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诊断困惑课件_第1页
IFI诊断困惑课件_第2页
IFI诊断困惑课件_第3页
IFI诊断困惑课件_第4页
IFI诊断困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困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2科赵芝焕

入院天数发热390C,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采集血、尿和痰标本。血、尿培养阴性,痰培养发现酵母菌。更换中央静脉插管,仍发热,氟康唑治疗。血压过低,对升压药无反应而死亡。尸检结果证实血液、肝、肾和脾分离出光滑念珠菌。中心静脉插管,因消化道损伤而行胃肠外营养。患者西班牙裔女性,39岁,因车祸引起严重外伤入外科ICU。一个临床病例带给我们的思考AmJMed.2012Jan;125(1Suppl):S14-24.诊断延迟。血、尿、痰标本在送检4天后才出现培养结果,并且也未对酵母菌作诊断分型,从而导致治疗延迟,抗真菌药物选择失误。诊断方法敏感度不高。第14天检查结果血、尿培养阴性,而尸检发现血、肾组织均有光滑念珠菌的感染。光滑念珠菌血症进展迅速。该名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就1周的时间。

诊断延迟和敏感性不高是IFI诊断面临的巨大挑战!一个临床病例带给我们的思考曲霉菌病诊断面临的挑战目前曲霉菌病诊断主要基于患者高危因素(免疫状态),临床表现/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微生物学证据综合考虑。X线表现无特异性且滞后,不适合早期诊断。胸部CT典型早期表现如“晕轮征”,非粒缺患者较粒缺患者少见。曲霉病患者往往有血小板减少倾向,组织活检受限。即使做组织病检,区分曲霉菌和其他丝状真菌也很困难。BAL,痰等分泌物培养敏感性不高,且曲霉菌属生长缓慢,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得到阳性培养结果。阳性培养结果要注意与定植区分。InfectDisClinNorthAm.2006;20:545-561BrJHaematol.2007;139:519-531.内容临床特征影像学可替代性标志物侵袭性真菌病预测方法临床特征:症状发热

·广谱抗菌素应用过程中体温正常或下降后又升高;

·广谱抗菌素的应用加重了患者毒血症状;

·广谱抗菌素的应用不能有效控制的毒血症状。临床特征:症状出血

咯血,可伴哮喘样发作;血尿,尿浑浊,多泡沫,存放后表面有膜状物;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引流管内出血。腹泻内眼炎占念珠菌血症的9%~15%临床特征小结: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常为混合性感染,且易被细菌感染混淆;继发性真菌感染常被基础疾病和治疗药物所掩盖;病原体通常为体内常居菌,口咽部、痰、小便、大便内培养到的病原体很难被确定为致病菌还是定植菌。无特异性诊断指标;早期经验性治疗的节点较难把握。困惑: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IFI?

CT是诊断免疫缺陷患者早期肺炎的重要工具。IFI最重要的CT表现是晕轮征。Halosign是否对IFI具有特异性?缺乏halosign是否可以排除IFI?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52(9):1144–1155影像学Halosign与多种肺部疾病相关联,包括感染疾病和非感染疾病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52(9):1144–1155晕轮征出现几率会随患者骨髓抑制的程度而改变,但大多数研究者都证实在免疫缺陷的IPA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晕轮征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相对于免疫抑制但尚未骨髓抑制的肺部感染者,晕轮征似乎对中性白细胞缺乏、持续发热对广谱抗生素无效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52(9):1144–1155晕轮征与患者免疫状态IPA患者早期出现晕轮征的几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几率降低。Caillot考察了25例粒缺、恶性血液病及IPA患者的肺CT:晕轮征在第0、3、7及14天出现的几率分别是96%、68%、22%和19%。另一项40例的研究表明:晕轮征在第1、4、8、

和16天的发生几率分别是88%,、63%、37%和18%。故,晕轮征在早期诊断IPA时出现的狭窄时间窗决定了高危患者早期、系统性CT诊断的重要性。

对具有晕轮征的早期IPA患者采用系统的抗真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52(9):1144–1155晕轮征的时效性空气新月征是IPA后期的诊断指标。在中性白细胞浸入及中性白细胞缺乏症消除之后,由坏死的肺从相邻的肺实质撤离形成空气新月征。在感染起始的第3、7和14天,空气新月征的发生率为8%、28%和63%,非特异性结节影发生率为31%、50%和18%。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52(9):1144–1155空气新月征多出现在IPA后期内容临床特征影像学可替代性标志物侵袭性真菌病预测方法可替代性标志物非培养诊断方法,更快,敏感性更高。为各级抗真菌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预防治疗患者人群无临床表现但具备高危因素,非培养诊断方法可在真菌早期侵入组织时检测出来,提高预防治疗的精确性。日本东京大学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当肝移植患者β-葡聚糖>40pg/ml时,实施抢先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对于经验性治疗,标志物可用来监测治疗效果,完善治疗方案。AmJMed.2012Jan;125(1Suppl):S14-24.G实验原理:β-葡聚糖存在于大多数真菌(毛霉,隐球菌除外)细胞膜中,但在哺乳动物、细菌或病毒中无表达。试剂盒:Fungitec-G(日本),界值为20pg/mL;Glucatell(美国),界值为60pg/mL或80pg/mL;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界值为20pg/mL或50pg/mL;国内G试验参考值及建议:健康人<10pg/ml;可疑感染10~20pg/ml;深部真菌感染>20pg/mlG试验临床应用建议:明确诊断(抗真菌药物治疗前)治疗效果监测(抗真菌药物治疗后)连续2次采血进行G试验,高危患者建议每周监测1-2次2次或2次以上阳性可降低假阳性率G试验局限性—假阳性操作者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无热源的实验器材)使用纤维素膜进行血透、腹膜透析;标本或患者暴露于纱布或其他含有葡聚糖的材料(例如:外科手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液制品;某些细菌败血症患者(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标本溶血;使用多糖类抗癌药物、放化疗造成的粘膜损伤导致食物中的葡聚糖或定植的念珠菌经胃肠道进入血液等也可能造成假阳性,抗肿瘤多糖(香菇多糖);服用多粘菌素B,厄他培能,头孢噻肟,吡肟,优力欣,磺胺也会不同程度引起假阳性。AmJMed.2012Jan;125(1Suppl):S14-24.检索时间:1991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文献:共纳入文献36篇(英文33篇,中文3篇,其中前瞻性研究25篇(69%),4959例患者,总体研究人群的IA平均患病率为11%(532/4959)。纳入标准:(EORTc/MSG)相关标准亚组分析包括临界值、年龄、阳性标准定义、疾病谱、患病率及临床治疗策略等。合并各亚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进行荟萃分析。ChinJTubercRespirDis,2010,33:758-765GM实验不同临界值诊断效力结果显示,随着临界值增高,GM试验的敏感度下降,而特异度升高,组间敏感度(F=1.05,P>0.05)、特异度(F=1.28,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不同临值下,检测血清曲霉GM抗原对IA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力。ChinJTubercRespirDis,2010,33:758-765不考虑检测临界值时阳性标准定义亚组分析ChinJTubercRespirDis,2010,33:758-765影响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结果的因素:1.假阳性已接受某种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的患者;某些霉菌的细胞壁中存在类似GM的结构,如青霉属、红色毛癣菌、支孢霉属和地丝菌属等,可与曲霉GM发生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肠道中定植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不被高温破坏的可溶性GM可以在食物中检测出来,阳性率达79%,可能通过受损的肠道粘膜进入血液中,如奶、大米、高蛋白营养物质等,故在一些服用了大量高营养物质老年患者中假阳性率偏高;使用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香菇多糖等;系统使用环磷酰胺的潜在影响等;血液透析;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影响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结果的因素2.假阴性抗真菌药通过抑制菌丝生长从而减少GM的分泌;GM检测的敏感度在局限性感染比侵袭性感染低;低真菌负荷量;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粒细胞通过甘露糖结合受体清除GM);高抗体滴度以及过性的抗原血症有关。GM检测肺泡灌洗液用于早期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

一项关于肺泡灌洗液GM检测用于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的研究目的:评价肺泡灌洗液的GM检测作为早期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工具的作用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检测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88%和87%缺陷:无法确定是定植还是感染

MeerssemanWetal.AmJRespirCritCareMed.2008;177:27-34.联合应用检测方法

可提高IF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高危的血液科患者中,G试验和GM试验都能用于IA的检测,如果联合G和GM试验,则能更有效地排除假阳性11PazosC,PontónJ,DelPalacioA.JClinMicrobiol.2005Jan;43(1):299-3052.HopeWW,WalshTJ,DenningDW.LancetInfectDis.2005;5(10):609–22.对于易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GM试验和PCR可作为真菌感染筛选试验2联合组织培养和CT检查可提高诊断曲霉菌感染的敏感率和特异性2

甘露聚糖抗体/抗原:念珠菌病诊断甘露聚糖是念珠菌细胞壁具有高免疫原性的成分。念珠菌感染时,抗原和抗体都会升高。甘露聚糖抗原和抗体是目前唯一有念珠菌病诊断价值的抗原抗体标记物。缺点:免疫抑制患者通常产生较低的抗体滴度—假阴性,念珠菌定植抗体滴度升高—假阳性。结合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可提高诊断敏感度(83%)和特异度(86%)。Mycoses.2002;45:455-460.CritRevMicrobiol.2011;37:277-312.PCR尚未标准化,不同引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同。目前FDA尚未批准基于核酸的诊断技术。

从上表可以看出:灵敏度/特异度有差异;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存在;缺少标准化的试剂和控制措施;PCR检测结果阳性仍不能确诊真菌感染。

新生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多克隆IgG抗体检测隐球菌荚膜抗原;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2%、100%;涂片墨汁染色法检出隐球菌的阳性率为65%。假阴性:前带效应,解决方法为稀释2.假阳性:与类风湿因子、丝孢酵母菌、DF-1菌感染血清等存在交叉反应,解决方法为采用单抗、标本前处理。可替代标志物小结操作方便,患者依从性好G+GM有较好的价值困惑:假阳假阴的影响因素多,如何才能排除?在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并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研究组中,GM试验诊断IA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此人群是IA的高发人群,怎么判断?每周两次检测的可行性?如何保证样本从床旁到检测的时效性?怎样区分结果阳性的定植、污染与致病?ChinJTubercRespirDis,October2010,Vol.33,No,10内容临床特征影像学可替代性标志物侵袭性真菌病预测方法侵袭性念珠菌感染预测方法(基于危险因素分析)定植指数念珠菌评分光滑念珠菌血症评分模型在1994年,Pittet等已经在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中评估了外科危重患者的念珠菌定植程度并提出了“定植指数”这个概念。

定植指数=身体不同部位的念珠菌定植数/身体不同部位的念珠菌标本培养数阈值=0.5(阳性预测值=66%,阴性预测值=100%)定植指数能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的6天前(平均天数)被检出。

帮助临床医生尽早开始抗真菌经验性治疗PittetD,AnnSurg1994;220;751-758EggimannP,CurrOpinCritCare2010,16;465-469局限性:虽然目前为止,至少有9项研究提示了它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念珠菌定植指数还没有被一项大型的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证实。标本培养相关费用显著升高。念珠菌评分(CandidaScore)

---EPCAN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年龄>18岁,入住ICU≥7天来自73个内、外科ICU的1699名患者每周培养(气道分泌物、咽、胃肠道、尿)883(53%)定植97(6%)感染敏感性=81%特异性=74%评分>2.5分的患者,HR=7.75确诊念珠菌感染的可能性是≤2.5分患者的7.75倍Leonetal.CritCareMed2006;34:730–737积分>2.5的患者能够在早期应用抗真菌药物中获益前瞻性、多中心队列观察研究:“念珠菌评分”用于重症患者的评价目标:确定“念珠菌评分”与严重脓毒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IC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于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5个ICU进行结果:N=94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率Score2=440%Socre3=290%Socre4=1717.6%(n=3)Socre5=450%(n=2)“念珠菌评分”的升高与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之间有明确的联系(p<0.0001)局限性:入组人数少,部分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很难获得分泌物培养数据。AnnIntensiveCare.2011Nov30;1(1):50.光滑念珠菌血症多变量的评分模型对Rochester两家医院的1998至2006年的246名ICU的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此评分系统可帮助早期区分光滑念珠菌血症的患者,对药物选择有指导意义。局限性:此评分系统局限于非粒缺,院内获得性菌血症患者,且不能区分克柔菌血症。Mycoses.2011Jul21.doi:10.1111/j.1439-0507.2011.02069.x.[Epubaheadofprint]侵袭性曲霉病危险因素

Meersseman.CID.2007;45(2):205-2162005,Bouz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