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1页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2页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3页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4页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方案汇编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年月目录TOC\o"1-2"\h\u2147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2-21613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5772(一)高处坠落事故 -3-4457(二)机械伤害事故 -4-338(三)车辆伤害事故 -5-25485(四)物体打击事故 -6-27818(五)坍塌事故 -8-12502(六)失稳倾覆事故 -10-14585(七)火灾事故 -11-2315(八)自然灾害引发次生事故 -13-27667(九)中暑 -14-25393(十)触电事故 -16-3938(十一)食物中毒事故 -17-16285附件1 -18-5172附件2 -19-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突发安全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拨打公司值班电话报告事故情况或直接报告业主、公司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和总指挥。公司应急办人员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事故报告后,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向应急办人员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应急办人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向现场处置小组成员下达赶赴现场指令。2、现场报警方式利用固定电话或手机进行报警和报告。3、报告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遇险人员人数;现场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4、向外求援为有效开展事故救援活动,在现场的救援力量不能满足救援要求时,项目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寻求社会救援力量。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一)高处坠落事故1、应急处置措施:⑴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现场负责人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⑵现场负责人要迅速判断伤员受伤情况,在专业急救人员尚未达到前,采取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进行救治。对伤员应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等救治。同时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情况。⑶首先了解有关情况,当事故仍在扩大、继续发展或有人员被困时,现场负责人应与应急救援相关人员商定救援方案,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工作,以避免事故的扩大。⑷如伤员受伤过重,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及时拨打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止血抱扎救生人员应戴卫生手套,防止血液感染。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使用无菌止血、抱扎用品,防止伤口感染。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探明无二次事故条件下实施救援。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保证互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助。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确认施救人员具有足够的救助知识,方可施救,否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到来救助。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特和警戒标志。(二)机械伤害事故1、应急处置措施:⑴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现场负责人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⑵现场负责人要迅速判断伤员受伤情况,在专业急救人员尚未达到前,采取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进行救治。对伤员应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等救治。同时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情况。⑶首先了解有关情况,当事故仍在扩大、继续发展或有人员被困时,现场负责人应与应急救援相关人员商定救援方案,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工作,以避免事故的扩大。⑷如伤员受伤过重,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及时拨打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⑸对产生安全事故机械的拆卸、修复工作应在专业厂家的指导下进行。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止血抱扎救生人员应戴卫生手套,防止血液感染。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使用无菌止血、抱扎用品,防止伤口感染。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探明无二次事故条件下实施救援。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保证互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助。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确认施救人员具有足够的救助知识,方可施救,否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到来救助。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特和警戒标志。(三)车辆伤害事故1、应急处置措施:⑴在正常通行的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司机还能操作车辆的情况下,停稳车辆,打开应急灯,在车后50m处摆施警示标志;司乘人员转移到路边安全地方,打电话向管辖区域交警报警,耐心等待处理。司机受伤不能动作时,由乘车人员协助完成上述工作。⑵在施工便道上发生事故,由肇事司机或第一发现人马上向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机构汇报。⑶当机立断,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设置警戒,防止外来车辆驶入事故现场,防止二次伤害。⑷如伤员受伤过重,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及时拨打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止血抱扎救生人员应戴卫生手套,防止血液感染。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使用无菌止血、抱扎用品,防止伤口感染。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探明无二次事故条件下实施救援。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先应确认车辆发动机已关闭,确认是否漏油,有无爆炸危险,救援人员严禁携带火种进入事故警戒区内。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车辆上配备的灭火器仅能控制一般电器起火初期;卫生人员和配备的急救用品仅能应付静脉小量流血。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特和警戒标志。(四)物体打击事故1、应急处置措施:⑴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现场负责人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⑵现场负责人要迅速判断伤员受伤情况,在专业急救人员尚未达到前,采取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进行救治。对伤员应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等救治。同时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情况。⑶首先了解有关情况,当事故仍在扩大、继续发展或有人员被困时,现场负责人应与应急救援相关人员商定救援方案,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工作,以避免事故的扩大。⑷如伤员受伤过重,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及时拨打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止血抱扎救生人员应戴卫生手套,防止血液感染。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使用无菌止血、抱扎用品,防止伤口感染。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探明无二次事故条件下实施救援。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先应确认车辆发动机已关闭,确认是否漏油,有无爆炸危险,救援人员严禁携带火种进入事故警戒区内。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卫生人员和配备的急救用品仅能应付静脉小量流血。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特和警戒标志。(五)坍塌事故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⑴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现场负责人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⑵当施工现场所的监控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等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响时,应立即报告项目部负责人,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应采取加固等措施进行抢险,如不能控制事态,应快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⑶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现场警戒可采用警戒绳、竹干、标示牌对危险区域进行警戒;也可派员高声呼叫或把守路口。严密封锁周围危险区域,控制事故,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⑷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较大土方坍塌,造成较大安全事故时,由现场最高级别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相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压人员。⑸受伤人员救护、消防处置措施:医院抢救专车没到前,抢救人员应实施自救。当伤员心跳和呼吸全部停止,瞳孔还未扩散时,可采取人工呼吸与胸前挤压同步进行抢救法;当伤员有呼吸,但心跳停止,瞳孔还未扩散时,可采取胸前挤压进行抢救。开口性创伤应先进行止血。骨拆伤者应先将骨拆处固定。⑹现场急救处理后如伤员受伤过重要及时送入医院医治,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及时拨打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现场恢复应急处置措施:由工程部对事故现场进清理、处理污染物,恢复生产秩序。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止血抱扎救生人员应戴卫生手套,防止血液感染;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使用无菌止血、抱扎用品,防止伤口感染;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保证互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助;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应立即停止施工。注意观察土方周边建筑物或设备。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确认施救人员具有足够的救助知识,方可施救,否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到来救助。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物和警戒标志。⑺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六)失稳倾覆事故1、应急处置措施:⑴倾覆事故发生时,安排专人及时切断有关闸门,并对现场进行声像资料的收集。发生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倾覆现场进行处理。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的吊车进行调运。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架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⑵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脚手架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⑶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脚手架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脚手架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太重可用吊车将架体缓缓抬起,以便救人。如无人员伤亡,立即实施脚手架加固或拆除等处理措施。以上行动须由有经验的安全员和工长统一安排。⑷鉴于失稳、倾覆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解决失稳、倾覆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失稳、倾覆事故发生。⑸伤员受伤过重时应及时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⑹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止血抱扎救生人员应戴卫生手套,防止血液感染。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使用无菌止血、抱扎用品,防止伤口感染。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探明无二次事故条件下实施救援。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保证互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助。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确认施救人员具有足够的救助知识,方可施救,否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到来救助。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特和警戒标志。(七)火灾事故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⑴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现场负责人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⑵组织扑救火灾。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指挥小组要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并派人及时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⑶协助消防员灭火。在自救的基础上,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要简要的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要听从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⑷伤员身上燃烧的衣物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下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⑸保护现场。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责任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⑹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报告分析处理制度规定,项目部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小组在调查和审查事故情况报告出来以后,作出有关处理决定,重新落实防范措施。并报公司应急抢救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⑺文件、档案资料等,一旦着火不可用水扑救。⑻那些比重轻于水的易燃液体着货后不宜用水扑救,因为着火的易燃体会漂在水面上,到处流淌,反而造成火势蔓延。⑼电器设备失火不能用水来扑救,一是水能导电容易造成电器设备短路烧毁。二是容易发生高压电流沿水柱传到消防器材上,使消防人员造成伤亡。⑽柴油等油类起火不能用水扑救,因为这类物质遇火后发生强烈的发热反应,遇水后易引起油四处飞溅,甚至发生爆炸。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要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等防护器具。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确认抢险器材与火灾类别的适应性。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首先尽可能辨别起火物体性质而采有效对策。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a.确保安全,迅速撤离。被火灾围困的人员或灭火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撤离火灾危险区。一个人的正确行为,能够带动更多人的跟随,就会避免一大批人的伤亡。不要因抢救个人贵重物品或钱财、存折而贻误逃生良机。这里需强调的是,如果逃生的通道均被封死时,在无任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不要急于采取过急的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b.顾全大局,救助结合。当被困人员较多,特别是有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在场时,要主动积极帮助他们首先逃离危险区,有秩序地进行疏散。自救与消除险情相结合。火场是千变万化的,如不扑灭火灾,不及时消除险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给国家财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c.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确认施救人员具有足够的救助知识,方可施救,否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到来救助。;d.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物和警戒标志。(八)自然灾害引发次生事故⑴天气预报、当地实际天气情况或其他异常情况显示,即将出现台风、暴雨、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应做好应急准备。⑵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向在危险作业区域的人员发出应急避险指令,作业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后马上撤离危险区域,并按指令协助设置危险警戒。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人员到对应危险点进行检查与加固,并及时向应急指挥分部报告。⑷对于台风或暴雨a.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基础开挖、土石方施工、大型机械设备、临时用电、脚手架、临建设施等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严密监控,杜绝引发安全事故。b.要强对施工现场的宿舍、厨房、办公室、仓库等临时设施及广告牌的安全检查,对存在不安全隐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对不能保证人身安全的,要坚决予以拆除。c.疏通办公区、生活区等的排水设施。d.对有可能出现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方,应尽快撤离。e.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应急管理办公室。⑸对于地震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九)中暑1、应急处置措施:⑴在炎热天气中,施工人员感觉不适,出现出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应做好中暑的应急准备。⑵一旦出现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面。(3)现场急救a.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b.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c.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d.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e.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止血抱扎救生人员应戴卫生手套,防止血液感染。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使用无菌止血、抱扎用品,防止伤口感染。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探明无二次事故条件下实施救援。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保证互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助。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确认施救人员具有足够的救助知识,方可施救,否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到来救助。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特和警戒标志。(十)触电事故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⑴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现场负责人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⑵现场人员应当机立断地脱离电源,尽可能的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到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⑶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⑷入伤员受伤过重要及时与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李天佰同志到路口接应。⑸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绝缘防护应符合安全要求;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使用绝缘器材前应正确辨认是否能起到绝缘作用;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探明无二次事故条件下实施救援。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保证互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助。在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心肺复苏抢救措施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能随便放弃。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确认施救人员具有足够的救助知识,方可施救,否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到来救助。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事故现场障碍物和警戒标志。(十一)食物中毒事故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⑴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弓及咽后壁,用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⑵对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⑶对于催吐无效或神志不清者可让其喝牛奶或蛋青等润滑剂来洗胃,结合毒物而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⑷用硫酸镁15~30g加水200ml来给中毒者导泻。2、注意事项⑴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救生人员应戴卫生手套;⑵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确认抢险救援器材符合卫生标准;⑶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注意事项条件许可应立即应院或由专业医师临场实施救援;⑷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昏迷则虚侧躺送医院救治,以免自然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里。不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将毒物吸入施救者体内造成中毒。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类)者或昏迷者,或抽筋者或中毒孕妇不可进行催吐。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时,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吃些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⑸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确认施救人员具有足够的救助知识,方可施救,否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到来救助。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彻底查明原因,隔离或清除有毒物,并通知相关方注意。附件1部门/职务姓名联系方式备注现场救援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总工副组长生产经理副组长安全总监小组成员安全部安全员工程部工长工程部施工员工程部施工员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物资部物资经理项目部应急救援成员联系表附件2序号物资及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存放地点保管人1小汽车11办公区2挖掘机22施工现场3雨衣套50应急库房4警戒线红白相间卷50应急库房5雨鞋43双50应急库房6污水泵扬程30米,4.5KW,220V台2应急库房7十字镐把5应急库房8铁锹尖头、圆头把各5应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