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生理a课件_第1页
消化系统生理a课件_第2页
消化系统生理a课件_第3页
消化系统生理a课件_第4页
消化系统生理a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汕头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勇E-mail:yongwang@(F)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胆囊消化道:附属器官第一节概述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直接吸收蛋白质(F)碳水化合物脂肪消化吸收废物排出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三.胃肠的神经支配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一)一般特性1.自动节律性2.伸展性大(F)3.兴奋性较低4.具紧张性收缩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牵拉等刺激敏感概(1)-1(I)(二)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55~-60mV主要因K+外流引起K+Ca+2+Cl-Na生电性钠泵2.基本电节律(BER,慢波)1)定义:在Rp基础上消化道平滑肌产生的节律性自动去极化2)产生机制:肌源性活动3)作用:在此基础上激发Ap,并决定肌肉收缩的频率(一)消化液的作用①稀释食物②改变消化腔内的pH③水解食物④保护消化道粘膜概(3)三、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局部CNS肌间N丛粘膜下N丛R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四、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交感神经支配1)起源:T1-L2,32)支配:内在神经元、胃肠平滑肌、消化腺、血管平滑肌3)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4)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道运动,抑制腺体分泌。1.分类2.作用:调节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1)粘膜下神经丛2)肌间神经丛概(4)-3(I)内在神经丛: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在神经系统五.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概(6)-5(I)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一)胃肠激素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二)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及分泌方式概(6)-5(I)形态特点:①分泌颗粒位于核与基底之间②多数为锥形,顶端有微绒毛(开放型)。(少数为闭合型)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3.营养作用:促消化管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2.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如:(三)胃肠激素的作用胃肠食物抑胃肽B细胞胰岛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壁细胞增生胰腺外外分泌组织生长DNARNA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一.唾液及其作用二.咀嚼三.吞咽腮腺颌下腺导管颌下腺咀嚼肌舌下腺腮腺导管一.唾液及其作用(二)唾液的作用湿润食物利于消化、水解淀粉、杀菌、排泄口(2)(三)唾液分泌的调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二.咀嚼口(3)-2,3(m)作用:机械性消化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定义:咀嚼是通过咀嚼肌协调而有序的舒缩活动,使下颌向上颌方向反复运动的反射性动作。(二)吞咽反射:中枢在延髓第三节胃内消化一.胃液的分泌及调节二.胃的运动胃(1)-1,2(s)一.胃液的分泌主细胞G细胞壁细胞粘液细胞1、胃酸(HCl)盐酸排出量(mmol/L/H)基础排酸量:空腹时(0-5)最大排酸量:进食或有药物刺激(20-25)1)胃酸的排出量2)胃酸的分泌机制胃酸的分泌:主动分泌,餐后碱潮3)胃酸的作用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促促胰液素分泌--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促Fe2+和Ca2+的吸收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2、胃蛋白酶原HCl和自身激活胃(4)-4,5(s)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Ph2活性最强—Ph5失活蛋白质标和胨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4、内因子内因子与Vit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VitB12免被消化酶破坏促进VitB12在回肠吸收(二)胃液分泌的调节1.影响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AchG细胞胃泌素壁细胞HCl副交感神经内在神经末梢Ach肠嗜铬样细胞组胺G细胞胃泌素壁细胞HClH2-受体生长抑素壁细胞HClG细胞肠嗜铬样细胞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1)头期(神经调节)食物刺激头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作用机制:胃液特点:酶及酸含量均很高,占总量30%胃腺分泌迷走神经(Ach)是反射调节过程头部感受器兴奋Ⅰ.Ⅱ.ⅧⅤ.Ⅶ.Ⅸ.Ⅹ中枢G细胞促胃液素头期胃期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蛋白质分解产物经7(s)2)胃期(神经和体液调节)作用机制:胃液特点:酶及酸含量均很高,占总量60%胃底胃体机械刺激───→中枢─────胃幽门部机械刺激──→壁内神经丛──→胃腺分泌胃液↑胃幽门部化学刺激──→幽门部G细胞──→胃泌素↑食物对XX3)肠期(主要为体液调节)机制: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胃液特点:量少,占总量的1/10胃(7)小肠胃腺分泌胃液胃泌素、肠泌酸素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1)盐酸胃窦:pH1.2-1.5—抑制胃酸分泌十二指肠:pH2.5—抑制胃酸分泌2)脂肪:体液调节(肠抑胃素)3)高张溶液:神经调节(肠-胃反射)二.胃的运动(一)胃运动主要形式1)定义:食物刺激口、咽部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1.胃的容受性舒张2)是迷走-迷走长反射(肽类纤维)3)意义:大量食物摄入,而胃内压保持不变胃(9)-8,9(s)2.胃蠕动:食物进入胃5分钟出现;由胃的中部开始,到达幽门需1分钟;频率为3次/分钟。

作用: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消化②磨碎食物(即机械性消化)③推进食糜(胃排空)(二)胃排空及其控制1.定义:食物由胃排入12指肠的过程。2.胃排空动力食物进入胃胃运动幽门括约肌舒张胃内压>12指肠内压食物进入12指肠3、影响胃排空的因素1)食物的理化性质糖>蛋白>脂肪稀、细、等渗──快(反之则慢)2)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食物机械刺激胃胃运动加强食物化学刺激胃迷走—迷走反射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胃排空加快3)12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食物12指肠壁感受器胃运动减弱肠—胃反射12指肠黏膜内分泌细胞促胰液素抑胃肽胃排空减慢(三)消化间期的胃运动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人在空腹时,呈现间歇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静息期并向消化道下段移行的周期性运动。(四)呕吐将胃及肠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刺激感受器(舌根、咽部、胃、大小肠、总胆管、泌尿生殖器官等)延髓呕吐中枢胃、小肠、膈肌、腹壁肌肉收缩第四节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三.小肠液的分泌四.小肠的运动胰腺组成胰液腺泡细胞:各种胰酶小导管管壁细胞:H2O、HCO31-2L/日、无色、无味、碱性、Ph7.8-8.4外分泌腺内分泌腺胰岛素一.胰液的分泌(一)胰腺的功能、胰液的性质-1(In)胰高血糖素(二)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1.HCO3-1)中和HCl,保护胃黏膜2)为各种胰酶的活动提供最适环境浓度:140mmol/L(比血浆高4倍)与胰液的分泌速率有关。作用:2.胰酶1)胰淀粉酶甘油三酯——————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胰淀粉酶2)胰脂肪酶胰脂肪酶3)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肠激酶糜蛋白酶糜蛋白酶单独作用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月示和胨共同作用时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4)其他消化酶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5)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和胰蛋白酶结合成无活性的化合物,防止小量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激活而发生自身消化。(三)胰液分泌的调节1.神经调节(迷走神经):胰液中酶含量高,水和HCO3量少1)胰泌素:促胰液中水和HCO3分泌,酶含量少2)胆囊收缩素:促胰液中酶分泌,水和HCO3量少2.体液调节胰泌素胆囊收缩素3.胰液分泌的反馈性调节生理意义:防止胰酶过度释放小肠粘膜CCK-释放肽胰蛋白酶抑制物胰蛋白酶CCK胰酶释放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二)胆汁的成分1.H2O3.有机物: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2.无机盐肝细胞胆囊十二指肠肝胆汁胆囊胆汁消化期非消化期金黄色,碱性墨绿色,酸性(一)胆汁的分泌(三)胆汁的作用(胆盐)1.促脂肪消化:乳化脂肪,增加胰脂酶作用面积3.促脂溶性VitA、D、E、K的吸收2.促脂肪吸收:与脂肪代谢产物形成混合微胶粒促其转运(四)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神经调节胆汁分泌增加、胆囊收缩2.体液调节1)胃泌素2)胰泌素:引起胆汁中H20和HCO3的增加3)胆囊收缩素4)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其中的胆盐由回肠重吸收入血,由门静脉再回到肝脏的过程三.小肠液的分泌1、弱碱性pH7.6等渗1-3L/日2、小肠腺分泌肠致活酶3、随小肠上皮细胞脱落,多种寡糖酶和肽酶进入小肠腔。四.小肠的运动(一)小肠的运动形式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以多点环行肌同时舒缩活动为主的节律性活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使食糜与小肠壁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小肠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作用3.蠕动、蠕动冲蠕动:0.5-2.0cm/s近端蠕动速度>远端通常进行几厘米后消失将食糜向消化道下端推送(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1、肠道神经的作用(局部反射)2、外来神经的作用平滑肌蠕动加强食物肠壁感受器肠壁神经丛交感神经兴奋肠运动加强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运动减弱(三)回盲括约肌的功能1、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延长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2、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第五节大肠内消化一.大肠的主要功能二.大肠液的分泌三.大肠的运动四.排便反射一.大肠的功能1、吸收水和电解质;2、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维生素;3、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二.大肠液的分泌大肠液由大肠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分泌的,pH8.3-8.4主要成分分泌粘液、碳酸氢盐、少量二肽酶和淀粉酶作用粘液保护肠粘膜、润滑粪便。三.大肠的运动1、袋状往返运动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3、蠕动粪便刺激直肠壁感受器大脑皮层、脊髓骶段传入神经排便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盆神经、腹下神经盆神经(+)阴部神经(-)结、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肛门外括约肌舒张排便四.排便反射第六节吸收一.吸收过程概述(一)吸收部位1.口腔:不吸收

2.胃:仅吸收少量的H2O和酒精

3.小肠空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回肠:只吸收胆盐、VitB12

(二)小肠是食物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1.吸收面积大2.食物停留时间长3.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丰富4.食物已被充分消化(一)H2O的吸收:8-10L/日,被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