防权利义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国防义务是公民和组织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维护国防利益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落实。虽然国防权利和义务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和平时期,一般公民更多的是履行国防义务,而行使国防权利的情况比较少。所以,我们在国防法规的学习中,特别强调国防义务,使大家增强国防义务观念。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

42、组织的国防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我国公民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有: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今天,我重点讲一讲公民依法服兵役的问题。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3条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

43、,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这一规定表明,公民的兵役义务是平等的、普遍的。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当然,规定我国公民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是从总的原则上来讲的,并不是说在具体的问题上没有一点区别。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某些群体和个人给予照顾,二是对某些人员加以限制。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给予照顾的有:女性群体。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国家对女性公民服兵役是有照顾的。按照兵役法的规定,男女公民服兵役的主要区别是:在兵役登记方面,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女性公民不进行兵役登

44、记。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在服现役方面,适龄的男性公民符合服现役条件的,都有应征服现役的义务,女性公民只根据军队的需要应征服现役;在服预备役方面:年满18岁至35岁的男性公民,凡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除了应征服现役的以外,都应按规定进行预备役登记。女性公民只根据需要服第一类预备役,不服第二类预备役。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在参加民兵组织方面:在建有民兵组织的单位,适龄男性公民都应分别编入基干民兵或普通民兵。女性公民只根据需要编入基干民兵,不编入普通民兵。这样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妇女的照顾,也符合我国人口众

45、多、兵源雄厚这一实际情况。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除了对女性群体给予照顾外,国家还对残疾人群体给予照顾。兵役法规定,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免服兵役,是指公民因身体条件不适合服兵役,比如精神病患者、痴呆者以及残废人等,他们不能适应军队紧张的军事生活和担负繁重的军事任务,国家免除他们服兵役的义务,体现了国家对他们的照顾。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同时,国家对某些人服兵役加以限制。兵役法规定,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

46、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应征公民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不征集。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这是为了保证军队政治上的纯洁可靠。同学们知道,军队是个武装集团,任务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让政治上不可靠的人要混入军队,其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杀害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的罪犯张金龙,入伍前在社会上就有问题,由于征兵政审不严使其混入部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和极为恶劣的影响。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三种:1、服现役;2、服预备役;3、参加学生军训。这三种

47、形式不能互相代替。参加过学生军训,仍有依法服现役的义务;服过现役也有依法服预备役的义务。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现役是公民在军队中所服的兵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都是服现役。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服现役的途径:一是应征服现役。即每年征兵时报名参军。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二是报考军事院校。普通中学学生可以报考军事院校,如被录取,也就是入伍了。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

48、服现役三是应招为国防生。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的学生。国防生在学习期间由军队提供学费和一定的生活补助费,毕业后分配到军队工作。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同时,军队每年还根据需要从地方院校毕业生中选拔一部分技术军官,大学毕业生接受选拔成为军官,这也是服现役的一个途径。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在服现役方面,兵役法规定对某些人员缓征: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或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

49、役这里要说明的是,唯一劳动力与独生子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独生子女是维持家庭生活唯一劳动力,他就属于缓征对象,如果其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仍有劳动能力,他就不属于缓征对象。否则,将来都是独生子女,征兵就无法进行了。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对正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学生缓征,是为了使学生们集中精力学习,以利于国家培养人才。这里讲的全日制学校,是指高级中学,包括中专、职高和普通高等院校,不包括电大、夜大、函大和各种培训班。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现在,这个基本原则没有变,但在具体工作上有新的规

50、定。2001年9月修订的征兵工作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依法可以缓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条件的,可以批准服现役,原就读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这是因为军队要加强质量建设,实行科技强军,对兵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未被录取的高中毕业生中可以征集的对象相应减少,对征兵工作产生了影响。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针对这种情况,修改后的

51、征兵工作条例增加了可以批准在校大学生入伍的条款。这样规定,有利于提高新兵整体素质,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由于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属于依法可以缓征的对象,所以强调对这部分青年的征集必须是本人自愿。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1、服现役同时考虑到在校大学生服现役时没有修完学业,强调了原就读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这样规定,既满足了一部分在校大学生投笔从戎、保卫祖国的夙愿,又充分照顾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2、服预备役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之外所服的兵役。预备役包括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并分别区分为第一类预备役和第二类预备役。第二节 国防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义务(一)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2、服预备役服预备役的途径:一是经过登记服预备役。我国兵役法规定,每年9月30日之前要对到年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