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课件_第1页
儿童营养课件_第2页
儿童营养课件_第3页
儿童营养课件_第4页
儿童营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儿童与青少年营养

第一节

儿童营养(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此期儿童每年的体重增加约为2kg,身高每年可增高5-7cm,生长速度仍然较快。消化功能发育特点: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6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也仍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以免导致消化吸收紊乱,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3岁小儿。

5—6岁儿童具有短暂地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15分钟。但注意力分散仍然是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表现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在饮食行为上的反应是不专心进餐,吃饭时边吃边玩,使进餐时间延长,食物摄人不足而致营养素缺乏。1.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学龄前儿童蛋白质RNI为50~55g/d,学龄儿童为60~75g/d。2.蛋白质缺乏儿童蛋白质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儿童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也使免疫力低下,患病率增加。典型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包括以水肿为特征的蛋白质营养不良(kwashiorkor)和以干瘦为特征的混合型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marasmus)。前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水肿、虚弱、表情淡漠、生长滞缓、头发变色、变脆、易脱落、易感染等。后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血浆蛋白下降、免疫力下降、贫血、血红蛋白下降等。

3.蛋白质缺乏发病率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在边远山区和不发达地区,由于膳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膳食中优质蛋白质所占比例偏低引起的体重偏低以及生长发育迟缓仍然有一定的发病率。如1998年统计资料,我国农村低体重发生率为12.6%,生长迟缓发生率为22%。

4.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蛋白质供能为总能量的14%—15%,其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50%,包括1个鸡蛋,约提供6.5g蛋白质,300ml牛奶,约提供9g蛋白质,lOOg鱼或鸡或瘦肉可提供约17g蛋白质。其余蛋白质可由植物性食物谷类、豆类等提供。在农村应充分利用大豆所含的优质蛋白质来预防儿童蛋白质营养不良引起的低体重和生长发育迟缓。二、脂类和糖类

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免疫功能的维持、脑的发育和神经髓鞘的形成都需要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学龄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需总脂肪约4—6g。由于学龄前儿童胃的容量相对较小,而需要的能量又相对较高,其膳食脂肪供能比高于成人,占总能量的30%—35%,亚油酸供能不应低于总能量的3%,亚麻酸供能不低于总能量的0.5%。建议使用含有a-亚麻酸的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或脂肪酸比例适宜的调和油为烹调油,在对动物性食品选择时,也可多选用鱼类等富含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

三、矿物质

1.钙为满足学龄前儿童骨骼生长,每日平均骨骼钙储留量为100—150mg,钙需要量3岁为350mg/d,4—6岁为450mg/d。食物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5%。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推荐学龄前儿童钙的AI为800mg/d。UL为2000mg/d。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想的钙来源。豆类及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此外,芝麻、小虾皮、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每日奶的摄入量应不低于300mL/d,但也不宜超过。

3.铁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学龄前儿童铁缺乏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儿童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约每公斤体重需要.1mg的铁;另一方面,儿童与成人不同,内源性可利用的铁较少,其需要的铁更依赖食物铁的补充;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中奶类食物仍占较大的比重,其他富铁食物较少,也是铁缺乏产生的原因。铁缺乏儿童行为异常,如对外界反应差、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能力差。铁缺乏,除可通过影响细胞色素酶类的活性而影响能量的产生外,也致脑内多巴胺D,受体下降,并进而引起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色氨酸、多巴胺、五羟色胺等水平下降,行为上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和睡眠时间延长。临床上表现为听力减弱、视力减弱,学习成绩不佳。铁缺乏还对儿童免疫力、行为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性影响。四、维生素

1.维生素A维生素A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尤其是对骨骼生长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存。在我国,仍有相当比例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或水平低于正常值,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的RNI为500—600ug/d。可考虑每周摄入1次含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肝脏,每天摄入一定量蛋黄、牛奶,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鱼肝油,获得可直接利用的视黄醇,也可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深绿色或黄红色蔬菜补充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咀嚼能力有限,叶菜应切碎,煮软,这种烹调方法,对维生素c的破坏较大,但胡萝卜素的损失相对较低。维生素A的UL值为2000ug/d。2.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在保证儿童体内的能量代谢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这3种B族维生素常协同发挥作用,缺乏症可能混合出现。亚临床维生素B1缺乏影响儿童的食欲、消化功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B1的RNI为0.7mg/d。膳食中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非精制的粮谷类、坚果、鲜豆、瘦肉和动物内脏,发酵生产的酵母制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l。维生素B2缺乏引起口角炎、舌炎、唇炎以及湿疹。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常伴有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2主要来源于各种瘦肉、蛋类、奶类,蔬菜水果也含少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B2的RNI为0.7mg/d。

3.维生素C典型的维生素C缺乏症在临床上已不常见,但亚临床缺乏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受到特别的关注,如免疫能力降低,以及慢性病的危险增加等。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鲜枣类、柑橘类水果和有色蔬菜,如柿子椒、油菜、韭菜、白菜、菜花等。鉴于维生素C对免疫功能以及慢性病的预防作用,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制订的RNI值较过去有所增加,3岁为60mg/d,4—6岁为70mg/d。(三)儿童的合理膳食1.学龄前儿童膳食(1)食物种类

参考食物量(克)谷类(米、麦类各1/2) 175~250 蔬菜(绿叶占1/2)150~200 鱼、禽、瘦肉100 豆制品25~50鸡蛋1个 水果50 牛奶(液体鲜牛奶计)250~300 植物油10~15 猪肝、猪血 每周20~50 合理烹调食物,减少营养素流失细、软、烂、碎,适应小孩的消化能力制作、色彩、味道多样,促进食欲应低盐和避免刺激性调味品用新鲜食品,少用半成品和熟食(2)

定时定量“三餐两点”制就餐气氛愉快正餐时间30分钟(3)适当加餐

2.学龄儿童营养

学龄儿童的膳食原则

膳食多样化,营养素平衡合理饮食制度,保证早餐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