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清平乐人教部编版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清平乐人教部编版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清平乐人教部编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六课题古诗词诵读清平乐主备人张俊杰课时10辅备人【学习目标】1.诵读清平乐,丰富学生语言积累。2.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疏通诗词大意。【学习重难点、关键】1.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上下文,疏通清平乐大意,并诵读。2.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词意。【课前预设】本节课教学策略: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诵读清平乐。学习流程(第十课时)【课上生成】【自主学习】1.先读读文章,再仔细观察插图,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

2、/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zhun)/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和插图展开想象,尝试背诵。【合作探究】1.上阕起首便把春天拟人化了,将悄悄归去的春天描摹得极为可爱、鲜活,紧接着问有没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还想把春天唤回来,充满天真、浪漫的情趣,充分表达出作者留恋春天、不舍春归的深切感情。2.下阙中,作者想到要想抓住春的行踪,那只能去问黄鹂了。其实人何尝能够向鸟提问,而鸟儿又何尝知道“春归何处”呢?可见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已经到了极致,竟还认真地想到了要找鸟儿来问一问。但即使是黄鹂不停地鸣叫,也依然没有人能够听懂,最后小鸟只好飞走了。【展示交流】1.诗词大意

3、春天将要往何处归去?她悄悄地走了,没有留下行踪。如果有人知道春去往了哪里,请把她叫回来一起居住。春天没有踪迹,谁能知晓?除非去问黄鹂。可是黄鹂那婉转动听的叫声没有人能听懂,小鸟只好借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远去了。2.诵读诗词清平乐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词,是一首清新的惜春之作。整首词一扫惜春常见的惆怅之情你,充满了空灵动人之感。“百啭”写出了黄鹂不停鸣叫的样子,好像它真的在告诉人们春天的踪迹何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焦急心情;而“因风飞过蔷薇”,不仅写出了黄鹂的动态,似乎也写出了作者的目光追随着鸟儿越过蔷薇远去,充满了求之不得的无奈。词到这里戛然而止,但余味悠长,绕梁不绝。作者的惜春之情、寻春之意,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典雅柔美。【达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