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广西平乐县度直接公开招聘157名县级公立医院聘用人员控制数人员和乡镇卫生院新机制人员1011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1页
2022年09月广西平乐县度直接公开招聘157名县级公立医院聘用人员控制数人员和乡镇卫生院新机制人员1011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2页
2022年09月广西平乐县度直接公开招聘157名县级公立医院聘用人员控制数人员和乡镇卫生院新机制人员1011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3页
2022年09月广西平乐县度直接公开招聘157名县级公立医院聘用人员控制数人员和乡镇卫生院新机制人员1011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4页
2022年09月广西平乐县度直接公开招聘157名县级公立医院聘用人员控制数人员和乡镇卫生院新机制人员1011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09月广西平乐县度直接公开招聘157名县级公立医院聘用人员控制数人员和乡镇卫生院新机制人员1011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真正的人,能创造工具的人,是出现在距今100万年之内。对悠远的地球发展史来说,100万年不过只是很短暂的时间,但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毕竟太远了。人们总想弄清楚这100万年间发生的事情。

这段短文主要支撑这样一个论点:

A.人类历史相对地球来说太短暂了

B.人类只是自然生物发展的特殊生物

C.最早的人类起源于100万年以前

D.人类起源之谜总是引起人们对人类发展情况的探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指出“真正的人……出现在距今100万年之内”,接着通过转折关系强调“100万年……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太远了”,最后得出结论“人们总想弄清楚这100万年间发生的事情”。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结论部分是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B项:无中生有,“特殊生物”在原文中未提及。C项:对应首句引出话题的部分,非重点;且偷换时间,原文是“100万年之内”而非“100万年以前”。

2.拖鞋:皮鞋:场合

A.茶水:咖啡:爱好

B.川菜:凉菜:味道

C.跑步:踢球:体力

D.药物:手术:病情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拖鞋和皮鞋是并列关系,穿着的场合有所不同。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拖鞋和皮鞋都是鞋子,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穿着。

A项,茶水和咖啡都是饮品,根据爱好的不同进行选择。与题干关系类似,保留。

B项,川菜和凉菜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跑步和踢球都是运动,但两者不是根据体力不同进行选择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药物和手术都是治疗方式,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使用。与题干关系类似,保留。

比较A项和D项,发现爱好具有个人主观性,而题干的场合和D项的病情都是客观情况,比较来看,D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D。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每段图形中线条较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中,图1与图2相加可得图3,第二段中,图1与图2相加,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从左到右观察各图形,第一段整体求同,每幅图中都有两条直线,第二段应用规律,前两幅图共同特征是都有三个圆,所以问号处应该选择带有三个圆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5.“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和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用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中国家庭的“早教”却是另一番样子。在一项针对“早教”的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下工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早教”更注重知识学习

B.“早教”在中国已经偏离本源

C.中国“早教”不利于孩子成长

D.中国“早教”与德国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早教”起源于德国,本来应该是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接着用转折词“却”引导出文段重点,即早教在中国家庭是另一番样子,“早教”在幼儿园阶段存在超前教育现象,没有体现出“早教”真正想促进孩子成长这一目的,偏离了早教的“本意”。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为重点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式,对比了德国与中国早教的差异,这一差异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首先指出“早教”起源于德国,并介绍了它的初衷——用亲子互动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成长。接着阐明了中国“早教”的种种表现,显然偏离了这种初衷。即中国的“早教”已偏离了本源。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没有体现中国与德国早教的不同。C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不同点”表述宽泛,没有体现不同点在哪里,不如B项表述准确。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心理解。文段首句介绍了“早教”的起源以及最初的内容、形式和目的。转折词“却”点明“早教”在中国与德国不同。调查表明中国的“早教”成为幼儿的超前教育,与促进孩子成长的亲子互动相比,显然是偏离本源。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项。A项陈述事实,但并不是作者对比得出的结论,排除;C项不利于孩子成长,原文没有论述,排除;D项错误,两国“早教”没有相同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6.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关乎市场生态,更涉及政府监管机制的深层变化。政府既要做好“放”的减法,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交给市场,也要做好“管”的加法,把政府该做的事情做好。“放”与“管”的加减法,实际上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辩证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在加强服务和监管上做加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的乘数效应,让市场主体的创新潜力充分涌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A.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变革政府监管机制

B.政府把该做的事做好才能激发市场活力

C.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制度性安排

D.做好“减法”才能解决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的顽疾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关乎市场生态,更涉及政府监管机制的深层变化”,与原文相符。文段整体通过呼吁政府运用“放”和“管”的加减法,处理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在侧面告诉我们政府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同时结合最后一句,激发创新活力等可推出B项和C项与原文相符。D项“做好‘减法’才能解决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的顽疾”,无中生有,与原文不符。

因此,选择D选项。

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依次逆时针旋转60度,故?处应选择由前面图形逆时针旋转60度而成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8.不属于代理基本特征的是(

)。

A.代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在代理权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

B.代理实施的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C.代理人进行代理活动时独立进行意思表示

D.代理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据此,代理的特征包括:(一)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二)代理实施的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三)代理人进行代理活动时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四)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9.该厂每年的基本维护费约为(

)万元。

A.17500

B.21000

C.25750

D.31500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统计图,基本维护费即每年的固定支出,也就是图中的直线,观察图中直线的位置知它处于210百万元的位置,即21000万元。

故正确答案为B。10.将N、K、L、M、W,5人按一定距离站成一排,但是5人有如下关系:

(1)N,K不能相邻;(2)W,K不能相邻;(3)N,L不能相邻;(4)L,M不能相邻。

根据上述条件,5人的正确排序是:

A.N.L.K.M.W

B.N.M.W.L.K

C.N.W.M.L.K

D.L.K.W.M.N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条件确定,选项信息充分,选择用排除法解题。

由“(2)W,K不能相邻”可知D选项错误,排除;

由“(3)N,L不能相邻”可知A选项错误,排除;

由“(4)L,M不能相邻”可知C选项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11.流水作业是指工人按照作业流程,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生产工艺过程中某阶段一定量的工作,使生产连续而又不中断地进行。

以下不属于流水作业的是:

A.某高速公路工程指挥部将10个标段分别承包给10个施工单位同时施工

B.某施工队完成一个施工对象之后,再去完成另一个施工对象

C.某施工队在10层工作一周,完成任务后,第三天转移到11层干同样的工作

D.某施工单位对所有的施工对象同时开始施工,然后同时结束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关键词查找。

流水作业的定义条件包括:“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某阶段一定量的工作”。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10个单位承担10个标段作业,符合定义;

B项和C项均是完成一个施工对象之后继续另一个施工对象,符合定义;

D项对所有对象同时开工同时结束,不是顺序作用,也不是一定量的工作,不符合定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

②完成生产工艺过程中某阶段一定量的工作;

③使生产连续而又不中断地进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10个单位同时承担10个标段作业,符合“使生产连续而又不中断地进行”,符合定义;

B项:完成一个施工对象之后,继续完成另一个施工对象,属于“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符合定义;

C项:完成10层的工作之后,继续完成11层的工作,属于“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符合定义;

D项:对所有对象同时开工,不属于“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也不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某阶段一定量的工作”,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解题时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流水作业的定义要点: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

A项,10个单位承包10个标段,符合定义。

B项,完成一个施工对象后,再去完成另一个,体现了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符合定义。

C项,10层工作一周后,再去完成另一个施工对象,体现了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符合定义。

D项,所有施工对象同时开始施工,并非顺序作用于劳动对象,不属于流水作业。

故本题选D。12.守法的表述成立的是(

)。

A.守法的最低限度是不违法

B.守法的范围与一国正式渊源密切

C.守法不仅指履行义务也有行使权利

D.守法指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不包括对非法文件的遵守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A项正确,守法的状态是指人们对法律的遵守程度。包括守法的最低状态、守法的中层状态和守法的高级状态三种类型。守法的最低状态是不违法犯罪;守法的中层状态是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守法的高级状态是守法主体无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要求,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严格履行法律义务,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B项正确,法律的渊源,是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要求公民应当遵守的法律。

C项正确,守法意味着一个国家和社会主体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而依法办事就自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权利并行使权力,二是依法承担义务并履行义务。

D项错误,法的范围主要是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但某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也属于守法的范围。因此,守法不仅指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而且包括对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

故正确答案为ABC。13.和谐

对于

相当于

谦虚

对于

A.强硬蛮横;安分守己

B.融洽无间;夜郎自大

C.波澜不惊;虚怀若谷

D.动荡不安;趾高气扬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和谐”指的是和睦协调,“强硬蛮横”指的是个性粗暴而不讲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谦虚”指的是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安分守己”指的是规矩老实,守本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融洽无间”指的是融合而没有隔阂抵触,与“和谐”属于近义关系,“夜郎自大”指妄自尊大,与“谦虚”属于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波澜不惊”比喻面对动荡局面保持平静,与“和谐”无明显逻辑关系,“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与“谦虚”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动荡不安”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与“和谐”属于反义关系,“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傲视别人,与“谦虚”属于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段话说明了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跬步”即半步。没有“跬步”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至千里”的质变;没有“细流”的量变的积累,也就不可能有“成江河”的质变。这就是说,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因此,本题错误。

15.磷存在于我们的DNA中,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但它早期是如何到达地球的仍是一个谜。近日,科学家通过观测恒星形成区域,追踪到了含磷分子从宇宙到达地球的“旅程”。观测结果表明,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早期的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每年10万亿千克的有机物质,它们进入地球环境后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

B.科学家已经在陨石中找到了证据,研究发现为数不多的一些陨石携带了包含一氧化二磷等含磷分子的有机物

C.彗星撞击地球表面时,可产生36万个大气压,温度可达2500℃,会引发彗星晶体中的磷元素发生未知的化学变化

D.仅仅是拥有DNA的所需物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上千万甚至是上亿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满足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明确题干的结论。本题的结论为“观测结果表明”后面的内容,要削弱该结论,可以说明彗星携带的磷不会到达地球。题干结论: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A项,指出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并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科学家发现一些陨石中携带了某些含磷分子的有机物,但这些陨石是否是彗星形成的无法得知,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指出彗星撞击地球时,会引发彗星晶体中的磷元素发生未知化学变化,说明彗星中的磷元素可能并不能到达地球,质疑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仅仅拥有DNA的所需物质并不足以满足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彗星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论据: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彗星撞击地球后为地球带来了大量有机物质,但是并不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磷,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一些陨石会携带含磷分子的有机物,但并不确定这些陨石是否是由彗星形成的,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切断联系。该项指出即使彗星原本含有磷元素,但撞击地球后会发生未知的变化,说明不能根据彗星含有磷元素,就得出彗星会把磷分子带到地球的结论,切断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形成生命所需的条件,与彗星是否是生命的“信使”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磷如何到达地球?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优先考虑否论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讨论的是陨石携带包含了一氧化二磷等含磷分子的有机物,题干讨论的是彗星携带一氧化磷粒子,讨论主体不一致,不能削弱,排除;

B项:该项表明彗星携带的磷元素在撞击地球表面时,会发生未知的化学变化,那么磷可能到达不了地球,无法成为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削弱,当选;

C项:该项表明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了很多有机物质,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肯定了彗星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可以加强,排除;

D项:该项讨论的是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与磷如何到达地球无关,无关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6.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所以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A项正确,因此当选。BCD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根据行为人年龄与智力状况的不同,可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根据《民法总则》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17.关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通常我们应该一只一只地调查天鹅的颜色。这种通过积累个别观察来验证假说或推导出定律的方法称为“归纳法”。但基于归纳法的推论不能带来可靠的正确性,哲学家波普提出了不依赖于归纳法的科学方法。他认为,试图证明假说是错误的才是科学的研究。例如,即使只找到了一只黑天鹅,也能证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是错误的。虽然基于归纳法的验证通常是不可靠的,但如果证伪的话,则是可靠的。通过反复“设定一个用来解决问题的假说,寻找其反例来证伪假说,再设立新的假说······”,就可以进行科学的研究。

哲学家波普认为:

A.科学的方法应是“可归纳”

B.科学的方法应是“可证伪”

C.科学的方法应是“不可证伪”

D.科学的方法应是“不可归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通过“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引出“归纳法”的定义,随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强调归纳法的局限,紧接着指出哲学家波普提出了另一种科学方法,即“试图证明假说是错误的”,后文对该观点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故“哲学家波普”对于科学研究的观点是证明假说是错误的,即“可证伪”,对应B项。

A、D两项,均围绕“归纳法”展开,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C项,表述与哲学家波普的观点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8.发轫于泥土间的许多传统戏曲门类都离不开田土间的那方舞台,和舞台下与这个剧种同宗同源的乡里乡亲。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离不开那片高天厚土;烟雨朦胧中的黄梅戏,离不开白墙黑瓦的徽派风情;川剧就该根植于川蜀的青山绿水;花鼓戏也离不开三湘四水一地一乡音……那是孕育这一剧种的山水,台下是最懂得这一剧种的戏迷,他们或许很少有机会走进“高大上”的剧场,但他们是最懂这门戏曲艺术的行家。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与戏曲研究专家相比,乡里乡亲才是最懂传统戏曲艺术的行家

B.川剧一旦离开川蜀的青山绿水,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C.传统戏曲门类只有在田土间的那方舞台上演出,才有最广泛的受众

D.很多传统戏曲门类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细节判断题,根据文段判断选项正误。

A项,可知文段并没有提及戏曲研究专家,故“与戏曲研究专家相比”为无中生有,排除;B项,文段只是说明许多传统戏曲门类离不开田土间的舞台,并未说明其离开后的后果,故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文段表明在田土间的舞台上演出的传统戏曲门类,具有最懂这门艺术的行家,“最广泛”无中生有,且两者间并不存在逻辑关系,排除;D项根据文段“传统戏曲门类都离不开田土间那方舞台”,可知戏曲与当地风土有关,再结合后文所举的黄梅戏川剧等例子,可知确是乡土人情孕育了当地的戏曲,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台下是最懂得这一剧种的戏迷,他们或许很少有机会走进“高大上”的剧场,但他们是最懂这门戏曲艺术的行家”,但选项中的“与戏曲研究专家相比”属于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对应“川剧就该根植于川蜀的青山绿水……”,文段只是说明许多传统戏曲门类离不开田土间的舞台,并没有说离开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排除B项。C项对应“发轫于泥土间的许多传统戏曲门类都离不开田土间的那方舞台”,选项中“最广泛”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D项对应“发轫于泥土间的许多传统戏曲门类都离不开田土间的那方舞台,和舞台下与这个剧种同宗同源的乡里乡亲”以及接下来整个文段的例证,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要分析文段结构,明确文段主要论述的是传统戏曲与地方水土的密切关系,正确答案应体现传统戏曲的地域性。19.一般来说,以下犯罪行为不属于腐败犯罪表现的是(

)。

A.遗弃罪

B.权钱交易犯罪

C.滥用职权罪

D.以权谋私犯罪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一个罪名,应选。20.证实性偏见是指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证实性偏见的是:

A.小张前天夜里梦见自己的钱包被偷,昨天钱包真的被偷了;昨晚他又梦见自己被车撞,结果今天一整天没敢出门

B.小张总觉得室友最近的表现很反常,好像出什么事了,第二天公安局的人找小张询问情况,证实了他的猜测,室友被牵扯进了一起盗窃案

C.自从小王产生辞职的念头以后,总觉得经理处处刁难他,甚至看不起他,就连经理和他开个玩笑,都认为是对他的嘲笑

D.小林今年未考上重点大学,他明知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但他总是对同学说:“要不是考试前患了感冒,我肯定考得更好”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

②寻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忽略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梦见自己被车撞,不属于主观的观点,且不涉及“寻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不符合定义;

B项:觉得室友很反常,但没有“寻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不符合定义;

C项:觉得经理刁难他、看不起他,是小王“主观上认为的正确观点”,认为经理和他开玩笑也是在嘲笑他,体现了“寻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符合定义;

D项:明知实力不够不能考上重点大学,和他说的要不是考试前患了感冒,肯定考得更好,观点不一致,不属于“寻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21.公众号∶新媒体∶传播

A.电视∶电器∶消费

B.电饭煲∶炊具∶饮食

C.手机∶通讯工具∶交流

D.电脑∶电子产品∶打字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公众号”是一种

“新媒体”,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平台通过靠“新媒体”来“传播”,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电视”是一种“电器”,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二者与“消费”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B项:“电饭煲”是一种“炊具”,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二者与“饮食”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C项:“手机”是一种“通讯工具”,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通讯工具”可以用来“交流”,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电脑”是一种“电子产品”,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是“打字”,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2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都有直角,优先考虑数直角。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前四个图形中直角的个数依次为1、2、3、4,呈等差规律,所以问号处应选择直角个数为5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3.随着暑期结束,携娃出游的家长已陆续回到家中,但暑期旅游遭遇的种种窘境却依然________。据报道,暑期学生旅游带动家庭出行,致使许多地方的热点景区纷纷“爆棚”,酒店“爆满”,假期“恶补式旅游”让不少家庭陷入进退两难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历在目狼狈

B.挥之不去境地

C.不寒而栗抉择

D.记忆犹新尴尬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并分析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示难以忘记暑期旅游遭遇的窘境。由此可排除与句意不符的C。第三步,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体现“进退两难”的意思,首先排除语义程度过重的A,然后辨析“境地”和“尴尬”的感情色彩,即可得出答案。第一空,句意为带娃旅游的家长已回到家中,但旅游遭遇的窘境却仍然让人记忆深刻。“不寒而栗”指不寒冷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与句意不符,排除C。第二空,“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程度较重,排除A。“境地”指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尴尬”指处境困难、不好处理。对应“进退两难”,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应比较消极,填入“尴尬”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搭配“暑期旅游遭遇的种种窘境”。C项“不寒而栗”指的是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语义程度过重,排除C项。A项“历历在目”指过去的事情清楚地重现在眼前;B项“挥之不去”形容某些发生过的事无法挽回,一直在脑中回想,怎么也忘不掉;D项“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三者均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假期‘恶补式旅游’让不少家庭陷入进退两难的________”可知,该空词语表示处境、境地,且感情倾向偏消极。A项“狼狈”指困苦或受窘的样子,也比喻彼此勾结,语义不符,排除A项。B项“境地”为中性词,感情色彩没有D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尴尬”指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24.“勤奋加机会和才能”是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勤奋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在利用机会和提高才能之间,是培养才能在先,还是抓住机会在先呢?

以下哪项是问题提出者的假设前提:

A.才能和机会是互相促进的

B.勤奋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C.机会和才能很难同时获得

D.机会和才能是因果关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利用机会和提高才能之间,是培养才能在先,还是抓住机会在先。

论据:本题没有论据。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本题没有论据,所以要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才能与机会相互促进,显然说明同样重要,不分先后,与论点矛盾,削弱论点;

B项:只提到了勤奋,与论点无关,属于无关选项;

C项:加强论点,正因为很难同时获得,才需要分出先后;

D项:机会和才能是因果关系,则前后关系确定,不需要再分出先后,削弱论点。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利用机会和提高才能之间,培养才能与抓住机会哪一个在先呢?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削弱论点。二者相互促进,说明不分先后,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勤奋与题干中的机会和才能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补充前提。该项指出机会和才能很难同时获得,正因如此,才需要区分先后,才会有论点中的一问,具有加强作用。

D项:削弱论点。因果关系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不需要再问“哪一个在先”,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要求选择题干问题提出者的假设前提,所谓前提必须缺之不可,可用反向代入法证明是否为假设前提。题干指出“勤奋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在利用机会和提高才能之间,是培养才能在先,还是抓住机会在先呢?”

A项,才能和机会互相促进不是必须的条件,不是假设前提。

B项,否定了题干的前提,显然不是必须要假设的前提。

C项,如果机会和才能可以同时获得,那么就不存在先培养才能还是先抓住机会的问题,所以机会和才能很难同时获得,是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

D项,机会和才能是否是因果关系也不能影响题干结论,不是题干必须的假设前提。

故本题选C。25.1,4,28,280,(

A.560

B.1120

C.2800

D.364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数列各项之间倍数关系明显,考虑做商。本题考查多级数列。

第二步,相邻两项做商,商数列依次为4,7,10,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则商数列的下一项为13,那么(

)为280×13=3640。

因此,选择D选项。

26.能够反映古人重视自省自戒的句子有()。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吾日三省吾身

C.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D.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参考答案:BD

解题思路:A项错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指事物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B项正确,“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人们每天要多次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

C项错误,“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出自《礼记·曲礼上》,指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强调的不是自省自戒,向世人讲明了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强调对每一个人的态度要客观公正,全面认识,善于发现自己所亲近的人缺点,积极寻找所厌恶的人的优点,这样就不至影响自己对人的判断,才能使自己正确把握与人交往的尺度。

D项正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不要因为是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而放松自我要求,也不要因为是细小的事情而不拘小节,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要时刻用它来检点自己的言行。即使一个人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不做失道失德的事。

故正确答案为BD。27.他培养出的科学家________,其中很多人以世俗的眼光看,成就远远超过他们的老师,可是当他们站在老师面前时,依然毕恭毕敬的尊称一句先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计其数

B.不可估量

C.浩如烟海

D.不谋而合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很多人以世俗的眼光看”可知,该空应体现人数多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计其数”指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符合文意。B项“不可估量”指难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一般用来修饰“风险、利益、贡献”等,不搭配“科学家”,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修饰“科学家”,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侧重一致,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28.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肆虐。以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外销的需求急速衰退,家电企业可谓________。为了扩大国内市场,也为了让国内家电企业走出低谷,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扶持性政策________,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履薄冰

有的放矢

B.今非昔比

有目共睹

C.举步维艰

不负众望

D.江河日下

任重道远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金融海啸”“需求急速衰退”以及“低谷”可知,家电企业处境艰难。A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B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即现在发展比以前好,而文段是家电企业现在的发展没有以前发展得好。二者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B项。C项“举步维艰”指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D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C项和D项都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要与“扶持性政策对家电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相呼应。C项“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体现了“扶持性政策起到的作用”,符合语境。D项“任重道远”指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文意并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词义,选择与文意相契合的词语。第三步,第二空备选词语差异较大,根据文意即可确定答案。第一空,“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不能用于形容家电企业在金融海啸中的处境,排除A。“今非昔比”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用于现在比过去好的语境,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B。

第二空,“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由“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各种扶持性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任重道远”与句意不符,排除D。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金融海啸造成了家电产品外销衰退,且对应下文“为了让国内家电企业走出低谷”,故横线处所填词语需体现家电企业处于低谷、困境、处境艰难之意。C项“举步维艰”指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D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均可体现家电企业经营艰难的现状,符合文意,可选。A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与文段强调的家电企业经营困境无关,排除;B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段中并未进行现在与过去的比较,且不能表达家电企业现在处境困难之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所填词语应该形容“扶持性政策”有作用。C项“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符合文意,当选。D项“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强调目标远未达成,与“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对应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9.朋友见面打招呼,20世纪70年代是“吃饭了吗”,如今流行“搬新家吗”、“旅游了吗”、“进修了吗”。这反映出:

A.恩格尔系数时大时小

B.恩格尔系数变小

C.恩格尔系数不变

D.恩格尔系数变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知识。

第二步,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七十年年代吃饭,到现在搬家、旅游、进修,说明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比重在下降,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恩格尔系数在变小。

因此,选择B选项。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但是因为各地方的人民对饮食方面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恩格尔系数并不能绝对代表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生活水平。

30.某委员会由三个不同专业的人员组成,其人数分别为2、3、4。现从中选派2位不同专业的委员外出调研,那么不同的选派方式共有(

)个。

A.36

B.26

C.12

D.8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方法一:假设三个专业分别为(2人)、(3人)、(4人)。根据题意,2位委员来自不同专业,可分为三类:①来自、,有种方式;②来自、,有种方式;③来自、,有种方式。则2位委员来自不同专业的选派方式共有种。

方法二:该委员会共有人,从中任选2人的情况数为种。2位委员来自同一专业的情况数为种。则2位委员来自不同专业的选派方式共有种。

故正确答案为B。31.专家预测,到2010年山东将能喝上长江水。届时,用水的价格将会大幅度提高,从经济学上讲这体现了(

)。

①水价是由市场自发决定的②水价将由国家定价③高水价将会促使人们提高节水意识④因为成本大幅提高,水价必然提高⑤水价的制定一方面要考虑成本因素,另一方面要考虑生活用水的承受能力⑥水价是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③⑤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的考点为市场和宏观调控的经济常识。在中国,水价的制定是市场和宏观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本题中的长江水调入山东,由于成本的增加,水价必然会上涨。

①中,水价还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并非市场自发形成,故该项排除。

②中,水价的定价要以市场为基础,并非国家定价,故该项排除。

③中,节水意识受个人影响较大,高水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家节约用水,故该项排除。

④中,价格的制定需要考虑成本因素,成本增加会导致水价提高,故该项正确。

⑤中,由于长江水调入山东增加了用水成本,所以在制定水价时需要考虑到这部分成本;但是由于水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制定必须考虑居民能够承受的范围,故该项正确。

⑥中,在中国,水价的制定是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的共同结果,故该项正确。

④⑤⑥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32.天问一号探测器是我国执行第一次自主(

)探测任务的探测器。

A.水星

B.月球

C.火星

D.土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故正确答案为C。33.会议纪要中常用于对研究事项作出前瞻性、权威性判断的表述是:

A.会议要求

B.会议指出

C.会议认为

D.会议决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一种法定公文。为了叙述方便,眉目清楚,常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与会人员一致表示”等词语,做为段落的开头语。也有用在段中仍起强调作用。

由此可知,“会议认为”属于会议纪要中常用于对研究事项作出前瞻性、权威性判断的表述。

因此,选择C选项。

“会议强调”常用于对某项工作提出的延伸性要求,或是对具体要求中的某个片段予以加强;“会议确定”常用于对人、财、物以及各项标准等可量化的事项,以及具体的工作任务等予以明确。

A项:“会议要求”常用于对某项工作本身提出的直接而具体的要求。A项错误。

B项:“会议指出”常用于指出某项工作的基本情况或重要意义,或兼而有之。B项错误。

D项:“会议决定”常用于对重大事项作出的决策部署。D项错误。

34.—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就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以下哪项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A.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B.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关系

C.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选非题。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根据题干中老师的话“你的意见很好,就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结果孩子的表演很出色,说明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可以推出,排除;

B项:题干中并未涉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完全平等,无法推出;

C项:题干中学生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表演得非常出色,说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推出,排除;

D项: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对于学生的看法表示尊重,最后学生表演的非常出色,说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中老师肯定了孩子的想法,结果孩子的表演很出色,说明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可以推出,排除;

B项: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完全平等,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无法推出,当选;

C项:题干中学生主动要求用自己的话来进行表演时,老师肯定其想法,是一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表现,学生表演的非常出色,说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推出,排除;

D项:老师尊重学生意见,是一种平等的表现,学生表演的非常出色,说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推出,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5.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潜意识和意识

B.睡眠中的心理学效应

C.起床时大脑工作原理

D.不能小看的“杀伤性叫醒”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选择,实质上仍在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本题应先梳理行文脉络,明确文章围绕“杀伤性叫醒”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标题应有所体现。文章首先由起床的心理学研究引出“杀伤性叫醒”,然后具体阐述了这一叫醒方式对人的危害,最后进行总结,说明应避免使用“杀伤性叫醒”。由此可知,文章主要围绕“杀伤性叫醒”展开,强调应重视并避免“杀伤性叫醒”,标题应体现此论题和作者观点,符合此要求的只有D。A、B、C三项均未提及“杀伤性叫醒”这一主题词,排除。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文章首段论述“被叫醒时大脑的反应过程”,第二段提出“杀伤性叫醒”这一话题,第三、四段论述“杀伤性叫醒”的危害,第五段提出要避免使用“杀伤性叫醒”,要温柔耐心地叫醒。综上可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杀伤性叫醒”展开论述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不能小看的‘杀伤性叫醒’”与文章论述的核心话题一致,适合作为本文标题。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标题选择题。

整篇文章是围绕着起床时被“杀伤性叫醒”展开的,强调“杀伤性叫醒”会给人带来极糟的影响。

A、B两项在文章中虽有所涉及,但是范围较广,且不是文章的核心内容;C项只是文段第一段的总结,太过片面,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36.2、2、3、4、5、6、7、8、11、(

A.10

B.9

C.8

D.7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数列项数较多,且做差后无规律,考虑多重数列。奇数项2、3、5、7、11为质数列,偶数项2、4、6、8、(

)为偶数列,故下一项应为10。

故正确答案为A。37.下列右边给出了四个图形中由左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各图进行拼合。

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寻找等长的平行边,将其拼合后如下图所示:

因此,选择B选项。

38.设有编号为1,2,3,……,10的10张背面向上的纸牌,现有10名游戏者,第1名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1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接着第2名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2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第n名(n≤10)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n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如此下去,当第10名游戏者翻完纸牌后,那些纸牌正面向上的最大编号与最小编号的差是:

A.2

B.3

C.4

D.5

E.6

F.7

G.8

H.9参考答案:G

解题思路:第1张纸牌,只能是1的倍数,所以只被第1名游戏者翻转1次,并且保持到最后一直是正面向上,正面向上最小编号纸牌可以确定是1。第10张纸牌是1、2、5、10的倍数,所以会被第1、2、5、10名游戏者翻转4次,最后是背面向上,不符合题目要求;第9张纸牌是1、3、9的倍数,所以会被第1、3、9名游戏者翻转3次,最后是正面向上,所以正面向上最大编号纸牌是9,正面向上的最大编号与最小编号差是9–1=8。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由题意得,第1名游戏者将所有纸牌翻为正面朝上,此后编号1的纸牌不再翻动,则正面向上纸牌最小编号为1。当纸牌翻动次数为奇数时纸牌最终正面朝上,即纸牌编号的约数个数为奇数。开始时背面向上,某张牌被翻动奇数次后正面向上。考虑1-10每个数字的约数个数。1被翻动1次,2、3、5、7都被翻动2次,4、9都被翻动3次,6、8、10都被翻动4次。可见正面向上的最大的数是9,最小的数是1,相差是8。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用枚举法解题。

第二步,翻成正面向上,需要翻奇数次。利用枚举法,最大编号由最大值10开始代入,最大数字10的约数有1、2、5、10,共被翻四次,排除;9的约数有1、3、9,共被翻三次,符合。

第三步,最小编号由1开始代入,最小数字1的约数只有1,符合正面向上。故最大编号与最小编号差是9-1=8。

因此,选择D选项。39.以下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无关的是:

A.雨水落到荷叶上形成水珠

B.某些小型昆虫在水上行走

C.回形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D.船能够在水面上航行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液体表面张力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液体表面张力是指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船能够在水面航行是依靠浮力保持平衡进行运动,是浮力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无关。

因此,选择D选项。40.某市某繁华街道“十字路口可见度改善工程”竣工使用后,有关它对交通事故预防效果的两份调查报告出台了。

第一份报告的结论:此项工程改善了此十字路口的能见度,从而大大减少了那里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份报告的结论:此项工程完工后,每周交通事故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因此,此项工程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以下对于评价第二份报告的论述最有用的选项是:

A.工程完工后,在十字路口处值勤的警员平均值勤时间是多少

B.工程竣工使用后,作为该市最为繁忙的十字路口之一,车流量的改变情况如何

C.邻近城镇在改善危险路段可见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D.工程完工后,该十字路口是否会不便于行人通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对于评价第二份报告最有用的一项,需首先明确第二份报告的论证结构,分析论据和论点。论据为“工程完工后每周交通事故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论点为“此项工程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能评价该论证的选项须对其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题干第二个报告由“工程完工后每周交通事故增加了”说明“此项工程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A项,询问警员平均值勤时间,无法说明此项工程是否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无助于评价第二份报告的论述,排除。

B项,询问工程竣工使用后的车流量改变情况,如果车流量增加,则事故增加可能另有他因,而不是此项工程导致的,能够削弱该论证;如果车流量没有增加,则事故增加可能确实是此项工程导致的,能够支持该论证。因此该项能够评价第二份报告的论述。

C项,询问邻近城镇的措施,无法说明此项工程是否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无助于评价第二份报告的论述,排除。

D项,询问该十字路口是否会不便于行人通过,无法说明此项工程是否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无助于评价第二份报告的论述,排除。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评价……最有用”,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此项工程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论据:此项工程完工后,每周交通事故增加了。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交警员平均值勤时间与该工程是否增加了事故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论据。车流量的改变情况与事故率有直接关联,若车流量不变或减少,则事故量增加能说明事故率增加,若车流量增加,则事故量增加也不能说明事故率一定增加,所以该项对评价第二份报告最有用,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邻近城镇的改善措施与该工程是否增加了事故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是否方便行人通行与是否增加了事故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41.行政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如按照沟通渠道不同,可以分为:

A.正式沟通

B.单向沟通

C.非正式沟通

D.双向沟通

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

第二步,行政沟通是行政组织之间、行政组织与公务人员之间,以及公务人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用语言、文字、图片、动作等形式交换有关问题的内心感受、观念、意见、事实与信息,以期获得相互了解并产生一致行为的过程。按沟通渠道划分,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AC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C选项。

AC项:正式沟通:指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按组织规定的线路和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我国行政组织中的会议制度、汇报制度、文件的下传与呈送、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等。非正式沟通:指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交流传递,即建立在日常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由沟通,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系统,不受正式组织体制的约束,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没有固定的传播媒介,形同信息流通的“自由市场”。如组织成员的私下交谈,非正式的聚会,各种谣言、传闻、小道消息等。AC项正确,当选。

BD项:按沟通的路线划分,有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单向沟通:指无反馈的沟通,如发布公告、通知、指令、决定和下级的上报材料等。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沟通,这是行政组织应重视的沟通方式。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2.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当生命机体出现炎症时,体内白细胞会减少

B.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化学元素是N、H、O、Ca

C.生物的警戒色表现为其颜色与周围环境中的主色相似

D.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其双层膜结构使其与胞质分开,内有片层膜,含叶绿素,故名为叶绿体。而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能量合成是通过叶绿体完成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当人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从而吞噬细菌。这种免疫功能是人与生俱来的,白细胞可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所具有的免疫力是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防御功能。由此可见,当生命机体出现炎症时,体内白细胞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A项错误。

B项: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化学元素是C、H、O、N,这四种元素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其中动植物体中C都是(相对)最丰富的元素,且是构成有机物的重要元素,地球上的生命是在C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碳的无数化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产品从尼龙和汽油、香水和塑料,一直到鞋油、滴滴涕和炸药等,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氢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它是无色无味无臭,极易燃烧的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氧是地壳中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在地壳的含量为48.6%。单质氧在大气中占20.9%,氧气能够提供给人类呼吸。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N。氮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广泛,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由此可见,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化学元素是C、H、O、N。B项错误。

C项: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动物界有不少身有剧毒,同时有着鲜艳体色的动物,这些鲜艳的体色能对敌人起到一种威慑和警告的作用,这就是警戒色。而在昆虫家族里,也有一些带毒的昆虫具有这样的靓丽“外衣”,靠着警戒色,它们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保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蜥蜴的变色能力,还有不少动物进化为与环境相似的皮毛。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就是靠保护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颜色变化最多样化的还属于海洋生物。由此可见,生物的保护色表现为其颜色与周围环境中的主色相似,而不是生物的警戒色。C项错误。

43.年轻人可以从多方面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但首先要做到的是________端正。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格调

B.品行

C.品味

D.性格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年轻人首先要做到的是________端正”可知,填入的词要形容道德,且要和“端正”搭配。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格调”指人的风格或品格,不符合搭配,排除A项。B项“品行”指有关道德的行为,符合搭配。C项“品味”指格调和趣味,不符合搭配,排除C项。D项“性格”指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开朗、刚强、懦弱、粗暴等,不符合搭配,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44.下列图形中,与众不同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④

D.图⑤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图形可知,每幅图都分为内外两个图形,图②③④⑤内部图形的线条数均小于外部图形的线条数,图①内部图形的线条数大于外部图形的线条数,因此,与众不同的是图①。

故正确答案为A。45.教育与产业毕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双方是否能够采取产教融合的共同行动?有学者认为,德国的传统中小企业中存在大量的非研发创新或低技术创新的需求,正是这类创新,而不是大企业的技术研发,确保了德国制造业的长盛不衰。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远远多于德国,其技术能力远远落后于大企业,有大量的非研发创新或低技术创新的需求。这正是职业教育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是可能与可行的

B.中小企业要注重学习德国既有的成功经验

C.职业教育需要强化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

D.中小企业要关注非研发创新与低技术创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提出问题,即教育与产业能否采取产教融合的共同行动,并以后文内容进行了回答。先以德国为例,说明德国传统中小企业中的非研发创新或低技术创新的需求保证了制造业的活力,接着对比指出中国中小企业也有大量的非研发创新或低技术创新的需求,尾句通过指代词“这”指代前文,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故尾句是对首句问题的回答,即职业教育可以采取产教融合的共同行动,对应A项。

B项,缺少主题词“职业教育”,且“学习德国既有的成功经验”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强化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缺少主题词“职业教育”,且“要关注非研发创新与低技术创新”的对策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6.不征税收入是指专门从事特定目的,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且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比如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免税收入是纳税人应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而在一定时期又有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政府规定,在近两年内对这类企业研发产品的销售收入暂不收税,因此企业在研发产品上的销售收入属于免税收入

B.某农产品企业获得了当地政府对农业加工产品的专项财政补贴,该补贴属于不征税收入

C.国家规定,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因此这部分所得属于免税收入

D.为鼓励纳税人积极购买国债,国家规定国债所得利息收入暂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国债利息收入属于不征税收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不征税收入:“专门从事特定目的”、“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

、“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且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

免税收入:“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而在一定时期又有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符合“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近两年内对这类企业研发产品的销售收入暂不收税,符合“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符合“免税收入”定义,排除;

B项:某农产品企业,符合“专门从事特定目的”,获得了当地政府专项财政补贴,符合“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符合“不征税收入”定义,排除;

C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年净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符合“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和“而在一定时期又有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符合“免税收入”定义,排除;

D项:为鼓励纳税人积极购买国债,符合“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规定国债所得利息收入暂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符合“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和“而在一定时期又有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符合“免税收入”定义,不符合“不征税收入”定义,错误,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题干涉及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两个定义的内容,要求我们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则需要对题干的两个定义都理解到位。不征税收入是指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且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如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免税收入是国家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有可能恢复征税。

A项,专项财政补贴是财政拨款,属于不征税收入,正确。

B项,“暂免征收所得税”说明这是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有可能恢复征税,属于免税收入,正确。

C项,“暂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说明这是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有可能恢复征税,属于免税收入,错误。

D项,“暂不收税”说明这是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有可能恢复征税,属于免税收入,正确。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其关键信息如下:

(1)不征税收入:①专门从事特定目的;②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

(2)免税收入:①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②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某农产品企业,符合“专门从事特定目的”,当地政府对农业加工产品的专项财政补贴属于“财政拨款”,即“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属于不征税收入,说法正确;

B项: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年净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属于“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属于免税收入,说法正确;

C项:为鼓励纳税人积极购买国债,属于“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国债所得利息收入暂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属于“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且“暂不计入”符合“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属于免税收入,说法错误;

D项: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在近两年内对这类企业研发产品的销售收入暂不收税,属于“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只是说近两年,符合“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属于免税收入,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47.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B.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

C.当今世界上最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D.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项正确,欧洲联盟是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成员国已将部分国家主权交给组织(主要是经济方面,如货币、金融政策、内部市场、外贸),令欧洲联盟越来越像联邦制国家。因此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

C项错误,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