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情况_第1页
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情况_第2页
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情况_第3页
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情况_第4页
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无锡市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近年来,无锡市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基本举措,围绕加快产业开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三大转变〞,全市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初见成效。

一、无锡产业开展现状

相对于其它同类城市来说,无锡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要快一点、早一点、力度大一点,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产业根基呼唤转型升级。无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曾经连续64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幅,突破万亿元大关,经济形态总体上进入由中期向后期过渡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攀升。二是主观认识锁定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早在2004年就形成了转变开展理念、创新开展模式的共识,并在“十一五〞期间采取种种措施组织强力推进。三是客观形势倒逼转型升级。太湖供水危机的发生,使我们对依靠能源资源消耗不计环境代价换取竞争优势的粗放开展之路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倒逼我们从传统的开展思维、开展理念、开展方法和开展途径中彻底摆脱出来。

1、高端产业规模明显扩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04年的30.3%提高到目前的43.6%。一是集成电路产业跃居全国第一。现有IC产业链主要环节及配套企业160多家,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较完整的IC产业链,产业规模效应日趋显著。2009年无锡规模以上IC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占全省的60%,占全国的25%,其中IC晶圆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占全国的42%,全国排名第一;IC封测业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占全国的18%,全国排名第三;IC设计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占全国的13.6%,全国排名第四。二是光伏产业位居世界前列。2009年光伏太阳能产业营业收入超300亿元,太阳能电池产能已到达1200MW,产量超过800MW,其中尚德的光伏组件和电池产业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三是传感网产业前景广阔。无锡开展传感网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市场优势、应用优势和产学研联合优势。国务院批准同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创新园启动区已开工建设,传感网产业园开场对外招商,多个传感网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商和营运服务商签约落户,一批传感网示范工程加速推进,无锡传感网产业有望建成万亿元级产业。四是装备制造业行业领先。装备制造业是无锡的传统龙头产业,具有较强的机械制造和配套能力,近5年来总产值平均以26.8%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同行业名列第一。五是液晶产业显现集群效应。“液晶谷〞建设成效明显,产业链环境不断完善,全市共有液晶产业链企业40余家,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9.3亿元,已经形成一批液晶企业集群。六是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特色鲜明。2009年,无锡新增软件企业171家,全部软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3.1亿元,在电力、电信、安全、智能交通和城市管理、教育等应用领域已形成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软件产品集群。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过去三年内年平均增长率达60%,软件出口及信息技术外包年业务额到达8亿美元。

2、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市R&D占GDP比重已由2002年的缺乏1%增加到目前的2.3%。一是创新载体完善。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28家,接近2005年总数的3倍,居全省首位。全市拥有科技创新型企业96家,建有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2个。二是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进展迅猛。全市拥有中国名牌37件,著名商标73件,分别是2004年的4倍和18倍;国家免检产品从无到有到达79个。主要工业产品90%以上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大中型骨干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达50%,新产品销售率达35%。申请、授权专利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列全省第二位,创造专利申请量列全省第三位。三是创新平台影响力扩张。中国〔无锡〕民营企业高新技术洽谈会已举办10届,从2005年起,每年都邀请500名全国顶尖院校的专家以及200家企业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吸引近万人前往观展。每年从各院校征集并筛选最新的科研成果5000项,同时从省内外中小企业中征集亟待解决的技术攻关难题500多项供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对接。每年的民高会都能签订科技转让工程500多个,签约金额达60亿左右。历年所签工程经督查,履约率都在90%以上。

3、构造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一是产业构造日渐协调。全市三次产业构造的比重不断调整优化,2009年为1.9:50.8:41.3。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到达1.1万亿元。轻重工业的比重调整为24.8:75.2,全市经济继续朝着工业化后期迈进。二是行业构造不断提升。2004年到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开展最快,累计增长134%、228%。几年前制造业第一支柱产业是冶金产业,到2008年已被机械装备制造业取代,目前机械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36.3%。三是企业构造显著改善。全市超百亿元企业19家,16家企业集团入围2009中国企业500强,入围数居全省首位。企业整治强力推进,累计关停“五小〞企业1607家,其中小化工企业1301家;整改“三高两低〞企业567家。四是投资构造持续优化。近年来,每年工业投资总量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已超过65%,设备投资占比超过50%。服务业投资增速全面超过工业投资,目前占比超过50%。五是能源构造保持均衡。2006-2008年万元GDP能耗下降13.15%,预计2009年累计降幅到达17.07%;平均每年组织实施80多项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工程,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300多家,淘汰1000台〔套〕以上落后设备。六是布局构造趋于合理。推动城市工业企业“退城进园〞、“退城出市〞和乡镇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全市116家重点搬迁调整企业基本完成整体搬迁或关停整合。对全市90多个乡镇工业园实施归并集中整治,截止2009年底,共有3627家本地园外存量企业搬迁至工业集中区,完成拆迁建筑面积1078.68万平方米,8171家新办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营业收入占乡镇工业的比重到达83.3%。

二、工作举措

1、强力推进思路转型。在总体思路上,认定一条路径:无锡产业开展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核心;坚持双轮驱动: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明确三个导向: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遵循四条标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启动创新工程阶段〔2004年底—2007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推动创新的文件,如?关于全面推进“创新工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基本性转变的决定?、?关于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进“四高联动〞加快实现“三大转变〞的决定?等。2006年无锡荣膺中国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第二位。二是加速产业转型阶段〔2007年下半年—2008年上半年〕。这一阶段以太湖蓝藻爆发为开端,全市上下深入开展“6699〞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狠抓节能减排、环境整治、淘汰落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三是推进产业高端化开展阶段〔2008年下半年开场〕。这一阶段以着眼当前保增长、立足长远促转型为指导思想,制订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振兴与调整三年行动方案,突出传感网产业这一战略重点和“千人方案〞这一抓手,明确了三年开展目标任务。

2、强力推进产业转型。一是全力培育新兴产业。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齐转,以建设“三谷〞〔硅谷、液晶谷、药谷〕为重点,打造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三基地〞〔软件和信息外包基地、动漫基地、流程外包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出台?关于扭转产业重型化趋势的对策措施?,引导企业向创意设计、品牌经营等增值环节推进延伸。二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品牌和标准化开展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无锡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管理方法?和?无锡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管理方法?等多个文件,加大对创新型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和重点技术创新工程的建设。三是重拳出击产业整治。从2007年开场,我市就根据科学开展的要求,在全省率先推动小化工、小钢铁、小印染、小水泥、小电镀等“五小〞企业关闭和高消耗、高不安全、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的“三高两低〞企业整治。采用法律的手段,联合有关执法部门,加大执法查处工作力度标准整治;运用经济的手段,对整治不达标企业实行超标准用能、差异电价、水价制度,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整治;实施行政手段,对一些法律够不着、经济难见效、技术用不上的“三高两低〞企业,通过要素约束调节整治,形成了整治的强大攻势。四是组合推进节能降耗。技术节能、构造节能、管理节能三管齐下,建设了资源节约、工业环保相关制度和行政考核制度,加大重点企业监察监测力度,加强循环经济建设和节能降耗工程投入,开展清洁生产,推广能源合同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无锡市产业合理用能评估审核暂行方法?,要求所有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200万千瓦时以上的新建工程,必须进展合理用能评估审核。首创了对区域内高耗能企业治劣处分的“黄牌警告〞制度。

3、强力推进布局转型。一是市区工业“退城进园〞。但凡“不符合城市规划和功能布局、影响城市道路及景观建设〞和“严重污染内河水环境和城区大气环境且难以治理〞的两类工业企业以及市区快速内环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生产性企业都要搬迁。前三年,我们采取政策鼓励,对及时搬迁的给予奖励;后三年,我们综合利用行政、执法和经济手段,对延时搬迁的处以重罚。二是乡镇工业向园区集中。明确规定新设立企业和新上工程必须全部进园区、开发区。继续提高园区工业集中度,通过异地搬迁、改造提升,改变工业分散布局的面貌。同时还在省内率先开展工业集中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出台了?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意见?,进一步标准和推开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与建设。

4、强力推进服务转型。一是加强融资担保服务。我市在全省率先向银行推荐“五有一缺〞〔有产品、有市场、有生产能力、有担保条件、有科技含量、缺流动资金〕企业,组织银企双方授信签约,深化银企合作。做到一次调查、一次论证、一次签约,一定贷款额度、一年有效。银企保合作成效明显,2009年19家金融机构向2196家〔次〕企业授信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超过95%,目前已形成“千家企业千亿授信资金〞的生动局面。大力开展担保公司,65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72亿元,2003年-2009年累计担保额超过800亿元,居全省第一。二是加强企业上市服务。专门建设“三库一平台〞〔上市后备企业库、中介机构库、资本运作专家库、企业上市服务平台〕,每年确定150家上市后备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加强生产运行服务。建设煤、电、油、运、气综合协调机制,确保企业生产要素供应。深入开展“进企业为企业服务、帮企业解难〞活动,对102家企业实行领导挂钩服务。抓好行业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兴产业企业四类骨干企业的运行分析;做好限产、半停产、停产三类困难企业的跟踪监控,主动防范和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不安全因素。四是加强人才培训服务。以“提高企业家整体素质〞为主题,组织好清华大学民企老总学习班;以“春蕾行动〞为抓手,着力培育新生代企业家;以“充电行动〞为核心,举办各类公益讲座,促进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提高。近年来每年培训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五是加强市场开拓服务。办好传感网博览会、民高会、工博会等品牌会展,切实做到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市场化,不断扩大展会影响力。举办无锡产品万里行专业化协作配套活动,2009年帮助企业抢得200多亿元的订单〔合同〕。组织各类产销对接的促销活动,去年帮助企业增销20亿元以上。

5、强力推进环境转型。一是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报纸上设专版,电视上设专题,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经历和先进典型的及时总结、积极推广。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开展政策进乡镇、进园区、进企业“三进〞活动,加大产业导向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三是优化执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理,以催促为主,处分为辅,推行“宁静生产日〞制度,对产业整治执法推动中的企业,严格执行“一告知、二警告、三惩罚〞的机制。四是优化创业环境。弘扬创业文化,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社会气氛。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2004年在省率先成立了无锡市中小企业开展服务中心,率先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服务中心网络,做好“中介的龙头〞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提供各类创业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调整优化产业构造,在新兴产业培育上要有新突破

一是培育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做好制造业领域的新兴产业培育工作,深入开展“新兴产业培育年〞活动,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在最有根基、最有条件的领域实现突破,重点开展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五大新兴产业,统筹开展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交通装备以及软件设计产业。把培育新兴产业与工业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精心论证、科学规划新兴产业开展的体系与空间布局,使产业转型与城市建设严密相联。把培育新兴产业与打造特色基地结合起来,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要求,抓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培育重大整机和终端设备企业,构建完整新兴产业链条,加强产业根基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高科技、专业化新兴产业特色集群,在局部产业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实施“千人方案〞,提高裂变开展能力。以“嫁接式〞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为主攻方向,开展“无锡千人方案〞进企业宣传月活动,组织“无锡千人方案〞海外推介会、企业现场招聘会和骨干工商企业人力资源部长海外引才工作实务培育班,积极牵线搭桥,使传统企业借助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优势,实现跨产业开展,走上裂变增长之路。依托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组织实施“百企千亿技改推进工程〞,加快实施一批对产业优化升级起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改工程,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调整淘汰落后产业。把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作为淘汰落后产业的重要措施,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通过重组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制定冶金、化工、热电行业整治整合三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三高两低〞和“五小〞企业整治,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落实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差异电价等政策,倒逼落后企业和产品退出市场。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转型上要有新飞跃

一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围绕产业、企业和产品三个层面,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加快组织实施“无锡企业技术创新方案〞和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并购国外技术团队和科研平台,培育一批有核心技术、有自主品牌、有优势产品、有开展潜力的重点科技创新型企业。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将品牌创立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结合起来,依托品牌优势,整合地区产能,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购置国外品牌,通过多种品牌战略,提高无锡制造业水准。三是实施标准战略,提升产品内在质量。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全市主要工业产品90%以上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超过50%。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军标〕和行业标准制定。四是实施专利战略,提升技术创新平台。大幅提高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建设完善专利数据库,抢占技术制高点,不断提高产品和产业竞争力。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自主一次开发与引进吸收二次开发相结合的创新策略,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五是实施人才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抓住无锡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方案〞的契机,更多地引进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高端产业开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培养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家队伍、职业经理人和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六是实施管理战略,提升企业创利能力。积极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双百〞企业管理创新行动,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降低费用,向精细管理要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产出效益。

3、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在节能降耗上要有新拓展

一是切实加强节能降耗。严格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节能考核;加快建设节能管理评级新机制、节能工程引导新机制和节能产业市场新机制,进一步强化节能管理和扶持。二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在全市工业园区和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大力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工程,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组合;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抓手,切实抓好“三废〞综合利用,提升资源的再生利用水平。三是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建设健全清洁生产政策保障体系,加大工业园区清洁生产的推进力度,培育“零排放〞示范企业;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形成一批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鼓励企业和园区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打造全国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四是探索开展低碳经济。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加强低碳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开发低碳产业和低碳产品,提高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在工业能源消费构造中的比重,争创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城市。

4、加大重大工程投入,在产业投资上要有新增长

一是瞄准“三个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央企战略布局和民间资本扩大投资的机遇,瞄准世界500强、“央字头〞、“国字号〞和国内著名民营企业,加大工程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大工程、好工程。二是坚持“三高标准〞,提高投入产出强度。围绕打造“高端化、高新化、高智化〞的产业构造,严格工程选择,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链高端、产品高附加值、技术高含量、产出效益高和辐射带动高的工程和产业,加快我市产业高度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三是围绕“三个鼓励〞,加快社会资本投入。抓住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调整机遇,鼓励企业加快引进先进装备,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产品档次;引导企业客观面对市场倒逼,鼓励企业从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方面主动加强设备改造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集成创新、自主研发,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四是突出“三个重点〞领域,加强工程后续储藏。围绕“重大工程、终端产品、新兴产业〞三大重点领域,加强储藏一批对产业优化升级起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改工程、一批新经济增长点工程、一批龙头基地型重大产业工程、一批能够提升工程成套能力的核心技术和工程。通过工程引进和工程建设,提升无锡工业后劲。

5、提高区域开展水平,在空间布局上要有新推进

一是全力推进退城进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推进市区工业布局调整工作,努力为全市产业构造转型升级腾出空间、让出资源。二是全力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对工业园区之外的企业,逐步搬迁至工业园区;新建工程一律进园区。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亩均投资强度的规定,提高园区工程准入门槛,努力实现园区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三是全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按产业链配套凝练工程,推动产业链横向拉宽、纵向加深,做长做强产业链,重点培育和开展传感网、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一批新型现代产业集群。四是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着力建设传感网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环保产业,同时统筹推进集成电路、交通装备、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和软件设计产业,力争申报并批准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良性互动的新兴产业大开展格局。五是全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抓住国家在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鼓励兼并重组的机遇,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世界品牌。

6、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在民营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