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_第1页
大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_第2页
大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_第3页
大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_第4页
大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03SS08021)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居民体育行为研究PAGEPAGE162项目负责人:汤国杰承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03SS08021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居民体育行为研究以杭、宁、温三城市为例(研究成果简介)项目负责人:汤国杰(杭州师范大学)承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完成时间:2009年9月30日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负责人:汤国杰(杭州师范大学)项目组成员:陈冀杭(杭州师范大学)虞力宏(浙江大学)高可清(杭州师范大学)蒋伟浩(杭州师范大学)郑永华(杭州师范大学)陈丽霞(杭州师范大学)目录第一章导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1)第二节本研究的核心概念(3)第三节本研究论域及研究思路(8)第四节研究方法(10)第五节本研究创新之处(18)第六节本研究的框架(19)社会分层研究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实践(21)社会分层研究概况(21)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21)西方社会分层研究的发展趋势从冲突到融合(31)社会分层研究的中国实践(32)大众体育行为研究演进(35)大众体育行为研究的历程(35)体育行为理论的发展(39)大众体育行为研究的中国实践(48)大众体育行为研究的展望(50)社会分层与城市居民体育行为关系的理论构架(52)体育中的社会分层(52)社会分层中的体育(53)社会分层与城市居民体育行为关系的理论构建(55)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体育人口(60)城市社会体育人口的阶层结构特征(60)城市各阶层社会体育人口活动特征(61)城市各阶层社会体育人口活动的主观动因(65)城市各阶层社会体育人口活动的客观动因(80)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93)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基本特征(93)不同阶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影响要素的基本特征(106)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因素(119)本研究结论与对策性启示(136)研究结论(136)第二节对策性启示(138)第三节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139)主要参考文献(140)附件一体育行为指标专家问卷(146)附件二体育行为状况调查问卷(148)第一章导论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从中国社会演进的轨迹看,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着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艰难历程。国内学者把这个过度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1840年开始的启动期、1949年以后的慢速时期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时期吕树庭.社会结构分层视野下的体育大众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第三次转变时期除了具有社会转型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中国自身的特殊性,即伴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财产层的分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中国的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分层结构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贫富分化更为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更高,分化的形势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局面开始严峻;阶层结构出现了定型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1)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形成,市场改革初期,各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比较频繁,阶层之间的界限也仍然不很清晰,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以来,阶层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显;(2)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也逐渐形成,社会各个阶层都开始形成一些作为本阶层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文化模式;(3)阶层内部的认同得到强化,阶层之间流动率的下降与阶层内部互动的加强几乎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富有阶层的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组织,贫穷阶层只能依靠社会保障制度。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3-29. 对此,经济学界、社会学界、教育学界早已注意到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些学者基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思吕树庭.社会结构分层视野下的体育大众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3-29. 二、研究意义从社会阶层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居民体育行为不仅有深刻的理论、学术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本研究的理论和学术意义1.为大众体育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必然带来大众体育的不断分化,而大众体育发展动力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不能采取简单的权力干涉,而是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的、关照社会各阶层体育需要的整合发展模式。这种现实需要必然要求理论做出回应。通过分析大众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不仅静态上可以明了社会分层结构对大众体育的影响,确定体育分化与社会分层的对应关系,勾勒大众体育的分化结构,而且动态上可以预测随着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大众体育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为整合发展模式的有效实施奠定理论上的基础。2.为大众体育的和谐社会的作用提供理论参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多种积极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在大众体育社会逐步培育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体育的社会和谐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从社会不平等的角度奠定体育的社会和谐功能的理论基础。3.为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整合发展搭建理论平台对于体育社会科学的各分支学科来说,分析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奠定各学科相关研究的现实基础。其次,通过全面分析体育分化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而形成的体育社会分层理论具有综合性、包涵性,能够形成多种研究范式,为体育社会科学的各分支学科提供丰富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生成与发展。(二)研究实践的意义(1)能更加客观地评估城市体育大众化的程度,为“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促进体育大众化。(2)通过对各阶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探索,有利于了解城市居民体育需求的阶层化特征,这对于体育产业生产部门设计体育产品、组织生产、确定生产目标,制定有效的营销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一、大众体育及其相关概念(一)体育大众化融人口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和体育学于一体的体育大众化这一名词经常在政府报告、学术文献、新闻传媒等载体出现,不可否定,对于大多数的读者来说不会顾及这一名词的准确含义。然而作为从事体育研究者来说,有必要和义务用科学认识的轨迹和方法对其进行探究,因为体育大众化概念的界定是规定大众体育研究的应答域,构建各类研究命题及其逻辑关系、确定论证过程中技术路线和方法的前提。欲要正确理解体育大众化,就必须先明确“大众化”这一概念,关于大众化的理解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大众化是人口学的概念,即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的变化过程。第二,大众化是历史学的概念,即起自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第三,大众化隶属于人类社会文化层面的事件。第四,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流迁或简单聚集的过程,也不单单是大众群体的物质和生产关系的变迁,而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一个人类精神的演进过程①吕树庭.社会结构分层视野下的体育大众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舒国滢.大众化与法制化:一个文化-哲学的解释[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3):3.。第五,大众化趋向平实、实利以及人的地位、身份、待遇、尊严、知识水平、消费等的“平均状态”和类型化。“大众化属于普遍化社会阶层现象。大众身份应该属于公民与消费者范畴。它代表了最普通意义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相对于阶级化与革命化而言,大众化是强调了一种非意识形态的公民身份、一种与市场化选择、消费选择相联系的个人身份,一个社会流行中时尚者的身份,这些身份都代表了新的阶层文化,大众文化的合理性是和这种阶层文化相联系的。”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6,185.当我们在理解体育大众化概念时,必须融合人口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和体育学等有关理论对其进行剖析:第一,体育大众化是体育活动参与的人口数有少数向多数变化过程。早期体育仅仅是少数人(统治阶级)特有的,体育活动人数稀少。第二,体育大众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现象,它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在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并伴随着文化大众化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大众化现象的出现,意味着社会的经济———阶级结构的变化。大工业的规模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私有制关系)的生长,使社会财富在高度聚集的同时又相对地分流于社会大众。财富的相对社会化,在主要方面改变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贵族、平民、地主、农奴二元对立的简单阶级(阶层)关系,淡化了区分阶级层别的身份和地位标志。反过来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等级社会的政治权威(王权、贵族特权)的‘神圣性’,为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创造了条件①吕树庭.社会结构分层视野下的体育大众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舒国滢.大众化与法制化:一个文化-哲学的解释[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3):3.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6,185.舒国滢.大众化与法制化:一个文化-哲学的解释[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3):3.(二)大众体育大众体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大众体育指相对于精英体育而言,即竞技体育;狭义的大众体育是对应于社会体育,除学校体育、军事体育之外的群众体育,指社会大众在业余的时间里参与的体育活动。本研究大众体育是指狭义角度上的大众体育,“大众”一词特指城市居民(不包括学生、军人和离退休居民),它的活动对象是指除了学校、军事外的所有大众体育活动。(三)城市居民本研究城市居民特指杭州、宁波、温州三城市具有常住户籍的居民,考虑到本课题是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分层,年龄在在22~60岁之间,不包括学生和离退休群体,(四)体育行为体育行为可分为广义体育行为和狭义体育行为,广义体育行为是泛指人与体育发生联系时所表现出的总特征,学者刘一民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即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出发可以将体育行为分为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隐性体育行为主要指体育需要、体育价值、体育态度等;显性体育行为主要包括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方式、体育消费、体育信息的获取等。狭义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内动因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有目的、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躯体运动。本研究的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内因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余暇时间、采用体育手段和方法,为谋求身心健康或达到其他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身体锻炼活动。它包括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隐性体育行为有体育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感三个要素构成;显性体育行为有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活动空间、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参与方式四个要素构成,上述的七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统一于体育行为整体之中。(五)体育人口体育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以增进身心健康或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以身体活动为共同标志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2.它评价一个国家大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并能综合地反映大众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我国关于体育人口的操作性定义是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在3次以上(含3次);每次身体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3-64.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3-64.二、社会分层及相关概念(一)社会分层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阶层化现象,也就是说社会结构分层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首先要明确社会分层的基本概念。社会学中的“分层”概念是从地质学中引用而来的,在地质学中的分层称之为“stratiy”,特指地壳的层层沉积现象。社会分层在西方国家喻为“socialstratification”,其意是采用地壳中的分层现象来解析人类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分化现象。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分层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社会分层这一名词在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含义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但从本质看关于社会分层的界定取向一致性,有学者Stephen.K1.Sanderson指出,社会分层是指一个社会中存在着拥有不平等财富和权力的群体。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认为社会分层是指一种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美]戴维·波普.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p238-277.确定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维度: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和声望(社会地位)。学者(刘祖云,2002)认为,对社会分层可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是视其为客观过程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和过程;二是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学者李强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团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美]戴维·波普.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p238-277.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12-214.由此可知,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是指一个社会内部个人或群体所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少被为不同的层级。本研究的“社会分层”概念界定是借鉴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的观点,即社会分层是指一种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确定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维度: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和声望(社会地位)。(二)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关于等级、阶级和阶层这些名词在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含义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将“阶级”等同于身份等级,“阶级”既指官位的等级、也指社会伦理制度“礼”规定的等级秩序。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7.如“大夫、士和民”等。在西方社会各个发展时期,社会等级也是普遍存在着。与此同时,人们将社会历史变迁主要归因于政治的变动,到了近代法国和英国史学家们提出了阶级矛盾促进社会流动从而推动社会前进,在这时期的阶级和等级概念是基于“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解。随后马克思在充分认识社会经济状况的条件下,从经济学视野下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去审视人们在社会中的身份等级,他认为整个社会分裂成为两大敌对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里的等级即阶级,也就说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含义。而韦伯从物质资料的分配环节着眼去分析社会结构提出了多元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大革命”中公民的等级、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含义被扭曲,将阶级理解为“定身份”。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等级”“阶级”或“阶层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7.(三)社会阶层分化社会阶层分化是指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变化,原有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成员在阶层中的移动现象,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移动,前者指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间的纵向移动,实质指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后者指社会成员从既有的阶层分化出来,进入与其不同的阶层或重新组合成新的阶层。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3-29.社会阶层分化的实质是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平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不平等地占有那些在社会中有价值的事物,例如,财产、收入、声望、教育机会、职业地位等。国外对阶层分化研究较深入,也较宽泛,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考察。赫伯特·斯宾塞等认为阶层分化是社会变革,尤其是进化性社会变革的一个概念。帕森斯认为分化代表一个过程,即通过这个过程、体系或体系各个因素将被分成至少两个新的因素,并单独履行单个或至少是独特的多种功能。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塞缪尔·亨廷顿则用政治发展的眼光,把社会分化看成是政治发展的一个变量认为分化是政治组织机构和角色的日趋分化和专业化。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3-29.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本研究论域及研究思路一、研究论域(一)研究问题的确定社会分层与体育之间关系的研究通常有二种进路,第一种进路是体育中的社会分层;另一种社会分层中的体育。前一种是根据体育中的客观现象透视人类社会阶层分化,进而揭示体育在社会流动中作用,这类研究进路主要是讨论竞技体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第二种研究进路主要是揭示不同社会阶层间的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和参与模式。本研究的论域属于第二种研究进路,研究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分层与体育人口;社会分层与体育行为。在社会分层与体育人口关系问题上主要回答三个问题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体育人口的阶层结构特征,第二个问题是回答不同阶层体育人口活动特征及其在阶层维度上的变动趋势,第三个问题是各个阶层体育人口活动主客观动因。在社会分层与体育行为关系问题上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各个阶层体育行为基本特征及其在阶层维度上变动趋势,第二个问题是各个阶层体育行为心理特征及其在阶层维度上变动趋势,第三个问题是各阶层体育行为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二)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以杭州、宁波、温州三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分层,本研究不包括学生和离退休群体,年龄在在22~60岁之间。二、研究思路体育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现象,体育大众化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因而大众体育是离不开社会而孤立地向前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首先提出了“社会阶层分化与大众体育行为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命题,其中包含两个假设命题:社会阶层分化与体育人口之间存在着关联性;社会阶层分化与体育行为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在考察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人口和体育行为时,不可能脱离对三城市社会各阶层结构情况分析,为此,本研究以陆学艺关于“当代中国十大阶层与五种社会经济序位”的理论框架,在操作上依据李强关于“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采用问卷调查与面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所调查的对象进行分类(社会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低层)。在考察各阶层体育人口的结构及其活动特征时,则从每周活动次数、每次活动时间、活动强度、主要运动项目、人际环境、空间环境、时间段等7个维度,采用问卷调查(分层抽样)和面访调查等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在考察城市各阶层社会体育人口活动的主客观动因时,则从强身键体、娱乐消遣、运动不足、修身养性、人际交流、健美、家人交流、提高能力、陪伴子女、多年习惯、体软多病等12个维度和学校培养、传媒影响、单位影响、体育图书、家庭影响、朋友影响、名人影响和不明原因等8个维度入手。采用采用问卷调查(分层抽样)和面访调查等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在考察各阶层居民体育行为的特征时,则从体育行为的时间、空间、组织形式和活动项目四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分层抽样)和面访调查等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第四,在考察各阶层居民体育行为特征形成原因时,则依托“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即人的行为取决于行为意向、行为意向是由个人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所体验到的主观控制感共同决定的;主观控制不仅决定行为意向,而且对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构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专家访问和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然后进行问卷调查原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中的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揭示杭州、宁波、温州三城市五种社会阶层序位居民体育行为影响因素。李强的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李强的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研究对象所属社会等级序位的确定问卷调查与访谈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1五种社会等级序位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1五种社会等级序位居民的人口结构及活动特征2五种社会等级序位居民的体育行为特征仇军的体育人口测度标准Dzewaltowski的身体锻炼行为情况调查问卷Dzewaltowski的身体锻炼行为情况调查问卷1体育人口的研究文献(仇军)2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11体育人口的研究文献(仇军)2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1五种社会等级序位居民的体育人口活动主客观动因2五种社会等级序位居民的体育行为相关因素分析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图1-1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四节研究方法本课题以实证主义研究为视角并辅之于定性分析方法,具体来说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个人方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了社会分层、社会阶层的定义、社会分层相关理论的发展阶段和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对国内外大众体育、体育人口、体育行为研究的梳理;国内外有关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关系问题的已有研究。在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确定编制调查问卷,并通过德尔斐法法验证其问卷的效度,通过重测和半分法。最后,应用数理统计法分析调查结果,回答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一、文献资料研究法在本文的选题和研究过程中,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统计数据库、查阅了国内外关于社会分层和大众体育体育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近百篇,并通过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和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国内关于大众体育、组织行为学、人类文化学、社会结构分层等方面有关著作。在此基础上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并根据本研究的特定指向性对所阅读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类,进而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选择本研究的社会分层划分标准和所依托的理论。(一)社会分层划分标准社会分层的本质是资源占有类型和资源占有的多少,因此,从广义上来说资源占有类型和资源占有的多少应该是划分社会分层的标准,但由于“资源”的内容很广泛,而且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各种资源类型的重要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会产生各种划分社会分层的标准。1.西方国家关于社会分层划分的若干标准在西方国家有两种典型的社会分层研究范式,一种是以伦斯基为代表的“激进主义”,另一种是保守主义。激进主义者的社会分层标准的逻辑起点是现有的分配制度基本上是不合理的,常常是采用性质上区分的方法,而保守主义者的社会分层标准的逻辑起点是现有的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常常是采用数量上区分的方法。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一,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剥削与被剥削划分社会阶层。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剥削与被剥削划分社会阶层是一种冲突色彩最为浓厚的分层理论和方法,提出这一思想的首先是马克思,他揭示了社会阶层的根本属性,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社会阶层对立的实质是生产、付出与占有剩余价值、剩余劳动的问题。该理论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各个冲突群体、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还有一些分层理论的大师也持此种观点,比如传统马克思主义者美国的米尔斯(C.W.Mills)、布雷弗曼(HarryBraverman)等,以及新马克思主义大师赖特(ErikOlinWright)等。第二,按照收入划分社会分层群体。按照此种标准,低收入者构成社会下层或弱势群体,中等收入者是中间层或中产阶级,高收入者是社会上层,这种分层标准虽然理论基础并不厚实,但在研究或考察具体问题具有较好的操作性,故被人们广泛采用。第三,按照市场地位划分阶层。这一观点的首推者是韦伯,即根据人们在市场中可以得到的或交换到经济资源的能力进行划分。该划分标准比按收入划分阶层前进了一步。第四,根据职业划分社会阶层。最早以职业角度来解释社会分层的标准是社会学家涂尔干,他首先从社会分工角度阐明了社会分层的必要性,剖析了职业地位高低的原因。根据职业划分社会阶层的社会学家还有很多,比如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先驱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工业社会的发达阶段期间,评析科学家、工程师等技术人才将成为新的社会上层阶层。伦斯基认为上述以职业划分的社会阶层是“保守主义者”的一种战略,这样划分标准虽然揭示人们多层次社会差别,但没有有效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冲突色彩。第五,根据组织资源划分阶层。在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中,组织资源是重要的一元,在学术界里普遍认为韦伯是组织资源分层的先驱者。另外,达伦多夫、普兰查斯等学者也曾都尝试以组织资源作为分层标准,试图解析社会中的阶层现象。第六,按照文化资源划分阶层。这种分层标准有两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学者凡勃伦《有闲阶级论》一书中阐明了文化分层理论溯源及文化分层的一般方法与原则。另一位,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基于文化学的有关理论解析了社会分层标准的文化原理。第七,按照社会关系资源进行划分阶层。虽然中国人自古至今比较注重社会关系,并有社会关系也是生产的提法,但缺乏对这种社会关系质的系统的研究和提炼,更没有形成社会关系的理论体系,该分层标准的最早提出是反而是西方学者提出了系统的社会关系理论。从社会分层理论的演进来看,学者沃纳等人最早提出的关于按照社会关系资源的进行社会分层。第八,按社会声望进行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标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主观划分方法,这是社会声望划分法主要代表有沃纳等人,亦称沃纳学派。沃纳与伦特、米克、伊尔斯等人于1949年采用社会声望划分法,提出了六个阶层的理论,即上、中、下三个阶级各自分为两层,六个层为上上层、下上层、上中层、下中层、上下层和下下层。第九,公民权利资源的划分法。公民权利资源是西方社会学界的金典概念。社会学认为民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公民权利,即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第二,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第三,社会经济权利,包括享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权利等。民权资源分配所造成的社会分层对于中国是否有意义呢?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注重身份等级的社会,身份等级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这在共和制建立以前的时代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所谓“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J].学海,2006.4.第十,按照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标准的逻辑起点资历、教育、工龄等是影响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资历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J].学海,2006.4.2.我国关于社会分层的划分标准在我国,社会分层的标准和方法是与特定社会背景紧密地联系着,在革命战争时期,采用了具有激烈冲突含义的阶级、分层标准。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了协调社会各阶层、各阶级、各群体的利益关系以实现社会整合。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看,要求我们探索适合“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社会分层理论与方法。第一种,身份划分标准,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地位将人们划分成若干群体,即按照户籍的不同性质以及在国家劳动人事部门中不同编制,将社会成员分为工人、农民和干部三大群体。每个社会成员在若干地位特征上的差异首先体现在身份上(李璐璐、王奋强,1992)。用此方法分析现在农民工,城市市民等。第二种,利益群体划分标准,顾善杰在1992年提出这个方法,把社会利益群体作为社会结构分析的单位,是在现阶段观察和认识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工业生产者、农业生产者、商业服务业劳动者、知识分子、企业家、党政干部、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军人九个主要的利益群体。李强根据人们在改革开放中的利益得失,将我国的社会成员划分成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者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张宛丽认为我国存在新崛起的两大利益群体,一是亦工亦农群体,二是企业家群体。第三种,阶层划分标准,阶层分析方法是以职业等多种因素为依据对社会成员进行阶层划分,社会阶层特性的消失,阶层分析方法逐渐成为一种占主导性的方法。2002年社会科学院推出的中国阶层研究报告,以阶层分析方法,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成“十大阶层”。有学者将我国社会成员划分成农民、管理干部、工人、知识分子等。3.本研究社会分层划分标准本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研究员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层研究所采用的分层标准(十大阶层五种社会等级地位),即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以及李强依据上述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表1-1)。按得分情况将研究对象分成五个阶层,即18-21分为社会上层、15-17分为社会中上层、11-14分为社会中层、8-10分为社会中下层、7分以下为社会下层。本文中所涉及上层、中层、下层、中下层和下层均是根据这一划分标准所得的。表1-1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阶层分类指标项目博士研究生7硕士研究生6文化程度大学本科5大学专科(含高职)4高中、中专、中技、职高3初中毕业2小学毕业及以下15000元以上 73500~4999元62500349~9元5家庭成员月20002499~元4平均收入15001999~元3800~1499元2800元以下(不含800元)1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7中层管理人员或中级技术人员或中型私营企业主、独资经营者6一般管理人员或一般技术人员5职业办公室一般工作人员4商业、服务业技术人员3企、事业单位体力劳动工或职员2临时工、无业者1注: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本表中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依据杭州宁波温州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三城市人均收入,本次调查人均月收入中间区域定为2000~2499元。(二)体育人口测度标准的确定本研究体育人口是依据北京体育大学仇军博士对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即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2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的主观运动强度中等以上。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6.(三)体育行为理论框架的确定本研究的体育行为是依托Ajzen(1985)的计划行为理论(TPB)即人的行为取决于行为意向;行为意向是由个人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所体验到的主观控制感共同决定的;主观控制不仅决定行为意向,而且对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AjzenI1AjzenI1.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decisionprocesses,1991,50(2):179-211.二、问卷调查法(一)问卷编制本研究有两份问卷:一份是关于社会各阶层体育人口状况的调查问卷,另一份是关于社会各阶层体育行为状况的调查问卷。社会各阶层体育人口状况的调查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城市居民基本情况,依据人口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研究员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层研究所采用的分层标准,即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以及李强依据上述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第二部分是关于各阶层体育人口及其活动状况,主要包括每周活动次数、每次活动时间、活动强度、主要运动项目、人际环境、空间环境、时间段等7个维度。第三部分,城市各阶层社会体育人口活动的主客观动因,主要包含强身键体、娱乐消遣、运动不足、修身养性、人际交流、健美、家人交流、提高能力、陪伴子女、多年习惯、体软多病和学校培养、传媒影响、单位影响、体育图书、家庭影响、朋友影响、名人影响和不明原因等20个维度。社会各阶层体育行为状况的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民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三个维度;第二部分是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状况,主要包括体育行为频次(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等;第三部分是体育行为的相关因素,依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进行设计的,主要包括锻炼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感四个维度(共28个条目),锻炼态度(借鉴Kenyon的体育态度量表)主要包括身心健康、社交、缓解压力、审美和追求刺激六个分维度(12个条目),主观规范包括家人亲属、体育指导员、同事、朋友四个因素构成(8个条目),认知行为控制感由锻炼场馆、时间、技能及体育活动优先选择四个因素构成(8个条目),其中,主观规范和锻炼行为控制感的指标构成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所得的,该部分采用5点量尺记分,要求被试从表示“绝对不赞同1”到“不赞同2”“未定3”“赞同4”“完全赞同5”(二)问卷的结构效度与内容效度1.问卷的结构效度问卷一(社会各阶层体育人口状况的调查问卷)是依据陆学艺关于当代中国“十大阶层五种社会经济地位”、仇军的体育人口测度标准及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本研究的特定要求编制成专家问卷于2007年3月21日对所选定的20位专家进行第一轮调函,收回问卷18份,其中有效问卷17份。在第一轮问卷的基础上,将专家的意见、建议进行操作化并设计成第二轮问卷,于20问卷二(社会各阶层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问卷)的问卷的效度,问卷的第一部分依据陆学艺等关于中国新社会阶层理论成果及李强的社会阶层划分指标进行设计;问卷的第二部分借鉴199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修订而成的问卷的;问卷第三部分的所有条目是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结构编写的,各分指标的确定先经过15位专家三轮评定,进而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小样本测量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指标为0.759,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641.817,Sig.=0.000,均符合显著性要求,各条目对所测变量对应因子的负载较高,对于其他因子的负载较低,说明自编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2.问卷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侧法,检验结果显示,问卷(一)的信度系数为0.83;问卷(第三部分)的信度检验在采用重侧信度检验后,还采用了分半法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信度系数为0.81,可见问卷(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问卷二的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和分半信度检验,前测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克伦巴赫系数为0.846,分半信度系数为0.783,表明问卷有较高的可信度。(三)问卷调查的步骤1.问卷(一)的调查的步骤第一步:依据杭州、宁波、温州行政区域划分标准,本研究选取了行政区。第二步:在选取区域的居民委员会(街道)行政列表中抽取230个居民委员会(街道),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居民经济状况、工作性质和文化习俗等因素,以及本研究的特定目的,在居民委员会抽取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第三步:在选取的居民委员会(街道)中随机抽取社区。第四步:在选定居民委员会附近的小学教师中邀请70人为调查访问员,并深入到居民委员会中随机抽取居住社区,调查员入户在抽取的居住社区范围内进行调查。本问卷调查时间为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2569份,回收率85.63%,其中有效问卷2400份,有效率93.42%。2.问卷(二)的调查的步骤采用多级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具体抽样步骤为:第1步,依据杭、宁、温三城市行政区域划分标准,选取行政区域;第2步,从选取区域行政列表中随机抽取100个居民委员会;第3步,选取区域居民委员会中的具体社区;第4步,选定居民委员会附近的50名小学教师为问卷调查员,并入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265份,回收率84.4%,其中有效问卷1207份,有效率95.5%。三、数理统计法本研究的调查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等。具体的统计方法如下:(一)研究对象的阶层分类统计方法为了方便比较、分析,在阶层划分的具体操作上依据我国社会学家李强提出的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综合地位评价量表。(二)各阶层体育人口的结构及其活动状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在考察不同阶层居民行为特征的变动趋势和特征时(三)各阶层体育人口活动主客观动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各个阶层体育人口活动主客观的主要动因。(四)各阶层体育行为特征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在考察不同阶层居民行为特征的变动趋势和特征时采用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五)各阶层体育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分析各阶层体育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四、专家访谈法对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专家访谈。五、逻辑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把握当代社会结构分化与的大众体育行为之间联动关系,并分析不同阶层居民体育行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五节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同类著作只从年龄、地域、性别、职业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作为分类标准,讨论和比较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的差异性,而本研究把社会阶层作为一个自变量,并将之划分为五个社会阶层: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不仅考察各个阶层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的差异性,而且揭示其差异性的主客观动因。这种视角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当前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二、理论依据的创新本研究在考察各阶层体育行为依托了计划行为理论,该理论首先承认内因在体育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即对体育运动认识、态度和动机的作用,同时也认为客观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对锻炼行为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将外因与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通过主管规范及主观控制感两个因素体现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的研究只注重参与者的动机,锻炼意识等主观因素的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来考察社会分层与城市居民体育行为的关联性,在国内大众体育研究领域尚未有过专题报道,该问题的研究将对大众体育领域研究具有“示范效应”,并对发展大众体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将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感作为体育行为形成的主要要素,并采用探索因素的分析方法,编制测量工具,并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最后在本研究中得应用。该测量工具在同类研究尚未有过报道。四、研究内容的创新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分层与城市居民体育行为联动性的研究,构画出体育人口的阶层结构即各阶层体育人口的数量构成、经济构成、文化教育构成、职业构成和性别构成;揭示各阶层居民的体育行为特征;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及其对运动的期望。这对于大众体育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第六节本研究的框架本研究大致上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社会分层研究的西方经验和中国实践;第三章是大众体育行为研究回顾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章是社会分层与城市居民体育关系研究的理论构架;第五章是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体育大众化评估(以体育人口为考察指标);第六章是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居民体育行为探索。第一章是导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论域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中,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包括体育大众化、大众体育、体育行为、体育行为、体育人口、社会分层、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分化;研究论域包括研究问题的确定和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研究方法包含文献资料研究法(社会分层划分标准、体育人口测度标准的确定和研究理论框架的确定)、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第二章是社会分层研究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实践,在社会分层研究的西方经验部分,主要梳理和探讨了西方国家社会分层研究历程,以西方国家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为线索,阐述西方国家关于社会分层理论发展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在社会分层的中国实践部分,我国不同的发展时期,学者们提出了若干关于中国社会结构分化的主要理论观点。第三章是大众体育行为研究回顾及其发展趋势,这一章主要包括大众体育行为研究的国外经验、大众体育行为研究的中国实践和大众体育行为研究的展望这三个部分,在大众体育行为研究的国外经验部分中以大众体育行为理论的发展为主线,揭示主要介绍外国体育行为研究的基本历程,在体育行为研究的中国实践、部分,以研究成果进行分类,阐述我国学者关于大众体育行为的基本认识历程。第四章是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行为关系的理论构架,在这一章中,首先论述了社会分层与体育之间关系,即体育中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分层中的体育。体育中的社会分层是根据体育中的客观现象透视人类社会阶层分化,进而揭示体育在社会流动中作用,研究的焦点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社会分层中的体育揭示不同社会阶层间的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和参与模式。其次,论述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行为关系理论构建基本原则,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行为关系的假设命题。第五章是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体育大众化评估(以体育人口为考察指标),这一章包括城市社会体育人口的阶层结构特征、城市各阶层社会体育人口活动特征和城市各阶层体育人口活动的动因这三个部分组成。第六章是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城市居民体育行为探索,包括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行为基本特征、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行为的心理特征及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行为的预测因素等三个方面内容。第二章社会分层研究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实践第一节社会分层研究概况关于社会分层研究问题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从社会整体分工视角为切入点,他的社会分层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阶层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社会可分为分为统治者、武士、农人(工匠)三个阶层。亚里士多德则按照财产的多寡划分人的等级。在中国古代,孔子、孟子、墨子等也都有关于社会分层的阐述,人们大多将社会中的人分为士、工、农、商等类别。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社会学学者都对社会分层进行了探讨。马克斯·韦伯对社会分层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的基本观点为“社会群体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整体,在经济领域里存在着阶级,在社会领域存在着身份地位群体或声望群体,在政治领域存在着政党等政治派别,经济地位的基础性作用。”即经济、政治和社会声誉三个指标是构成社会分层的三大指标。还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分层进行了相关论述,帕雷托提出了精英的社会分层理论。迪尔凯姆以社会分工为切入点,他的基本观点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某些工作与岗位被看作比其他工作与岗位更加重要,担承重要的工作与岗位的人自然就会更多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较高的社会声誉,社会中由贫到富的分层体系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阶层、群体社会地位的重要性的规定,在迪尔凯姆看来这是一条普适性规律。其后,随着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层理论出现了多元共存的局面,如以霍夫曼和布劳为代表的交换分层理论是将个人带入社会学进行分析;科塞在齐美尔基于自身社会学研究基础,采用严格逻辑推理上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冲突论;达伦道夫则基于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和修正马克思的理论,提出了社会分层的冲突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则是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先驱者,较为系统地构建了职业地位分析的社会分层模型;还有学者引入文化研究范式对社会分层进行了研究,并解析了社会分层形成的文化学机制,如英国学者汤普森认为,阶级是文化的形成。在我国关于社会分层的系统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中国社会出现了复杂的分化,社会分层也日益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领域,但有向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领域里渗透的趋势。第二节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一、传统社会分层理论——两种经典理论模式从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发展轨迹来看,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但又是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理论分析框架,即人们所熟悉的阶级理论和多元社会分层理论。这两种理论模式对社会分层的本质特性、决定要素、表现形式等分别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阐明社会分层的理论取向,不仅给后来的社会分层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乃至现今的社会分层理论及相关研究大多还是在这两大理论的框架基础上寻求发展。(一)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马克思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视角,提出社会分层的阶级理论体系。阶级与社会分层理论起源是阶级现象的出现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与社会分化的产生起源于分工和私有制,关于社会的分工问题研究,马克思从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个维度为切入点,解析了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且认为自然分工是分工发展的起点。马克思的阶级与社会分工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而阶级是占有同样经济地位的群体,尤其,一个集团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或是否占有生产资料。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由于其内在的矛盾,必然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冲突,并最终导致革命的发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会不断扩大,中间阶层不断落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马克思阶级分层理论有三个基本模式即两个阶级的模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个阶级的模式(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多阶级模式(六七个阶级不等)。在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中,“阶级”这一概念从逻辑学原理看并没有获得过准确无误的界定,但是它的思想却构成了社会分层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在社会分层的论述中,将分配环节作为整个生产系统的目标进行思考,许多西方学者也认为,马克思把分配系统的性质理解为生产系统的一种功能,生产工具为私人所掌握导致了社会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秩序的存在是因为某一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占优势的阶级能够通过自己对其他较低阶级的权力来维系这种社会秩序,其阶级划分是建立在“经济系统中群体与主要生产要素之关系”的基础上,尽管马克思并不认为这是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产生的唯一基础,但是经济关系中这一要素不仅决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同时也决定了人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因而构成了阶级对立关系的根本基础,社会分层蕴涵着冲突和革命,其冲突型的分层理论范式因而也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该理论在阶级利益不可调和的时代背景下提出,韦伯确定了社会分层的三个基本维度:财富和收入、权力、声望。并认为,三个维度既有具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关联的,而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韦伯看来,社会分层的第一个维度财富是建立在更为连续的技能水平之上的阶级分层的维度;第二个维度社会威望是基于地位荣誉的分化,在地位维度里,对社会交往的限制很重要,地位群体倾向于发展成为一个封闭的社会等级。最后是党派或权力的维度,政党或是组织的科层制形式是这一分层制维度的最典型代表。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J]学海2006.4该理论将财富和收入、权力、声望这三个维度视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排列个人或群体等级的测量指标,但笔者在该研究领域的实践中发现这三大指标之间存在着重叠现象。尽管如此,韦伯社会分层的三维指标对后来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J]学海2006.4从西方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历程看,两大主流理论流派——马克思主义和韦伯主义主宰该领域的研究,这两种理论流派分别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分析框架。马克思主义的分层理论(即阶级理论)是根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将社会阶层划分为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然后基于对社会成员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性质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不平等产生的根本原因,该理论内容涵盖时序启发性、二元阶级模型、社会冲突论和财产关系主导论;韦伯主义的分层理论即多元分层理论是从物质资料的分配环节着眼去分析社会结构,采用多指标体系对社会结构的层级来进行划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这两个理论的共同特征是比较财富指标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理论的侧重点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从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角度来分析社会中人的关系,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的侧重点放在市场关系中进行讨论。二、西方现代社会分层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世界的总体格局是稳定的历史背景下。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保守主义思潮占上峰。在这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背景使得在社会分层研究领域里,功能主义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这期间,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处于低潮,西方学术界仍然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探讨问题的学者为数不多。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潜伏的社会矛盾浮出水面,各种社会运动开始兴起;到了60年代后期,已经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甚至社会冲突。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学术界、思想界表现出复兴的趋势。不少学者采取马克思主义、冲突的理论视角,根据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重新对马克思的理论以及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进行新的阐释。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称作“新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总体来说又可划分为两种理论范式,一是,涂尔干的社会分工思想,以帕森斯的社会分层系统功能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分层理论;二是以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为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以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论为代表的冲突分层理论。功能主义分层理论功能主义分层理论观点是社会阶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社会阶层整合、协调的方式存在着差异;每一个社会阶层的存在都与一定价值观相联系;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要素之一,但不主要结构要素,组织资源或者权力在社会中的分配是有法可循的,财富等是合理分配的结果;社会阶层结构会不断产生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是社会变迁所导致的。1.涂尔干的分层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同时社会出现最为严重的混乱状态的背景下,为了解决社会混乱状态或失范等问题。面对上述这样的社会状况,他认为必须建立有规范体系的群体——职业群体。涂尔干的社会分层理论形成的一个前提:“分工的发展与道德的需要并没有关联,分工最大的意义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仅仅是分工的一个附带功能,最大的意义是它对社会整体发挥作用,它将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成为可能。没有分工的这些功能,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他的社会分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分工是必须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分工体系会越来越复杂;任何社会分工体系中,总有某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社会上人们的才能、知识、智力、技术水平各不相同;让最有才能者担负最重要的工作,让弱者去承担较轻的工作,应是社会分层的基本原则;社会分工体系中,各种社会角色、职位的配置有一定的比例,不是任意的。”涂尔干.社会分工[M].北京:三联书店,2001.在涂尔干看来,职业群体形成机制至少有四条进路:一是,人们寻找职业、自我选择的力量会使相似心态的工作者进入相似的职业,频繁的社会互动;共同工作的社会互动,使同一职业的工人之间产生合作和共享的价值观;二是,各种专业化培训是一种社会化,加上非正式互动,产生了同质化效果;三是,职业的责任、使得就业者形成了可以追求的共同利益;在以分工为基础的职业群体内,会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和组织形式,而这些形式会变得非常稳固和明确,成为职业内的法律法规;四是,在职业群体内部,还有许多不成文的习俗,职业内部的习俗又可以大大巩固法律法规,涂尔干.社会分工[M].北京:三联书店,2001.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戴维斯与摩尔的分层观点戴维斯和摩尔基于功能论范式框架,于1945年提出的社会分层观点,他们认为社会分层是满足复杂社会系统的需要,社会分层被视为确保需求满足的一种机制,为了激励才智之士从事需要长期训练的那些职业,就有必要拉开报酬距离,社会分层被看成是由各个职业地位组成的一套连续型等级秩序,并建议不平等是社会确保最重要的工作由最有资格的人来担当的一种方式。戴维.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他们的这种观点在社会分层领域引发过一场持续热烈的讨论,争议较大戴维.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帕森斯的社会分层系统功能论帕森斯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是从社会秩序为切入点,主要分析一般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分层对于社会秩序的全面维系方面。他认为,社会进化通常作为社会的一种内在趋势的结果,来增加他所称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外界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和处理由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这一事实所引发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李强.经济分层与社会分层[J].社会学研究第4期1997帕森斯在社会分层的研究中将社会阶层凸现看作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的整个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不断的适应能力的一个过程。帕森斯认为社会秩序产生、演进是社会学尤其社会分层专题研究主要的问题。该理论与戴维斯和摩尔的社会分层具有相似之处,帕森斯社会分层的假设前提是社会有其自身的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整合,而社会整合共同的价值系统是满足为满足需要提供服务。帕森斯认为地位或者荣誉是社会分层最重要的维度,人们根据他人在社会中实践主流价值的好坏来被评价和划分社会等级。帕森斯首先提出一个社会系统内四个主要功能子系统:(1)适应环境;(2)目标获取;(3)整合;(4)潜在模式维持(或简称AGIL)。按照顺序排列,通常用以实现这些功能的先决条件的“具体”制度分别是经济、国家、法律、系统或有时是宗教以及家庭、学校和文化制度。帕森斯宣称,上述几点对于理解社会分层的重要性是双重的:(1)这些制度的不同任务引导它们强调不同的价值;(2)社会对于四类制度(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潜在模式维持)的不同尊重是主要的,在一种制度占据主要位置的社会里,共同价值体系将最大限度地向这些制度强调的方面倾斜,只有那些最好地实践了被一种或几种主要制度形塑了的价值的个体才能获得更高的地位,从而获得与这一社会地位相联系的次级回报,如财富等。李强.经济分层与社会分层[J].社会学研究第4期1997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沃勒斯坦的社会分层理论20世纪60年代沃勒斯坦在非洲,基于对当时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分析,开始对非洲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他看来,研究非洲,就必须将其置于整个世界体系当中,非洲作为世界体系中一个部分来研究,由此他开始关注世界体系的研究。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他把全世界分成三种区域:核心区域;边缘区域或是半边缘区域。关于世界范围内分工的理论,沃勒斯坦讲的是跨区域的分工,他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区域被派定承担待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因而使用不用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关于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关系,世界体系形成后,国家之间处于竞争型和冲突型的关系之中,他从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关系,强国与强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内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三个层次上分析国家关系。关于周期韵律与世俗化趋势的思考:周期韵律是指世界经济体系存在着循环的、周期的变迁现象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布雷弗曼的社会劳动分化理论布雷弗曼通过对社会分工和传统的泰勒制的研究,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条件下,分工和管理的精髓仍然是使劳动过程的每个步骤尽可能细化,尽可能脱离专门知识、专门训练。劳动分化有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泰勒制的劳动分化,第二个阶段是科技革命之后的新的劳动分化。第二个阶段分化后他认为科技革命的本质是“科学本身化为资本”;科技革命对工人的影响是后者被高度控制;科技革命以后,垄断的特性更强了,政府的作用加强了;针对科技革命对工人的影响,他提出办公室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的结果是劳动者日益被剥夺了技术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于是他提出了社会劳动分化理论。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沃纳学派的功能主义分层理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沃纳、论特等人运用身份的概念来研究社会分层。他们承认社会分层差异的事实,但不主张采用阶级的分析模式,并提出了一种六个层的地位分层模式。该模式将全社会分为上层、中层、下层,然后将上、中、下每个层再分为两个层,一共六个层,并对六层进行分析。他认为追求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社会,让有才能者进入社会的上层,运用该模式来解析当时美国社会的特征。(二)社会分层的冲突理论社会分层冲突理论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是阶层是普遍存在的,并且阶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又是不可避免的,社会阶层是在竞争、冲突过程中产生的,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阶层会阻碍社会和个人作用的发挥;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主要结构,组织资源被社会中的少数人所控制,社会分配始终存在着不合理性,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改变是经由社会变革来实现的。1.达伦多夫的分层理论达伦多夫的社会分层理论一个前提是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即阶级结构,在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问题上,他首先提出阶级结构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在社会变迁问题上,他认为每个社会随时均有可能发生变迁,社会变迁无时不在;每个社会在任何时空下,均呈现对立和冲突,社会冲突无时不在;社会中的每个要素都可促进社会变迁或不整合的发生;每个社会均建立在某些社会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压制、统治的基础之上。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达伦多夫在剖析马克思阶级理论和分析马克思关于的社会分层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并提出了新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基本特征:资本方面的变化;劳动方面的变化;中产阶级的变化;阶级冲突的制度化。达伦多夫分层理论的又一个观点是权力和权威是有区别的,他认为权力总是与个人人格相联系,而权威总是与社会位置、社会角色相结合。在构建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的模型之前先对“强制型协作团体”性质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认为“强制型协作团体”较具有冲突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关于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的一种过程假设模型,并从“社会角色”分化开始,分析潜在的利益如何变成显在的利益,又如何转化为冲突的群体,如何导致阶级的冲突,最终引发社会的变革的路径对假设模型进行了论证。在构建和验证了理论模型之后,进而对社会冲突的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思考,主要表现在:组织或群体在何种条件下形成,主要探讨潜在利益究竟如何变为显在利益,准群体究竟如何转变为利益群体;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冲突的激烈程度;冲突造成的结果(社会变迁)。达伦多夫的社会分层理论中论述社会冲突的调节基本三个条件:第一,正在冲突的群体的双方都必须正视和承认冲突的必要性和真实性;第二,冲突的利益群体必须具有组织,如果没有组织,一片混乱,冲突就无法调节;第三,冲突的双方必须遵守一些正式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提供了双方关系的基本框架。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2.普兰查斯的阶级理论该理论是在对马克思思想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他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来表述阶级。他认为阶级分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他对于权力的表述是权利标志着一个社会阶级实现其特殊利益的能力。他从阶级的角度来阐释权力,他认为:只有阶级的社会才有权力,在那些没有阶级统治或从属关系的社会里不应该使用权力的概念;他对权力的定义与他对阶级组织的分析有关;权力是阶级实现其客观利益的能力;权力表现在各种各样的阶级实践方面;阶级利益可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意识形态利益三方面,权力也可分为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权力。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三、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这类理论产生的基础是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学者们按照多元思想,强调多元性,阐释人们在社会现实生活的消费过程,该类理论的共同观点是社会阶层可以通过日常工作、经济活动实际看到,生活水平不同的群体,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客观现实的消费过程可以了解到不同社会阶层及各个阶层的差异性,以这种进路去研究社会分层称为“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1.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及左派和激进主义声势浩大,阶级的讨论是热门话题,新马克思主义蜂起的背景下产生的,该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三维一体的多元分层理论。吉登斯在构建社会分层理论之前,先对马克思的阶级分层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认为马克思阶级分层理论的阶级一种相对简单结构,尽管韦伯的观点要复杂一些,但没有将市场技能的要素考虑在内,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将“市场技能”因素引入到社会分层中来,他提出“市场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占有生产工具确实使得所有者比非所有者处在更有利的地位上,工资劳动者也占有一定的能力,这就是他们的劳动者。吉登斯认为阶级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经济范畴,另一种是特殊社会群体的聚合。在他的研究对后者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三种重要的市场能力即对于生产资料的财产的占有,对于教育或技术资格的占有,对于体力劳动力的占有,并由此推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层阶级理论:上层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或称工人阶级,该理论进一步在三种市场能力形成阶级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个阶级关系的结构特征。他认为从市场能力到阶级形成之间,还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过程被称为结构化,其结构化分为阶级关系的间接结构化和阶级关系的直接结构化。阶级意识和阶级感知:区分阶级感知和阶级意识,阶级感知不涉及阶级隶属问题,而阶级意识涉及阶级感知;区分阶级冲突和阶级矛盾,阶级冲突指相互对立的阶级利益,而冲突意识是指认识到了这样一种利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