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之姿势控制_第1页
康复之姿势控制_第2页
康复之姿势控制_第3页
康复之姿势控制_第4页
康复之姿势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复之姿势控制第1页姿势控制姿势控制∶为到达定位和稳定,在空间上对身体位置进行调整。按照自动调整机制组合计划和步骤,实施与课题(目标)相关运动和姿势。定位:保持身体节段间和身体与任务环境间适当关系能力。--应用各种感觉参考重力(前庭系统)支撑面(体感系统)身体在所处环境中和目标关系(视觉系统)稳定:也被称作平衡,指控制身体重心与支撑面关系能力第2页姿势控制组成原因为完成双脚步行必须身体中枢部抗重力姿势与为了上下肢远端部运动而保持肩胛带、骨盆带及髋关节周围近端稳定性(强度与耐力)由姿势定向朝向对方及手掌、面部和胸部向够取运动对象定向运动(速度与准确、全身姿势张力确切均衡)为适应运动进行中姿势而保持身体处于抗重力位,在空间调整身体位置(平衡策略、运动模式)第3页影响姿势控制三个原因课题个性环境姿势、运动控制课题导向性运动实现短期目标功效性运动损伤部位与范围年纪、习惯、兴趣了解力、注意力生活环境开链技能闭链技能可调整不可调整姿势:身体各部位为了完成课题维持身体与环境之间适当关系能力

第4页姿势控制相关概念前馈:指为保持运动时稳定,对具有潜在不稳定自主运动产生预先姿势反应。反馈:指对外界干扰引起感觉反馈(视觉、前庭觉、躯体感觉)反应所产生姿势控制。先行性姿势调整(APAS):姿势控制是伴随姿势改变,而为了保持姿势用反馈来控制躯干四肢,其次在完成课题前已由前馈予以控制。就四肢运动所造成不稳定力及空间中躯干定位而使躯干做好准备。身体图式:也称为身体内部模式,是处理自己运动命令与其结果产生身体运动(感觉信息)关系,卒中后身体图式是以左右不对称内容保存在脑中。是完全无意识,有随时随地不停变化特征,身体图式可以决定瞬间肌肉位置,身体部分相互间位置关系。所以随身体转体而変化。如出现混乱,则很难维持协调运动和平衡。第5页关键控制关键: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含骨盆在内腰部-骨盆-髋关节复合体

顶部膈肌,底部为盆底肌和髋关节肌重心位置所在地全部运动开始地方第6页关键肌肉局部性稳定肌群

(稳定性)整体性稳定肌群(定向性)较深层慢肌纤维为主(红肌)脊髓前角小运动神经元较静态局部性稳定固定脊柱微调脊椎姿势较表层快肌纤维为主(白肌)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动态大范围屈伸固定脊柱支配关键部位运动膈肌及盆底肌多裂肌、横突间肌、棘间肌、盘旋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后部腰大肌、腰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前部竖脊肌臀、髋部及大腿肌群第7页关键肌肉分类运动肌群产生运动,在传统康复训练中一直重视大肌群(如竖脊肌)稳定肌群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脊柱,被严重忽略深层肌群(如腹横肌)第8页脊椎间小肌肉(局部性稳定肌群)多裂肌多裂肌起自横突,止于上二节椎骨棘突稳定腰椎全部力量2/3是来自多裂肌横突间肌

腰椎横突之间;棘间肌

腰椎到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盘旋肌起自胸椎横突,止于上一节棘突经过脊椎位置移动,提供回馈细微调整韧带,进而维持脊椎稳定第9页局部稳定性结构腹横肌起点:胸腰筋膜、7~12肋肋软骨、髂嵴止点:腹部白线,耻骨嵴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外侧部分为腹横肌附着处,后侧部分与背阔肌腱膜融合胸将脊椎深层肌肉及竖脊肌结合并将之固定在骨骼附近腹横肌耻骨嵴第10页多裂肌等腹横肌、腹斜肌等上肢够取运动肌力增强与协调性主动足部支撑面骨盆稳定头部控制下肢稳定性关键稳定关键控制(corecontrol)第11页神经系统对关键稳定反射性调整运动前期运动之中高尔基腱器、肌梭视觉、听觉等感觉调整关键肌肉力量关键稳定稳定程度稳定与不稳定转换协调肌肉之间运动姿态调整外部负荷改变关键区域脊柱韧带形变稳定调整神经反馈第12页桥网状脊髓束与关键控制桥网状脊髓束不活动后、产生躯干屈曲虚脱、向抗重力伸展方向翻正运动下降

多裂肌・腹横肌・腹斜肌3者形成集合体形成同时活动

这些肌群皮质神经支配少、姿势神经支配高度发达

腰腹部(下躯干)稳定性第13页桥网状脊髓束与关键控制——Pusher综合症Pusher综合症:非瘫痪侧上下肢将身体向瘫痪侧推倒“身体轴心偏离”现象(Davies,1985),又叫做“倾斜现象”(Brunnstrom,1970)(端坐位)上部躯干重心出现向患侧倾斜时,非瘫痪侧对此动作起阻止作用躯干肌并不能完成纠正姿势作用。与其说躯干倾斜越来越大,还不如说是一个特定姿势。任其发展会影响下肢伸展运动机能恢复。第14页关键稳定脊柱-中间支柱腰椎-骨盆-髋关节-底座肌肉-多方向牵拉帐篷绳索结缔组织-绳索之间盖布关键肌肉多与其相连多维共同作用稳定了脊柱,继而稳定了躯干第15页关键稳定与关键力量关键稳定是关键力量训练结果关键稳定关键力量身体姿态动态稳定,频繁变换交替为四肢肌肉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力量能力强调神经对多块肌肉控制能力以稳定人体关键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目标运动“发力源”第16页关键力量训练完全稳定对神经肌肉控制影响很小当代体能训练理念:强调神经对肌肉控制能力不完全稳定,能提升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高度不稳定,有效提升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认识误区:与传统腰腹肌、腰腹力量混为一谈,只是伎俩新奇而已第17页关键控制评定稳定状态关键控制--比如:坐姿、站姿(维持、安全、低能耗)预期姿势控制--执行可能造成不稳定活动时维持稳定能力比如:急停,依靠或提踵反应性姿势控制--在受到突然干扰后恢复稳定姿势能力比如:推、障碍物或言语等第18页关键控制评定方法临床观察-对线:坐与站时对线观察临床评定-功效性前伸试验-Berg平衡量表试验室评定-感觉整合测试(SOT)正常姿势需要平衡平衡却不一定是正常姿势第19页关键控制评定-功效性伸展试验内容--为快速筛查老年人姿势稳定性和跌倒危险而设计,仅包含一项测试内容方法--受试者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握拳,一侧上肢前屈90度,在足不移动情况下,要求受试者在保持平衡情况下上肢尽力向前面伸--测量这一前伸距离并和相对应年纪标准进行比较第20页关键控制评定(Berg平衡量表)1、由坐到站2、独立站立3、独立坐4、由站到坐5、床-椅转移6、闭眼站立7、双足并拢站立8、站立位上肢牵伸9、站立位从地上捡物10、转身向前看11、转身一周12、双足交替踩台阶13、双足前后站立14、单足站第21页关键控制评定(试验室评定)

感觉整合测试(SOT):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