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设施设计与节能课件_第1页
实验动物设施设计与节能课件_第2页
实验动物设施设计与节能课件_第3页
实验动物设施设计与节能课件_第4页
实验动物设施设计与节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动物

设施设计与节能做好规划

规划应依据场地的面积动物生产、实验设施的用途生产的动物品种、实验的类型动物产量、实验的频率而定考虑到节能,以满足需要为前提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可以分期、分批建设、亦可一次建好分区设计

对于较大的设施,净化空调系统宜设计为分设立,分期控制分区间有相对的隔离。其好处:节约能耗,饲育室、实验室可按需要不同步开启管理方便减少设备投入减少空调机组量互为备用,电容量也小可以分期分批的投入使用

空调机房的定位

最好是独立的基础,放在地下、地面最好与净化区的距离不宜太远,以减少空气输送过程的能量损耗采集新风条件要好机房与动物饲养、繁育、实验室要有有效的间隔,防止噪声传递高压灭菌器选购原则

满足要求即可容积宜小不宜大自动化程度高有蒸汽源、不用电热蒸汽发生器品牌、质量、口碑、安全性室内的设计

繁殖、饲育、实验室的高度不宜太高(2300—2400MM)对门窗、天花、墙体、管线设施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密封效果照明设计以满足国标为原则动物照度可以使用小功率照明,最好为可调光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

(天花、墙体、风管)

要坚固、防火、不起尘、无静电、耐腐蚀、抗氧化密封性能好,咬口确实保温性能好,热传导差保温措施可靠、阻燃施工规范

其他辅助设备(区)

仪表的灵敏性对设备的运转关系重大,应及时校正非动物饲养、实验区,白天可利用自然光根据条件、需求,可以选择使用IVC、隔离器等笼具传递窗宜用四面紫外线照射的产品渡槽的排水处、事先设计地漏洗消池要设为双池,宽度、深度要可以浸透笼具洗消间使用柜机、吸顶、壁挂空调为好高压灭菌器产热较多,用采钢板围避后,内置管道式排气扇吸热能量回收装置

充分理解国标,“如果先期去除了粉尘颗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不排除使用循环空气的可能,但新鲜空气不小于50%”。这里提示我们可以使用回风设计加装能量回收设备:轮式热交换器(价格高、效率好)隔板式热交换器(价格中等、效率一般)水帘式热交换器(价格低、效率差)其他场地改造为

实验动物设施的注意事项

充分利用原有的水电设施、管井了解清楚其建筑结构类型对于其承重能力要从新了解、评估一定不能破坏承重墙体对于需要承重的局部,做必要的加固平面布局应尽量将立柱包到墙体内注意层高的问题,千万降低标准迁就尽可能的满足消防的要求功能改变时,如何利用已有设施其他节能技巧

(国标范围内)

有自动控制设备时,应预留一个环境温湿度感应探头,及时检测环境情况;以便于对空调机组及时进行参数的设定;但在气候巨变时,不宜波动太大换气次数的设定:动物量不大时,宜少不宜多,压差的设定:宜小不宜大(国标的下限)温度的设定:可以参考当天的环境温度,越近越好湿度的设定:由于除湿耗能很高,可以参考当天的环境湿度,越近越好上述技巧,可以有效的减少能耗实验动物设计、管理应当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精心设计精细管理合理利用节能高效新国标

(14925—2010)

的解读

关于标题、代码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发布时间:2010-12-23实施时间:2011-10-01编码:GB14925—2010代替GB14925—2001发布部门:在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条款内容区分为

一、强制性条款(总计16条):

1强调了门、窗的密封性,饲养间的门上设观察窗;

2电力负荷等级不低于二级;

3动物实验设施与动物生产设施分开设置;

4动物尸体、垫料、废弃物应集中无害化处理;

5垫料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6清洁级以上的饮用水达到无菌要求;

7运输笼具应符合微生物控制的等级要求;

8运输工具每次运输的前后均应进行消毒;

9特殊设施还应遵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二、其余为推荐性标准关于定义

1、实验动物定义:“对其携带微生物”后增加了“和寄生虫”2、实验动物生产设施:简化为“实验动物生产的建筑物和设备的总和”3、实验动物实验设施:叙述方法及内容有不同4、实验动物特殊实验设施:明确了所指(感染、放射、有害)关于设施

一、等级分类:

1、普通环境:基础级取代普通级实验动物(有误);

2、屏障环境:说法不同,内容基本一致;

3、隔离环境:保持无菌状态或无外源污染物,保存无菌或无外来污染动物。二、使用功能分类:

1、实验动物生产设施;

2、实验动物实验设施;

3、实验动物特殊实验设施。三、建筑物:

1、门的宽度不少于0.8M;(1.0M)

2、大型动物根据需要加大。关于实验动物生产间的

环境技术指标(2)4、动物笼具处气流速度≤0.2m/s(测量位置改变)5、相通区域的最小静压差≥:

A屏障环境为10PaB隔离环境为50Pa6、最低工作照度≥200/lx(150-300)7、隔离环境空气洁净度5或7级,饲养无菌动物和免疫缺陷动物时,应达5级关于动物实验间的

环境技术指标(1)

1、温度要求:

A普通环境:地鼠、豚鼠为18-29,其它为16-26B屏障环境:20-26C隔离环境:20-26(鸡:隔离环境16-26?)2、最大日温差/℃≤:统一为43、最小换气次数≥:

A普通环境:8B屏障环境:15(在非工作时间可降到10次,鸡无要求)

C隔离环境:20关于动物实验间的

环境技术指标(2)4、动物笼具处气流速度≤0.2m/s(测量位置改变)5、相通区域的最小静压差≥:

A屏障环境为10PaB隔离环境为50Pa6、最低工作照度≥200/lx(150-300)7、隔离环境空气洁净度为5或7级,饲养无菌动物和免疫缺陷动物时,应达到5级关于选址的要求

1、应避开自然疫源地;2、生产设施宜远离可能产生交叉感染的动物饲养场所;3、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与生活区的距离应符合GB19489和GB50346的要求关于设施的功能设置

1、生产区:明确增加了风淋室、消毒后室;2、动物实验区:明确了风淋室、检疫室、隔离室、操作室、手术室、消毒后室;3、基础级大动物检疫间必须与动物饲养区分开设置;4、辅助区:明确增加了解剖室、更衣室;5、动物实验设施应与动物生产设施分开设置;6、特殊实验设施:满足动物实验设施的要求同时满足相应的标准。其他要求

1、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施应有相对独立的污水初级处理设备或化粪池,2、感染动物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水,必须先彻底灭菌后方可排放;3、实验动物废垫料应集中作无害化处理4、动物尸体及组织应装入专用尸体袋中存放于尸体冷藏柜(间)或冰柜内,集中作无害化处理5、笼具的材质应符合动物的健康和福利要求6、笼具的内外边角均应圆滑、无锐口、动物不易噬咬、咀嚼7、垫料的材质应符合动物的健康和福利要求,应满足吸湿性好、尘埃少、无异味、无毒性、无油脂、耐高温、耐高压等条件关于动物运输要求(1):

(旧国标对此几乎无明确要求)1、运输活体动物的笼具结构、材质应符合动物的健康和福利要求;2、运输笼具必须足够坚固,能防止动物破坏、逃逸或接触外界;3、运输笼具的大小和形状应适于被运输动物的生物特性;4、运输笼具内部和边缘无伤害到动物的锐角或突起;5、运输笼具的外面应具有适合于搬动的把手或能够握住的把柄;关于动物运输要求(2):6、在紧急情况下,运输笼具要容易打开门,将活体动物移出;7、可移动的动物笼具应在动物笼具顶部或侧面标上“活体实验动物”的字样;8、运输工具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维持动物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的需要;9、运输工具应配备空调等设备,符合相应等级要求;10、如果运输时间超过6h,宜配备符合要求的饲料和饮水设备。关于屏障环境设施的辅助用房

主要技术指标(1)1、洁净度级别:7级(污物走廊及缓冲出口可到8级),一更、洗消、淋浴不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次/h≥:15或10,洗消、淋浴4;3、相通区域的最小压差/Pa≥:10,一更、洗消、淋浴不要求;4、温度/℃:统一为18-28关于屏障环境设施的辅助用房

主要技术指标(2)5、相对湿度/%:洁净储物间、洁净走廊为30-70,其他不要求;6、噪声/dB(A)≤:缓冲、二更为50,其余为60;7、最低限度/lx≥:淋浴、一更为100,其余为150;8、正压屏障的单走廊设施应保证生物生产区、动物实验区压力最高9、正压设施的双走廊或多走廊设施应保证洁净走廊的压力高于动物生产区、动物实验区;动物生产区、动物实验区的压力高于污物走廊。关于常用实验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