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塔吸收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实验_第1页
填料塔吸收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实验_第2页
填料塔吸收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实验_第3页
填料塔吸收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实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填料塔吸收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实验一、 实验目的了解吸收过程的流程、设备结构,并掌握吸收操作方法。在不同空塔气速下,观察填料塔中流体力学状态。测定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了解填料塔的液侧传质膜系数、总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了解人?一u曲线和传质系数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意义。二、 实验原理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吸收塔中填料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而气体在通过填料层时,由于有局部阻力和摩擦阻力而产生压强降。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是吸收设备的重要参数,它包括压强降和液泛规律。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是为了计算填料塔所需动力消耗和确定填料塔的适宜操作范围,选择适宜的气J液负荷,因此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是确定最适宜操作气速的依据。气体通过十填料(L=0)时,其压强降与空塔气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为一直线,如图中 Igu ^^^MI^^^MAB线,其斜率为1.8〜2。当有液体喷淋时,在低■气速时,压强降和气速间的关联线与气体通过十填料时压强降和气速间的关联线AB线几乎平行,但压降大于同一气速下十填料的压降,如图中CD段。随气速的进一步增加出现载点(图中D点),填料层持液量开始增大,压强降与空塔气速的关联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大,如图中DE段。当气速增大到E点,填料层持液量越积越多,气体的压强几乎是垂直上升,气体以泡状通过液体,出现液泛现象,此点E称为泛点。三、实验装置1、二氧化碳阀2、6二氧化碳压表3、减压阀4、二氧化碳瓶5、11温度计7、空气缓冲罐8、二氧化碳压表9、15、28转子流量计10、二氧化碳压计12、空气缓冲罐13、放净阀14、空气调节阀16、塔顶尾气压力计17、填料支撑板18、排液管19、塔压降20、填料塔21、喷淋器22、尾气稳压阀23、尾气采样管24、稳压瓶25、采样考克26、吸收分析盒27、湿式体积流量计29、放净阀30、进水调节阀空气由风机供给进入空气缓冲罐12再由阀14调节空气流量,经空气转子流量计15计量,并在管路中与二氧化碳(经转子流量计9计量)混合后进入塔底,混合气在塔中经水吸收后,尾气从塔顶排出。出口处有尾气稳压阀22,以维持一定的尾气压力(约100-200mmH2O)作为尾气通过分析器26的推动力。吸收剂一水,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顶喷淋气喷出,塔底吸收液经排液管流入地沟。排液管18可上下移动,使液面控制在管子内部而不上升到塔截面内,保证液封。吸收质纯二氧化碳由钢瓶4供给,缓慢开启二氧化碳瓶阀1,二氧化碳气即进入自动减压阀3,稳压1Mpa范围以内。压力表2指示钢瓶内部压力,压力表6指示减压后的压力。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转子流量计,进入塔底。气体由上向下经过填料层与液相逆流接触,最后由柱顶放空。因气体流量与状态有关,所以每个气体流量计前均有表压计和温度计。为了测量塔内压力和塔压降,装有表压计16和压差计19。另外还需要大气压力计测量大气压强。尾气分析器由吸收盒26和湿式气体流量计27。四、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实验方法测定于填料压强降时,塔内填料务必事先吹干,为开空气调解阀,开启气泵,缓慢调解改变空气流量6次左右,测定塔压降,得到△P—U关系。测定式填料压强降。a、 测定前要进行预液泛时,使填料表面充分润湿。b、 实验接近液泛时,进塔气体的增长速度要放慢,不然图中泛点不易找到。密切观察填料表面气液接触状况,并注意填料层压降变化幅度,待各参数稳定后再读数据。液泛后填料层压降在几乎不变气速下明显上升,务必要掌握这个特点。稍稍增大气量,再取一、二个点就可以了,并注意不要时气速过分超过泛点。避免冲破和冲破填料。要注意空气转子流量计的调节阀要缓慢开启和关闭,以免冲碎玻璃管,切开停车之前要微开调解阀。五、实验结果1.测量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1)填料柱:柱体内径 d=0.1m填料型式陶瓷拉西环填料规格 12乂12乂].3mm填料层高度h=300mm(2)大气压力: Pn= MPa⑶室温: Ta= °C序号空气流量计读数m3/h空气压力Pa水流量L/h塔压降Pa塔内现象备注六、 报告要求计算干填料以及一定喷淋量下湿填料在不同空塔气速下氮每填料层高度的压强降,即△P/Z[Pa/m]。并在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