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视野中的夏威夷日裔移民_第1页
历史与文化视野中的夏威夷日裔移民_第2页
历史与文化视野中的夏威夷日裔移民_第3页
历史与文化视野中的夏威夷日裔移民_第4页
历史与文化视野中的夏威夷日裔移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与文化视野中的夏威夷日裔移民【摘要】作为唯一远离美国本土的联邦州,夏威夷在很多方面都独具特色,特别是其多元的民族文化。而日裔在夏威夷的规模、影响都不容小觑。除了当地和谐的族裔关系及蔗糖生产的劳动力需求,日裔移民强烈的定居心态也是使其成功扎根美国的关键。【关键词】夏威夷移民文化日本人【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5-0173-03一背景介绍夏威夷,作为美国50个州中最后一个加入合众国的成员(1959年),在许多方面都与其他各州截然不同。以人口组成为例,尽管它和美国一样,均由移民及其后代构成。但当你亲自来到夏威夷,接触到的并非是一个典型的白人社会;相反,你会看到土著居民、波多黎各人、亚洲人等。在夏威夷多样化的人口中,日本人最为突出。早在1896年,日本劳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24407人,占当时夏威夷人口总数的1/4。①在接下来的40年中,日本人在夏威夷的数量持续攀升,到1950年,占夏威夷总人口的36.9%,远远高出白人人口比例的23.0%。②此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不少日本企业纷纷来到夏威夷投资。他们开设豪华酒店,兴建办公楼、高尔夫球场和开发其他商业地产。③这些动辄数亿的投资毫无疑问增强了夏威夷对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面对这些事实,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夏威夷不像其另外的49个州一样,是一个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为什么这座遥远的太平洋岛屿能吸引如此多的少数族裔,并发展为当地社会的主流?在多样复杂的各国移民中,为什么日裔数量最盛,而并非一同以劳工身份前往夏威夷的中国人、菲律宾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日本移民选择夏威夷,而不是其他联邦各州?这一连串问题极大地勾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而本文也将从以下两方面来回答:首先是夏威夷自身的独特性,其次是日本移民身上强烈的扎根心态。二夏威夷的独特性.夏威夷当地的民族关系乔纳森•冈村教授在其著作《论夏威夷各民族及其不平等》中提出,在夏威夷,构成社会关系最重要的因素是民族(文化),而非人种或阶级。这是因为岛内人口的主要族群,如:菲裔美国人、波多黎各人、萨莫人等,都是按照各自的民族文化来构建的。可以说,夏威夷居民区分彼此更多的是依赖文化差异,并非天生的肤色区别。④而不同的民族在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交往后形成的“大熔炉”文化也推动了夏威夷各族群间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繁荣。⑤克里斯丁•英格丽斯教授解释道:“夏威夷岛内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助于各个族群间找到文化契合点,推动形成共同文化,接受共同身份一一夏威夷居民,从而带来夏威夷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稳定」⑥这种和平稳定的民族关系首先反映在夏威夷较高的种族通婚率。在夏威夷,各种族、民族间相互通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风俗。早在19世纪初,夏威夷土著妇女就已经和岛上的欧洲、亚洲男性建立家庭。不仅如此,在二战结束后,“白人同亚洲人、白人同夏威夷人,甚至是在亚洲系居民中,中日、中韩的婚姻模式都在急剧增加。”⑦到1986年,夏威夷的半数婚姻是在不同民族之间组成的。⑧相比之下,其余的美国各州在历史上都先后出台过禁止不同种族间通婚的法案。不同种族间通婚之所以得到支持是因为最早的夏威夷当地居民,即塔希提移民,坚信土地、空气、水等均是公共资源,属于岛内的一切生灵,包括人和动物,自己只是一个使用者。因此,他们应该用尊敬和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岛上不同的民族,和他们共同分享这些上天的恩赐。⑨库克船长一到达夏威夷,便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盛情款待。他们把库克船长视作重生的上帝,把他的船队看作海上漂浮的岛屿。而库克船长也热情回应,和原著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⑩1861年,劳拉•费舍尔•贾德爵士就评论道:“夏威夷是一个与多数世俗间政府不同的小王国。不同的民族间平等相待,和睦共处,遵守同一种法律,执行相同的政策。尽管肤色不同,但并不影响其相互交往,更不会衍生种族忌恨,甚至爆发种族冲突。”。11纵观夏威夷的历史,首先岛内各族间从未发生过任何明显的民族冲突;其次,没有哪个种族被政府明令禁止进入公共场所。而在遥远的美国大陆,种族不平等、种族隔离、种族冲突此起彼伏,严重阻碍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夏威夷当地颇具特色的“夏威夷英语”反映着岛内和睦而多样的种族关系罗纳德•高木教授在《来自不同海岸的陌生人:亚裔美国人的历史》一书中描述道:“在多年的种植园生活中,当地逐渐形成了一种吸收了夏威夷土语、日语、葡萄牙语、中文和其他语言的独特的‘夏威夷英语,。”“这极大地推动了来自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并且帮助他们创造了一种与夏威夷紧密相关的共同身份……操着夏威夷英语的各族移民,不论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还是菲律宾人,现在都接受了一种与原有身份截然不同,在夏威夷当地形成的新的共同身份一一夏威夷居民。”。12夏威夷除了和睦的多元民族文化之外,其自身单一的以甘蔗生产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同样要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外来劳动力。但是岛内的原著居民人口数量却持续下降,这使得夏威夷不得不考虑大量雇佣国外劳动力,来支持岛内的经济发展。首先,夏威夷在地形上以山地为主。适宜开垦的土地面积仅有300000公顷,并且难以种植各类粮食、经济作物。013其次,缺水灌溉和高昂的岛内运输费用也阻碍了多样化农业生产的发展。面对这种不利的实际情况,夏威夷的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于单一的甘蔗生产。与此同时,伴随着加州“掘金热”而来的西海岸人口激增,也带动了对蔗糖的需求。从1860〜1865年,夏威夷的甘蔗出口量在短短五年间翻了10倍,从722吨猛增到7659吨。014但是,甘蔗生产要想获利,必须拥有可靠、充足的廉价劳动力。然而,190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夏威夷本地人口的数量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血统纯正的夏威夷人和有部分夏威夷血统的人总共只有39656人。015因此,雇佣国外劳动力来支持蔗糖生产势在必行。1864年,夏威夷政府专门成立了移民署,开始全面招募并大力雇佣国外劳动力。截止到1890年,人口普查显示在夏威夷的各国劳工数量为:中国劳工(15000),日本劳工(12000),葡萄牙劳工(9000)016,这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劳动力匮乏的局面。此外,夏威夷1900年颁布的《州建制法》正式废除了合同雇佣劳动力制度,这使得工会无法再任意驱逐国外劳动力。相反,在美国大陆,各工会正以合同制劳工不合法为由大肆驱赶外国劳动力。工会报纸《木匠报》编辑彼得•麦奎尔就认为:“如果他们,比如:中国劳工,是自愿来到美国(打工),那么我们不会有任何异议。但是,我们绝不同意,也无法容忍,他们成群结队以合同劳工的身份大规模来到美国。”017然而在夏威夷,远离了被工会驱逐的危险,许多外国劳工开始在此生根,逐渐形成了夏威夷的多元文化社会。据日本外务省的历史资料显示,61%的日本劳工在合同期满后均选择了继续留在夏威夷。018三日本移民的扎根心态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强行打开了日本国门。在此之前,腐朽的德川幕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停止了一切对外交往,几乎没有日本人离开过本土。但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承担高昂的税费,尤其是普通的农民。他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窘迫,于是便产生了离乡的想法。同时,日本由长子继承家业的习俗(由于日本耕地面积较少,为了保持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家中年纪最大的孩子通常可以继承家业,同时承担照顾年迈父母的义务)也迫使不少年轻人(非继承者)离家出外谋生。1881年,夏威夷卡拉卡瓦国王访问日本,同日本政府就雇佣日本劳工一事达成一致。1884年,明治政府正式批准夏威夷农场主雇佣日籍合同制劳工。至此,大量的日本人开始动身前往夏威夷,从1884年的116人迅速增长到1900年的61111人,占外国移民总数的46.7%,O19这使日本移民一跃成为夏威夷规模最大的族群。起初,大部分的日本移民都认为自己只会短期停留,即到国外暂时工作一段时间,努力挣钱(夏威夷的工资水平普遍比日本本土高),然后光荣地回到日本,改善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然而,190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绅士协定》,禁止新的日本劳工前往美国,这使得日本移民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一从短期停留到扎根美利坚。“留下来,把美国建设成为自己的国家”成为当时日本移民中的流行语。1909年,在夏威夷瓦胡岛的日本劳工爆发了要求“涨工资,同工同酬”的大规模罢工。他们高喊着“我们已经决定永久地留下来,我们要积极地融入夏威夷的主流社会,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同夏威夷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和岛内的其他各民族共享夏威夷的兴衰JO20毋庸置疑,在日本劳工的眼中,夏威夷此时已然成了他们的家。除此以外,日本移民很早就意识到,如果只做一名短期寄居者,一心只顾挣钱后回家,根本不想服务于美国社会,很容易激起美国反对日本人和驱逐日本人的情绪。他们吸取了中国移民的失败经验。后者只想短期停留,赚钱返乡的心态被美国人视为不想融入美国社会,不愿接受同化,因此被明令驱逐。所以,要想顺利地留下来,日本移民必须对美国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衡量一国移民是永久居住还是短期逗留时,是否在移民对象国成家立业是一个可信赖的经济指标,因为它反映了移民对移入国的忠诚度。。21日本移民决心效仿欧洲移民。欧洲移民通过开垦土地、兴办农业、建立家庭的方式成功获得了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因此,许多日本移民把能够拥有土地看作是自己在美国生存的一个目标。他们决定“走入田间,拿起锄头,拥有土地,发展农业,扎根美国「到1909年,已有6000名日本人从事农业生产。。22到1913年,仅在爱达荷州,日本人种植甜菜的面积就达8000多公顷,占到整个州的二分之一。。23然而,根据美国《1790年移民同化法案》,日本移民由于没有美国国籍,无权购买土地。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土地租赁,或者以自己美籍子女(美国执行落地国籍,即只要在美国出生,便可获得美国国籍)的名义购买土地,或者以参股的方式同美国公民分享土地。据日本人协会提供的数据,在1914年的科罗拉多州,500多公顷土地为日本移民(二代)所有,近9000公顷为现金租赁,更有16000公顷以上为以参股方式租赁。。24然而,要想在美国真正地站稳脚跟,仅拥有土地还远远不够。为了帮助日本移民尽快组成一个稳定团结的社会族群,日本政府积极鼓励日本女性移民美国。到1920年,日本妇女已经占夏威夷日侨总数的46%oO25与其他的亚洲女性不同,日本女性首先普遍接受过义务教育。明治天皇曾在诏书中明确提出:“日本正经历着我所非常盼望的新思想的大变革。日本的年轻人一一男孩和女孩应该了解世界,这样才能更加开明。”许多日本女孩都在明治政府开设的学校学习阅读、写作和常识。026因此,日本女性文化程度较高。同时,日本社会提倡“开放”的氛围还给日本女性提供了离家在外工作的自由。早在19世纪,已有日本妇女离开家乡,到酒店、旅店和工厂中打工挣钱。到1900年,女性占到日本劳动力的60%。027由于具备劳动能力,种植园主也乐意雇佣日本女性到种植园耕作。据统计,1894〜1908年,上千名日本妇女作为劳工来到夏威夷。其中,72%的妇女被种植园主派到田间做活。0281915年,H.A.密里斯在对日本人的调查报告中写道:“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已结婚,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由于农场中的农活劳动量大,妻子是田里很好的劳动力。”029同时,日本社会的婚嫁习俗“照片新娘”也促使不少日本女性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建立家庭。由于远离家乡,许多在美国的日本人只好把自己的照片寄回国内,通过媒人物色一个与其家庭背景、健康状况、年龄合适的人做新娘。随后新娘便凭借男方合法妻子的身份前往美国与丈夫共同生活,这种素未谋面便确定婚姻的女性即“照片新娘”。日本女性的到来,很快就提高了日本家庭的组建速度。在《1924年移民法案》颁布之前,日本移民已成功地在美国繁衍出了第二代具有美国国籍的日裔。二代日裔移民的数量从20世纪初期的269人猛增到1920年的29672人。。30至此,日本移民开始在美国全面生根。他们不但拥有了土地,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还建立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子女。他们越来越坚信一定要永远留在美国。相比之下,另外两个主要的亚裔移民一一中国人和菲律宾人,都未能成功留下。来美时间最早的中国移民始终把自己视作美国大陆上一个短暂的寄居者。尤其是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以及对自己祖籍的依恋,都阻碍了中国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同时,封建的孔孟文化规定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中国女性出洋人数较少,使得中国移民社会性别失衡,缺乏稳定性。单一的男性移民社会也使得中国移民想尽快回国,实现家庭团聚。而困扰菲律宾移民的则是菲裔移民社区的流动性。自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菲律宾交由美国托管。从此,菲律宾人便可拿着菲律宾的护照,自由地在两国间穿梭,难以在美国定居。同时,菲裔移民社区同样由年轻的单身男子构成。在结束了苦闷、烦琐的种植园工作后,他们经常光顾各个赌场、舞厅,把辛苦挣来的钱挥霍一空。这种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使得菲裔移民无法积攒下足够的经济资源,来建立一个稳定的移民团体。四结束语概括起来,夏威夷之所以成为除日本本土以外,日本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夏威夷自身与众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结构:和睦而多元的种族关系,以及单一的甘蔗生产模式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日本移民自身想要在美国生根发芽的强烈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留在美国的心愿,他们购买土地,发展农业,积极建立家庭,在美国土地上繁衍生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移民把夏威夷建设成了自己的家,成功实现了“美国梦”。注释①②⑪⑬⑭⑯GerritP.JuddIV,Hawaii:AnInformalHistoryNewYork:MaxwellMacmillan,1961:119、141、143、136、108、111③④JonathanY.Okamura,EthnicityandInequalityinHawaii[M].Philadelphia:TempleUniversityPress,2008:127、6⑤RomanzoC.Adams,ThePeoplesofHawaii[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33:11⑥Christine,Inglis,“Multiculturalism:NewPolicyResponsestoDiversity,“retrievedfrom/most/pp4.htm,December26,2010⑦武尚清.夏威夷人种、民族沧桑谈一一哈罗兰•芙美子《火奴鲁鲁书简》述评[J].世界民族,1996(2)⑧陈鸿斌.日裔在夏威夷的世代变迁[J].国际展望,1991(18)⑨Haunani-KayTrask,FromaNativeDaughter:ColonialismandSovereigntyinHawaii[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9:5⑩⑲EleanorC.Nordyke,ThePeoplingofHawaii[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77:13、37⑫⑳222527RonaldTakaki,StrangersfromaDifferentShore:AHistoryofAsianAmericans[M].Boston:LiitleBrownandCompany,1989:167〜169、151、188、46⑮“PostedMon.EconomicHistoryofHawaii”retrievedfrom/encyclopedialarticle/lacroix.hawaii.history,December26,2010⑰AndrewGyory,Clos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