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1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2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3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4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文可编辑word文档页眉与背景水印可删除【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

第1题【单选题】下列《冯谖客孟尝君》情节中,能够显示孟尝君礼贤下士品格的是()。A、弹铗三歌B、收责于薛C、西游于梁D、立宗庙于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冯谖三次弹铗,孟尝君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反托出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参见教材P82。第2题【单选题】【2012.1】下列传记文章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A、《垓下之围》B、《张中丞传后叙》C、《先妣事略》D、《马伶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四篇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A、B、C三篇文章均没有讽刺意味。《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是复社成员,痛恨朝中閹党,写此文意在讥讽朝中奸权。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一举成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有力地提示了严嵩与顾秉谦是一丘之貉,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第3题【单选题】【2011.1】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是()。A、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B、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C、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D、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对场面描写的正确掌握。场面描写是环境描写的一种,把人、事、物交织在一起描写。第4题【单选题】【2011.4】《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A、建筑美B、音乐美C、意象美D、情感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闻一多提出诗词创作“三美”:音乐美:音节美;节奏美;绘画美:用词美,意境美;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第5题【单选题】【2012.4】下列《论毅力》所提到的事例中,引自《孟子》的是()。A、操舟B、为山C、掘井D、平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未弃井也。”第6题【单选题】【2011.4】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第7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8题【单选题】【2014.10】《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理由是()。A、备四境之难B、顺中国之俗C、圣贤之所教D、蛮夷之所则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第9题【单选题】【2014.10】下列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写事物中,促使“匆匆春又归去”的是()。A、蛛网B、落红C、芳草D、风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第10题【单选题】【2007.10】《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A、感情的变化B、逻辑的演绎C、时间的推移D、想象的展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行文线索是考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感情变化,在教材有明确交代。第11题【单选题】【2014.4】与其他单纯游记文相比,《都江堰》的一个重要特色是()。A、生动地讲述历史故事B、把人生经历融入到自然描写之中C、严谨地描述地理环境D、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与单纯的游记不同,《都江堰》作者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参见教材P133。第12题【单选题】【2016.10】《一句话》的语言特点是()。A、自然平易,节奏鲜明B、朴实无华,含蓄蕴藉C、韵律和谐,委婉精妙D、幽默诙谐,新颖别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提示】这首诗形式整齐,语言自然平易而富于节奏感,有适于吟诵的特点。参见教材P200。第13题【单选题】【2012.4】《都江堰》一文认为都江堰胜过长城,所反映的人文理念是()。A、尊崇更加悠久的历史遗迹B、推崇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C、显示人类驯服自然的信心D、赞赏民间宗教的世俗精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把握。《都江堰》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阐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高度赞扬了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参见教材P133。第14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人物中,《五代史伶官传序》在论证“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为例证的是()。A、赵武灵王B、汉武帝C、唐明皇D、后唐庄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文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另外,可以从【提示】部分判断: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参见教材P48。第15题【多选题】【2013.4】下列语句中,所写的事实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有()A、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B、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C、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D、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E、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考核考生审题,对每篇课文内容及背景的掌握。第16题【单选题】【2015.4】《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目的是()。A、称赞长人者的勤勉B、讽刺长安富豪的奢侈C、批评执政者的繁苛D、阐述正确的种树方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中心思想和主旨的把握。文章含有寓言性质,“长人者好烦其令”是一种扰民的行为,所以批评了执政者的繁苛。参见教材P80。第17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8题【多选题】《都江堰》对于长城的评述中,与都江堰形成对比的有()。A、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B、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C、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D、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E、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课文原文“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参见教材P140。第19题【单选题】【2013.1】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象征贫穷落后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A、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D、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11页【提示】。该诗共四段,需要掌握每段的叙述的内容。考核考生对该诗内容的阅读。第20题【单选题】【2017.4】《纪念傅雷》所叙述的事例中,能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的是()。A、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B、成为第五类分子C、望子成龙,逼傅聪练琴D、不满“墨猪”之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是傅雷三“怒”中的第一“怒”,能够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而BC没有表现傅雷的“怒”,D表现了刚直,但是是为了学术方面的问题,也是在他思想成熟以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并不符合“狂妄”。参见教材P119。第21题【单选题】【2011.4】《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A、对比性B、时间统一性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课文提示中明确交代:“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第22题【单选题】【2013.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下片抒情的着眼点是()。A、时间推移B、景物变化C、心理活动D、世事变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312页《考试大纲》。上片是借景抒情,下片是借事抒情;下片主要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流程。第23题【单选题】【2012.4】《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词句中,作者对自己一直忠心报国却始终不被重用的自喻性写照是()。A、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B、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C、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D、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通篇借比兴象征抒情,其中也有自喻抒情。考试大纲有明确说明。参见教材P198、313。第24题【多选题】《都江堰》对于长城的评述中,与都江堰形成对比的有()。A、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B、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C、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D、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E、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课文原文“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参见教材P140。第25题【单选题】“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B、层递C、比拟D、借代【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层递。参见教材P53。第26题【单选题】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人物形象特点中,属于许远的是()。A、嫉恶如仇B、从容镇定C、宽厚谦和D、博闻强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张巡: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参见教材P97。第27题【单选题】【2012.7】《垓下之围》一文出自《史记》中的()。A、本纪B、书C、世家D、列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垓下之围》一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参见教材P65。第28题【单选题】【2010.10】《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A、确立中心论点B、调整思想感情C、安排层次结构D、选择表现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引用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斟酌文字实际是在调整思想与感情;引用推敲的例子,说明更改了文字就是更改了思想感情。第29题【多选题】《蚂蚁大战》中,作者以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E、语言描写【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作者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活生动。参见教材P158。第30题【单选题】《张中丞传后续》中,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人物是()。A、南霁云B、张巡C、雷万春D、许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表现出嫉恶如仇、忠贞刚烈。张巡: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雷万春文章中只是提到此人物没有展开。参见教材P97。第31题【单选题】【2014.4】《香市》:“在我看来,这所谓的‘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A、赞赏民间技艺的进步B、反衬重兴香市的冷落C、证明香市品位的提高D、讽刺观众素质的降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香市》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得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参见教材P109。第32题【单选题】下列《陌上桑》问句中,被罗敷斥以“使君一何愚”的是()。A、问是谁家姝B、罗敷年几何C、何用识夫婿D、宁可共载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要深入理解课文。AB是使君所说的,C是罗敷的自述。参见教材P178。第33题【多选题】【2015.4】下列作品中,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有()。A、《垓下之围》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C、《种树郭橐驼传》D、《哭小弟》E、《爱尔克的灯光》【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BCE中没有细节描写。仔细看文章即可得出答案。第34题【单选题】【2013.1】《再别康桥》中,暗示西方文明的意象是()。A、西天的云彩B、夕阳中的新娘C、软泥上的青荇D、天上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04页【提示】。该诗借比喻抒情,其中暗示象征有两处:西天的云彩;彩虹似的梦。第35题【单选题】下列《都江堰》文句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是()。A、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B、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C、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D、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长锸和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均具有象征意味。参见教材P140。第36题【单选题】下列《秋水》(节选)语句中,被用作例证而非比喻的是()。A、礨空之在大泽B、中国之在海内C、稊米之在大仓D、毫末之在于马体【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CD全部运用了比喻论证。参见教材P8。第37题【单选题】《行路难》(其一)所体现的李白个性特点是()。A、有志难申,愤懑难平B、肝肠似火,刚柔相济C、陶醉自然,返璞归真D、豪放不羁,自强不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后,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他对朝廷的昏暗和仕途的吉安娜,满怀悲愤,却有无可奈;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自信,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参见教材P185。第38题【单选题】【2012.7】下列对比词语中,三次出现、贯穿《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的一组是()。A、盛与衰B、得与失C、成与败D、兴与亡【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较深的角度,考核考生对教材阅读的熟练程度。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泣下沾襟,何其衰也;3.故方其盛也——及其衰也。参见教材P9、10。第39题【多选题】【2013.10】《秋水》(节选)所表达的庄子的理念有()。A、孔子的学问“少”B、伯夷的道义“轻”C、老子的治国理念“妙”D、伊尹的政治意识“和”E、圣贤的学说是“自多”【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需要深入地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40题【单选题】【2013.1】《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肯定项羽历史功绩的语句是()。A、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B、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C、放逐义帝而自立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67页【提示】。《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对项羽做盖棺定论,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第41题【单选题】【2012.7】在下列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一虚一实,双线并行”构思方式的是()。A、《婴宁》B、《金鲤鱼的百裥裙》C、《苦恼》D、《麦琪的礼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麦琪的礼物》表面写德拉卖发买表链的行为和心理,对杰姆卖表买发梳直到结尾才一笔点出,一明写,一暗示,“一虚一实,双线并行”。参见教材P285。第42题【单选题】【2013.7】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逆流而上追寻意中人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考核考生审题的能力。(2)考核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描写一位青年在怀念他的情人,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真诚的向往、执著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本诗的中心意象是:“在水一方”。表明人类面临的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追寻的两种境况:一种,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另一种,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像迷离,“宛在水中央”。两种的结果都是可望不可即。第43题【多选题】【2013.1】下列作品中,属于外国小说的有()。A、《婴宁》B、《哦,香雪》C、《金鲤鱼的百裥裙》D、《苦恼》E、《麦琪的礼物》【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掌握外国作者。第44题【单选题】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顺流而下追寻意中人的是()。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B、所谓伊人,在水之涘C、溯洄从之,道阻且右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所以选D。参见教材P171。第45题【单选题】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包含南朝宗悫典故的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B、闲来垂钓碧溪上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长风破浪,借用南朝时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宏伟抱负。参见教材P186。第46题【单选题】【2011.1】下列散文中,熔叙事、抒情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的是()。A、《秋夜》B、《爱尔克的灯光》C、《香市》D、《都江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的推移来记事,由景及情,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插叙了对姐姐的回忆,抒发了姐弟之情。进而引出作者深邃的思考,这种思考以议论说理方式出现。第47题【单选题】【2010.10】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是()A、入侵者大兵压境B、公子成态度转变C、法令严峻D、臣民拥护【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够成功的因素:(1)耐心说服,循循善诱,不强行推行;(2)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叔作为突破口,抓住关键,重点突破,起到典型带动的作用;(3)亲自上门做说服工作,把说服工作做到家;(4)说服的角度很有说服力,以理服人,即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第48题【单选题】【2011.4】《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A、治水事业的承续B、李冰的坚定自信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把握。象征为民造福、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第49题【单选题】【2012.7】《秋兴八首》(其一)中暗寓时局动荡、国运暗淡的一联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3—4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具有象征寓意,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暗示时局动荡,象征国运黯淡,心情沉闷。第50题【单选题】【2013.7】《都江堰》中“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的深层含义是()。A、孟姜女的传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B、建造长城并不是为了造福民众C、民众的看法不能改变长城的伟大D、都江堰的修筑动用了很多民力【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都江堰》思想内容的较深刻理解。将长城与都江堰对比,将秦始皇的指令与李冰的指令对比,高度赞扬了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第51题【单选题】【2015.4】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包含南朝宗悫典故的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B、闲来垂钓碧溪上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由教材注释7可得正确答案,参见教材P170。第52题【多选题】下列对《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描述,正确的有()。A、这首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B、这是一首爱情诗C、这是一首叙事诗D、诗歌通过一系列比喻抒情E、诗歌表明“我”决心为爱情以及更崇高的目标献身【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15页【提示】。第53题【单选题】《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的写作特点是()。A、欲抑先扬B、虚构寓言故事C、广征博引D、连用精妙比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参见教材P50。第54题【单选题】【2012.4】《秋水》中,与“中国之在海内”形成类比的是()。A、礨空之在大泽B、稊米之在大仓C、毫末之在于马体D、尔向之自多于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第55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56题【单选题】下列《陌上桑》情节中,展现了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是()。A、盛装釆桑B、坚拒“共载”C、观者失态D、极夸“夫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参见教材P178。第57题【多选题】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喻指“我的爱人”的有()。A、一条小鱼B、一只小鸟C、一所小草棚D、熊熊的烈火E、黄昏的太阳【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全诗五节,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参见教材P222。第58题【多选题】下列《香市》语句中,使用反衬手法的有()。A、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B、“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C、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D、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E、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文章中反衬的应用主要是指重兴香市之后对南洋武术班的描写。只有ACD选项涉及。参见教材P121。第59题【单选题】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A、蓝田日暖玉生烟B、僧推月下门C、烟光凝而暮山紫D、惟陈言之务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文原文: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参见教材P63。(2018年4月试题)第60题【单选题】【2014.10】下列《陌上桑》情节中,展现了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是()。A、盛装釆桑B、坚拒“共载”C、观者失态D、极夸“夫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61题【单选题】【2012.4】下列《一句话》的意象中,喻指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的是()。A、铁树B、火山C、青天D、霹雳【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一句话》大量运用隐喻象征手法,需要重点掌握。其中“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中的“火山”隐喻积蓄了极大反抗力量的民众。参见教材P200。第62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63题【单选题】【2010.10】《早雁》中,暗寓百姓纷纷逃难、流离失所的诗句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掌握本诗通篇比兴象征的手法。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大雁,而实际上是在描写逃难的人民。第64题【单选题】【2012.4】《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中四季描写的表现手法是()。A、对比B、衬托C、夸张D、象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表现手法,文章第三部分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参见教材P142。第65题【单选题】【2014.4】《麦琪的礼物》中,能够使“示巴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的是()。A、德拉的美发B、杰姆的金表C、玳瑁的发梳D、白金的表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如果示巴女皇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会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所以选A。参见教材P281。第66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67题【单选题】【2011.1】下列散文中,熔叙事、抒情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的是()。A、《秋夜》B、《爱尔克的灯光》C、《香市》D、《都江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的推移来记事,由景及情,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插叙了对姐姐的回忆,抒发了姐弟之情。进而引出作者深邃的思考,这种思考以议论说理方式出现。第68题【单选题】下列《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所提到的生物中,只见于传说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A、油虫B、麒麟C、狐狸D、水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当中谁也没有觉得,既然自己从未见过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必须避免武断。参见教材P66。第69题【单选题】【2013.1】《马伶传》中,马伶“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的目的是()。A、另谋高就B、依附权贵C、深入生活D、寻求庇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97页【提示】。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第70题【单选题】《香市》中说“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作者是想说明()。A、从前的农村有着最理想的经济形态B、大革命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风光C、往日农村尽管人迹罕至,但香市热闹非凡D、农村自然经济被破坏,新变化未带来繁荣【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主旨是通过记述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参见教材P123。第71题【单选题】【2011.4】《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A、治水事业的承续B、李冰的坚定自信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把握。象征为民造福、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第72题【单选题】【2012.1】下列《秋夜》语词中,比喻小青虫的是()。A、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B、向日葵子似的C、苍翠精致的英雄们D、默默地铁似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考核对课文的阅读熟练程度及对修辞手法的掌握。首先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的是“比喻”小青虫,要用“比喻修辞手法”的知识来分析四个选项。再次,我们要根据课文来分析。“D.默默地铁似的”是描写枣树的,而ABC三项都是描写小青虫的。这三项中只有把小青虫比喻成“B向日葵子似的”,属于比喻。第73题【单选题】【2013.1】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A、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B、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90页《先妣事略》全文。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审题的能力。第74题【单选题】【2013.1】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A、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B、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90页《先妣事略》全文。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审题的能力。第75题【多选题】【2012.1】《雨巷》所抒发的感情有()。A、悲痛B、寂寥C、凄婉D、愤懑E、惆怅【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较深刻掌握,包括时代背景的较深刻的理解。《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四一二”政变后,作者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这首诗采取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惆怅,以及愁怨、寂寞等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思索、希望、探求的积极思想因素。第76题【多选题】【2012.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所导致的认识误区有()。A、自然中心主义B、自我中心主义C、物质中心主义D、民族中心主义E、人类中心主义【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后“提示”的掌握。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课文后提示中有解释,“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这道题提醒考生要注意每篇课文后的“提示”,课文后的“提示”是掌握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考生对于“提示”的每一句话都要加深理解掌握。第77题【单选题】下列《湘夫人》诗句中,因情造景,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焦虑不安的是()。A、洞庭波兮木叶下B、麋何食兮庭中C、疏石兰兮为芳D、九嶷缤兮并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有因情造景,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如“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参见教材P177。第78题【多选题】【2016.4】下列小说的语句中属于肖像描写的有()。A、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B、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C、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D、姚纳把雪撬赶到几步以外,伛下腰,任凭苦恼来折磨他E、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肤色白得过分,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AD有动作描写,但无肖像描写。参见教材P290。第79题【单选题】《行路难》(其一)所体现的李白个性特点是()。A、有志难申,愤懑难平B、肝肠似火,刚柔相济C、陶醉自然,返璞归真D、豪放不羁,自强不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后,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他对朝廷的昏暗和仕途的吉安娜,满怀悲愤,却有无可奈;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自信,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参见教材P185。第80题【单选题】【2012.7】下列连词中,大量出现于《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语句中,并对文章展开议论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如果B、譬如C、或者D、不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章后的【提示】中有明确讲解:文中还大量运用了“如果”开头的句式。参见教材P48。第81题【单选题】【2012.1】据《纪念傅雷》,下列外国作家中,其作品在五十年代初被傅雷翻译的是()。A、罗曼·罗兰B、显克微支C、巴尔扎克D、莎士比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只有对课文各个部分都十分熟练的阅读才可能正确回答。本题问的这些内容往往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内容。从课文描述中,可以看到,罗曼·罗兰是傅雷四十年代在上海翻译的作家;显克微支是施蛰存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莎士比亚是两位作家争论的作家;只有巴尔扎克是傅雷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第82题【单选题】《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象征抒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登”“临”“望”表明是借举止抒情。参见教材P199。第83题【单选题】《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D、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后的【提示】部分明确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参见教材P59。第84题【单选题】【2011.4】下列《纪念傅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D、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我也都一律尊敬【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B两项中没有幽默,CD有幽默的成分。选择C比较恰当。第85题【单选题】【2013.10】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人物行为中,属于贺兰进明的是()。A、为国让贤B、抽刀断指C、从容赴死D、擅兵坐观【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A.是许远;B.南霁云;C.张巡第86题【多选题】【2013.1】《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A、例证典型B、善用类比C、语势劲健D、现身说法E、深入浅出【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6页《容忍与自由》的【提示】。需要全面掌握该课文的写作特点。第87题【单选题】《纪念傅雷》的作者最欣赏傅雷的一点是()。A、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B、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C、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D、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纪念傅雷》在悼亡作品中是很有特点的,主要是通过傅雷的“三怒”来歌颂傅雷这个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参见教材P132。第88题【单选题】【2013.10】下列《容忍与自由》所提到的外国人中,曾参加过宗教革新运动,但在掌握了宗教大权后,居然以“异端邪说”的罪名,活活烧死了学者塞维图斯的是()。A、阿克顿B、马丁·路德C、高尔文D、柏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容忍与自由》所举到的外国人的事例涉及阿克顿,高尔文与马丁·路德三人。“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我的母校康耐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写成他就死了。”“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和约翰·高尔文等人起来革新宗教,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的活烧死。”第89题【单选题】【2012.4】《都江堰》一文认为都江堰胜过长城,所反映的人文理念是()。A、尊崇更加悠久的历史遗迹B、推崇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C、显示人类驯服自然的信心D、赞赏民间宗教的世俗精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把握。《都江堰》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阐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高度赞扬了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参见教材P133。第90题【单选题】【2010.10】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接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A、晚来风急B、伤心雁过C、黄花堆积D、梧桐细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第91题【单选题】【2013.1】庄子在《秋水》中用“曲士”作比喻,是为了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A、空间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