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GMP详解-经典课件_第1页
食品GMP详解-经典课件_第2页
食品GMP详解-经典课件_第3页
食品GMP详解-经典课件_第4页
食品GMP详解-经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GMP详解上海天聚众智管理咨询公司FDA21CFRPART110定义人员厂房与场地卫生操作卫生设施和控制设备和工器具加工和控制仓储与分销定义关键控制点食品接触面(设备、工器具)微生物(包含不良微生物)害虫(感官、心理、毒素)返工品(经再次加工可以成为合格品)安全水份含量(可以验证其安全水平)消毒(食品接触面的处理、灭菌)人员疾病控制患有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手癣、头癣、麻风患者、流涎、肛门漏者不得从事食品加工生产健康检查单位应由国家卫生机构认可,并核发健康证每年检查一次,并登记造册备查清洁卫生教育与培训人员-疾病症状痢疾:腹痛、发热、初期水样便、以后大便带脓血、里急后重

伤寒:持续性发热,出现玫瑰疹,脾脏肿大,腹泻或便秘

甲肝:高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厌油食、恶心、呕吐

乙肝:乏力、食欲不振、厌油食、肝脏肿大

肺结核:咳嗽、盗汗、午后发热、恶心、呕吐、消化不良

化脓性皮肤病:小片红斑,水疱,脓疱,破裂后露出疮面,面上有稀薄的黄色液体

渗出性皮肤病:有皮疹、发红、水肿、水疱,糜烂、渗液等,自觉瘙痒,反复发作

人员-清洁卫生防护服异物控制手套个人卫生及行为要求清洁卫生-防护服防护服应为淡色或白色防护服应可束紧领口、袖口防护服材料应易洗、不易脏、不易脱落线头绒毛应配备必要的发网及口罩每名作业人员应有2-3套防护服专人负责集中清洗、灭菌工作,并保持相关记录有专门更衣柜存放,更衣柜距地面20cm,宽度30-40cm,高度约2m清洁卫生-手套不建议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手套必须配戴的手套,应使用非渗透性材料制成手套应依照验证数据做定期消毒对作业时的手套破损应特别关注,并应找到破损碎片对报废的手套应集中销毁,避免非预期使用人员-个人卫生人体各部位正常微生物部位常见的微生物皮肤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非致病性抗酸杆菌、真菌口腔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奈氏菌属、类折喉杆菌、乳酸杆菌、梭形杆菌、放疆菌、拟杆菌、螺旋体、真菌肠道葡萄球菌、类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真菌、腺病毒鼻咽腔葡萄球菌、链球菌、脑炎球菌、奈氏菌属、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真菌、腺病毒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眼结膜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尿道男尿道口: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耻垢杆菌女尿道口:革氏阳性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阴道葡萄球菌、乳酸杆菌、阴道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清洁卫生-靴(鞋)清洗车间入口处应设立工作靴消毒池消毒池应与入口门等宽,长度应保证不可一步跨越消毒池四壁与池底呈45度角,池深15-20cm,池底有排水孔消毒液中有效余氯浓度不低于200ppm未设置(无必要)消毒池的应设置消毒脚垫消毒脚垫的灭菌效果应提供验证数据,并据此设定更换消毒液频次工作靴(鞋)不应穿离作业现场人员-教育与培训公司应对员工进行洗手培训公司应对员工进行着装培训公司应培训员工对清洗液的认识公司应对员工做其他卫生控制手段的培训公司应对员工实行加工技术方面的培训厂房与场地场地厂房建筑与设计场地通风、日照良好、空气清新、地面平坦而又有一定坡度、地质坚实。厂区一般向场地外倾斜至少达0.4%。基础应高于当地最大洪水水位0.5M以上,并应设在受污染河流和有污水排放工厂的地势上方。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烟雾、灰沙、有害气体、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垃圾场、废渣场、粪渣场以及其他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食品厂必须在污染源的上风向,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

在食品工厂外墙与外缘公路之间设防护地带,一般距离在20-50M,如达不到这个距离,在设计要考虑食品车间与外缘公路有足够的距离。动力、水源充足,交通便捷便于污水排放场地主要车间的厂房纵轴线应与夏季风向相垂直,江南一般采用南北朝向,使厂房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又避免夏季日光晒使车间温度升高。厂区主要通道既要注意直线性,又必须有环路,便于消防及其他车辆可直接到达厂区各建筑物。

烟囱高度12倍的六边区域范围内为“严重污染区”,12-24倍范围为“较严重污染区”,食品工厂必须避开严重污染区,并处于该污染区的上风向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和邻近厂房进行的各项操作不得相互妨碍,做到人流、物流分开

厂房建筑与设计设备、工具、管道建筑物卫生设施厂房-设备、工具、管道材料:无毒无味、耐腐蚀、不吸水、不变形(不锈钢)结构:表面光洁圆滑、不易积垢、可拆卸弯头设置:不走回头路、集中排管线、关注冷凝水安装设备距墙壁不小于66cm,距地面大于20cm走直线、弯头可拆卸、沿墙壁安装、过通道高于2m、过道路4.5m应有穿墙套管,套管缝隙添实管道用法兰连接冷、热管保持间距有一定的坡度,要求气体及易流的物料管坡度应在0.3%-0.5%,粘性较大的物料管坡度不低于1%;平行管道阀门错位排列

厂房-建筑物通道:宽敞、畅通、便于清扫、注意传送装置及楼梯通风:自然通风:门窗面积/地面面积大于1/16机械通风:进风口高于2m、远离污染源、有防护罩,车间每小时换风不低于3次,每次20-30m3,库房不少于5m3,由高清洁区向抵清洁区排放空气净化:压差≥4.9Pa、温度控制在18-24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应设立不同洁净区之间的缓冲区采光照明:照度一般不应低于220LX、操作台、检验台的照度不低于540LX(光差不大于十倍)、光源不得闪烁、设备上方光源应为防爆灯、日光灯白炽灯并用厂房-建筑物防鼠防蝇防虫防灰尘硬化地面、天花板堵塞通道:安装下水管道防护网、门窗缝隙钉橡皮用鼠笼、鼠夹、粘鼠板,不建议使用药物灭鼠消灭蚊蝇孳生地:无积水、垃圾桶加盖、室外垃圾及时清运使用灭蝇灯,安装纱门、软门帘或风幕卫生间使用抽水马桶、管道加水封外部环境绿化、道路硬化、对包装材料做除尘处理卫生操作一般维护:依据PRP(s)、SSOP及设备清洗程序控制用于清洗和消毒的物品及有毒物质的存放消毒剂本身不得存在微生物消毒剂应得到安全识别并标识清晰关注检验用药剂的管理消毒剂、药剂使用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虫害防治:尤其关注杀虫药剂的限制使用食品接触面的卫生:保持清洁并制定清洗流程、限定药剂、保持干燥、保持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和消毒干净的、可移动的设备及用品的存放和处理:保证一定的覆盖,必要时覆盖物应密封、保证不会受到交叉污染、使用前验证卫生状态食品厂常用消毒剂次氯酸钠溶液手:50ppm工器具:100ppm地面地沟:200ppm消毒程序手:清水-皂液-清水-烘干-消毒液-清水设备:清水-清洗剂-清水-消毒液-清水食品厂常用消毒剂洛本清手、围裙:1333ppm车间环境:1000ppm食品接触面、设备:200ppm消毒程序手:清水-皂液-清水-烘干-消毒设备:清水-清洁剂-清水-消毒卫生设施和控制供水:符合GB5749标准管道:依照设施-管道内容控制污水排放卫生间设施:依照卫生设施控制洗手设施:依照手部消毒要求控制垃圾及废物处理:依照废弃物处理控制卫生控制-水食品生产用水处理混凝沉淀过滤软化食品生产用水的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消毒:余氯保持在0.1-0.3mg/L

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灯管使用期限一般为3000-4000h,紫外灯符合GB19258:2003标准

卫生控制-污水排放符合GB8978-96要求污水管道有足够的容量排污污水管道应采取措施防止倒灌污水管转弯处应设检查井以备清除堵塞必要时应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达到排放要求污水管道应建立分级的防鼠网、水封生活污水与车间污水管道应隔离,不可共用加工与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控制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热解产物:氨基酸变性、油脂高度氧化、杂环胺微生物污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它致病菌苯并(a)芘:烘烤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油温小于170度、避免直火烘烤亚硝胺:腌制食物、高温蒸煮、食品添加剂不当重金属:铅、砷、铜等,多为原料中混入及加工中引入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控制原材料:标准、检验、适当的库存条件生产工艺与配方:关注计量器具的校验及工序验证记录清洗、消毒:保证环境、人员、设备、工器具得到必要的消毒控制,并不断地验证消毒效果包装储存个人卫生:依照前述方式控制记录:保持必要的记录,并可实现追溯,有保质期的产品的记录较保质期延长6个月,没有保质期要求的产品的记录保存2年包装储存包装材料必须经索证、使用前消毒后方可使用包装环境应保持洁净(使用紫外杀菌对空气消毒)形成包装记录待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印有批号的包装样本、标签和/或使用说明书;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领用人、核对人签名;包装方法;已包装产品的数量;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包装标签符合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

生产工艺与配方脱水干燥工艺食品冷藏工艺食品热处理工艺食品焙烤工艺食品膨化工艺食品辐照工艺盐腌工艺熏制工艺脱水干燥水活度0.95/0.80/0.60都有一定的抑菌防腐作用0.50以下的一切微生物都很难生长干燥期预备干燥期衡率干燥期:水分丧失90%以上减率干燥期:时间与前两期总和相当冷藏工艺一般10℃时有明显抑菌防腐效果0℃时绝大部分微生物均已不能生长一10℃除极个别菌种(如嗜冷霉菌)外,基本上可停止一切微生物的增殖冷却食品,0-15℃冷冻食品,-1——1℃半冻结食品,-2——3℃冷冻食品,-5℃冻结食品,-12——30℃

常用的热处理灭菌方式

温度在100℃左右的灭菌法:其代表方式是煮沸,或常压下加热的方式,是最常用的方法,除热源外,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高压灭菌法:压力与可达到的最高温度的关系3.19×104Pa(0.35Kg/cm2):110℃,1.036×105Pa(1.05Kg/cm2):121℃,巴氏灭菌法:低温巴氏灭菌:63℃维持30min高温瞬间灭菌:72~95℃的温度,加热时间为15~30s常用的热处理灭菌方式超高温灭菌法:温度在120-150℃,时间1-3s微波灭菌法:用915-2415MHz的高频电磁波,使食品水分的每个分子随微波电场的超频交变电场,按相反方向改变其双极子方向,高频振动由分子磨擦而产热,升温快而均匀。

食品辐照工艺被辐照食品的卫生状况和品质应该是优良的,不允许已变质的食品进行辐照严格掌握辐照剂量,每批辐照食品要有记录备查辐照食品必须有适当包装,目的是为防止辐照处理过程中及贮存污染以及辐照工厂工艺上的需要辐照食品的包装上要有一定的标记,说明已经过辐照,已经辐照的食品不允许再重复辐照

加工过程控制-检验检验分类进厂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抽验(抽样数、随机抽样)全检加工过程控制-检验检验控制水:蒸馏水试剂:标识、配制时间洗涤剂设备:各类操作规范安全要求检验结果报告:依照国家法定单位规定报告误差控制: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检验记录检验-洗涤剂常用检验洗涤剂洗衣粉溶液。洗涤剂溶液。铬酸洗液:称取100g工业用重铬酸钾,加水约250mL,加热溶解扰饱和溶液后,慢慢加入浓酸至100mL。碱性乙醇洗液:用95%乙醇与30%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而成。高锰酸钾与氢氧化钾洗液;称取4g高锰酸钾,溶于少量水中,然后加入100mL10?%氢氧化钾溶液。0.5%草酸洗液。盐酸洗液(1:3):份盐酸与3份水混合而成。王水:3份盐酸和1份硝酸混合而成。

检验-误差分类系统误差检验方法本身的缺陷仪器和试剂误差操作误差(颜色、亮度、操作习惯不同)偶然误差:随机事件引发的变异过失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