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文化通论思考题参考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文化通论思考题参考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文化通论思考题参考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文化通论思考题参考_第4页
汉语言文学文化通论思考题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化”界说。“文”本义是指纹理。在此基础上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采。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在这些引申义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化”: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改易,二是生成,三是造化。“化”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渐进性改变。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文、化:“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说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五四前后,在翻译西方有关语汇时,将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传统观念中,“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教材上所讨论的“文化”其基本观点是: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文化的本质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大文化”。2、 宗法制度的内涵及主要内容。所谓“宗法制”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且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家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规和制度。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是西周建立以后的事情。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宗法制度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即规定了要由嫡妻的长子继承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在于定名分,即王位早有归属,进而杜绝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其弊端是嫡长子继承王位是天经地义,他的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列。封邦建国制即分封制。是古代国君分封诸侯、巩固政权的制度,这种制度也是周代创立的。分封制是在宗法制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宗法制确立了王位的继承权,没有王位继承权的王室宗亲便被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诸侯又按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依此例分封士。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这就形成了王封诸侯、诸侯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的分封制。同嫡长子继承制一样,分封制也是企图以血缘纽带巩固政权。实际上,分封制往往是造成诸侯割据,连年征战不止。3•宗庙祭祀制宗庙祭祀制度,即祭祀几代祖宗的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它对维护宗族团结、维护宗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宗法制度下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政治化。它的特点是: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2.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统治权之争决定着社会秩序的平衡与否 4.人情大于国法(二) 封国制度不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废分封,建立郡县。汉代却又采纳分封制。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仍然沿用了分封制。其主要特点:分封制成为传统社会的政治格局 2.分封制成为传统社会一项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三)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族是中国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家族制度的特点:家族是封建社会结构的基石 2.社会动荡并不影响家族制度的发展家族拥有各种特权 4.家族内部等级森严(四) 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共同性。特征如下: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大致相同 2.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 3.家国同构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4、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形态学角度的广义文化分类。狭义文化是指“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它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仅把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视为文化,也称“小文化”。广义文化与自然相对,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每个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也称“大文化”。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我们把广义的文化分为四个层面:物态文化是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所构成的,如服饰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度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等。行为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它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端午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代代相传。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而有些陋习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被逐渐淘汰掉。心态文化是由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女口,学术、宗教、文学、艺术等,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还可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第二,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一一通常是着作、艺术作品等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王弼的言意关系论。王弼玄学讨论了认识方法论问题,即“得意忘言”。在这里王弼讨论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认为一切象(现象)皆是“意”(即“道”或“无”)的外在表现,而一切言语都是用来表达“象”(现象)的。因此,必须先用言语来表达出“象”,象内存有意,得到“象”后才能体悟到它内部的“意”言和象皆是得意的工具而已,体会到了“意”就可抛弃言与象,只有超出言和象,体悟到言外之意。象外之义才是真正得到了无限的宇宙真谛。王弼的得意在忘象忘言的思想在中国艺术创作的理论上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国艺术创作追求意境,重视传神,不主张停留在言象的表层,而求得“言外之意”“画外之意”、“弦外之音”,得到其中的隐意和深意。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必须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形象地反映了“得意忘言”这一审美关照的特点。6、 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其中断。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酥会士来华传教,发展天主教势力。方式:用敬献西洋工艺品来争取统治者的支持,说华语,着儒服,与士大夫交游,传授西学来争取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作用:他们在当时承担起了西学东渐的历史使命,他们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构建了中国近代科学基础的主要方面。传教士们还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到了西方,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贡献。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是艰难缓慢的,渐渐渗透的,故称“西学东渐”。(一) 西方文化打开了部分开明知识分子的眼界(二) 强大的传统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与伦理型文化排斥西学。“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到了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门日益关闭。(三) 1840年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将中国文化推向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7、 王安石的教育改革。王安石的教育改革:王安石改革科举,主张撤销明经诸论,并入进士一科,创立了“三舍法”实行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直接结合,这对明清时代的科举影响较大。(一)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一,扩增太学校舍。 第二,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第三,创立“太学三舍选查升补之法”,简称“三舍法”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入太学者(二) 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 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这些措施使北宋的专科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四) 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思想,改变“谈经者人人殊”的局面,熙宁六年三月,宋神宗下诏设置经义局,训释儒家三部经书:《诗经》、《尚书》和《周礼》,命王安石主持。在“熙宁兴学”期间,《三经新义》不仅成为士子必须学习的官定统一教材,而且也是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和标准答案。王安石对教育所作的一系列改革,使北宋的教育出现了转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8、 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条件。(1) 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 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9、 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一) 地理环境对中国人文化心态的影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古代中国人与外部世界缺少交流,疏于了解。造就了“以我为尊”的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形成了以华夏为天下中心的观念,视环绕华夏的邻邦为蛮夷戎狄。(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连续性的影响: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虽数度受到异质文化的冲击,却表现出对异质文化的巨大涵摄能力,最终将其融入本土文化中。(三)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辽阔的疆域面积,使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物质条件下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所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地理障碍使文化的传播速度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程度上的各不相同。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10、 殷商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以神为本的殷商文化,在其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表现:1、 甲骨文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当时尊神事鬼联系在一起的,甲骨文所记载的均与其祭祀,及对人事的预测有关。2、 殷商长期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的目的是占星,是为了探测天意,但却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星占的重要内容是日月占,其中主要是日食和月食。3、 青铜器,尽管青铜器纹饰可溯源于原始图腾和陶器图案,但它主要体现早期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11、 秦汉时期的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一) 文化统一措施书同文: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定车宽以六尺为制,六尺宽的车可通行全国。同时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在中国修建了许多道路,促进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度同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秦始皇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行同伦:统一教化。在全国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实际是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官吏,目的是统一人们的思想伦理道德,统一文化心理。地同域:统一版图,将东至大海,西达陇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秦国之下。征服了岭南地区,征发数十万百姓到岭南居住,对开发边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秦始皇强迫六国贵族迁到咸阳附近居住,加以控制。(二) 思想统一措施秦时期的文化一统,主要是思想学术上的统一,他崇尚法家,反对儒家,为了实现思想统一,在秦始皇执政时,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这种思想学术上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其后的历程影响非常大。汉代:罴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独尊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它不仅推行于当事,而且在汉至清两千年间行之久远。经学兴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的推行,使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原来并不专属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也一变为儒家独奉的经典,并被正式尊为“五经”。到了东汉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合成“七经”。汉武帝在中央立“五经”博士,并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天下学士多靡然风从,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就成了两门专门学问。这就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一一“经学”。12、 唐代文化和宋代文化有那些不同之处。唐宋文化有内在的联系,但从整体上来看唐宋文化又属于不同的类型:唐文化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表现出一种明朗、高亢的开放型文化特色。宋文化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表现出一种内省、精致的内敛型文化特色。唐宋文化的不同特色,我们可以从他们各自的文化门类中体味出来:1、 唐诗无体不备,无不入诗;宋诗讲求哲理,以理入诗。2、 唐代三教并行,各种哲学宗教都有市场。宋代哲学却是程朱理学的天下。3、 唐代宫廷建筑强调群体的开放宏伟、气势雄壮,宋代宫廷建筑追求一种封闭自足、自成一统的意蕴。13、 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一、 古代官制的特点文官制度的实施中国地广人众,主要靠文官体系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和对民众的治理,文官体系在历史上曾经担任了重要角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依靠文官执行政务已是各国的普遍现象。及至秦朝,文官制度已基本完备。汉朝以降,随着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实施,使各地受过教育的文士经推荐或考核进入各级政府。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儒者出身的文官始终是官僚队伍的主体。文官政治有利于国家和政体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以对帝王的绝对崇拜和无条件服从为依归,它是中国古代官制的基础与内核。也是古代官制嬗递演变的直接动因。首先,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制,其显着特征之一就是君主独揽最高权力。其次,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制的又一特征是君尊臣卑,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奴关系。二、 官僚的政治人格君尊臣卑的政治背景,模塑出传统官僚的复杂人格。首先,是强烈的参政意识与企盼知遇意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其主流是以经世致用、兴邦治国为己任。在实践上努力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其次,是自觉的忠君意识。由于君主独尊,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只有得到皇帝青睐,才有可能实现自我价值。再次,是主奴意识。官僚体系中,往往是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使,下级对上级曲意逢迎,奴性十足。这种一级驾驭一级的政治格局,塑造出传统官僚主子与奴才兼具的人格。诚然,权威与服从对维护人类社会的秩序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古代官僚组织中的权威与服从,既未经民主程序的认定,又模糊了权利的界限,导致权威者和服从者的关系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官僚的政治人格。14、 私学的办学特色与贡献。私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民间的主要办学形式,其贡献和特色约略有三个:第一,私学是官方办学力量的补充,在普及平民教育、开发民智方面有其历史功绩。第二,办学层次较高的私学,其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独立性。私学授课较自由,可开展学术争鸣,教学不限于儒家经学,教学内容较为灵活。第三,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受业,以接受符合个性需求的教育。15、 科举制度的正负面影响。科举制度实行面向社会公开考试,考试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法定性。国家通过科举考试,能够较广泛地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人才,使古代中国的文官体制得到人才资源的保证。科举制度对于文人士子的人生道路具有影响深远的导向功能。攻读——考试一一做官,成为他们既定的人生轨迹,这有助于在整体上提高候补官员的人文素质。科举制度把考试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带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由国家命题的考试,对学校、社会、家庭乃至儿童教育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从而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科举制度对文学创作也有间接影响。1、 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某种因果联系。2、 宋代科举由唐代的重诗赋转向偏重义理的阐发,对于文风的新变具有积极的影响。3、 明清,科举考试重八股文、试帖诗,文人极尽模仿遵从之能事,以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形式趋于衰微,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则空前繁荣,逐渐占据文坛的主导地位,从中可见科举考试对文学创作的间接影响。三、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一) 思想的同化和僵化从试卷本身看,科举考试的内容限于经学、文学、史学等学科,而与国计民生以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关联的科技文化则遭排拒。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为了能够科举入仕,在研习儒家经学方面投入了毕生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只是作为业余爱好或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及至明清,科举考试已趋僵化,考试重时文(八股)、试帖和小楷。尤其是八股文的盛行。严重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二) 主体意识的丧失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为王权服务的制度。作为科举求仕者,他们或注重功业,或贪图利禄,目的虽然有别,但实现目标的路径则是相同的,因此他们都有着企盼知遇的心态,这极易使他们养成依附于王权政治的人格。在极端专制的明清时代,科举考试作为文化高压政策的组成部分,对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思维束缚更严。应试者在程朱理学的中,主体意识丧失殆尽,成为善于考试却丧失独立思考的驯服工具。16、 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道教兴起于东汉,基本格局则完成于魏晋南北朝,明确以“神仙”作为它的终级关怀,这一历史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一)东汉时期。河北巨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其主要宗教活动是依托神道,为人用符水治病,宣传教义,因此深得人心。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的传播也湮没无闻。东汉顺帝时的张道陵在巴蜀创立了道派,称为“五斗米道”,张道陵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魏晋以后该教继续发展教徒。(二)魏晋时期。道教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民间的影响不断增强,信徒不断增加。王羲之、顾恺之都曾信奉五斗米道。及至南北朝信奉道教一时成为名士风尚。东晋时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葛洪把神仙道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建立了一整套崇道成仙的完整理论,奠定了官方道教的理论基础。北魏时期,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他的改革使天师道这一民间宗教组织成为符合封建统治者需要的工具,北天师道在北方得到了官方的认同。南朝刘宋时期,庐山道士陆修静创立“南天师道”陶弘景,梁朝茅山道士,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南北朝时期南方道教的重要人物。陶弘景将儒道互补的处世观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身处山中却参与朝政,出世与入世矛盾统一。成为融通调和儒、佛、道三家的先驱。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人士吸收了儒、佛诸家经义,编修了很多道书,规范了教义、教规和神学体系,从而增强了在理论上与儒、佛抗衡的能力。道教的主流从民间逐步向上层发展,从区域宗教扩大到全国性的正统宗教。(三)隋唐及宋道教的兴盛隋唐两代有许多皇帝相信道教。唐朝统治者尊老子为“圣祖”,所以唐代皇帝及亲眷多信道教,许多文人士大夫与道教关系密切。宋代道教在真宗和徽宗时最为兴盛,大建宫观。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道教学者,如唐代的孙思邈,北宋时的张伯端等。他们的著述不仅丰富了道教理论,而且促进了医学、药物学及哲学等的发展。(四)宋元以后,道教逐渐衰微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同道教的上清、净明、灵宝各派并行于世,并逐渐合流,到元代正式合并为“正一道”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了以道为主、兼容儒释的“全真道”全真道至元代丘处机时达到全盛时期。在中原文化受到威胁和破坏之时,全真道糅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对延续中原文化和沟通各民族交流起了积极作用。这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清代日渐衰落。17、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小说从六朝到宋明,许多作品都受道教的影响。道教的流行直接促进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的繁荣,其中著名的比如宝的《搜神记》等。它对唐传奇、明清神魔小说影响很大。诗歌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有不少表现神仙、道士的作品,如楚辞中的《远游》。魏晋南北朝时,游仙诗的创作蔚然成风。唐代因为历代君主尊崇道教,所以神仙道教色彩浓厚的作品更多。戏曲道教对古代戏剧的影响也很大。元杂剧分十二科,第一科就是“神仙道化”另外,古代民间的许多剧种,象“八仙”戏等在民间都广泛流传。道教对中国古代的绘画、音乐也有一定的影响。18、 两宋士大夫文化特征。(一)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宋词优雅: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造境空灵,寄托惆怅,极为细腻、精致。尽管宋词还有别一番风貌的歌唱一一豪放词,但词坛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的,集中反映了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不大相同的心境和意绪。(二) 宋诗深沉,充满哲理性的思虑。诗风趋于雕饰和精致,侧重于表现理念。诗更多的表现士大夫的慨叹国耻国难和爱国忧国的民族气节。(三) 宋画精致:两宋绘画富于潇洒高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四) 宋文阴柔:两宋古文舒徐和缓,阴柔澄定。(五) 饮茶、瓷器、服饰等也无不透露出雅致清秀的气韵。两宋的士大夫文化表现出的精致、内趋风格,也体现在两宋时期的私人园林建构上,如苏州的网师园、沧浪亭,无不体现出精致细腻,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幽静、深邃、恬静之感。与唐代的瑰丽多彩的华清池感觉有很大不同。19、 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及其文化意义。1.元蒙统治时期,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践踏,科举考试停止了八十多年,元代文人仕途堵塞,一些知识分子苦闷彷徨去做隐士,绝大多数文士则沉沦下层。元代知识分子中一些“门第卑微,职位不振”的文人,与盛行勾栏间的杂剧产生亲缘关系,投身于杂剧的创作,用杂剧来表达心中的悲愤、苦闷与抗争,使元代杂剧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2•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内,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200人,见于记载的剧目有700多种,至今流传的剧本仍有200多种。最着名的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另外还有王实甫等等。(二)元杂剧的文化意义谴责黑暗,传递内心的悲愤、苦闷与抗争。如,《窦娥冤》以充满希望的热情,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如,《西厢记》高呼出向正统文化观念挑战的宣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20、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其中国化的特征。(一) 佛教的东传:佛教于两汉之际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汉明帝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求法,同年他们同两位印度的僧人回到洛阳,带回了佛经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并且在洛阳城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一一白马寺。至此,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二) 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汉代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中国人用传统的宗教观念去理解和接受佛教,结果把佛教变成了神仙方术的一种。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进一步流传,佛经的翻译日渐增多,逐渐形成了安译和支译两大系统。魏晋时期。佛教学者往往用玄学的观点去理解和阐释《般若经》的思想,玄学与佛教合流,形成了“六家七宗”。3•南北朝佛教。南北朝时期弘扬佛性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慧远、梁武帝和竺道生。慧远和梁武帝的佛性学说,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或“神不灭”的思想基础上的。这些僧人将佛教的世界观和修行理论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习俗相结合,提出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学理论,使佛教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此时出现了许多佛教宗派,这些宗派,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教义、教规以及传法世系。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八个佛教宗派,分别是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和禅宗。佛教自汉代至清代。一直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前进,并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中国迅速壮大。甚至现在,佛教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保护,藏传佛教西藏喇嘛教尤其受重视,班禅受封即是例证。当今中国重视佛教,设有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协会。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宗教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佛教的中国化特征:1.宣扬“四大皆空”,这与魏晋时期玄学无的思想有关联。宣扬“神不灭”,这是受了道家精神绝对自由的影响。宣扬“人皆可以成佛”,这是受了儒家“人皆可以为舜尧”的影响。主张“不以暴力抗恶”,这也是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的结果。21、 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一、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所谓“因材施教”即根据教学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使学生各尽其才。启发诱导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形式。比如孔子在教学中对能够对“闻一知二”“闻一知十”的学生大加赞扬,认为他们有独立钻研,自求自得的精神。二、 学思并重,温故知新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中两个决定性环节。孔子提出了学思并重的思想,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温故与知新的关系上,古代教育家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识。《论语》第一句话便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三、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孔子善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学习。后代的教育家普遍认识到,知识的累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博返约是强调教学中正确处理广博与专精的关系。孔子非常重视博学,又强调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四、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就是长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要善于补救学生的缺点。教师只有了解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