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南省海口五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海南省海口五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海南省海口五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海南省海口五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海南省海口五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九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B.电源总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经验证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D.电压表不能直接连在电源两端使用2.如图所示,当老师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竖起成“怒发冲冠”状.由此判断,竖起的头发丝一定带()A.正电荷 B.负电荷C.异种电荷 D.同种电荷3.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B.一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1.5VC.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0AD.正常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2000MΩ4.如图所示,上下两手指用力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静止不动,下面手指感觉更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B.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C.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D.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5.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6.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图中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不相同的是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从滑梯上滑下臂部会发热C.炉上的铁锅热得烫手 D.铁丝反复弯折处会发热7.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未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电路图是()A. B.C. 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B.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大建筑物上的轮廓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B.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C.发生短路故障时,电路里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源D.电流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极间测量电流三、填空题11.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则沙石升高的温度_____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水=4.2×103J/(kg•℃),c沙石=0.92×103J/(kg•℃))12.在打扫教室卫生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13.一台单缸4冲程柴油机飞轮的转速是1800r/min,则此柴油机每秒做功______次.14.来回弯折的铁丝,弯曲部分会发烫,这是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其本质与汽油机工作时的_____冲程相同。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L1和L2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要使L1和L2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16.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在物质间转移.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向右移动滑片,灯泡变亮。18.如图所示,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O是轮子的转轴,相当于杠杆的支点,O/是箱体的重心,箱子在图示位置静止时,请画出施加在端点A的最小作用力F和箱体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19.(10分)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取相同质量的甲液体和乙液体各200g,用如图甲所示两组相同的器材进行了实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两种液体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液体初始温度/_________最后温度/℃甲20645乙20670(1)请将表格第一行补充完整。(2)实验中,选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通过等质量的两种液体_________(选填“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温度”或“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收热量”)方法来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分析表格得出本实验结论是_______。(4)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_____的末温高(填“甲”或“乙”)。五、计算题20.(6分)图中所示,已知,通过的电流为.电源电压,求通过的电流、干路电流为多少?21.(6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50N的货物在20s内匀速提升4m,所用拉力F=10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1)求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2)求上述过程中拉力的功率P拉;(3)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

A.电路中有电流,说明电路是通路,并且电路两端接在电源上,一定有电压,故A正确;B.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C错误;D.在电压表的量程范围内,可以将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来测量电源电压,故D错误。故选A。2、D【解析】

当老师用手触摸静电球时,电荷就会转移到人身上,头发丝竖起,互相排斥,根据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那么头发丝应该带同种电荷,但不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故选D.3、B【解析】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故A错误;B、一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1.5V,符合实际;故B正确;C、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0.3A,远小于10A;故C错误;D、正常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2000Ω;故D错误;故选:B。4、A【解析】

A.因为下手指受到的压力等于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的重力之和,故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故A符合题意;B.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B不符合题意;CD因为F上F下,且S上S下,则P上P下,即笔尖对手指的压强大于笔尾对手指的压强,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解析】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总和为物体内能,A正确;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错误;一个物体温度不变,也可能吸收热量,如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在不断吸收热量,C错误;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错误.故选A.6、C【解析】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是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详解】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克服摩擦做功,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从滑梯上滑下臂部会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C炉上的铁锅热得烫手,是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符合题意,D铁丝反复弯折处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A.图中指示灯与R串联,开关闭合能将R短路,不论开关是否闭合,指示灯都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指示灯与R并联,开关闭合能将R接通,不论开关是否闭合,指示灯都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指示灯与R串联,开关闭合能将指示灯短路,即开关闭合指示灯不亮,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故C符合题意。D.图中开关闭合将导致电源短路,是错误电路。故D错误。8、A【解析】

A.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A正确;B.由可得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因为不清楚比热容及质量所以吸收的热量无法确定,B错.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错;D.冰块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错;答案选A。二、多选题9、ACD【解析】

根据飞船在加速过程中速度和高度、质量的变化来判断机械能的变化;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它能够做的功就越多.【详解】A、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上升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所以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B、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来描述,故C错误,符合题意;D、物体的内能越多,能够做的功就越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CD.10、BC【解析】解:A、高大建筑物上的轮廓灯,同时亮、同时灭,但如果一个损坏,其余的还能工作,故它们是并联的,故A说法错误;B、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故B说法正确;C、发生短路故障时,电路里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源,故C说法正确;D、电流表内阻很小,要与用电器串联,不能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间,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故D说法错误.故选BC.三、填空题11、8.4×1010大于【解析】解:(1)湖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得,在水与砂石的质量,以及它们吸收的热量Q相等时,因为,可得:,即砂石升高的温度大于2℃.答案:(1).8.4×1010(2).大于12、汽化放热【解析】

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这是水的蒸发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这个过程要放热.13、15【解析】

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两周,完成四个冲程,对外做功一次,1s内该柴油机飞轮转=30r,完成15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5次.14、做功压缩【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汽油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的机械能转化内能。【详解】来回弯折的铁丝,弯曲部分会发烫,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其本质与汽油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15、S1、S3S2【解析】

[1]假设闭合开关S1、S3,那么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分成两部分电流,一部分往上流,流过灯泡L2,再流过开关S1,最后回负极;另一部分电流流过开关S3,再流过灯泡L1,最后回负极,这情况下L1和L2并联,符合题意,所以应该闭合开关S1、S3;[2]假设闭合开关S2,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流过灯泡L2,流过开关S2,再流过灯泡L1,最后回负极,这是一个串联电路,L1和L2串联,这情况符合题意,所以应该闭合开关S2。16、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解析】

(1)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来确定物体是否带电.其之所以张开角度,就是由于两个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造成的.(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详解】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是因为塑料棒由于摩擦而带了电,且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变,所以外层电子发生转移而带电,即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转移.【点睛】牢记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另外要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解析】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由向右移动滑片,灯泡变亮,所以应将B接线柱接入电路,然后与电源、开关组成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点睛】本题是关于实物连接和电路图画法的题目,关键是明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18、【解析】

要抬起拉杆时的动力最小,就要求动力臂最长,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可画出最小作用力F;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力的方向与动力臂垂直向上,过O′点作竖直向下的作用力G即为箱体所受重力。如图所示:19、加热时间在相等时间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温度质量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甲的温度变化小甲【解析】

(1)由图甲乙,和表格知,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温的高度来研究两液体吸热能力的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