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欣赏课件_第1页
陶器欣赏课件_第2页
陶器欣赏课件_第3页
陶器欣赏课件_第4页
陶器欣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器欣赏孙炜Wednesday,November16,2022一、制陶业的发明二、陶器的制法三、陶器发展历史一、制陶业的发明时间:新石器时代种类:炊煮器、饮食器、盛储器、生产工具、乐器等意义:新石器时代的重大发明用火技术的提高为以后制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早发现地:1962年,在江西万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最早的陶器,主要是陶片200余块。陶器的制法修饰施纹在陶坯制好半干时,进行修正施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面磨光、涂饰色衣、施纹绘彩(拍压、戳刺、刻划、贴附、镂空、彩绘)烧制成器温度一般在600-900摄氏度,最高不超过1000摄氏度,呈现红、灰、黑等颜色三、陶器发展历史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广大地区形成了许多文化类型,各文化的陶器也独具特征。

缳鱼石斧彩陶缸仰韶文化,高47厘米网纹彩陶船形壶仰韶文化,高15.6厘米彩绘双连壶·仰韶文化现藏郑州市博物馆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水器或食器(左上,高16.5厘米)鱼纹彩陶盆:水器或食器(左下,高17厘米)指甲纹陶壶:盛器(右,高15.8厘米)

堆塑人形彩陶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33.4厘米泥质红陶,器身饰有红色陶衣,上堆塑裸体人像,为男女两性的复合体;并用黑彩绘圆圈纹,内填网格纹。应是史前先人施行祝殖巫术时使用的法器,以祈求丰产。双人抬物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宗日文化,高11.3厘米1995年在青海同德宗日遗址出土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泥质红陶,器大口,内壁用黑彩绘四组对称得双人抬物图案。陶兽耳方壶春秋,通高70厘1956年北京昌平墓葬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泥质灰陶,方口,长颈,鼓腹,圈足。造型及纹饰完全仿制青铜礼器壶,反映了春秋时期制陶工艺的水平。兽纹黑陶鼎战国,通高41.1厘米1977年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泥质黑陶,敛口,鼓腹,下附三蹄形足,口沿附竖耳,仿青铜器的造型饰有兽纹、卷云纹,为典型战国鼎的形制秦朝的兵马俑始皇陵的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处,发现于1974年。有三个坑共发掘出7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多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陶俑身高在1米75至1米85之间,根据装束、神态、发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坑内还出土有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铜车马西汉西汉彩绘陶塑乐舞杂技俑(西汉)西汉西汉木俑,高52厘米。击鼓说唱俑(东汉)绿釉陶望楼东汉,高130厘米宽44厘米1972年河南灵宝墓葬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泥质红陶,有三层,底部池沿立有九人,池内有鱼、龟等,一层有一吹奏者倚门而坐,二层楼门正中站一长者,三层楼门内立高冠长衣人门外有吹奏者及武士,三层楼顶正脊上立一鸟。此楼为东汉贵族地主家丁用以瞭望监视和看家护院的建筑隋彩绘陶捧盘女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